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66606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课件

《手足口病》课件

01 注意饮食
给孩子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02 避免传染
避免孩子与其他患病儿童过度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03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和观察症状变化
总结与展望
疫情监测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 监测和信息报告
有效干预
提高对手足口病的 干预措施和防控措

科学研究
加大对手足口病的 科学研究力度
早期诊断
手足口病特点对比
典型症状
发热 口腔疱疹 手脚皮疹
患病年龄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成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预防为主 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在春夏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 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
● 03
第三章 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手 足口病。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十分重要。
● 06
第6章 经验分享和总结
家长经验分享
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了他们在孩子患手足口病时的护理经验, 包括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清洁卫生、饮食调理等。这些经 验对其他家长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病 的孩子。
家长经验分享
及时就诊
在孩子出现症状时 要及时就医,不要
拖延
多喝水
保持孩子充足的水 分摄入
手足口病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为主要症 状 易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机构 传播

手足口病ppt课件

手足口病ppt课件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 临床表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
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 及时发现及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6
危重症型抢救团队组成
ICU和儿科高年资医生(ICU医生侧重病情及生命征的观 察,抢救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呼吸机使用及气道管理。 儿科医生侧重和ICU医生一起查房,按指南制定基本治疗 方案-具体用药、输注液体量及速度)。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少数病例在病程1-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如精神 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 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 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13
脑干MRI改变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
35
◼ 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表现 ◼ 确诊诊断: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 ◼ 手足口病?或疑是手足口病
9
手足口病诊断中问题
1. 疱疹性咽峡炎及进展快脑炎,不用报疫情,但 观察、治疗同典型的手足口病。
2. 诊断手足口病时要同时注明那一期 2期:手足口病(重症)、病毒性脑炎 3、4期:手足口病(危重症)、病毒性脑干 脑炎。
11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 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 门诊治疗:抗病毒(利巴韦林)+ 对症 ◼ 家庭隔离:口头及书面告知家长注意发展到重症的早期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共67张PPT】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共67张PPT】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优选)手足口病诊疗 指南..
概述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 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 疹、疱疹。
概述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
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 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表现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 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 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一、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表现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 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 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 例可痊愈。
五、临床分期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 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
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 射血分。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 见。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 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 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夹炎”
四、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
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课件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课件

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
足口病病例。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15
(七)临床分类1
•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 伴发热。
•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
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
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
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

3、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
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
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14
(六)诊断标准4
• (三)聚集性病例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
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
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
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
发病高峰。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3
(三)临床表现1
• (一)普通病例表现
•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 一般为7-10天。
•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 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 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 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 表现为斑丘疹。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医学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12
(六)诊断标准2
• (二)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
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 ppt课件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 ppt课件

2020/1/24
18
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 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 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 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020/1/24
19
诊断标准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 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 糖升高。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 升高。
2020/1/24
12
实验室检查
(三)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 中毒。
适当给予镇静、镇痛。
如有肺水肿、肺出血表现,应增加PEEP,
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
2020/1/24
34
重症病例的治疗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 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心功能、有 创动脉压监测调整液量)。
(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 胃管、导尿管。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9年版)
2020/1/24
1
概述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柯萨奇A组 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 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 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一次。 必要时加用呋噻米。
2020/1/24
30
重症病例的治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教学课件ppt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教学课件ppt

监测系统
建立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数 据,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效果 。
疫情预警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疫情预警 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预防措施。
疫情调查
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传播 途径和原因,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05
手足口病的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意义
社会影响
1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会对 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病情分类处理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治疗方案
普通病例
以口服药物和局部用药为主, 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重症病例
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方案包括 针对不同症状的用药、营养支
持、液体疗法等
恢复期病例
需要针对不同症状进行康复治 疗
护理措施
注意患儿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
注意患儿的皮肤和口腔卫生,避 免交叉感染
03
系列防控措施。
公众教育与健康宣传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 和重视程度。
教育和宣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手足口病 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识别、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治疗和护理方法等。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如媒体、宣传栏 、网络等,普及手足口病的知识,减少恐慌和 不安情绪。
06
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
控制策略
隔离治疗
对确诊的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 减少传染源。
消毒措施
对患者的衣物、用品、玩具等进行消毒处 理,以防止病毒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及 时采取防控措施。
社区干预
开展社区干预活动,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 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疫情报告与监测
疫情报告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30
(四)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 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 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 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 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 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 较高。 (六)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 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 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 倍以上的升高。
34
(三) 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 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 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 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 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 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31
六、物理学检查
(一)胸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 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二)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 质损害为主。 (三)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四)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 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15
•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 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 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 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 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 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 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 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 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PPT课件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PPT课件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整理课件ppt
12
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 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 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 ,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 检测进行鉴别。( 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 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 )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 生命体征
整理课件ppt
18
治疗(二)重症病例
(3)呼吸功能障碍时---机械通气 (4)维持血压稳定 (5)头肩抬高15-30度,留置胃管、导尿管。 (6)药物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 (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9)抑制胃酸分泌-- 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10)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整理课件ppt
15
处置流程
门诊医师-- 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 、治疗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重症(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肺部体征)。
(一)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 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 变化时随诊。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整理课件ppt
1
病原菌
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 71型(EV71)多见)
整理课件ppt
2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 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源
洗手是防该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青少年和成人多数通过儿时
临床表现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疱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