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全)
合集下载
药理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交流PPT
1
1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绪言 第二部分 药效学
第三部分 药动学 第四部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习交流PPT
2
2
第一部分 绪言
学习交流3PPT
3
一.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变过程,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 (如避孕、坠胎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及提取的有效成分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基因工程药物等
学习交流PPT
25
25
4.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例子: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的 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乘机大量 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也称菌群交 替症或二重感染
学习交2流6PPT
26
5.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 下,但仍残存药理效应。
学习交1流8PPT
1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方2 式药
物
作
用
的
局部作用
别 质
全身作用 区
利多卡因 注射液
?
地高辛
学习交1流9PPT
19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择3 性药
物
含义: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 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 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的
选 特点
药物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差异; 组织器官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
学习交流6PPT
6
药物 毒物
抗焦虑 镇静、催眠
地西泮
嗜睡、抗惊厥、麻醉
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学习交流PPT
1
1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绪言 第二部分 药效学
第三部分 药动学 第四部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习交流PPT
2
2
第一部分 绪言
学习交流3PPT
3
一.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变过程,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 (如避孕、坠胎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及提取的有效成分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基因工程药物等
学习交流PPT
25
25
4.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例子: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的 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乘机大量 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也称菌群交 替症或二重感染
学习交2流6PPT
26
5.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 下,但仍残存药理效应。
学习交1流8PPT
1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方2 式药
物
作
用
的
局部作用
别 质
全身作用 区
利多卡因 注射液
?
地高辛
学习交1流9PPT
19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择3 性药
物
含义: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 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 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的
选 特点
药物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差异; 组织器官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
学习交流6PPT
6
药物 毒物
抗焦虑 镇静、催眠
地西泮
嗜睡、抗惊厥、麻醉
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程的调节。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ppt课件

药理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相互作用 • 临床药理学 • 药理学前沿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规律的学科,旨在阐明药物的作用机 制、作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及 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分析与解释
临床药理学专家参与数 据分析与解释,以确保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6
药理学前沿进展
新型药物设计和发现技术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与靶点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 设计的成功率。
抗体药物设计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优化针对特定靶点的抗体,用于治疗肿 瘤、感染性疾病等。
药理学的重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对于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 病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新药研发和药 物评价的重要依据。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 应等。
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及临床试验 等。体内实验主要通过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来研究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效果,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方法来 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
药物的排泄
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 程。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排泄和胆汁 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半衰期
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评价药物 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 浓度之比值。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பைடு நூலகம்程度。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相互作用 • 临床药理学 • 药理学前沿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规律的学科,旨在阐明药物的作用机 制、作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及 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分析与解释
临床药理学专家参与数 据分析与解释,以确保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6
药理学前沿进展
新型药物设计和发现技术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与靶点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 设计的成功率。
抗体药物设计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优化针对特定靶点的抗体,用于治疗肿 瘤、感染性疾病等。
药理学的重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对于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 病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新药研发和药 物评价的重要依据。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 应等。
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及临床试验 等。体内实验主要通过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来研究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效果,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方法来 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
药物的排泄
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 程。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排泄和胆汁 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半衰期
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评价药物 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 浓度之比值。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பைடு நூலகம்程度。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经历了从经验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到现代药理学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和 拓展。
现状
现代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新药研发、 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理 学正向着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 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低 毒性等特点。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症状。
抗高血压药物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包括利尿、 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过程,减少或 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理学课件ppt全
目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常见药物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目录
•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 •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害成分。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新药研究方法和策略
1 2
基于靶点的新药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方法预测药物与 靶点的相互作用,指导新药设计和合成。
基于表型的新药研究
通过观察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型变化,寻找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发现新药。
3
基于细胞的新药研究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 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 物。
《药理学》全套课件 PPT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如:吸附,络合作用,酸碱中和,改变渗透压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抗代谢和促代谢药 2.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干扰离子激素等转运 3.对酶的影响:酶促或酶抑制剂 4.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5.影响免疫机制:免疫增强或抑制药
强心苷
毛果 芸香碱
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①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素(抗菌药) ②对症治疗:治标:改善疾病症状(发热的治疗)
2.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导致患者痛苦的反应 ①副作用: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②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三致)
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1.受体的概念 ①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大分子物质, 能特异性与药物或体内生物物质暂时结合 识别、传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 ②配体与药物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和外源性) 受点:受体上能准确识别并特异性与配体结合的 特定部位 ,也即配体结合位点。
药理学
三.药理学的概念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 作用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 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医学与药学的 桥梁。
LOGO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LOGO
第一章 绪论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剂量与效应(量效关系)
1.量反应:药理效应或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 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血压,血糖等
无效量 治疗量最小有效量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的药物。
1
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 体内,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
物。
儿童用药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 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 型。
老年人用药
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04
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感染性疾病
药理学研究能够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为医生提供敏感药物的选择依据,提高治疗效 果。
现代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物研发、临 床试验、药物治疗等多个领域。
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
药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等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性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揭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治疗方式,可以激活患者自 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疾病。 未来药理学将进一步探索免 疫疗法的机制和应用,开发 更有效的免疫药物。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 药理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药物 的研发、预测和优化提供更 多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 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加 速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提高成功率并降低成本。
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药物之间产生协同或拮抗 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等。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1
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 体内,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
物。
儿童用药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 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 型。
老年人用药
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04
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感染性疾病
药理学研究能够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为医生提供敏感药物的选择依据,提高治疗效 果。
现代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物研发、临 床试验、药物治疗等多个领域。
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
药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等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性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揭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治疗方式,可以激活患者自 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疾病。 未来药理学将进一步探索免 疫疗法的机制和应用,开发 更有效的免疫药物。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 药理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药物 的研发、预测和优化提供更 多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 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加 速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提高成功率并降低成本。
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药物之间产生协同或拮抗 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等。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药理学PPT课件

3、合剂(Mistura, Mist.):系指多种药物研制 成透明的或混悬的水性液体制剂。如复方甘草合 剂,中草药合剂主要为混悬性合剂或胶体性合剂。
4、糖浆剂(Syrupus, syr.):系 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 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制剂,其目 的在于掩盖某些药物的不良气味。 使药物易于服用,尤适于儿童, 如咳必清糖浆、急支糖浆。
法,第二卷(1981)和第三卷(1998)均 收载质量标准规格。
二、药物剂型
剂型:为了发挥药物最大的疗效,减少副作用及 毒性,便于应用及贮存运输,根据药物的性质, 用药目的及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宜的 给药形式。 制剂:根据药典、制剂规范或其它现成的处方, 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 直接用于防病治病或诊断疾病的药物制品。
中国药典的内容: 凡例—基本原则 正文—所收载药品的质量标准 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索引—品名目次(正文之前),中文、英文索引(书末)
中国药典——正文内容
(1)品名(包括中文名、 (8)性状;
汉语拼音名与英文名); (9)鉴别;
(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 (10)检查;
(3)分子式与分子量; (11)含量或效价测定;
(4)来源或有机化合物 (12)类别;
的化学名称;
(13)规格;
(5)含量或效价规定; (14)贮藏;
(6)处方;
(15)制剂等。
(7)制法;
可供参考的国外药典
美国药典 (第24版,2000年)(The United
Pharmacopoeia,USP)
美国国家处方集 (19版)(the national Formulary,NF) USP(24)-NF(19)
药理学全部课件

妥曲珠利Toltrazuri
化学名:1-甲基-3-﹝4-(4-三氟甲基硫代苯氧)间甲苯基﹞-1,3,5-三嗪三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 适应症: 妥曲珠利对堆型、波氏、巨型、和缓、 毒害、柔嫩艾美尔球虫以及火鸡腺状艾美尔球虫、 火鸡艾美尔球虫、火鸡小艾美尔球虫均有杀灭作 用。
妥曲珠利Toltrazuri
为一种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剂, 阻碍病毒核酸合成。 适应证:广谱抗病毒 副作用:有致畸和引起溶血,可致心肌损害和引
起呼吸困难。
阿糖腺苷(Vidarabine)
适应证:抗疱疹病毒 副作用: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肝损害及骨髓
抑制等毒性反应。
阿昔洛韦(Aciclovir,无环鸟苷,Zivirax)
氨基比林 氨替比林
双氯芬酸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 于甲醇、乙醇,稍难溶于水。本品为强 效消炎、镇痛、解热药,其作用比阿斯 匹林强50倍;常做成水剂。
秋水仙碱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抗 痛风药
抗虫药
王兆山
磺胺氯吡嗪钠
本品为N-(5-氯-3-吡嗪基)-4-氨基苯磺酰 胺钠盐一水化合物。按一水化合物计算, 含C10H8ClN4NaO2S·H2O不得少于99.0%。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
这类药物临应床用广泛,其临床地位 较重要。
1.解热作用 特点:降低发热个体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与氯丙嗪不同) 机理:抑制PG合成有关。(PG是致热物质)
2.镇痛作用 中等度镇痛作用,临床主要用头痛、牙痛、肌肉痛、关
节痛、痛经等,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3.抗炎作用 PG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PG
(抗聚集) 大剂量 抑制血管内皮PG合成酶,PGI2↓(促聚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
.给药途径与药时曲线的关系
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
药动学参数及应用 1.表观分布容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 衡状态时,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意义(1)Vd反映药物在组织中分布,分布 容积大的药物,组织分布广,反之则组织分 布少。(2)推测药物分布范围。(3)推测 药物剂量
二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进入机体以后,只对某组织、器官产
生明显作用,而对另一些组织、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作
用很弱甚至无作用,这种在作用性质和作
用强度方面的差异,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强心苷
毛果 芸香碱
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①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素(抗菌药) ②对症治疗:治标:改善疾病症状(发热的治疗)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 药物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 需要载体,需要能量,有竞争性和饱和性
3.膜动转运 胞饮 胞吐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排泄
生物转化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1.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2.影响吸收的因素 ①药物因素:理化性质、药物剂型、给药途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给药途径和时间、次数 1.同一药物,给药途径不同 ①起效时间不同 静注﹥吸入﹥肌注﹥皮下﹥口服﹥ 直肠﹥ 皮肤 ②作用效果不同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2.给药时间 ①饭前用药起效快,饭后用药刺激性小 ②根据用药结果选择用药时间,催眠药,利 尿药 ③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昼夜差别 ④半衰期短的药物,应增加给药次数 ⑤毒性大或消除慢的药物,应延长给药间隔
药理学
三.药理学的概念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
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 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 ,是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一.几个基本概念
1.药物,指对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或生化 代谢过程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用于诊断 、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用于计划生育。 2.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 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如:吸附,络合作用,酸碱中和,改变渗透压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抗代谢和促代谢药 2.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干扰离子激素等转运 3.对酶的影响:酶促或酶抑制剂 4.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5.影响免疫机制:免疫增强或抑制药
药物的体内过程
四.排泄 1.药物的原形或代谢 产物通过排泄器官 或分泌器官从体内 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分泌 肾小管的重吸收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3.胆汁排生物泄转:化肝肠循环
胆道
药物
无活性结合物
胆囊
肝脏
门静脉 肠道吸收
酶
原型药物
小肠
肠道
4.其他途径
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药物和机体(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 律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阶段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德国R.Buchheim(1820-1879) 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 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 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
1 被动转运 2 主动转运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 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
①简单扩散,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 分子量小(200以下)、脂溶性大,极性 小(非 离子型)药物较易通过,离子型难以通过 。 ②易化扩散,药物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 依靠载体 有竞争性和特异性 ③滤过,直径小于膜孔(分子量﹤100)水溶性
无活性药物 极少数
活性药物 产生活性
药物的体内过程
②注射给药 静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等 避免被破坏,起效快 ③吸入给药,气雾剂、粉雾剂等 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或治疗鼻咽局部疾病 ④皮肤给药,膜剂,贴剂,膏剂等 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
药物的体内过程
二.药物分布 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细胞间液及细胞内
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1.受体的概念 ①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大分子物质,
能特异性与药物或体内生物物质暂时结合 识别、传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 ②配体与药物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和外源性) 受点:受体上能准确识别并特异性与配体结合的 特定部位 ,也即配体结合位点。
C.生化性拮抗:酶诱导作用 D.化学性拮抗:络合作用等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1.药动学方面 ①妨碍药物的吸收 A.胃肠道pH改变 B.形成络合物 C.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 ②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酸性药物结合能力强 ③影响药物生物转化:加速或减慢生物转化 ④影响药物排泄: A.尿液酸碱性可影响酸碱性药物的重吸收 B.水杨酸等主动转运分泌药因竞争载体影响排泄
药物的作用机制
③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效应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和药物 的内在活性 A.激动药:亲和力高,内在活性高。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 而产生效应。 B.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内在活性低,微弱的效应力 药物 C.拮抗药:阻断药,亲和力高,无内在活性,无效应力
药物的作用机制
2.药物与受体结合后的反应
药物的作用机制
3.受体的特性 ①饱和性:数量有限 ②特异性:有选择性 ③可逆性:可被置换 ④高灵敏度:低浓度可产生高效应 ⑤多样性
药物的作用机制
4.受体调节 ①定义:指受体在与配体作用过程中,在 各种 生理、病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下, 其 数量、亲和力和效应力发生的变化 ②向上调节与向下调节 激动剂向下调节,拮抗剂向上调节
药理学与新药研发
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
申请证书
上市
I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III期临床试验
临床前安 全有效性
药物制剂
候选化 合物
设计
合成
筛选
初步安全有 效性研究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 律
一.几个基本概念
1.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
化学物质
药品 (符合应用、 便于使用、 贮运安全)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二.药理学的基本任务 1. 阐明药物作用规律与其机制,为临床合理 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减少或避免不 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开发新药,发现现有药物的新用途 3.为其他医学学科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 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B.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个 别效应
的代数和,称增强作用。
C.增敏作用:是指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②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 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A.药理性拮抗:当一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止 激动剂与该受体结合
B.生理性拮抗:两个激动剂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 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1.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消除) 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 恒定 的百分比消除。 2.恒量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 体内药物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的量。 3.非线性消除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 因素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2.药物效应:药物作用引起机体的反应
举例:肾上腺素
3.兴奋:使组织、器官原有功能的提高(肾上 腺素)
4.抑制:使组织、器官原有功能的降低(氯丙
一 药物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范围) 局部作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 用 全身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 相 关部位发挥作用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式)
药理学
药理学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药理学 1.本课程为药物制剂专业课 2.学习本课程有利于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 3.学习药理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①有面子 ②指导用药
药理学
二.药理学的基本内容 1.总论 2.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4.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 5.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 6.化学治疗药物 7.抗寄生虫药物 8.抗肿瘤药物
2.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导致患者痛苦的反应 ①副作用: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②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三致)
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③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 下时
残存的药理效应 ④撤药反应:突然停药病情加剧,又叫反跳 ⑤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接触致敏原) ⑥特异质反应:特异质患者对某些药物的 反应 ⑦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引
起药 物 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即一种药物的体内过程被另一种药物所改 变, 使前者的药动学行为发生明显变化,其结果 是药
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①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总称协同作 用。
A.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 作用的
代数和,称相加作用。
屏 障 胎盘屏障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生物转化
1.药物在药物代谢酶作用下,结构和药理活性发生的改变 2.方式 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反应
第一相反应 第二相反应 3.药物代谢酶(专一性和非专一性) ①肝药酶,是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