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词汇教学
浅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收稿 日期 :2 0 .62 090 —5
作者简介 :朱耕 ( 9 O ) 17 一 ,女 ,河南汝南人 ,副教授 ,硕士
在 的.人们 赖以进行 思考和行动的 日常概念系统 , 在本质上 也具有 隐喻性I4 他们对 隐喻 的定义是 , 4. J 隐喻 的实质是通过 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5 根据这一定义 , 4. 1 隐 喻就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 . 曾经风靡一时的超现实主义大 量使用隐喻 , 所创造的形象并非现实 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实际
隐喻理 论表 明 , 隐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需要 , 是人们对
抽 象 概 念 认 识 和 表 达 的 强 有 力 工具 .隐 喻对 人类 认 识 事 物 、 形 成 概 念 、 发展 词 汇 系统 等 均 具 有 重要 作 用 .
21 隐喻是词 义演变的重要依据 . 隐喻从认知 角度 可分 为结 构性 隐喻 、 方位性隐喻和实体 隐喻 ,它 们 均影 响着 词 义 的发 展 ,是 词 义演 变 的重要 依 据【“ .结构性隐喻把一个概念通过另外一个概念进行组织 。 】 和构筑 ,即通过一个结构清晰 、 界定分 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
1 隐 喻 理 论
从词源角度看 ,me p o 源 自希腊词 meah r ,原 意 a t hr tp oi c 为 “ 转移 ” ,即一种 “ 由此及 彼”的运动 .这就 隐含 了隐喻 涉及两种事物概念 的事实 , 一个 是始发点 , 另一个是 目的地 . 前者又称 “ 描述 概念” 被 ,后者又称 “ 比较概念 ”或 “ 比喻” . 在此基础上 , 人们试 图确立 隐喻的判别标准 . 通过对 比分析 发现 , 传统 隐喻观 与认 知语 言学 隐喻观对隐喻的定义 、 概念 是有本质 区别 的. 前者具有 明显 的片面性 或过 于极端 ; 后者 较全面 、 客观 , 比较准确地揭示 了隐喻现象 的本质及其 特征 . 在西方 , 亚里士多德是公认的从修辞学角度对隐喻进行
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类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方式。
这篇文章强调“如何使用隐喻”。
此外,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值得深入探索。
本文就大量例证隐喻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使用的。
关键词:隐喻;教学方法隐喻是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的一种修辞手法,它让语言散发出更动人的魅力。
那么,怎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隐喻修辞手法呢?一、在词汇教学中众所周知,英语有自己的特色叫做语境。
也就是说,一个词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它的意思是不同的。
因此,很难对每一个词给出相应的意义,更不用说灵活运用它了。
由于隐喻的认知本质,这个特性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这个词。
例如,当教师解释一个新单词时,隐喻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因为它生动。
以“成功”这个词为例,它可以分为“suc”和“ceed”,而“suc”则是“sub”的变体,意思是“从属”,“ceed”意思是“行走”,所以“成功”是指最初的行走。
然而,大家都知道一个词的基本意思并不是通常的意思。
因此,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基本意义来理解同一字的其他含义。
二、在英语写作中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做事情最好的状态是有兴趣而不是感情。
因此,当教师要为学生引导一种方法时,他们必须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来接受隐喻,所以教师必须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在汉语中,隐喻与明喻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后,可以自行与中国的修辞知识进行比较。
很快,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并建立自己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思考如何进行引导时,必须用一个音节来表达。
他们还需要尽力探索和理解这个想法,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会对感知新知识产生兴趣。
写作是专业学生利用综合知识的一种技能,遗憾的是他们不能写一篇优秀的作文。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他们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幸的是,由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英语的观念,作文已成为固定的模式,写作也有很多问题。
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何 利 用 隐喻 理 论 来教 授 词 汇 。
关键词 : 隐喻 理 论 ; 知 机 制 ; 汇 教 学 认 词 中图分类号: 3. G6 341 文 献标 识 码 : A
目标 域 (re o an t gt m i) a d
j u ne o r y
— —
1f ie
tme i
结 构 化 , 而 有 巨 大 的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成 力 ( 壮 麟 2 o ) 从 胡 o4 。 大约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 中国 的 外 语 教 学 领 域 才 开 始 对 臆 喻
可以把 u p映射 到 其 他 的 领 域 , 如 可 以 出 现 moci u , a ls r a p w l n 'i
H P YI U , A O A P P S D I D WN。这 是把 u S S p和 d w 从 空 间 领域 投 o n
的 。 到 13 直 96年 , 查德 ( ihr ) 《 辞哲 学 》 理 Rcad 在 修 中提 出 了交 互 理 论 , 一 理 论 得 到 了布 莱 克 的发 展 , 此 , 喻 理 论 开 始 转 向认 知 这 从 隐
文 学 界 ・ 言 研 究 语
隐喻 理 论 与英 语 词 汇 教 学
田 甜
( 西 师 范 大学 外 语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6 ) 陕 陕 10 2
摘 要 : 汇教 学在 英 语 教 学 中 占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 词 掌握 足
要 求 我们 用 比较 熟 悉 的概 念 去 理 解 较 抽 象 的概 念 。 而 领 会他 们 从
u , el S p等等。 p h ahiu t
( 习语 2)
隐喻认知与词汇教学

的 。 只要 学 习者 掌 握 了这 些 规律 和例 句 ,记 从 而 就 能输 出词 汇 。U l l m a n n指
出: “Me t a p h o r i s t h e m a i n j u s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w o r d g e n e r a t i o n .i t i s a
学效果。
【 关键词]隐喻 ; 认知 ; 词 汇教 学
【 作者简介】 刘军艳 ( 1 9 7 4 一) , 女, 江西科技 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副教授 , 研 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江西南昌
3 3 0 0 3 8 )
本 文系 2 0 1 1年 江 西省 高校 人 文 社会 科 学研 究 项 目 ( 音一 形一 义概 念 结 构 : 心 觉概 念 的认 知 研 究 ) , 2 0 1 2年 江 西
( U l l m a n n , 1 9 6 2 : 1 4 0—1 4 4 ) 。 这 表 明在 英 语 词 汇学 习 中要 注 重 隐喻 , 它是同义词 、 多 义 词 的 重 要来 源 , 掌 握 了词 汇 隐喻 就 提 高 了学 习词 汇 的效 率 。
二、 隐 喻 认 知 与 词汇 教 学 陆全 和 贾 启 鸿 指 出 : “ M a c l e n n a n 也 同样 认 为 :掌 握 常 用
习成 为 学 习者 在语 言 学 习 中 的薄 弱环 节 。根 据 L a k o f和 J o h n s o n的 隐 喻 认 知 观 ,隐喻 存 在 于 人 类 的语 言 、 思 维 和 行 动 中 ,它 的本 质 是 借 助 人 们 已知 的 的 始 源域 去体 会 陌生 的 目标 域 ,隐喻 就 在 这 两 个 认 知 域 之 间概 念 的 映射 中发 生 ,而 获 得 词 汇 的 概 念 意 义 就 是 始 源 域 向 目标 域 的 映 射 过 程 。研 究 表
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984eda26fff705cc170ac0.png)
探析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
隐喻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词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旨在把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对隐喻表达的理解与应用。
隐喻隐喻理论词汇教学思维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因素,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
事实是,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
这就说明了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也是我们语言和思维的建构方式。
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把隐喻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探讨隐喻对词汇教学的作用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
二、隐喻及其相关理论从词源角度看,隐喻(metaphor)这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指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认识另一事物的语言过程。
隐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的认知过程。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始于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即用来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而这种比较是隐含的、不易觉察的。
通过对隐喻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了隐喻的认知本质,即隐喻的过程不仅是人类认知不可缺少的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隐喻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隐喻的创造和理解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三、隐喻理论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1.培养隐喻意识,全面把握一词多义隐喻及隐喻表达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是指语言中的一种隐喻现象,通过将一个概念或领域与另一个概念或领域进行比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分析词汇的核心概念隐喻每个单词都有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概念通常都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或概念中。
例如,单词“tree”(树)的核心概念是“生长”,可以将它与其他领域的“生长”进行比较,如“经济的增长”、“身高的增长”等等。
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tree”的含义和用法。
二、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在语言中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找出词汇之间的隐喻联系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单词。
例如,让学生比较“waterfall”(瀑布)和“tears”(眼泪)之间的隐喻联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单词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了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寻找词汇之间的隐喻联系,并在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词汇串联、词汇比喻等练习来培养他们的概念隐喻观念和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词汇的核心概念隐喻、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等多种方法来实施这种教学。
概念隐喻—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概念隐喻—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概念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通过使用具体的词汇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这种隐喻
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易于理解。
1. 身体隐喻:将抽象的概念与身体的部位或动作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通过身体
感觉来理解和记忆词汇。
将“理解”理解为“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将“记忆”理解为
“大脑中储存信息的过程”。
通过将抽象的词汇与身体相关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记忆这些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概念隐喻:
1. 创造联想: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抽象词汇,并要求学生将其与一个具体的概念联系
起来。
将“指导”与“领航员”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词汇。
2. 给出多种隐喻: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抽象词汇,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隐喻方式来解
释这个词汇。
通过多种隐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
3.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学到的词汇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以便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一个激动的时刻,运用到“激动”的词汇。
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法 总的趋势是重语 法轻词
“ 根据”。而Bak 项 叫做 “ l 把A c 主体 ” “ 或 主项”,项 l , 为 语 法 和 词 汇是 分 离 的 , 法 比词 汇 更 重要 , B 认 汇 语 忽
叫做 “ 次件” “ 或 次项 ” 。试 以Tesyi c i ( I 了词汇在外语教学 中的地位 和作用 。 h k s rn 天 yg 视 空在哭泣 ) 为例 , 里 ,h s ( 在这 Te k 天空 ) v 就叫做 “ l 话 17 年兴起的交际教学 法使人们重新 考虑词汇 90 题 ”或 “ 主体 ”, y g 哭 泣 ) 是 “ ci ( rn 就 载体 ”或 “ 次 在外语教学 的地位和作用。 词汇 的重要性 可以从这样 件” 后来 , 。 人们命名被描写的对象sy 天空) “ I 个事实清楚地表现 出来 : k( 为 目 人们能够明白由正确 的词
喻 和英 语 教 学 之 间 ,尤 其 在 词 汇 教学 方 面 的 联 系 , 力 攻击 我论 据 中 的每一 个 弱点 。 )
求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和记忆单词提供一定的帮助。 I 本
识 ,同时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记 新单词, l 扩
大学 生 的词 汇量 。
一
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隐喻意 l 争论 中从没赢过他。 ) ii (bd)
个概念 的词语去谈论 和表达另一个概念 。 隐喻贯穿于 Jhs 在 《 ono n 我们赖 以生存的 隐喻 》 中指 出, 隐喻不仅 I 仅 是 一 种 修辞 手 法 , 重要 的是 一 种认 知 手 段 和 思 维 } 更 人类 一切语言之 中,同时存在人们 的思维和行 为之 方式 , 即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 。它是一种命名各种事 l , 人们 的生 存 离 不 开 隐 喻 。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新词产生的重要途径。
因此,英语词汇的教与学不是简单地对词汇字面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和文字符号进行分析、归纳和合成,从而实现词义的构建。
在分析了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重要作用后,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如何能更好地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1.引言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 词汇学习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
然而,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句子和篇章的层面上, 注重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多少受到了冷落和忽视。
这导致了教师在教授词汇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的方法陈旧、低效,从而最终导致了在词汇的使用方面不能活学活用,在实际阅读和写作时往往束手无策。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词汇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例如:the head of a state(国家元首),the mouth of a stream(溪口)。
词语“head”和“mouth”的使用已涉及到了语言的本质问题,即语言是具有隐喻性的。
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被看作是语言的一种偏离现象,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常被忽视或不予研究。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逐渐发展,隐喻所具有的强大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到了Lakoff & Johnson(1980)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
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束定芳,2008)。
近年来,Cameron &Low(1999)合编了论文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隐喻的研究与应用》),将隐喻研究引人了应用语言学领域;其中,Cameron还建构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框架,但并未就隐喻与二语习得及语言教学的直接关系作具体讨论。
我国外语界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领域,涉及隐喻的语用研究、语义研究,隐喻的基本工作机制及其理解过程等;除此之外,国内还发表了隐喻研究的专著(束定芳,2000),语法隐喻的研究也有涉及。
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体现于:“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
但1990年以来国内刊物刊载的近百篇关于隐喻的文章里,对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却少有讨论。
本文试图从隐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来探讨隐喻如何更好地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之中2.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里词汇库的构建的重要作用,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习得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使用的隐喻语事实。
2.1 隐喻在心里词汇库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心里词库使人们能不断地延伸词汇的意义,扩大词汇的使用范围甚至创造些新的词汇。
这些延伸出来的意义通常具有隐喻色彩,这也是隐喻层出不穷的原因。
英语词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词汇隐喻意义的存在,并且,帮助他们能正确使用这些延伸的意义。
词汇为基础的语言教学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构建模块。
这就意味着词汇的意义就成了探讨的中心(Aitchison, 1994)。
词汇意义包括词汇指示意义和隐喻意义,比如:当我们偶然听到一个词时,我们不仅仅要想到它的基本意义,由于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对这个词的理解也会各异。
当学习英语时,学习者会建立词与学习者头脑中的思维模式、固有的情景以及记忆框架之间的联系。
而在词汇教学中引入隐喻就是借此来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心里词库就成为加工场所,在这一场所里学习者的记忆被激活。
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词语是怎样在头脑中储存、识别、检索以及优化这一过程。
对于有目的的学习,意识很重要,它连接了诸如注意力,短时记忆,控制和系列控制之类的联系。
事实上,人的隐喻能力在他很小时候学习了一些词汇后就开始立起来了。
例如:起初,儿童会用“开”这个字来表达开门,开罐,打开书包之类的话语,并且最终还会用这个字表达打开心扉之类的带有隐喻色彩的话语。
我们都知道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但是句子的意思并不完全等同于构成它的词汇意思的简单叠加。
句子意思的获得往往要通过分析构成它的词的音系、拼写、词汇意义域、以及词汇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知道词汇意义域包括它的指示域和蕴含域。
例如:英语短语hold back本意为把某人或某实物拉回至某位置或某种状态(to prevent sb/sth from moving forward or crossing sth),这一意义在使用过程中几经隐喻加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 Do you think that mixed ability classes hold back the better students? (to prevent the progress or development of sb/sth)2. She just managed to hold back her anger. (to stop oneself from expressing how he really feels)3. to hold back information (to not tell sb/sth they want or need to know).在上面的例句中具有抽象意义概念的the progress of the better students (状态), anger (情绪)和information(消息)均被隐喻化为具有实体的某物(sth), hold back一词的外延因此而扩大了。
除此之外,隐喻在人们表述事件、认知提高、概念构建、心智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世界观和认知观, 面对同样的物质世界和精神感受, 表现和表达方式会有巨大的差异, 更不用说各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地理、风俗、制度、信仰和其他人文社会环境。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由于母语和英语的水平相差较大, 学习者通常能利用大脑中已有的共性架构取得快速进步, 然而,当英语达到一定程度后, 母语的干扰作用就会变得明显。
基于此, 学习者如果想实现从表层到内层、从外延到内涵质的突破, 就必须加强对外民族文化和认知方式的了解。
作为语言的基本材料, 词汇不仅含盖了外民族的思维模式, 更是浸透了该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我们在学习这些词汇的过程中,尤其是学习它们的隐喻延伸意义的过程中我们的认知观念以及概念构建得到发展进而我们的心智得到提升,表述事件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总之,心里词库的建立以及不断完善离不开隐喻的指导作用以及隐喻意识的提高。
2.2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在词汇领域隐喻现象大量存在,但是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它们往往要么被忽视,要么就是不能被准确地表达。
我们不能准确表述往往是因为这些隐喻从表面上看也许会完全没有意义。
在传统观点看来,隐喻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手法,在文学领域它往往和和诗歌、修辞联系在一起。
直到20世纪90年代,乔姆斯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依然很盛行,这一语言学观认为“语言这概念是从语法派生出来的”。
他所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是根据有限的全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张鑫友,2004)。
根据这些原则,隐喻往往是不合常理的,没有什么显著的语义,并且违反了选择限制原则。
认知语言学观点的出现使得乔氏语言观受到挑战。
认知语言学观点从根本上否定语言的转换生成观并且抛弃了在这一观念下的一些假设。
相反,认知语言学观认为语言的意义其中包括隐喻意义,是一种认知现象,应当受到重视。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特点之一,而且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媒介。
由于隐喻是经验的结果,因此它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特征。
人们使用它们往往要达到一种心理价值和或与目标(束定芳,2000)。
事实上,人们基本的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这一观点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传统语言学观所不能解决的语言的隐喻现象。
意义的理解不能仅限于形式逻辑。
对意义理解的重新定位是建立在认知的概念层面上,在这一层面上词汇和语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语言学中的隐喻是隐喻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而概念隐喻则是与思想体系相关的。
概念隐喻是用来指两个语义域(所谓语义域是指词语所包含的指示义及延伸义的总和)在思想层面的联系。
比如“怒气”和“火”之间的联系,在怒火冲天这一成语中。
然而,语言学隐喻则是通过概念隐喻在书面语或口语中的具体使用来实现的,比如,“他脾气火爆”。
在这里,“火”和他的“脾气”具体联系在一起了。
事实上,隐喻意义已经成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些新奇的以及创新的隐喻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Lakoff, G.& Johnson, M. 1980)。
识别并且能准确理解隐喻模式能帮助我们理解由同一介词和某些动词搭配而构成的隐喻体系。
我们应当尽力去克服文字语言和非文字语言中隐喻给我们理解带来的困难。
学习者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隐喻结构,比如More is up, less is down;Happy is up, unhappy is down (cheer up);Time is path等等。
了解了这些会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巧。
这是因为语义层面上的学习要比音系组合层面的学习更有效。
当然,要想真正理解词语或句子的隐含意义需要努力的学习。
因为隐喻有时不是很明显和容易辨别。
尽管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但是在不同的语言它也有不同的特点。
这样看来,对隐喻的学习本身就会提高学习者的对外语的的熟练度,这是因为学习隐喻进而掌握它是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所在。
2.3 隐喻在英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隐喻在英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英语学习者需要提高自己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认知能力。
对语言学习者来说,理解,再现,解释语言中隐喻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尤其是在词汇的学习方面,因为词汇有指示意义和隐喻式的延伸意义,而且,后者往往比前者的使用范围更广。
对一般隐喻结构的习得能使词语的学习简单化,而词语的学习又是英语学习,甚至学到和母语几乎同样熟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