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
四种道路横断面类型课件

整体式道路横断面对于车流量和人流 量较大的路段可能存在通行压力较大 的问题,同时整体式道路横断面的景 观效果相对较差,不利于城市的绿化 和美化。
04
半整体式道路横断面
定义与特点
01
03
04
定义
半整体式道路横断面是将道路 的中间部分作为绿化带或分车 带,将行车部分和路肩部分连 成整体的横断面形式。
优缺点分析
02
01
03
优点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便于交通管理和信号控制,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有序性 。
优缺点分析
• 可以适应不同方向和车流的行驶需求。
优缺点分析
01
缺点
02
03
04
需要较大的道路空间,可能对 城市景观和绿化造成一定影响
。
建设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 资金和人力物力。
可能增加车辆的行驶距离和时 间,对部分车辆的通行造成不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等级、设计速度 、地形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其目标是实现安全、顺畅、环保、 美观的交通环境。
道路横断面的作用
确定道路宽度和空间 布局
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根据交通需求和 地形条件,合理确定车行道、人行道 、绿化带等的宽度和布局,以保证交 通流畅和安全。
满足交通需求
道路横断面的分类
根据车行道的数量,道路横断面可以分为单 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类型。
单幅路是指只有一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 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和支路;双幅路 是指有两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 通量较大的主干路和次干路;三幅路是指有 三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通量大 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四幅路是指有四条车行 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通量特别大的高
道路断面形式及应用

道路断面形式及应用道路断面形式是指道路在横断面上的形状和布置方式。
道路断面的形式和应用对于道路设计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下面就道路断面形式及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道路断面的形式1. 一般断面一般断面是指没有特定要求和限制的道路断面形式。
一般断面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但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车辆种类、道路用途等因素。
一般断面一般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盲道、中央分隔带、路缘石等。
这种断面形式适用于一般市区道路、乡村道路等。
2. 城市道路断面城市道路断面是指在城市区域内的道路断面形式。
城市道路断面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乘车人数多、车流量大等因素。
这种断面形式一般包括多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车专用道、停车位等。
城市道路断面的形式要根据城市的具体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3. 高速公路断面高速公路断面是指在高速公路上的道路断面形式。
高速公路断面的设计需要满足高速行驶的需要,保证行车的流畅和安全。
高速公路断面一般包括多车道、紧急停车带、公路护栏等。
高速公路断面的形式通常呈现出直线、平坦、宽阔的特点。
4. 农村道路断面农村道路断面是指在农村地区的道路断面形式。
农村道路断面一般较为简单,主要是为方便农民出行而设计。
这种断面形式一般包括单车道、车行道两侧较宽的宽路肩以及无人行道等。
二、道路断面的应用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合理的道路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例如,对于交通流量大的城市道路,可以设计为多车道的断面,这样可以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另外,对于高速公路等需要快速通行的道路,可以采用宽阔、直线的断面形式,以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
2. 保障交通安全道路断面的设计也直接关系到交通的安全。
例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将人行道、自行车道、行人过街设施等纳入考虑,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而对于高速公路,则需要设置紧急停车带、护栏等设施来保护行车安全。
3. 适应不同的道路用途不同的道路用途需要不同的断面形式。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二节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二节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单选题]1.下列对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2018年真题] (江南博哥)A.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最大B.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大C.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最小D.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800辆/h。
多条机动车道上的车辆从一个车道转入另一个车道(超车、转弯、绕越、停车等)时,会影响另一车道的通行能力。
因此,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
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
[单选题]2.城市道路中,一条公交专用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为()车辆/小时。
[2013年真题]A.200~250B.150~200C.100~150D.50~100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城市道路中,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800辆/h。
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
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约为0.80~0.89,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约为0.65~0.78,第四条车道的折减系数约为0.50~0.65。
因此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如表2-1-2-1所示。
表2-1-2-1一条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单选题]3.下列有关城市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2013年真题]A.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的宽度一般选用3.5米B.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C.四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至少为3条D.行驶公共交通车辆的次干路必须是两块板以上的道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机动车道的宽度取决于通行车辆的车身宽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横向的必要安全距离。
城道路横断面形式及空间尺寸探讨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及空间尺寸探讨仙桃市摘要: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等组成,由于道路的功能不同,在规定的道路红线宽度下布置道路横断面,其断面设计形式以及空间尺寸都会多种多样。
本文结合仙桃市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及空间尺寸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仅作探讨、交流。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及交通流运行分析。
第三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部分:道路横断面布置及空间尺寸设计的若干问题分析。
第五部分:结论指出研究的不足及粗略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空间尺寸公共空间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环境绪论城市道路横断面是实现道路功能的重要载体,合理的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满足交通的良好运行,保障出行者的安全,提升城市景观效果,维持良好的道路生态环境,同时要求保证雨水的排除,避免地上地下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协调沿路各类型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城市道路系统可以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景观性道路等。
多数的道路横断面规划主要立足于交通的功能,即以车辆的快速通过为主要目的,并未考虑其作为公共空间,肩负着满足人们在交流交往、休闲、散步以及展示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活力等的功能。
不同功能的道路,其断面设计形式以及空间尺寸都会有所变化。
本文结合仙桃实际,来探讨不同等级的道路横断面布置及空间尺寸设计,以适应道路作为城市交通和主要公共空间的功能。
1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1.1 研究的背景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构架与脉络,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景观环境的主要窗口,是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主要廊道,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
在仙桃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道路交通流构成、道路建设标准、等级结构,居民出行需求及出行方式结构等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原有道路横断面形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于是,只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调整,才能促进城市交通运行的良性发展。
浅析市政道路标准横断面方案

134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1 对市政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的几点思考(1)道路红线宽度分析。
红线宽度的确定对横断面设计的影响很大。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规定不同道路等级的规划红线宽度。
见下表:表1 无特殊要求的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取值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道路红线宽度宜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车带、设施带、绿化带等组成。
但在实际设计中设施带、分车带和绿化带,一般统一按绿化带考虑。
同时绿化带的设置受规划定位、景观要求等影响较大。
因此,为简化计算,设施带、分车带和绿化带,按绿化带考虑并满足设施带和分车带宽度要求。
在设计中不再考虑绿地率的要求,绿化带按最小宽度要求设置。
(2)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市政道路常用的断面形式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
单幅路:俗称“一块板”。
各车辆在行车道上混合行驶。
双幅路:俗称“两块板”。
一般在道路中心设置绿化带,将行车道一分为二,车辆上、下行分向行驶。
结合实际需要设置快、慢车道。
三幅路:俗称“三块板”。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用分隔带分开。
四幅路:俗称“四块板”。
在三幅路基础上,再用中间分隔带将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主干路以机动车和公共交通为主,考虑到非机动车和行人需求,机、非和人分隔,各行其道,首选四幅路,其次采用三幅路。
次干路一般是集散性干道,机动车、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行人并重,首选三幅路,其次采用单幅路和四幅路。
支路是服务性道路,机、非和人并重,但需求较低,采用单幅路。
(3)各组成部分宽度选择。
为简化计算,采用统一的车道和绿化带宽度。
因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设计速度不大于60 km/h,考虑大型车或混行车,因此机动车道宽度可选择3.5 m。
路缘带宽度与设计速度相关,为简化计算,统一取0.25 m。
机动车道:双向两车道为0.25+2×3.5+0.25=7.5 m;双向四车道为0.25+2×3.5+0.5+2×3.5+0.25=15 m;双向六车道为0.25+3×3.5+0.5+3×3.5+0.25=22 m(设计速度小于60 km/h)。
公路路基典型横断面基本形式

公路路基典型横断面基本形式
公路路基典型横断面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 路堤:指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根据填土高度可划分为低路堤、高路堤和一般路堤。
- 路堑: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
- 半堤半堑:指部分是路堤,部分是路堑的路基。
- 不填不挖断面:指路基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相同,在原地面上不挖不填,这种情况较少见。
路基横断面是路基设计的主要文件,图上标明有地面线、岩层分界线等地质资料以及路基本体和各种附属设施的横向构造形式及尺寸。
不同的路基横断面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
谈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合理选用

谈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合理选用赵康【摘要】分析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确定依据、布置要求、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阐述了“人非共板”断面形式在城市旧路改扩建中的应用,指出“人非共板”断面形式是一种经济适用且切实可行的道路建设方式.【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42)028【总页数】2页(P148-149)【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人非共板;交通量【作者】赵康【作者单位】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道路交通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等严重问题,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现行简单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已不再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因而合理的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是加快城市建设的有效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人车和谐、环保美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是指道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
道路横断面设计线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设施带、绿化带等;地面线是道路横断面上设计前的原地面高程线,它主要通过现场实测的地形图或航测相片获得。
城市道路横断面应在道路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设计,断面形式依据道路性质、道路等级、交通量、计算行车速度以及交通组织方式等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及交通设施的建设。
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还要考虑道路与两侧建筑物及自然景观的协调,在分期建设时根据规划考虑近期建设和远期建设的过渡与衔接,采取工程措施使近期工程能与远期工程有效结合,并合理预留规划的远期管线位置,严格控制道路用地,给远期建设留有发展余地。
城市道路交通流通常由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部分组成。
一般是利用侧石把车行道和人行道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和高度上,来分隔车辆和行人,以保障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城市道路与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讲解

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条白行车带的通 行能力,规范推荐值为800~1000辆/h。
②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Nb b N pb
3)自行车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 N mb
可根据当年实测值并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变化,经论证分 析后确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调研资料推荐:一条自行车道的设 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为1000~l 200veh/(h·m);不 设分隔设施时为800~1000veh/(h·m);其中,自行车数 量较少的城市道路用小值,反之用大值。
8、节约
第一节 概述
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 分。 (二)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 单幅、双幅、三幅、四幅
第一节 概述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 设计内容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 行道、分隔带、绿化带、设施带等。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依据是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 规划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同时还要考虑道路红线 范围以内的各种地下管线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情况。
(2)在城市支路上,沿街为住宅时,人行道离建筑1M以上的 距离。
(3)若沿街为商店时,人行道可紧临建筑,在靠车行道一侧 布置绿带、公交停靠站和其他道路设施。(a、d)
(4)在城市次干路繁华的商业街上,道上行人多,因此路上 观看橱窗的人比较多,可用绿带将人行道分成两部分,靠车行 道一侧供过路者快速行车,靠建筑一侧供购物者慢行。(c、e)
4)单向自行车道路面宽 B B=单向车道条数× 1.0+2×0.25(m)
5)自行车道布置 一般沿道路两侧对称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为保证
非机动车的安全及提高机动车车速,与机动车道之间划线或设 分隔带分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侧红线范围内进行,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等组成。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交通安全、道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土地资源利用、城市景观等方面。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
我国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可根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不同的组织方式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单幅路断面形式
单幅道路能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具有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的优点。
但是,单幅路在混行状态下,机动车的车速较低。
在特殊功能性要求路段,比如常举办集合、游行的路段(如北京王府井大街),即使红线很宽,也可考虑单幅路型式。
(2)双幅路断面形式
双幅路断面形式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使相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基本消除对向机动车流的干扰,内侧车道机动车行驶速度较高。
但是双幅路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好,因此在交叉口处较少使用。
(3)三幅路断面形式
三幅路断面形式消除了机非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三幅路可以在两侧分
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但是,三幅路由于没有解决对向机动车的相互影响,存在对向机动车干扰,非机动车的行驶也受到分隔带的限制,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
(4)四幅路断面形式
四幅路断面形式路段上机动车速度较高、交通量大,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中央分隔带还可以作为道路交通发展备用地,但四幅路断面的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也低,并不经济。
(5)四种基本断面形式使用效果比较
交通安全上:双幅和四幅路要比单、三幅路都好。
这是由于中央分隔带解决了对向行驶车辆相互干扰的矛盾,同时分隔带还起行人过街的安全岛作用。
行车速度上:双幅路和四幅路的中央分隔带解决了对向行驶车辆的互相干扰,设计速度高。
三幅路由于没有解决好对向行驶车辆的相互干扰,设计速度较低。
建设投资上:在相同的通行能力下,单、双幅路占用土地最少,建设投资也省。
三幅路由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后,非机动车道路面质量要求可以降低一些,这方面可做到一定的经济合理,但总造价仍然要大一些。
四幅路红线宽度大,且在交叉口需要立体交叉,因此造价很高口。
二、道路横断面组成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应该不仅从交通的安全性和畅通性角度出发,而且应该考虑交通的舒适性、景观性,以及保护沿途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同时还应该与道路的功能相对应,对于设计速度高、规划交通量大的线路,更应该具有高等级的横断面构成要素。
城市道路横断面通常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车带和绿化带等要素组成。
以机动车道宽度确定为例: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为各条机动车车道(以下简称“车道”)宽度之和,车道的宽度包括机动车车身(以下简称“车身”)宽度及两侧横向安全距离(侧向摆动距离)。
侧向摆动距离取决于车辆在行驶时摆动、偏移的宽度,以及车身与相邻车道或路侧带侧石边缘必要的安全间隙,它与车速、路面质量、驾驶技术、交通秩序等因素有关。
根据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城市的实际调查数据,综合考虑有关计算理论与几者之间的吻合程度,采用《交通工程手册》中的波良可夫公式对这些数值加以计算。
对向车辆之间的侧向摆动距离为:d1=0.7+0.02(v1+ v2)3/4 同向车辆之间的侧向摆动距离为:d2=0.7+0.02v3/4
车辆与侧石之间摆动距离为:d3=0.4+0.02v3/4
混行车辆影响时,车辆与混行车辆之间摆动距离为:
d4=0.4+0.02(v1+ v2)3/4
行驶中车辆两侧的摆动距离加上车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宽度,就可以得出车道的基本宽度数据(已包含路缘带宽度)。
设车身宽为a,则不同位置的车道宽度计算公式为:
有中央分隔带时的最内侧车道宽度:
b内=d3+a+d2/2
无中央分隔带时的最内侧车道宽度:
b内=d1/2+a+d2/2
中间车道宽度:b中= a+d2
外侧车道宽度:b外=d3+a+d2/2
从上述公式可见,车道所处位置不同,道路等级不同,行驶车速不同,车型比例不同将会得到不同的车道宽度。
对于道路机动车道合理宽度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同时结合道路使用功能综合分析加以确定。
一般情况下,城市快速路可根据设计速度不同可分别采用每条车道宽3.75m或3.5m;主、次干道和支路采用每条车道宽3.5m。
因此,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指标应综合考虑道路性质、功能、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人行道、绿化带、公交专用道等各组成部分比重和组合形式。
三、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道路的交通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
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道路安全性能和城市土地有限资源的利用。
(一)交通状况分析与功能定位
1交通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是以实现交通功能为主,在城市中交通地位相对比
较重要,要求其为较大车流量提供一个快速运行环境,要求机动车道路宽度较大。
宜采用两幅路或四幅路的布置形式。
2生活性道路生活性道路是以实现居民的日常出行功能为主。
人的需求占主导要求考虑公交优先,同时考虑机非分离。
宜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3商业性道路
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与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非机动车专用车道与人行道可共板。
宜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布置形式。
4景观性道路
景观性道路以服务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功能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与行人之间应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道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
宜采用两幅路或四幅路布置形式。
(二)近、远期结合
城市的交通运输在不断的发展,交通性质和组成在不同时期的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城市道路应该具有不同时期的适应性。
这就要求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具有前瞻性,既能够满足近期的使用要求,又能为远期过渡提供条件。
在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确定时,应考虑其在路网规划中近期与远期功能的不同,满足目前使用要求,又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近期
中期
远期
横断面布置近远期结合示例
(三)城市道路人性化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绿色、休闲、人本交通空间的追求越发强烈,城市交通规划理念正由传统的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这就要求重视并进一步完善步行系统及环境,在以生活、休闲、商贸功能为主地区确立“行人悠闲,人车分流”的原则,体现安全舒适,构筑绿色、休闲、人性化的交通空间,充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变化,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有可能随之有相应的变化,这也是在城市交通量的进一步增加,道路红线宽度不足等情况下,设法解决各种交通矛盾及提高车速、保证安全的一种举措。
因此,无论是新建还是既有道路,具体采用哪种断面形式,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横断面各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
参考文献:
[1]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华彬,韩胜风.与道路功能相适应的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月第22卷第1期
[3]贺崇明,景国胜,赵国峰等.广州市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研
究[j].2002
[4]易云.对当前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j].规划设计,2002,1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