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浅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收稿 日期 :2 0 .62 090 —5
作者简介 :朱耕 ( 9 O ) 17 一 ,女 ,河南汝南人 ,副教授 ,硕士
在 的.人们 赖以进行 思考和行动的 日常概念系统 , 在本质上 也具有 隐喻性I4 他们对 隐喻 的定义是 , 4. J 隐喻 的实质是通过 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5 根据这一定义 , 4. 1 隐 喻就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 . 曾经风靡一时的超现实主义大 量使用隐喻 , 所创造的形象并非现实 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实际
隐喻理 论表 明 , 隐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需要 , 是人们对
抽 象 概 念 认 识 和 表 达 的 强 有 力 工具 .隐 喻对 人类 认 识 事 物 、 形 成 概 念 、 发展 词 汇 系统 等 均 具 有 重要 作 用 .
21 隐喻是词 义演变的重要依据 . 隐喻从认知 角度 可分 为结 构性 隐喻 、 方位性隐喻和实体 隐喻 ,它 们 均影 响着 词 义 的发 展 ,是 词 义演 变 的重要 依 据【“ .结构性隐喻把一个概念通过另外一个概念进行组织 。 】 和构筑 ,即通过一个结构清晰 、 界定分 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
1 隐 喻 理 论
从词源角度看 ,me p o 源 自希腊词 meah r ,原 意 a t hr tp oi c 为 “ 转移 ” ,即一种 “ 由此及 彼”的运动 .这就 隐含 了隐喻 涉及两种事物概念 的事实 , 一个 是始发点 , 另一个是 目的地 . 前者又称 “ 描述 概念” 被 ,后者又称 “ 比较概念 ”或 “ 比喻” . 在此基础上 , 人们试 图确立 隐喻的判别标准 . 通过对 比分析 发现 , 传统 隐喻观 与认 知语 言学 隐喻观对隐喻的定义 、 概念 是有本质 区别 的. 前者具有 明显 的片面性 或过 于极端 ; 后者 较全面 、 客观 , 比较准确地揭示 了隐喻现象 的本质及其 特征 . 在西方 , 亚里士多德是公认的从修辞学角度对隐喻进行
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何 利 用 隐喻 理 论 来教 授 词 汇 。
关键词 : 隐喻 理 论 ; 知 机 制 ; 汇 教 学 认 词 中图分类号: 3. G6 341 文 献标 识 码 : A
目标 域 (re o an t gt m i) a d
j u ne o r y
— —
1f ie
tme i
结 构 化 , 而 有 巨 大 的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成 力 ( 壮 麟 2 o ) 从 胡 o4 。 大约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 中国 的 外 语 教 学 领 域 才 开 始 对 臆 喻
可以把 u p映射 到 其 他 的 领 域 , 如 可 以 出 现 moci u , a ls r a p w l n 'i
H P YI U , A O A P P S D I D WN。这 是把 u S S p和 d w 从 空 间 领域 投 o n
的 。 到 13 直 96年 , 查德 ( ihr ) 《 辞哲 学 》 理 Rcad 在 修 中提 出 了交 互 理 论 , 一 理 论 得 到 了布 莱 克 的发 展 , 此 , 喻 理 论 开 始 转 向认 知 这 从 隐
文 学 界 ・ 言 研 究 语
隐喻 理 论 与英 语 词 汇 教 学
田 甜
( 西 师 范 大学 外 语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6 ) 陕 陕 10 2
摘 要 : 汇教 学在 英 语 教 学 中 占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 词 掌握 足
要 求 我们 用 比较 熟 悉 的概 念 去 理 解 较 抽 象 的概 念 。 而 领 会他 们 从
u , el S p等等。 p h ahiu t
( 习语 2)
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984eda26fff705cc170ac0.png)
探析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
隐喻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词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旨在把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对隐喻表达的理解与应用。
隐喻隐喻理论词汇教学思维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因素,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
事实是,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
这就说明了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也是我们语言和思维的建构方式。
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把隐喻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探讨隐喻对词汇教学的作用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
二、隐喻及其相关理论从词源角度看,隐喻(metaphor)这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指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认识另一事物的语言过程。
隐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的认知过程。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始于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即用来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而这种比较是隐含的、不易觉察的。
通过对隐喻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了隐喻的认知本质,即隐喻的过程不仅是人类认知不可缺少的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隐喻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隐喻的创造和理解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三、隐喻理论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1.培养隐喻意识,全面把握一词多义隐喻及隐喻表达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浅谈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摘要:隐喻作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促进了概念隐喻理论,这一认知和语言的桥梁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启发学习者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学习词汇,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词汇教学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技能的培养。
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在外语教学和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重视,英语词汇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到了其他教学方法的促进,比如说认知教学法、词汇教学法等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大中小学外语教学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仍然存在着诸如学习者词汇量不足、词汇记忆不系统等问题。
语言学家wilkins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
事实是,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
”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学生对于词汇量掌握的不足,尽管语法以及所掌握的第二语言极其出色,那么第二语言的交流也不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进行。
在中国这样一个缺少第二语言环境的国家,词汇学习始终是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巨大障碍,如何帮助学习者高效习得词汇,掌握词汇学习的策略成为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研究课题。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词汇学习的认知研究也日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大量实例证明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积极的词汇思维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是指语言中的一种隐喻现象,通过将一个概念或领域与另一个概念或领域进行比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分析词汇的核心概念隐喻每个单词都有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概念通常都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或概念中。
例如,单词“tree”(树)的核心概念是“生长”,可以将它与其他领域的“生长”进行比较,如“经济的增长”、“身高的增长”等等。
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tree”的含义和用法。
二、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在语言中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找出词汇之间的隐喻联系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单词。
例如,让学生比较“waterfall”(瀑布)和“tears”(眼泪)之间的隐喻联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单词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了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寻找词汇之间的隐喻联系,并在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词汇串联、词汇比喻等练习来培养他们的概念隐喻观念和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词汇的核心概念隐喻、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等多种方法来实施这种教学。
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法 总的趋势是重语 法轻词
“ 根据”。而Bak 项 叫做 “ l 把A c 主体 ” “ 或 主项”,项 l , 为 语 法 和 词 汇是 分 离 的 , 法 比词 汇 更 重要 , B 认 汇 语 忽
叫做 “ 次件” “ 或 次项 ” 。试 以Tesyi c i ( I 了词汇在外语教学 中的地位 和作用 。 h k s rn 天 yg 视 空在哭泣 ) 为例 , 里 ,h s ( 在这 Te k 天空 ) v 就叫做 “ l 话 17 年兴起的交际教学 法使人们重新 考虑词汇 90 题 ”或 “ 主体 ”, y g 哭 泣 ) 是 “ ci ( rn 就 载体 ”或 “ 次 在外语教学 的地位和作用。 词汇 的重要性 可以从这样 件” 后来 , 。 人们命名被描写的对象sy 天空) “ I 个事实清楚地表现 出来 : k( 为 目 人们能够明白由正确 的词
喻 和英 语 教 学 之 间 ,尤 其 在 词 汇 教学 方 面 的 联 系 , 力 攻击 我论 据 中 的每一 个 弱点 。 )
求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和记忆单词提供一定的帮助。 I 本
识 ,同时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记 新单词, l 扩
大学 生 的词 汇量 。
一
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隐喻意 l 争论 中从没赢过他。 ) ii (bd)
个概念 的词语去谈论 和表达另一个概念 。 隐喻贯穿于 Jhs 在 《 ono n 我们赖 以生存的 隐喻 》 中指 出, 隐喻不仅 I 仅 是 一 种 修辞 手 法 , 重要 的是 一 种认 知 手 段 和 思 维 } 更 人类 一切语言之 中,同时存在人们 的思维和行 为之 方式 , 即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 。它是一种命名各种事 l , 人们 的生 存 离 不 开 隐 喻 。 中
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一
、
引言
在传统理论中,隐喻仅被认为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是修辞格 的一种。随着人们对隐喻认识研究的深入和哲学、逻辑学、语言学 等的发展、隐喻已从狭义的理论转变为从人类认知高度出发的隐喻 认知理论。Lkf&Jhsn的著作 “ t hrWe i y ao ono Me po v b ”的出 a s Le 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 了传统研 究的界限 , 进入 了认知研 究的领域 ; 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c s l l r k e-ep solehg , necp cile m u) r t -e , ne e , hudr i ke- , h dk , os, yac a d - h a li ,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 seps,cb i hei h u d o 等。更值得 一提 的是,英汉两种语言虽然音系 、形 本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其工作机制是将源域中 态、结构截然不同,在构词方面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err ( a u 耳 dm 我们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中较陌生 鼓) ee a ( ,y- l 眼球) a i 腋窝) f m  ̄( bl ,r t mp ( , o o 脚注) l gi s c o ,a h gt k u n o 抽象的概念上。映射反映的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从一个比较熟 ( 笑柄) b acs( , r da 广播), l s re 草绿) ihdr 漆黑) o t ga . en( sg p c.a t k( , 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 目 标域。隐喻 so -ht 雪白)。我们不能不说这一切都和隐喻的作用有关。 nww i e( 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形成不同概念相互关联的认知方 词义发展的隐喻性是指 “ 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 式 。隐喻概念在一定 的文化中能形成一个系 统一致的整体 。普通语 词义发展 、变化 和引伸 的重 要手段。认知科学 已经证 明,人类是通 言中大约有7% 0 的表达方式来 自隐喻概念 , 言的本质就是隐喻 隐 过隐喻认识世 界的,也许早 期的人类是从 自身开始认 识世界的 ,把 语 喻 将理性与想象结合 , 是人们理解不能理解的事物的重要 工具之一 。 自己当成 衡量 一切的标准 ,所 以,反映在语言 中,就产生了一些用 从这一角度出发,隐喻应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 人的情感、 特征、 行为的概念去体现非人的物体及抽象概念的词汇, 段, 使所学词汇意象化和具体化也是当今词汇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最 明显的例子就是用人体各个部位的词语描述客观世界的其他物 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体,从而使这些词语的意义不断发展、 变化和延伸,形成一词多义。 传统的词汇教学法受到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影 这种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 例如,由于作用相同, ot mu h 响,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对词语认知理 可以喻指河口、 衣袋口、 瓶口、 火山口、 隧道口等:h m u o ai r t ot f e e h r v 据的观察与讲解。受此影响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 ( pce a o l a ocn, bg aunl t);由于形状相似 , a okt bte v l oa a, tne e , t, a ,c 英语词汇。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 t ge o u可以喻指铃 舌、 n 鞋舌 、 火舌: eoge f l a he fe 。 ht t nu a e o b l( o, r) s i 在词汇学 习方面存在误 区,喜欢背一些偏难 生僻 的单词 。有 的甚至 同样, i n s, y , a, mI l , ad fo, ek bc, ed l , oe ee er a ,e h , ot nc , ak ha, p g n 将整本的单词背下,但当口语交流或写作时就词穷,所以词汇学习 bt m 都可以用来喻指非人 的物体,形成多义词 。 oo 等 直都是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瓶颈。目前常用的词汇学习法有 语 言运用的 隐喻性 是指语 言的运 用得益于隐喻 ,隐喻是语 言运 词缀法、典型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这些方法在某 用 的重要手段 。在语 言运用 中,隐喻 可以是词汇层面上 的,也可以 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都起到了作用。但这些词汇记忆法都没有深 是语 法层面上 的。从结构上来 说,隐喻可 以是一个词 ,一个 词组 入到词汇 内部 , 汇的记忆是孤立的 、 词 二维 的、机械的和缺乏意 象, 也可 以是一个句子,一段对话 或者一段文章 。 由此 导致 学生学习事倍功半 。根据 文秋芳的调查 结果,我 国大 学生 隐喻作为一个词或词组 ,可 以是名词 ( 组 )、动词 ( b q 词组 )、 “ 往往追求 语言的准确性和 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 ,学生的二语 能力 形 容词 ( 组)、副词 ( b q 词组)或介 词 ( 组)。例如 ,英语中的a b q a o b lt lu f r n e o p。 r e we h at r n c o e 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而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 ri f ul ,aco do arw,ado i pi ;s a er,wo dn mi i o s ok a 理据、 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 fc , s n ys l, fr l i g iain hi t r n wld e ori a e u n e e t e ma n t ,t r y f o e g :t n e t o u a s o po g ,t a e S Ms i f e h h n h e o mel s 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隐喻是 “ 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 d a nto s d ,t lu htes a oe t n ’ wo ,t i , n ebms 重要资源 有学者认为学生需发展其隐喻能力,即对隐喻的意识 agr u 等 。
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论文导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教育教学的变革,我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教授单词的意思,而是要通过更多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一个好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讨隐喻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影响。
隐喻的概念和分类所谓隐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的说法。
它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通常由两个层次组成,即本喻和隐喻。
其中本喻是一个已知的事物,而隐喻则是通过本喻与所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类比。
隐喻可以分为多种分类,例如概念隐喻、形象隐喻、语言隐喻等。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主要探讨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隐喻与英语单词英语的单词与汉语的词语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英语单词通常有多种意思,而且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隐喻技巧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含义。
比如,在教授单词“dog”时,我们可以通过隐喻告诉学生“dog”不仅仅是指一种动物,而且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好朋友或忠诚的员工等。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从单词本身的意义出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词。
隐喻与单词短语单词短语是英语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好的英语短语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
在教授单词短语时,通过隐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对单词短语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break the ice”这个短语时,我们可以用一个隐喻来解释其含义:就像冰块一样硬的场面,通过“break the ice”破冰来消除这种僵局。
隐喻与句子理解除了单词和短语,理解句子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英语句子中,隐喻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个好的句子隐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例如,当我们在教授句子“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时,我们可以通过隐喻告诉学生,这句话意味着需要重新制定计划,就像画画一样,需要重新构思,改进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
隐喻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
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学习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论文关键词:隐喻词汇学习文化意识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现存社会的认知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随着人类认知过程的进展,英语的词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Ilenter,hit,memory,bus在日常生活中含义分别为“进入,打击,记忆,公共汽车”,而在现在的电脑术语中则为“回车,访问人数,内存,总线”。
新词大量涌现,旧词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和新的内涵外延。
事实上英语词汇的灵活性是其它语言无法与之相比的。
英语中绝大多数词汇具有一词多义的特征,多义词大多都是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手段扩充和深化它的基本含义而实现的。
新的词义经过反复使用得到普遍认可后就会作为该词的另一个义项确定下来。
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有意识的认识词义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从认知角度及文化内涵方面,对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隐喻词不仅是实体性隐喻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用法。
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
如“theater”因其形状或功能的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阶梯教室,手术室”和抽象域“戏剧文学,戏剧效果”等。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概念隐喻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
(1)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教学。
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式及隐喻、转喻引申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和转喻模式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
于是一个词的意义具有了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不同的而又有联系的义项。
比如英语中的at,从物理空间影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网络:atthestation(处所),atfive01clock(时间),atwar(状态),aimat(方向),athighspeed(方式)等。
介词beyond 的字面意义表示某物在某地或另一物的另一面,其物理意义转移到隐喻意义,则根据不同的语境而获得不同的动词含义。
例如,①Thenew housingestatestretchesbeyondtheplaying—ifelds.新的住宅区一
直延伸到游乐场的另一边。
②Itwon’tgoonbeyondmidnight.这不会
持续到午夜以后。
③Thebicycleisbeyondrepair.这辆自行车已经不
能修理了。
再比如ba1ance一词,不仅指天平两端的平衡,还可以说“心理平衡”、“社会发展平衡”、“经济均衡发展”等等。
人们用同一个词
表示多个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推动词汇以有理的方式演变,是理解一词多义和语义转移的钥匙
英语中的多义词,许多我们现在认定的中心意思也多源于隐喻,只是
由于频繁使用,人们渐渐淡忘了其隐喻意义,而变成普通的词汇。
" 多义词乃至中心词义的隐喻讲解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
词汇教学
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多义现象是通过隐喻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
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义延伸机制,帮助
学生理清多义词义项之间的隐喻性关系,向学生指出人类这种隐喻性
思维的特征。
(2)重视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不同人群
和人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之间尚存在差异,更何况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的人了。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除
了教授字面意义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
“Dragon”在汉语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于是就有了“龙腾虎跃”,“龙风吉祥”等说法,然而,在英语中“龙”具有“邪恶”的意义,于是就有了“theolddragon(thedevilSatan)”和“tochasethedragon(totakeHeroin)”的说法。
如果学生具备了这方
面的知识,当他们在英文中碰到“dragon”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就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个词以及整个句子的意义。
例如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世界领先,英语中因此有大量与航海与捕鱼有关的传统隐喻,如把原来水手的话overheadandears(淹过头部和耳朵)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创造了其他有趣的隐喻:overheadandearsindebt(债台高筑);overheadandearsinlove(深坠情网)。
英语文化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明,英语中有不少来源于希腊和罗马神话的传统隐喻,如:riddleofSphinx(难解之谜)。
英语中还有很多来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隐喻,如bIln1one’Sboat(起源于罗马皇帝凯撒征服不列颠的故事,喻指断绝后路,斗争到底)。
此外一些源于文学典故的隐喻,如:DonJuan(喻风流人士)和Pickwick(喻憨直之人)等,同样有着浓郁的英语文化特色。
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隐喻体现人类思维的共性。
隐喻的认知共性表现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
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
在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一方面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正迁移,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还要通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
从认知的角度看,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就是了解目标语民族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一门语言。
2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