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理学绪论
药理学重点总结终极版

药理学总结第一章绪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
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药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acelsus(帕拉 塞尔苏斯)提出疾病是体内化合物 紊乱的理论,药物的作用是由其中 有效活性成分产生的。
(2)英 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开 创了实验药理学新纪元。
(3)药理学之父,瑞士医生约翰
首次用动物实验研究药物的药理、
F. Magendie
在质上无严格区别,在量上有严格区别
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瑞士科学家 (1493~1541)
“What is there that is poison?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a remedy.”
药思想
古代药学发展
中国古代药物的奠基时期(秦汉)
•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奠定了药物应用 的基础。
• 《皇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书籍,建立了中医的 核心理论。
• 《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个将医学理论与治疗实践紧密 结合的医学典籍。
古代药学发展 中国古代药物的奠基时期(秦汉)
《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物专著, 共载365种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80%以上 至今仍然有效 注重药性分别,“君、臣、佐、使” 用药配伍禁忌 指导采药:药性、时间、产地、干燥、真假
2024/9/21
现代药理学
20世纪3050年代
多马克 1935 磺胺药
弗莱明 1928
发现青霉素
弗洛里 1940
青霉素用于临床
钱恩 1940
分子药理学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药理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982年,重组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 因工程药物的诞生。 迄今为止,已有近百种基因工程药物应用于治疗疾病。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第1章绪论药物(drug)是指用以预防。
诊断及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理的规律。
护用药理学(pharmacologyinnuring)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作用(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效应(effect)是指药物的初始作用所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变化,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
治疗作用(therapeuticaction)符合用药目的,能够防治疾病,有利患者康复的药理作用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疾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的治疗对症治疗(ymptomatic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不良反应(adverereaction)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副作用(idereaction)药物所固有的,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效应。
后遗效应(reidual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或症状加剧。
量效关系(doeeffectrelationhip)在一定范围内,药理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大。
阈剂量(threholddoe)刚刚能引起药效的剂量。
又称最小有效剂量。
治疗量(therapeuticdoe)大于阈剂量能产生治疗效果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又称有效量或常用量。
极量(ma某imaldoe)介于治疗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又称最大治疗量。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包括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不良反应:(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重新出现或加剧的现象称停药反应,或称反跳现象。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长短不一。
短的如服用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现象;长的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
(6)续发反应:续发反应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广谱抗生素。
(7)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依赖性。
如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
(8)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常人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特异质反应。
如蚕豆病。
2、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称为该药物的效能。
效能反映了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能大活性大。
3、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简称效价。
药物剂量越小,药价的效价越大。
4、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TI)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这仅用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的量效曲线平行的药物。
治疗指数越大,药物安全性越高。
两条曲线不平行:LD1/ED99或LD5和ED95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最新药理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最新药理学必考知识点大全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章绪论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 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药理学-绪论

2. 1 药物、食物与毒物的概念
药物:能用于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化学物质。
食物:日常饮食的能给人体提供营养和精神
享受,又不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 毒物:较小剂量就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 制剂:是具有一定形态和含量、符合防治要 求、 便于应用及能安全贮运的各种成品药 物的形态及配制的种类。
以各章节的典型药物为代表,突出
有关各药的特点,即同类药物之间 找不同点 点。
5.4 前向发展的方法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发展的,新药的
不断涌现、老药新用和旧药的淘汰,使 我们必须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 学习药物 的药理知识,不 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应有高瞻远瞩的气概,紧跟时代的步伐, 真正做到相对科学地运用所接受的药理 学知识。
2.3 药物利用效果
德高医才(天使) 合理化用药 康复(天堂)
药
医药护师(凡人)
物
不合理用药 缺德庸医(魔鬼)
死亡 (地狱)
3 药典及其意义
药典(Pharmacopiea):是由国家颁布的有关
药物标准的法典。 法定标准(Standard): 与药典配套的国家 标准有卫生部颁标准,地方标准有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标准。 药典与标准的作用: 一是指导和监督有关药 物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和应用;二是 作为处理药品质量和用药事故的法律依据。
思考题
1
解释: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 2 举例说明药物、食物与毒物的辩证关系。 3 学习药理学的有哪些主要方法?
第1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药理学(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 体(含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原理及其 规律的科学。 1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药物、食物与毒物的辩证关系 3 药典及其意义 4 新药开发与研究的步骤 5 学习药理学的目的与方法
药理1

第一篇总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几个概念: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效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
药代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的学科。
二、药理学的任务通过阐明药效学和药动学:1.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2.帮助医药卫生工作者合理用药。
3.为寻找新药提供线索。
4.有助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阐明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药物体内过程和用法等。
2、药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动物实验:药理实验常用的动物有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和犬,某些实验还可以用青蛙、蟾蜍以及鸽、鸡、猴等。
离体实验: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微生物。
3、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第二章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性质●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与机体组织的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drug effect)由药物的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兴奋、抑制、扶正祛邪)二、药物作用的方式●局部作用: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如:硫酸镁…●全身作用:指药物通过吸收经血循环(或直接进入血管),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而发挥的作用,又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
(大多数药物)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的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消除疾病产生的原因(治本)2、对症治疗:改善疾病的症状(治标)[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定义:药物用治疗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难以避免)2、毒性反应●定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理学课件】1 2 绪论及药效学

(本 科)
颜光美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学时:1 要求:掌握药理学、药效动力学、、药代
动力学基本概念, 了解药理学研究对象及任务,药理 学发展简况。
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药物(drug):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 与毒物无绝对界限,过量即可引起毒性反应。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病原 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变态反应(allergy reaction):异常的免疫反应→ 功能障碍或软组织损伤,皮疹,过敏休克。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有效浓度下产生的效应。 如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困倦。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药,原有疾 病加剧,如突停可乐定,血压明显回升。
受体(receptor)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 白质。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药物特异性结合, 产生相应的药物效应。 作用学说: 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
速率学说(rate theory) 二态模型学说(R 、.R*)(two model theory)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52卷
190万字
7种文本 1892种药
11 000方剂
1160插图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学时:3 要求:掌握药效动力学基本规律。
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选择性、量 效关系、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受体、 副作用等基本概念。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与效应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不符合用药目的,引起患者病痛或危害的反应。 副作用(side effect) 治疗剂量下,轻微,可逆,与治疗目的无关。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量过大,时间过长,敏感,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组织 器官功能损害。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立即发生。有机磷中毒。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逐渐发生。如肝肾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药理学
研究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指导仿生药与基因工程药研制。
临床药理学
Hale Waihona Puke 研究药物与人体(病人)相互作用,评 价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精品课件
1、本草学阶段
《神农本草经》公元1世纪前后,365种 《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由政府颁发),884种
《本草纲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明,李时珍
作用、作用机制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
精品课件
药物效应动力学
作用、作用机理
(药效学,药效动力学)
药物
机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药代动力学)
体
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
精品课件
学科任务
1、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 药,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开发新药,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理学证据 3、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
以健康志愿者或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 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整 体和离体。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四、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任务
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物组成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 有药品的药物。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指 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过的药品改变剂型、 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 剂,亦属新药范围。
其学生O.Schmiedeberg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 药物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药理学。 1856年,法国生理学家证实箭毒的作用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成为药物作用机制的最早研究。 1878年,英国生理学家提出受体概念,为受体学说奠 定了基础。
精品课件
三、现代药理学
20世纪30年代:分子生物学发展,从细胞到分子水平研究,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改造天然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作 为药物来源。 1936年,磺胺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开辟了感染性疾病化学 治疗的新篇章。 1940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分离出青霉素,使化学治疗进入 抗生素时代。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新药发展的鼎盛时期,临床常 用的许多药物均在这一时期研制开发。(抗组胺药、镇痛药)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产生作用的机制, 称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 简言之,即研究药物对人体的影响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的变化及规 律,称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 简言之,即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
精品课件
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方法,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4、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研究方法。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二、药理学的发展
本草
学 近代药理学
古代——18世纪末:《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19世纪:产生实验药理学,从整体、器 官到细胞水平进行研究。
现代药理学
20世纪30年代:分子生物学发展,从细 胞到分子水平研究。
新药上市须经过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评价两个阶段。
临床前评价:药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其在动物体内 的安全性、有效性、不良反应、毒性。
临床评价:分四期临床试验。
精品课件
I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IV期临床试验
申请证书
上市
III期临床试验 临床前安全有效性
药物制剂
候选化合物
设计
合成
精品课件
筛选
初步安全有效性 研究
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和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药理学实验方法的 建立和发展。 1、基础药理学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以健康正常动物为实验对象,分整体实验 和离体实验两种,进行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
实验治疗学方法:将正常动物造成类似于人体疾病的病理模 型,进行药效学或药动学研究。
2、临床药理学方法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一、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药物(drug)是指能够影响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和 生化过程,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物质。
天然药物 合成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 食物、药物、毒物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 及其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对象:药物 机体
精品课件
四、分子药理学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药理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982年,重组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因工程 药物的诞生。 迄今为止,已有近百种基因工程药物应用于治疗疾病。 我国在20世纪取得的成果: 50年代,可口服的非锑剂抗吸血虫药 呋喃丙胺;中草药 青 蒿素的研制。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2、近代药理学阶段(起源、发展、形成)
(1)瑞士医生(1493-1541年)提出疾病是体内化合物紊乱 的
理论,药物的作用是由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产生的。 (2)英 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开创了实验药理学新纪元。
(3)药理学之父,瑞士医生约翰首次用动物实验研究药物 的
药理、毒理作用。
精品课件
Rudolf Buchheim (1820-1879) : 1847年,建立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 写出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德国第 一位药理学教授。 药物作用:为细胞和药物相互作用 所致,“受体”理论前驱。
药理学
精品课件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药效学
第三章 药动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
素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要求】
1.掌握药物、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2.熟悉药理学的任务和学科性质。
【主要内容】
一、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药理学的发展 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