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

合集下载

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

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

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发表时间:2017-07-06T15:12:13.2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作者:罗丽玲[导读] 探讨1例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的护理体会。

方法做好口腔观察。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福建漳州363000)[摘要] 目的探讨1例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的护理体会。

方法做好口腔观察。

结果患者口腔得到很好的改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在护理工作中,遇到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积极配合医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口咽; 癌; 放疗; 口腔护理口咽癌好发于50-70岁的男性,且是指原发于软弱性腭与舌骨水平之间,包括舌根、软腭、扁桃体、咽后壁及会厌周围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因此,放疗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在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反应。

轻则引起患者口腔疼痛不适,重则使患者进食困难、体重减轻、机体免疫力下降。

口腔黏膜反应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通过已破坏的口腔黏膜引起系统感染,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了解放疗患者的口腔情况,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可减轻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1]。

1、临床资料一患者于2016-09-24因“吞咽梗阻感伴咽部异物感2年”入住我科,于2016-09-13在全麻下行右侧扁桃体及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扁桃体)鳞状细胞癌。

根据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目前明确诊断为口咽癌。

患者及家属要求采取放疗治疗。

2 放疗常见口腔问题原因分析[2] 2.1 口腔黏膜炎炎症由口腔黏膜基底细胞自由基引起的细胞凋亡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出现糜烂或溃疡,并伴有强烈疼痛。

放疗过程中,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射本身及其他多因素产生的一个综合临床结果。

大部分患者会于治疗的第10 次左右出现疼痛及黏膜的改变,15-20 次最为严重,且发生黏膜变化部位与放射线照射范围一致。

放疗后口腔护理

放疗后口腔护理
若出现牙齿松动、龋齿等问题,应及时就医。
05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放疗后口腔护理数据进行深度分 析,预测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
智能传感器与可穿戴设备
开发智能口腔护理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口腔状况,及时 发现并预防口腔问题。
放疗后口腔护理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放疗后口腔护理概述 •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日常护理 •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特殊护理 •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未来展望
01
放疗后口腔护理概述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定义
放疗后口腔护理是指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的一系 列口腔护理措施,旨在预防和缓解放疗引起的口腔问题,如 口腔黏膜炎、口腔干燥症等。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卫 生,避免用力刷牙和使用牙签。
护理方法
对于轻度松动,可采用牙周固定 ;对于重度松动,可能需要拔牙
或进行其他治疗。
04
放疗后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
放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 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口腔黏膜状况监测
放疗后,口腔黏膜可能会出现充血、溃疡等变化 ,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口腔干燥的预防与护理
口腔干燥
放疗后,口腔腺体分泌减少,容易出 现口干、咽干等症状。
预防措施
护理方法
使用人工唾液或含漱液保持口腔湿润 ,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 分的口腔护理产品。
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长 时间说话或张口呼吸。
牙齿松动的预防与护理
牙齿松动

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护理措施

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护理措施

04
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晚期症状明显,治疗难度大
发病原因及风险因素
01
吸烟:吸烟是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02
饮酒:长期饮酒会增加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风险
0 3 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04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病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 项
观察、出
血等症状的变化
观察患者口腔、咽 部肿瘤的大小、形 状、质地、边界的
变化
观察患者口腔、咽 部黏膜的颜色、质 地、分泌物的变化
观察患者口腔、咽 部溃疡、糜烂、坏
死等病变的变化
观察患者口腔、咽 部淋巴结肿大的情

观察患者口腔、咽 部肿瘤转移的情况, 如颈部淋巴结转移、
肺部转移等
预防并发症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清洁口腔, 预防感染
预防血栓形成: 定期活动四肢, 预防血栓形成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吸痰,预防 呼吸道感染
预防营养不良: 合理饮食,保证 营养摄入充足
01
02
03
0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清洁 口腔,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养, 增强免疫力
03 非药物治疗:使用物理治疗、 04 疼痛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
心理治疗等方法缓解疼痛
解疼痛的原因、治疗方法及
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疼痛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
口腔湿润:保持口腔湿润, 避免口腔干燥
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 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口腔护理用品:使用口腔 护理用品,如漱口水、口 腔喷雾等,保持口腔卫生

放疗前的相关护理措施(口腔)

放疗前的相关护理措施(口腔)

“国外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骨髓炎的 几率比国内少很多,问题出在两方面,一 方面是医生采取的放疗照射方式,这是患 者不能自控的;但另一方面则主动权在病 人自己手中,即口腔护理。”廖贵清说, 口腔护理是重要的抵抗、减轻放疗并发症院或综合医院口 腔科清洁口腔。 1.洁治: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 色素斑和其他沉积物,以减少牙齿表面 的致病菌。
术前口腔护理必不可少,如果忽略这一重要环节, 就可能带来很多痛苦。曾有不少患鼻咽癌的病人 没做任何准备就接受了放疗,结果放疗不久就出 现口腔溃疡,吃东西疼痛、易口干、痰多、吞咽 难,张口难,只能吃流食等症状,更可怕的是半 年后就会出现最可怕的并发症——放射性骨髓炎
据了解,近六成的患者在放疗后都出现张口 困难,由于嘴巴张不开导致口腔清洁更加困 难,而一旦牙齿出现炎症,大量的细菌就会 侵袭牙周、牙髓,最后在牙体龋坏的基础上 发生放射性骨髓炎。
2.刮治:牙龈下有小牙石,需要做龈下刮 治。做完口腔清洁之后,最好服用一些消 炎药,保证了口腔清洁、健康,洁牙一周 后就可以做放疗治疗了。如果发现病牙, 应做彻底的规范治疗,比如严重的龋齿、 松动的牙齿、智慧齿等都需要拔除。在缝 合创口拆线一周之后就可以进行放疗了。

肿瘤科病人放疗后口腔护理

肿瘤科病人放疗后口腔护理

肿瘤科病人放疗后口腔护理在接受了肿瘤科病人放疗治疗后,口腔护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放疗治疗可以对病人的口腔造成一系列不适,如口腔炎、溃疡、口干等问题。

因此,正确的口腔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减轻这些症状,维护口腔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放疗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议,帮助肿瘤科病人更好地照顾口腔健康。

第一部分:放疗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放疗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抗癌治疗方式之一,通过高能量射线照射肿瘤区域,以杀死癌细胞。

然而,放疗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包括口腔内的细胞。

由于口腔黏膜细胞的高代谢性和敏感性,放疗后病人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口腔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口腔炎。

放疗会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容易发生炎症反应。

口腔炎会引起口腔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进食和生活质量。

此外,放疗还会引起口干、味觉改变等问题,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因此,放疗后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缓解病人口腔症状,减轻不适感,维护口腔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个口腔护理的建议,帮助肿瘤科病人进行放疗后口腔护理。

第二部分:放疗后口腔护理的建议1. 清洁口腔放疗后口腔容易感染,病人应当保持口腔的清洁。

每天用软毛牙刷轻柔刷洗牙齿,避免牙周刺激和牙龈出血。

同时,使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消灭细菌和舒缓口腔炎症。

2. 饮食调整放疗后口腔炎会导致口腔疼痛,病人应当避免辛辣、酸性、粗糙等刺激物质。

选择软食、液体饮食,保持营养摄入。

此外,避免烟酒刺激,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减轻口干症状。

3. 使用口腔护理产品放疗后口腔黏膜容易受损,病人可以使用一些口腔护理产品帮助修复和保护口腔。

例如,使用含有氯己定或卡马西平成分的口腔喷雾剂,可以减轻口腔疼痛和炎症。

同时,使用含氟牙膏和氟漱口水,有助于提高牙齿抵抗力和预防龋齿。

4. 定期就医检查放疗后口腔护理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

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就医检查口腔状况,及时处理口腔问题。

同时,医生可以针对个体情况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最佳护理效果。

癌症中的口腔护理与口腔健康

癌症中的口腔护理与口腔健康

癌症中的口腔护理与口腔健康癌症是一种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口腔健康和口腔护理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癌症中的口腔护理与口腔健康,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癌症治疗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癌症治疗中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和放疗会对口腔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这些治疗方法会导致口腔黏膜的炎症和溃疡,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干燥、疼痛、出血等症状。

此外,放疗还会损害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增加患者患龋、牙周病等口腔问题的风险。

二、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口腔护理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保护口腔黏膜的健康,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正确的口腔护理还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生活质量。

三、口腔护理的建议1. 使用温和的牙刷和牙膏:患者应该使用软毛牙刷和不含刺激性成分的牙膏,轻柔地刷洗牙齿和口腔黏膜。

避免使用过硬的牙刷和刺激性强的牙膏,以免加重口腔黏膜的炎症和溃疡。

2. 做好口腔清洁:患者每次用餐后应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稀释后的漱口水清洁口腔,帮助减轻口腔炎症和感染的风险。

3. 注意口腔湿润:口腔干燥是癌症治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可以定期喷洒适量的口腔湿润剂,如人工唾液等,以减轻干燥不适感。

4.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辛辣、硬质和粗糙的食物可能会加重口腔黏膜的炎症和溃疡,患者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选择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软食为主。

5. 定期口腔检查: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口腔医生可以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保证口腔健康。

四、心理关怀与支持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承受身体的痛苦和心理的压力。

提供心理关怀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口腔护理团队可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治疗过程。

五、口腔护理的持续性癌症治疗结束后,患者应继续进行口腔护理,以维持口腔健康。

喉癌放疗的护理

喉癌放疗的护理

喉癌放疗的护理【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2、评估患者口腔及呼吸道情况。

3、评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评估患者的呼吸型态、频率、节律、深浅度。

5、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6、评估带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措施】1、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说明气切后可以练习发音或利用人工喉,进行语言交流,消除对失音的顾虑。

2、放射治疗前应洁齿,治疗牙疾,并禁忌烟酒以减少对喉部的刺激。

3、注意口腔粘膜反应,常用漱口液或1.5%双氧水含漱,咽喉粘膜充血疼痛可用氯酮喷喉。

4、因喉反射功能减低应嘱患者尽量将痰及脱落坏死组织吐出,预防吸入性肺炎。

5、保持室温200C,相对湿度70%,套管口盖1—2层浸湿的纱布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和湿润,鼓励患者多饮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防止痰痂形成。

6、定时清洁套管,每日3—4次。

每日更换套管下切口敷料一次,如分泌物多,需及时更换,预防感染。

7、单纯放疗患者可因肿瘤压迫或喉头水肿而引起呼吸不畅,甚至窒息,应随时备好气管切开盘、吸痰器及氧气应急使用。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

8、备好纸和笔或写字板,让患者应用特殊的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健康教育】1、提醒患者注意休息,禁烟酒,避免过分说话。

2、合理调配饮食,进粘稠糊状饮食,防止误咽。

多吃新鲜蔬菜汁、水果汁,预防便秘。

3、禁止游泳,防止窒息。

4、嘱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并发肺炎。

5、教会患者气管套管更换及清洗消毒的方法。

6、协助患者联系参加无喉协会,残疾人康复协会的无喉康复研究会。

7、定期到门诊复查。

口咽癌的放化疗护理指南

口咽癌的放化疗护理指南

口咽癌的放化疗护理指南口咽癌是发生于软腭、腭扁桃体、舌根、会厌周围及咽壁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3:1。

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最高峰。

口腔、口咽癌中,最多见的是舌癌,其他的依次是牙龈癌、颊黏膜癌、硬腭癌、唇癌、口底癌等。

一、疾病相关知识【常见病因】1.化学致癌物。

2.物理致癌因素。

3.生物致癌因素。

4.遗传、机体易感性、营养代谢障碍等。

【常见症状】1.异物感:为初起症状。

2.溃疡:口咽部鳞癌易发生。

3.疼痛:常表现为牙痛、耳痛、咽痛等三叉神经支配区疼痛。

4.斑块:以白斑与红斑为多见。

5.出血或张口困难。

6.发音或呼吸凼难。

【常规放疗方法】用60钴或加速器治疗,采用两侧平行相对野,包括原发灶和上颈部淋巴结。

通常大野剂量至40Gy,复查,以原发灶为中心缩野,6-7周内使剂量至60~70Gy。

如有淋巴结转移,则应全颈照射。

对已决定综合治疗的病例,术前量以40~50Gy为佳,4~5周内完成;术后加用放疗量50~60Gy为宜,应在术后6周内开始。

【常规化疗方法】1.全身化疗:方法CDDP+5-FU+BLM联合方案。

2.介入化疗:(1)连续灌注或间隙灌注如CDDP、CBP、5-FU、平阳霉素、紫杉醇等,可单一或联合用药。

(2)动脉栓塞,如DDP-乙基纤维素微球或DDP-白蛋白微球。

二、放、化疗毒副反压及处理【放疗并发症及处理】1.口咽部黏膜炎:中、重度可引起吞咽疼痛和吞咽因难。

2.营养不良:急性反应期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3.口干:常规照射技术条件下约有75%的患者会发生口干。

4.颈面部水肿: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纤维化,部分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

5.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处理可采用高压氧保守治疗。

1.胃肠道反应:患者有恶心、呕吐、纳差,精神萎糜、乏力等。

2.骨髓抑制:主要以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色素下降为主。

3-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在化疗中并不少见,尤以应用5-Fu时常多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
发表时间:2017-07-06T15:12:13.2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作者:罗丽玲[导读] 探讨1例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的护理体会。

方法做好口腔观察。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福建漳州363000)[摘要] 目的探讨1例口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的护理体会。

方法做好口腔观察。

结果患者口腔得到很好的改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在护理工作中,遇到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积极配合医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口咽; 癌; 放疗; 口腔护理口咽癌好发于50-70岁的男性,且是指原发于软弱性腭与舌骨水平之间,包括舌根、软腭、扁桃体、咽后壁及会厌周围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因此,放疗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在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反应。

轻则引起患者口腔疼痛不适,重则使患者进食困难、体重减轻、机体免疫力下降。

口腔黏膜反应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通过已破坏的口腔黏膜引起系统感染,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了解放疗患者的口腔情况,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可减轻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1]。

1、临床资料
一患者于2016-09-24因“吞咽梗阻感伴咽部异物感2年”入住我科,于2016-09-13在全麻下行右侧扁桃体及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扁桃体)鳞状细胞癌。

根据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目前明确诊断为口咽癌。

患者及家属要求采取放疗治疗。

2 放疗常见口腔问题原因分析[2] 2.1 口腔黏膜炎炎症由口腔黏膜基底细胞自由基引起的细胞凋亡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出现糜烂或溃疡,并伴有强烈疼痛。

放疗过程中,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射本身及其他多因素产生的一个综合临床结果。

大部分患者会于治疗的第10 次左右出现疼痛及黏膜的改变,15-20 次最为严重,且发生黏膜变化部位与放射线照射范围一致。

患者因为疼痛而只能进食流质食物或根本不能经口摄取足量营养与水分。

2.2 味觉障碍及口腔干燥近90% 的患者都会出现,主要由于放疗直接损伤唾液分泌细胞及味蕾细胞引起。

患者自觉口腔黏膜干燥,味觉发生变化。

3 护理对策
3.1注意饮食指导,减轻放疗毒副反应,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增加糖分的摄入,如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等; 忌食油炸类食物,如油条等;晚餐宜推迟。

化疗期间患者应少量多餐,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味。

3.2放疗期间的口腔护理,一般放疗3-4次后或7-8次后,对放射不敏感的患者可能要到结束才会出现口腔炎(极少出现)。

原因是放射会抑制唾液的分泌和口腔粘膜的损伤,所以要积极进行口腔护理。

每次放疗前后让患者口含冰块,可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用500ml温开水+盐3~4g自制成淡盐水嗽口液,用鼓颊和吸允动作交替进行嗽口,每天嗽口7次以上。

每次饭后,睡前用双氟牙膏刷牙,每日饭前饭后用自制温淡盐水漱口3次,每次2min。

直至治疗结束。

我科患者放疗中用复方替硝唑溶液(抗厌氧菌药)漱口,治疗放疗所引起的口腔溃疡,效果较好。

3.3张口功能锻炼,张口受限是放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张口功能锻炼能刺激口腔颌面部唾液腺分泌唾液,促使口腔湿润,减少口腔干燥。

还可以防止颞颌关节纤维化和咬肌纤维化,对放疗后张口受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轻患者对放疗后遗症的恐惧。

3.3.1大幅度张口锻炼:口腔迅速张开,然后闭合,幅度以可以忍受为限,3min/次,5次/日。

3.3.2支撑锻炼:根据患者门齿选择大小不同的软木塞,至于门齿之间或双侧磨牙区交替支撑锻炼。

张口锻炼以保持可以忍受为限,保持或恢复理想开度(大于3cm),15min/次,5次/日。

3.3.3搓齿及咬合锻炼:按摩并活动颞颌关节,锻炼咀嚼肌,每日50次,每日咀嚼无糖口香糖2h。

3.4颈部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每天前后左右缓慢转颈数次,以增加颈部肌肉张力防止颈部肌肉纤维化、僵直。

3.5皮肤的护理,一般放疗3-4次(敏感者)或10多次才会出现放射性皮肤炎。

原因是射线会使皮肤干燥,皮肤组织受损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反应,表现为红斑、烧灼感、瘙痒、破损脱屑等。

减轻放疗造成的急性皮肤反应的方法如下: 3.5.1保持照射皮肤的清洁干燥。

防止感染,局部皮肤避免刺激,做到“五勿四禁一忌一不”。

3.5.2勿用手抓搓,勿穿硬质高领衣服(颈部照射者),勿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勿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

3.5.3禁贴胶布或胶膏,进注射,禁热敷,禁自行用药。

3.5.4忌用肥皂或护肤霜洗擦 3.5.5不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万花油等 3.5.6对需要刮胡须或刮毛发的反应区域,使用电动刮刀。

3.5.7若出现皮肤炎,则采用暴露疗法,局部涂湿润烧伤膏,严重者可用石蜡油,冰片、芦荟等混和后外敷。

对已有局部溃疡继发性感染者应暂停放疗,局部换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3.6为放疗前放松身心。

放疗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可导致患者口腔黏膜发生改变和损伤。

因此,科学、有效的口腔护理既减少了放疗期间口腔感染和全身感染的发生,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实施放疗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罗东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机制和防治[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 2) : 205 -207.
〔2〕王逸如,陈少明,郑滢,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鼻咽癌患者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探讨[J].护理研究,2007,21( 7) :1810 -1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