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土地资源浅析

合集下载

贵州省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贵州省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贵州省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省份,农村土地整治一直是该省重要的工作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整治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分析贵州省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在贵州省农村地区,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仍然比较传统,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

这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2. 农村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资源遭受了过度开发的压力。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GDP,不顾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盲目扩大土地开发规模,使得土地资源面临过度开发的危险。

3.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取私利,大肆挪用农村土地资源,使得农民的土地被非农业用途占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

4. 土地资源保护不到位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措施,导致一些地方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问题对策思考1. 多元化土地利用方式针对土地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贵州省可以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引导农民拓展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比如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和效益。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2.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为了保护农村土地资源,贵州省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大对违规开发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贵州省可以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将土地用于更高效的农业生产或其他经济用途。

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确保土地流转交易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贵州土地资源

贵州土地资源

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

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一)、黄壤黄壤是贵州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面积为738.37万公顷。

在黔东和黔中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400米的地带,而西部则分布在海拔1000~ 1900米之间。

在垂直带谱上,黄壤下接红壤,上接黄棕壤。

由黄壤开垦而来的黄泥土,占全省旱耕地面积的46.2%;由黄壤发育而成的黄泥田占全省稻田面积的46..3%。

黄壤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

黄壤是贵州旱地粮食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其旱粮产量占全省旱粮总产量的60%左右。

黄壤耕地也适于烟叶、油菜、花生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生长。

黄壤全氮量较高,但矿化率低,供氮能力不高;全磷量不高,统计结果平均为0.56克/千克,尤其有效磷十分缺乏,平均为141毫克/千克,黄壤多属缺磷土壤。

(二)、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黔东海拔500~600米以下的地区,以及南部800米(东段)~ 1000米(西段)以下的地区;面积为114.5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7.2%,其中耕地面积为11.88万公顷,占10.4%,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6%。

全剖面呈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多在50%以下,但比黄壤稍高。

红壤表层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9.3克/千克,其中自然土为44.0克/千克,耕种土为26.6克/千克。

表土层全氮量平均为1.72克/千克,其中自然土为1.95克/千克,耕种土为1.35克/千克.。

红壤的全磷量平均为0.49克/千克,有效磷为5.5毫克/千克,属于严重缺磷的土壤;红壤全钾量平均为14.17克/千克,速效钾平均为127毫克/千克,与黄壤一样属于中等水平。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

土 壤 类 型
• 1、 黄壤。 地带性土壤,集中分布于黔中、黔北、黔东海拔 700~1400米和黔西南海拔900~1800米之间地带。 适宜杉树、油菜、茶树等酸性植物生长,垦耕后 适种玉米、油菜、小麦、烤烟等作物。
• 3、石灰土 广泛于石灰岩地区,以黔中、黔南分布最广。 适宜柏树、乌桕、杜仲等生长,垦耕后适种性广, 特别是玉米、豆类。
简介
• 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等省,为南方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在山地的垂 直带谱中,黄壤下部一般是红壤,上部以黄棕壤为多。黄壤的形成包含富铝 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两个过程。由于高温多雨、岩石风化强烈,在成 土过程中难移动的铁、铝在土壤中相对增多;土壤终年处于相对湿度大的环 境中,土体中大量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 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 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名。
贵州贞丰县的石漠化治理已初见成效,石缝中种植的桃树已经成活
藤木植物金银花,是治理石漠化的良好植物 图为贵州安龙县部分石漠化山地已被金银花覆盖 (花椒、苦丁茶)
土 壤 类 型
• 3、山地灌木草甸土 • 主要分布于黔东北海拔2200(2300)和黔东南 1800以上山体和山脊:梵净山茴香坪、雷公山 雷公坪,黔西北2700以上的山体和山脊:韭菜 坪。 • 气候寒冷,可适当放牧。 • 4、红壤 主要分布于铜仁、 黔东南海拔700米以上和黔南, 黔西南海拔450~900米之间地带。 适宜松、杉、油菜、油桐、亚热带果木及经济作 物生长。



基本性状
• 1.因黄化和弱富铝化过程使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铁铝B层;粘粒硅铝率为2.0~ 2.5,硅铁铝率2.0左右;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亦有三水铝 石出现;黄壤质地一般较粘重,多粘土、粘壤土。 3.由于中度风化强度淋溶,黄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交换性酸以活 性铝为主,每百兊土4~10cmol(+)kg-1,最高达18cmol(+) kg-1;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 低,盐基饱和度小于20%,比红壤低。 4.因湿度大,黄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0~200g kg-1,较红壤高1~2倍,且赘合淋溶 较 强,表层以下淀积层亦在10 g kg-1左右;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黄壤质地 粘, 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每百兊可达20~40cmol(+) kg-1。开垦耕种后表层有机质 可急 剧下降至20~30 g kg-1,而盐基饱和度和酸碱度均相应提高。

浅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浅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1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同时因为经济投资需求的增加,人民福利的改善和产业的结构调整等许多地方,这些方面的变化导致了城市资源的变化。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与之对应的城市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上升,而且需求上升幅度远远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1]。

土地资源的需求对于城市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经济的发展以一定的投入作为前提,可以具体的分为土地资源投入和资金、物质投入这两部分。

而目前,由于资金、物质的投入快速增加,与之相对的土地资源的需求剧增。

总体上,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城市土地需求总量的增加,而总量就只有这么多,如何去增加去分配是一个问题。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不当的土地利用规划会降低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率,使得城市建设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好的后果[2]。

因此,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何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最大化效益,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是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十分关心的一点。

1.1.2研究意义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里面,土地资源管理作为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实际建设当中,在预期目标中,其土地利用并没有按照其所来开展利用,而是在其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很多的地方都出了较大的漏洞,所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3],所以研究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是以贵州省的铜仁市为例子,分析研究铜仁市的土地资源情况,分析铜仁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市场现状等问题。

找到其中的问题。

寻求其中包含的规律,使得土地市场运作有序,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的品位,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张泽森等学者们指出了我国目前是处在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里[4],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不断地向城市中心靠拢,城市所需用地日渐增加,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完善总结,各级的政府因为眼前可以看见的利益蒙蔽了眼睛,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随意规划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使得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得不到合理的使用与规划,同时因为城市的用地结构规划不当,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极大的浪费,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贵州土壤

贵州土壤


土壤概念: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生 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贵州土壤的特点: 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中黄壤 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8.6%,其 次是石灰土,占24.4%,其它还有 红壤、黄棕壤、山地灌木草甸土、 砖红壤性红壤和水稻土。
Hale Waihona Puke 二贵 州 的 土 壤

自 然 土 壤
1、 黄壤。 地带性土壤,集中分布于黔 中、黔北、黔东海拔700~1400 米和黔西南海拔900~1800米之 间地带。 适宜杉树、油菜、茶树等酸性 植物生长,垦耕后适种玉米、 油菜、小麦、烤烟等作物。

石 漠 化
④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 衡。在贵州的林牧用地中,一 等地占17%,二等地占33%, 三等地占25.3%,四等地占 23.8%。 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自 治州,其次是铜仁和遵义,毕 节和六盘水最少。 草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 、遵义和毕节,其次是铜仁和 安顺,六盘水和贵阳最少。
耕地 利用 特点 及存 在问 题
耕地质量差,适宜耕种面积小 。 全省耕地面积450.50万公顷, 人均耕地1.72亩,但耕地中坡 耕地和石漠化耕地比重大,耕 地质量差,扣除大于25°的陡 坡耕地75.82万公顷和小于 25°的强度以上石漠化耕地及 不宜耕耕地70.55万公顷,适 宜耕种的耕地为304.13万公顷 ,人均宜耕耕地仅为1.16亩。
6851.79 6771.58 6757.48 7178.2 7155.62 7142.44 7076.12 7355.25 7335.79 7325.83

耕地现状。 全省2005年年末耕地面积450.53万 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75.47万 公顷。现行规划实施以来,贵州省 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490.33万公顷 降为2005年的450.53万公顷,期间 共减少39.8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31.87万公顷,自然 灾害损毁耕地5.47万公顷,农业结 构调整减少耕地0.8万公顷,建设 占用耕地1.6万公顷,其它原因( 对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进行的纠错 补漏)减少0.06万亩。

简析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简析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资源方面,贵州河流众多,水系发达。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贯穿全境,为农 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然而,由于地形复杂,贵州的水资源分布不均,部 分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政府实施了水利工程 建设,加强了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农业生产在贵州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贵州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气候方面,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特 点。虽然气候条件较为优越,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的垂直变化和区域差异明 显。这种气候特点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然条件。
贵州的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然而,由 于历史上的过度开垦和破坏,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较低。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加 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提高了 森林覆盖率。
2、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如高山蔬菜、 中药材、水果等,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3、加强水利建设:继续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 用水的需求。
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向多元化、高效化 方向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农业生产布局:贵州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布局。高原山地 地区以林牧业为主,河谷平坝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种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利用 了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2、作物种类:贵州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为多种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等。不同地区的作物种类各有 特色,如黔西南地区的烟草、黔东南地区的茶叶等。
3、农业生产方式:贵州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小农经营为主,家庭农场、农民合 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贵州的农业生产 注重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的土地流转现状及建议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的土地流转现状及建议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的土地流转现状及建议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地、矿藏丰富的省份。

贵州山区的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而备受关注。

由于土地流转问题,这些村落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土地流转的现状出发,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土地流转的现状贵州山区传统村落的土地流转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外流和老龄化导致土地闲置。

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务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山区村落的人口逐渐老龄化,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农田利用率低。

(2)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部分村庄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农田过度耕作导致土地贫瘠,难以维持耕种。

(3)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地权益保障不足、流转价格不合理等。

2.土地流转问题带来的影响土地流转问题给贵州山区传统村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1)农业生产持续减少。

土地流转致使土地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持续减少,使得村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2)传统文化面临威胁。

土地流转导致村庄人口外流和老龄化,传统文化传承岌岌可危,村落面临文化衰败的风险。

(3)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土地流转导致耕地荒芜,影响了村庄的生态环境,使得一些村庄的绿水青山面临危机。

二、建议为了解决贵州山区传统村落的土地流转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应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流程、条件、价格等。

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的保障力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应鼓励山区农民通过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加强对农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应加强对农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引导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4.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村庄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确保山区村落的绿水青山得以永续。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土地整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但在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荒漠化严重贵州省地处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带,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过度的人为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许多地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森林资源破坏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在一些地区,由于乱砍滥伐、非法采伐等行为,导致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甚至引发了森林火灾等灾害。

3. 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贵州省部分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4. 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由于未经许可的开发、建设和规划,破坏了当地的原生态环境,导致植被减少、物种灭绝等问题。

二、建议1. 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土地荒漠化防治,推进土地退化生态修复工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力度,保持土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2. 严格控制森林资源开发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力度打击森林资源的非法开发和破坏行为,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3.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强水体保护措施,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水质水量,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

4. 严格规划和控制开发建设加强土地规划和开发建设管理,严格控制违法建设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新贵州。

5.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914 30763
0858 钟山区 六枝特区 盘县 水城县
0852
红花岗区 汇川区 播州区 桐梓县 绥阳县 正安县 道真县 务川县 凤冈县 湄潭县 余庆县 习水县 赤水市 仁怀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229.73 653.64 309.24
9267 26852 18003
0853 西秀区 平坝区 普定县 镇宁县 关岭县 紫云县
0857
七星关区 织金县
大方县 纳雍县
黔西县 威宁县
金沙县 赫章县
0856
碧江区 思南县
万山区 印江县
江口县 德江县
玉屏县 沿河县
石阡县 松桃县
黔西南州 280.59 16805 0859 兴义市 兴仁县 普安县 晴隆县 贞丰县 望谟县 册亨县 安龙县
黔东南州 348.06
30339
0855
凯里市 镇远县 黄平县 施秉县 三穗县 岑巩县 天柱县 锦屏县 剑河县 台江县 黎平县 榕江县 从江县 雷山县 麻江县 丹寨县
311土451253坎.43.5.06六118134969%%六盘1公3平2公,,盘9水顷方4顷森其水,公公市(林中市占顷里[其3覆六国,1,] .中盖枝9土裸钟2:率特%总土山荒3;区面地区9草.建1积164791地7设99%56293公平用平1;64顷2方地方平牧7,公86公方草公3滩里0里公地顷1涂。7,里2,公62据盘,66裸顷771县占0岩公9,公94贵石顷8占0顷年5州砾)77,土.省平8地,占3地国方%7占31变公上.;14346更1里总未.2%0调公,面6利;%查顷水积用水。统,城的地面计田县,
贵பைடு நூலகம்省土地类型
山地 丘陵 山间平坝区
7.50%
30.80%
61.70%
土地利用情况:
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显示,全省土地总面积 1760.99万公顷(26414.79万亩)。其中:农用地1476.47万 公顷(22147.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84%;建设用 地67.47万公顷(1012.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3%; 未利用地217.05万公顷(3255.6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12.33%。在农用地中,耕地454.10万公顷(6811.49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25.79%。
耕地375145.11公顷、园地1935.84公顷、林地300067.96公顷、牧草 地975500.27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7833.53公顷、交通用地 7363.52公顷、水域8197.88公顷、未利用地178492.91公顷(含难利 用地),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7.79%、0.20%、30.23%、9.82%、 2.80%、74%、0.83%、17.98%。
贵州省土地资源浅析
杨叶
一、贵州省土地资源总况[1]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
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 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 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 陵、盆地和水域五种基本类型,
其中92.50%为山地和丘陵。全省 总面积1760.99万公顷,其中山地 1087.40万公顷 , 占全省土地 总面积的61.70%,丘陵541.97万 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0.80%;山间平坝区132.30万公 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7.50%。
黔南州
323.11
26195
0854
都匀市 平塘县
福泉市 荔波县 贵定县 罗甸县 长顺县 龙里县
瓮安县 惠水县
独山县 三都县
二、贵州省各市土地资源状况
1.贵阳市[2]
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71941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33.8% ;园地7452公顷,占0.93% ;林地273653公顷,占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3.83%
12.33%
83.84%
数据来源: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贵州省行政区一览表(2017年3月)
地区
人口 面积 (万) (km2)
区号
辖区
贵阳市 432.46
8034
0851
南明区 观山湖区
云岩区 开阳县
花溪区 息烽县
乌当区 白云区 修文县 清镇市
六盘水市 285.12 遵义市 612.7
总面积中有耕地4658.8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5.87%;园 地105.29平方千米,占0.58%;林地8211.19平方千米,占 45.61%;牧草地1906.52平方千米,占10.59%;其它农用地 1095.55平方千米;占6.08%;建设用地603.34平方千米,占 3.35%;水域面积221.55平方千米,占1.23%;未利用土地
381.黔418东2.南56公苗顷族、侗草族地自10治467州2.3[90] 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3.遵义市[4]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 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在800~
1里43.,0铜0平米仁坝,市及在河全[5]谷国盆地地势第面二积级占阶6.5梯7%上,。丘全陵市占国2土8.面35积%,307山63地平占方公 65.08%截。至2013年,铜仁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在
1200.67平方千米,占6.67%。
5.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6]
全州国土总面积16805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在全国 30个自治州中排列第26位。在全州国土面积中,陆地面积16508
平6.方毕千节米市,[7占] 98.24%,水域面积296平方千米,占1.76%;宜耕 地面积全占市1总%土;地宜面林积面26积85占2k3m7.25,%折;合宜40牧26面.9积0万占亩11,其.8%中;农山耕地占 5138.687%.6,2万丘亩陵(有占效14耕.9%地,15盆8地7.8占1万4.亩4%),;园河地谷7坝.46子万占亩2,6占.90%.。19人%;口
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4人。 林地1083.65万亩,占26.91%; 草山草坡744.97万亩(荒山荒坡),占
到18.50%; 水域28.05万亩,占0.7%; 建设用地65.26万亩,占
1.62%;裸露的石质山地229.89万亩,占5.71%。
7.安顺市[8]
据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统计,全市土地总面积962724.30 公顷,其中耕地296031.17公顷、园地7150.21公顷、林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