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第1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第1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药物
(drug)
➢ 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
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
病的物质。
药物
• 中药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1892种)
• 化学药 植物中分离、提取活性成分 罂粟 —— 吗啡 马钱子 —— 士的宁 麻黄 —— 麻黄碱
化学合成、全合成、半人工合成
古埃及、苏美尔、 巴比伦、印度
药物
药效学
机体
药动学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药物之间相互影响 体内过程 时量关系 消除动力学及相关参数 稳态血药浓度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生理学 生化学 病理学
药理学
临床各科 合理用药
药学
学科性质 桥梁学科 基础医学 学习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学科任务
• 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 提高疗效 • 新药的开发研制 • 探索细胞生理、生化病理过程
OTC
OTC
药理学(Pharmacology) :
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物
机体
➢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作用原理 (不良反应, 适应症)
➢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基因工程药物过程示意图① ②③ ④源自⑤ ⑥①从细胞中分 离出DNA
②限制酶截取 DNA片断
③分离大肠杆 菌中的质粒
④ DNA重组
⑤用重组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⑥培养大肠杆菌 克隆大量基因
Stages of Drug Development
Preclinical

《药理学》总结(表格版)

《药理学》总结(表格版)

药理学总结第一章绪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

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药理学第1章绪论

药理学第1章绪论

2国家基本药物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 A剂型适宜 B价格合理 C保障供应 D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E公众可公平获得
2020/4/12
第二节 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概述
药学服务的概念 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
向患者及家属、医药护人员等提供与药物使 用相关的各类服务 。
心理
患者 生活
方式
2020/4/12
现代药理学 19世纪末
1878年 Langley根据阿托品 阻断毛果芸香碱刺激唾液分泌 的实验结果,提出受体概念, 奠定了受体学说的基础
现代药理学
20世纪3050年代
多马克 1935 磺胺药
弗莱明 1928
发现青霉素
弗洛里
1940
青霉素用于临床
2020/4/12
钱恩 1940
现代药理学 20世纪 中后期
(2) medicine(药品):指原料药(化学药、 生物药、天然药)的制剂。
(3) poison(毒物): 是指能损害人体健康的 化学物质。
(4)chinese medicine中药:是依据中国传统 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
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 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药理学》研究内容与任务
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过程, 特别是用药后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作用机制
吸收、分布、转化、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2020/4/12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食物中, 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当人 类长期缺乏维生素C时,会得 坏血症,这是需要维生素C治 疗,但如果过量服用,会引起胃粘膜受损,导 致新疾病。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第一章绪论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第一章绪论

6)耐受性和耐药性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 必须加大剂量方可达到原有的效应。 耐药性(抗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 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7)药物依赖性 长期连续应用某些药物后,停药后发生心理或生理不 适,甚至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导致强迫性觅药行 为。
✎生理依赖性/躯体依赖性 成瘾性 ✎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2.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1) 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 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 如:酒精皮肤消毒 (2)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 环分布到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 称为吸收作用。 如口服阿司匹林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 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是指药物在所分布的 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2)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是指由由药物的直接 作用通过机体的反射机制或生理性调节而引发的相 关作用。
3. 选择性(选择作用)
(1)概念: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 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不明显或 没有作用,此为药物的选择作用或选择性。 (2)意义:药物分类的基础,临床选择用药的依据, 大多数药物都有各自的选择作用。在临床选择用药 时,尽可能选用那些选择性高的药物。 (3)特点:药物的选择作用是相对的,随给药剂量 的增加,其作用范围逐渐扩大,选择性逐渐下降。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心血管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 泌尿生殖系统药物 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

药理学第1章绪论PPT幻灯片

药理学第1章绪论PPT幻灯片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基本概念
1.药物:指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和 诊断疾病、计划生育,并规定用法、用量和 功能主治,有目的的调节躯体功能的化学物 质。
药物的来源: 1)天然药物
植物药 动物 : 牛黄、熊胆、虎骨 矿物 : 朱砂、芒硝
2)人工合成:利用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合成 3)基因工程药物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中国唐代的《新修本草》 世界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收载884种药物。
中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世界药物学巨著,全书52卷,收载1892种药物, 约190万字,为药物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代药理学发展
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生理学和化学)发展为 药理学发展奠定基础
药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德国R.Bucheim, O,Schmiedeberg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 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位 药理学教授)
化学的发展把药物从粗制剂发展为化学纯 品和单体
吗啡 (1803)
士的宁、咖啡因 (1819)
阿托品 (1831)
尿素 (1828)
氯仿 (1831)
1821年第一部化学药品手册
现代药理学发展
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 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
药理分支学科的发展: 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 间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
药理学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药理学
1.本课程为医学专业各方向的必修课 2.学习本课程有利于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 3.学习药理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①有面子 ②指导用药
二.药理学的药基理本学内容
总论
绪言 药效学 药 影动响因学

各论
神经系统药物 内脏系统药物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包括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不良反应:(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重新出现或加剧的现象称停药反应,或称反跳现象。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长短不一。

短的如服用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现象;长的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

(6)续发反应:续发反应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广谱抗生素。

(7)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依赖性。

如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

(8)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常人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特异质反应。

如蚕豆病。

2、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称为该药物的效能。

效能反映了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能大活性大。

3、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简称效价。

药物剂量越小,药价的效价越大。

4、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TI)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这仅用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的量效曲线平行的药物。

治疗指数越大,药物安全性越高。

两条曲线不平行:LD1/ED99或LD5和ED95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药理学-绪论

药理学-绪论

药物的发现简史
16世纪末,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汇集800 余种先贤典籍,并用27年时间亲身考察印证,终 于写成《本草纲目》这一辉煌药学巨著。《本草 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52卷,系统分类收载 药物1 892种,方剂11 000余条,插图1 160幅。 这部传统医药学的经典著作被译成英、日、朝、 德、法、俄及拉丁七种文字, 影响遍及欧亚大 陆,在古代药物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 仍是某些领域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3.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详见第2~4章。
Pharmacology的学科任务
Pharmacology的学科任务包括: 1.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
律和原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发现和研究新的药物。 3.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
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
早期医药学知识起始于远古时代。五、六千 年以前,人类已懂得应用药物。人类在自然界 谋求生存的经历中逐步积累了经验,认识到环 境中的某些动、植物和矿物质可以治疗疾病, 因而形成了早期医药学知识。
Pharmacology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为防治疾病、 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 思维方法。
药物
药物(drugs) 是指能影响机体器官功 能及代谢活动并用于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 的化学物质。
A drug may broadly refer to any chemical substance which is able to affect the functions or morphology of an organism and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diagnosis or prevention of diseases.

药理学--药理学绪论 ppt课件

药理学--药理学绪论  ppt课件

21
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过敏反应 。严重性与剂量无关;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作用
无关。
4.后遗效应( residual effect):指停药后血药
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如镇
静催眠药。 5.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在治疗过 程中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或反跳现象。
Distribution
Elimination
Toxicity
7
Efficacy
药理学的特点
1.基础与临床结合;桥梁课
2.理论和实践结合;
3.科学与法律结合。
8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
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
论依据; 2.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 3.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第一章 药 理 学 绪 论
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药品的基本概念;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熟悉:药理学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了解:药学基本知识。
3
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 一、药理学基本概念
药物(drug):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
病,有目的地调节机体各种功能和改变机体所处
根据药物作用范围不同,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17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一)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 效果的作用。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亦称治本。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亦称治标。 举例: (1)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控制传染病—对因治疗。 (2)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对症治疗。 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高热、 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证】
本品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
【注意事项】
其化学名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 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儿童用药】
分子式:C16H19N3O5S·3H2O
2. 初步具有对病人及 家属进行药物相关 知识宣教的能力。
3. 能通过药品说明书 或药学书籍获取用 药护理相关知识。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3
1. 能辩证认识药物作 用的两重性,充分 认识用药护理的重 要性。
2. 养成严肃认真、以 人为本、关爱生命 健康的职业素养。
素质目标
第一章 绪 论
三、药品管理法简介
第一章 绪 论
二、护用药理学的学习目标
1
1. 理解药理学基本理 论和基本概念及其 临床意义。
2. 掌握各类常用药物 的药理作用、用途、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 项等药物知识。
3. 掌握国家护士执业 资格理论考试所需 药理学知识。
2
1. 具有根据药物相关 知识制定用药监护 措施的临床思维能 力,为用药护理奠 定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一、药理学学科性质与任务
药物(drug) 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以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 机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药效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
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第一章 绪 论
八、特殊药品
药品根据其临床特性,分为一般药品和特殊药品,后者有: 1. 麻醉药品 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引起瘾
癖的药品。如吗啡、哌替啶、可卡因等。 2. 精神药品 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
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和第二类精神药品两大类。
是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的文号,是最直接、最 简单地从外观判断药品合法性的标志之一,有规范的格式。
阿莫西林片说明书
【标准来源】
【药代动力学】
【药品名称】
【适应症】
【用法和用量】
通用名:阿莫西林片 商品名:
【不良反应】
英文名:AmoxicillinTablets 汉语拼音:AmoxilingPian
《护用药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1. 掌握药物、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 力学的概念;了解有关《药品管理法》、处方、处 方药与非处方药、药品名称、药品说明书、特殊药 品的基本知识。
2. 明确护用药理学学习目标。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内容】
一、药理学学科性质与任务 二、护用药理学的学习目标 三、药品管理法简介 四、处方基本知识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基本知识 六、药品名称 七、药品说明书和药品标签基本知识 八、特殊药品
第一章 绪 论
八、特殊药品
3. 医疗用毒性药品 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 用不当会致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如洋地黄毒苷、阿托品等。
4. 放射性药品 是指含放射性元素的一类特殊药品。如放射 性碘。
国家对以上特殊药品均有特定的管理法规,对其生产、包 装、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各生 产、经营单位及个人必须严格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 是由国家颁布实施的药品管理基本法律,是制定各项具 体药品法规的基础。
• 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 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共同遵守和执行《药品管理 法》。
第一章 绪 论
四、处方基本知识
(一)处方概念与处方格式 1. 处方概念 2. 处方格式 由前记、正文和后记 三部分组成 (二)处方颜色 1. 普通处方:白色 2. 急诊处方: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3. 儿科处方: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4.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淡红色,右上角标注
“麻、精一” 5.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第一章 绪 论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基本知识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药理作用, 专用性强,有的会产生过敏反应和依赖性。 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 drug ,简称OTC)
期至2008年8月,表明该药在2008年8月31日前使用均有效。 4. 批号 指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周
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药品批号不等同于生产 日期。
第一章 绪 论
七、药品说明书和药品标签基本知识
(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上的部分标示 5. 药品专用标识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
是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 药品。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乙类比甲类的不良反应相对轻些,更安全些。
第一章 称和商品名称。 (一)通用名称
药品管理法第五十条规定,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 称为药品通用名称,其特点是通用性,是药品的法定名称。 (二)商品名称
指一家企业生产的区别于其他企业同一产品、经过注册 的法定标志名称,其特点是专有性,体现了药品生产企业的 形象及其对商品名称的专属权。
第一章 绪 论
七、药品说明书和药品标签基本知识
(一)药品说明书 是用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药品的技术性资料,是指导规范
后续包括医院购药、医师开药、药师调药与患者用药等环节的 指南和依据。 (二)药品标签:分为内标签和外标签。 (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上的部分标示 1. 药品批准文号
【老年患者用药】
分子量:419.46
【药物相互作用】
【成份】 【性状】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
【药物过量】 【规格】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第一章 绪 论
七、药品说明书和药品标签基本知识
(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上的部分标示 2. 生产日期 是该药品生产的具体日期,一般按照“年+月
+日”顺序编制。 3. 有效期 指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使用的期限。如某药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