现代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英汉语法对比

0. 汉语和英语语法特点最本质区别:
第一,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 的。汉语语法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第二,汉语语法是柔性的,英语语法是刚性 的。
1.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语法上所谓隐性implicit和显性explicit是指有无 外在的形式标志。
就英语和汉语而言,隐性和显性的内容相差较 大,形成明显对比。
身体 牛马 烟酒 街道 云贵 衣帽 肢体
成语:平仄、四声八调、阴阳上去
阴阳上去:生财有道 山盟海誓 诸如此类
5.4 英语的贴近律:英语中除形态外影 响语序的重要因素是“邻近原则”:语 义相关的成分放在一起
形容词作定语尽量靠近所修饰的名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形容词、副词、介词、
连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不及物动词 副词修饰及物动词时,不得隔开动词及
英语句子的扩展或复杂化是在主干上进行,不改变主干。
英语句子的分析顺序:先切分主谓,再切分谓语部分, 然后切分附加成分。
二、汉语的竹式结构
汉语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树杈之分。
汉语句子的构造方式就像竹子一节一节地,这样的竹节可 多可少,是开放性的。构成句子的竹节可能是词、词组、 分句。
逻辑律的第一个表现:时序上的先后律
构词:古今 早晚 先后 教学 兴亡 生死 父子 子孙 老少
成语:春夏秋冬 冬去春来 一朝一夕 穿针引线
时间表达:1995年10月13日下午3时 汉语所谓连动、兼语,大都按时间顺序:进城卖菜、
送他上路、去医院看病
逻辑律的第二个表现:空间上的上 下-大小律。即从大到小、从上到下、 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符合人观察 周围世界的逻辑顺序。
汉语语法的隐性造成汉语语法单位界限的 模糊不清。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浅谈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异同点

浅谈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异同点摘要: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概述了几点这两种语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强调了掌握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英语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汉语;语法;相同点;不同点;英语教学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将这两种语法联系在一起。
在某些方面,汉语和英语是有相似性的,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有时候可以参考汉语的语法规则,这就使得一种语言成为帮助掌握另一种语言的工具,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一种语言的学习不可完全套用另一种语言的语法,因为汉语和英语语法在有共性的同时,存在着更多的不同之处。
这里笔者将从大的方面归纳几点这两种语法的异同点。
一、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相同相似之处1.句子成分相似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
例如:(1)“I have breakfast every day(我每天吃早餐)”这个句子中含有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I(我)是主语, have(吃)是谓语,breakfast(早餐)是宾语,every day(每天)是状语。
(2)“I like sunny days(我喜欢晴天)”这是一个含有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的句子。
其中,I(我)是主语,like(喜欢)是谓语,days(天)是宾语,sunny(晴朗的)是定语。
在这两个简单的例句中,汉语和英语的句子成分是一一对应的。
2.从语气上分,英语和汉语的句子都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例如:Rainy days make me sad. 雨天让我很悲伤。
(陈述句)How much is the dress? 这件裙子多少钱? (疑问句)Write them down on the blackboard. 把它们写在黑板上。
现代汉语语法vs英语语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v s英语语法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 te)、表语(predica 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 te)和状语(adverbi al)。
英语句子成分中,有些具有形态标志。
如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就用主格“I”, 作宾语用宾格“m e”,作定语用所有格“my”。
这些形态变化对分析辨认成分很有帮助。
汉语与英语就句子成分表面上看来差不多,实际上有不少差别。
例如:(1) Xiao Li went to bed as soon as he came home.小李回家后, 立刻就睡觉了。
(2) I'll go when I have had my dinner.我吃了饭就去。
在英语中,同一个主语在第二次出现时不能省略,必须把每个谓语所陈述的对象都表示出来。
而在汉语中,同一个主语在句中第二次出现时,就可以省略。
如例(1)中,汉语说“小李回家后立刻就睡觉了”,省去了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倒可以避免造成误解。
若将第二次出现的主语补出来,说成“小李回家后,他立刻就睡觉了”。
听的人反而可能把那个“他”误会成另一个人。
二、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⒈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 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 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 rs with inbuilt(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 ties will be regarde d as workmat es rather t han tools, relaxati 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 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现代汉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现代汉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现代汉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丰富了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
汉语和英语都是非常丰富的语言,但它们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学习现代汉语语法,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强调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与英语中的语法规则相似。
因此,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可以帮助英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英语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3. 促进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它们的文化背景也不同。
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可以帮助英语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现代汉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双宾语结构是现代汉语和英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结构,在许多场合都有广泛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的话题范畴会比较明确,同时具备明显的施事者、动作、和受事者三个要素。
本文将通过比较和分析现代汉语和英语的双宾语结构,在总结中归纳他们的异同点,以便于更深入地理解双宾语语法结构的特点和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汉语和英语相同的双宾语结构。
它们的句式一般都是主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例如:1. 他送给妻子一支笔。
(He gave his wife a pen.)2. 她讲给他一个故事。
(She told him a story.)以上两个例子中,直接宾语都是“笔”和“故事”,间接宾语都是“妻子”和“他”,而动词分别是“送”和“讲”。
这些句子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是固定的,分别跟在动词之后,它们的作用也相对明确,分别起到了“接收”和“被接收”两个状态。
其次,现代汉语和英语在双宾语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来说,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普遍,同时允许使用特定的动词和介词来表达语义。
而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则相对单一和固定,并且主要依赖于动词含义来表达意义。
举个例子:以上两个例子中,英语中分别使用了动词“give”和“call”,说明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情况。
而汉语中,我们只察觉到了“送”和“叫”的含义,而无法判断句中传达的语境。
最后,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在双宾语结构方面也存在局部差异。
举个例子,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to”或“for”来表达不同的目标。
例如:1. 我给你这本书,你可以给Wendy读。
(I’m gi ving you this book for Wendy to read.)2. 艾伦借给我一辆自行车,我可以去买饭。
(Allen lent me a bike to go and buy some food.)这两个例子中,“for”表示了“这本书”和“买饭”的目的和意愿,而“to”在这些情形下则有不同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
要精通一门语言,首先需要了解它的语法,身为中国人,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研究这门语言,而不是停留在语言交流的基础上。
而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是国际通用语言,为了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我们也要学好英语。
因此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将会对两种语言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汉语与英语的区别相当大,但是依然有相似处可寻。
就词类方面说,汉语与英语有不少相同之处,汉语和英语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代词等。
但是词类的使用上还存在很大的不同。
例如,汉语动词灵活,可单独使用,可连续使用,也可叠用,而英语则不能重叠使用。
另外,英语动词受人称、时态等限制,词形也随之而发生变化。
翻译时须视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
如果在一个汉语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译成英语时,要么使用动词的非谓语形式,要么加连接词使其成为并列成分,要么使动词变成其他形式,如名词、介词短语等,有时也可省略某个动词。
英译汉时则注意把这些句子变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的句子。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名词,但是,英语名词词形随单复数发生变化。
汉语名词除“……们”为标志的复数外,几乎所有单、复数的形式都是相同的。
英语里存在大量的冠词,而汉语却没有。
英语的冠词通常分为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两种,分别用the, a或an表示。
定冠词表示特指某事或某人。
不定冠词表示泛指。
但是定冠词有时也可用来表示泛指。
汉语与英语在句子成分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汉语有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以及补语六大句子成分。
英语中没有补语,汉语中补语所表示的意思英语中放到状语里去了,英语中的表语所表达的意思汉语中用宾语来表示。
从主语方面来看,它们又存在不同。
英语中有用there和it做主语来引导的句子,而汉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
再比如汉语中,我们有时把主语与宾语倒过来句子仍然成立,十分灵活,而英语中主语和宾语不可互换。
另外,英语多被动句,而现代汉语多为主动句,被动句较少。
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与汉语都存在无主句,即没有主语的句子。
但是相较而言,汉语中的无主句比英语中的无主句多得多,英语中的句子结构较为完整。
汉语与英语在词序方面上的差别非常大。
从语序方面讲,英语和汉语都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排列顺序,但在运用时仍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例如:
1.英语的修饰语(如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出现在被修饰成分之前或之后,如果修饰语是短语或分句则需要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后,而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词,还是词组或分句都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
2.为了取得句子形式上的平衡,或是为了强调某个成分,英语中往往采用倒装的办法,而汉语里则没有倒装的情况。
3.英语句常把判断性或结论性的部分放在句子的前面,汉语则放在句子的末尾。
4.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并列词语,词义有轻重强弱之分,英语的排列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弱后强,汉语则相反。
5.汉语和英语都有固定词序的并列结构的词语。
如“东南”译为" Southeast ",“贫富”译为“rich and poor”,“我、你、他”译为" you, he and I "等等。
句式方面不一样。
英语里当然有一些非主谓句,如Plane!(飞机!)Wonderful!(妙极了!)但是这样的句子极少。
汉语里面的非主谓句要多得多。
除了一个词构成的非主谓句(如"火!""好!""滚!")之外,汉语里有大量由各种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如"好球!""我的帽子呢?""我的老天爷呀!""这个王老师!""你这个小鬼!""瞧你!""下雨了。
""刮风了。
""他奶奶的!"见到这样的句子,我们管它们叫非主谓句,不要因为人家把"下雨了"说成it is rainning,就说汉语省略了主语,也不要因为人家把"我的帽子呢?"说成where is my cap?就说汉语省略了谓语和宾语。
汉语里有一种主谓谓语句,非常特殊,英语里没有这样的句式。
"他脸色苍白""这个人鼻梁很高""这艘军舰,舰身长110 米""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谓语都是主谓短语。
因为翻译成英语,肯定会翻译成"他的脸色苍白""这个人的鼻梁很高"" 这艘军舰的舰身长110 米",于是就有人认为"他脸色苍白"的主语是"脸色"而不是"他",认为"这个人鼻梁很高"的主语是"鼻梁",也不是"这个人",认为"这艘军舰,舰身长110 米" 的主语是"舰身"而不是"这艘军舰"。
这样的分析都是不符合汉语的特点的。
这几句可以在中间加个"的"翻译成英语,那么"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 中间能够加"的"吗?"这里的树的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的什么痨病都包好!"就不成话了。
可见"他脸色苍白"这样的主谓谓语句是汉语里头的一种句子,跟"他的脸色苍白"这种主谓句不一样,可千万不要先翻译成英语,然后根据英语来给汉语的句子划分句子成分。
前面说过,汉语里的复句,没有地道的从句,有一点像"从句"倒是有的。
如"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翻译成英语是there is a man,who is taking a book in his hand,于是有人便认为"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主从复句,里头的"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定语从句。
这样的分析也是不符合汉语语法的。
在汉语里,"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并列复句。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真正学好汉语并不是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是能够将汉语言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把中国古典美丽的诗词贯彻进去。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母语的继承发展,在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和语言魅力后,我们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