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治疗

合集下载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曹玲;肖斌;陈丽丹;李林海【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7(016)012【总页数】6页(P1195-1200)【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药物;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联合用药【作者】曹玲;肖斌;陈丽丹;李林海【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广州 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广州 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广州 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近十年来,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给全世界健康卫生带来严峻挑战。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开始出现并广泛传播,也是导致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出现的重要原因[1]。

近年来,希腊、意大利、美国等地相继出现CRKP流行的报道。

CRKP感染28 d致死率高达40%[2],相关研究[3]表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CRKP感染与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目前,关于联合用药治疗CRKP的研究很多,但是,CRKP的分型及体外药敏结果均可以影响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

本文对以碳青霉烯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CRKP感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上不同类别的CRKP菌株感染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依据。

XDR-KP 指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仅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

XDR-KP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滥用导致越来越多CRKP的出现。

CRKP产生的重要分子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而碳青霉烯酶是一种可以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图文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图文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高,导致一些原本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变得难以治愈,产生了所谓的“超级细菌”。

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简称CRKP)就是一种被认为非常危险的细菌,因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极高,被称为“细菌中的死神”。

针对CRKP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CRKP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

CRKP的特点和危害CRKP是一种属于“克雷伯菌科”的细菌,与其他克雷伯菌相似,常常寄生在人体的肠道等部位,但也会引起肺炎、败血症等疾病,且对抗生素的抵御能力十分强大,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使得其感染治疗十分棘手。

据报道,CRKP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抵御能力很强,而这是目前临床中使用最多的治疗抗生素之一,从而对治疗CRKP感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治疗耐药的细菌感染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结合感染部位、病人体质等多个方面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CRKP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CRKP感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最后一线”抗生素由于CRKP对常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等)都具有高度耐药性,临床上通常只能使用“最后一线”抗生素,如多黏菌素、多西环素等。

这些抗生素因具有毒副作用大、使用限制严等特点而被视为尽可能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使用的抗生素。

另外,许多患者使用这些药物后会有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临床应用上也较为困难。

所以,使用“最后一线”抗生素的方法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评估和多方面的考虑。

使用抗生素敏感性较强的化合物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抗生素分子结构等方法,设计出一些对CRKP具有较强敏感性的化合物,如CTX-M14抑制剂、Noborocycline等。

这些治疗方法相对而言,存在着较小的副作用,并且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但是这些药物的危险性和不足之处同样需要考虑,因此使用该类药物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数据支撑。

综合治疗治疗CRKP感染的方法研究中,也涌现出一些综合最新药物和新型技术的治疗方案。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策略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策略
( 重 庆 医 科 大学 附 属第 一 医院 感 染 科 ・重 庆市 传 染 病 寄 生 虫 )
【 摘 要】 肺 炎 克 雷 伯 茵 碳 青 霉 烯 酶 ( KP C s ) 对 几乎 所有 的 内酰 胺 类 抗 茵 药物 耐 药 。 这 种 对 抗 茵 药 物 广 谱 耐 药 的 机 制 迅 速 在 美 国 蔓延 , 在世 界 各 地 的报 道 亦有 增加 。KP C酶 可 以水 解 所 有 的 青 霉 素 类 、 头孢菌素类 、 氨 曲 南及 碳 青 霉 烯 类 。 产 KP C 酶 菌株 所 致 感 染 的 治 疗 选择 非 常 有 限 。 因此 , K P C酶 介 导 的 耐 药 机 制 的 出现 是 全球 人 类 身 体 健 康 的 重 大
威 胁 之 一 。本 文 就 肺 炎克 雷伯 茵碳 青 霉 烯 的 研 究 进 展 及 其 治 疗 策 略 做 一 综 述 。 【 关 键 词】 KP C 型碳 青 霉烯 酶 } 肺 炎 克 雷伯 茵 ; 感 染 ; 抗 生素
【 中 图分 类 号】 R 3 7 8 ; R 9 7 8 . 1 【 文献 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 c I / J . i s s m 1 6 7 2 - 3 5 1 1 . 2 0 1 3 . 0 7 . 0 6 2
1 KP C酶 的 型 别
Amb l e r 分 子 分 类 将 内 酰胺 酶分 为 A、 B 、 C、 D 4 类 酶 。 ] 。 其中 A 、 C 、 D类 其 活性 部 位 均 具 有 丝 氨 酸 结 构 , 为丝氨酸酶 ; B
类 则 称 之 为金 属 酶 , 是需 金属 离 子才 能发 挥活 性 的 B 一 内 酰 胺 2 产 K P C 酶菌 株 的 流行 病学 及 传 播 机 制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82例药物治疗分析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82例药物治疗分析
8 7 2
J B e n g b u Me d Ce l l , J u l y 2 0 1 3, Vo 1 . 3 8, N o . 7
[ 文章编号 ]1 0 0 0 - 2 2 0 0 ( 2 0 1 3 ) 0 7 - 0 8 7 2 - 0 4

药 学 ・
产碳 青 霉 烯 酶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感 染 8 2例 药 物 治 疗 分 析
ZHANG Ta o , YAN Yu — z h o n g 2 BA0 CH EN Me i — ho ng

( J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h a r m a c y , 2 . D e p a r t en m t f o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3 . D e p a t r m e n t fP o n e u m o l o g y , P u d o n g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2 0 1 3 0 0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e x a c t m o r t a l i t y , c o m m o n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m e d i c a t i o n d a t a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张 j 叟 , 严 育 忠 , 包 红 , 赵 才兴 , 陈美红
[ 摘要 ] 目的: 探讨我 院产碳青霉烯酶 ( K P C)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患者的确切 死亡 率、 常见危险 因素与药物治疗 之间 的关 系。 方 法: 借 助电子医疗记 录 , 通 过图表 , 回顾性分 析 8 2例 产 K P C细菌感染 的患者 ( 重复检 出的患者 只记 录 1次 ) 的临床信 息 。结 果: 8 2 例 患者 中, 6 6例样本产 K P C同时产超广谱 B内酰胺 酶( E S B L ) , 1 6例样本单产 K P C, 病 死率 分别为 3 0例 ( 4 5 . 5 %) 和5 例( 3 1 . 3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C o x回归分析 : K P C菌株 产 E S B L使用硫 酸多黏 菌素 B治疗 有 明显 的影 响( P< 0 . 0 1 ) 。结论 : 使用硫酸多黏菌素 B治疗产 E S B L患者有一定 的效果 。 [ 关键词 ]碳青 霉烯 酶 ; 肺炎克雷伯菌 ; 超广谱 p内酰胺酶 ; 硫 酸多黏菌素 B

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KPC

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KPC

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KPC(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2001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次报道–属于A类2f组丝氨酸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内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对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相对较弱–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有部分抑制作用–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KPC-4和KPC-5活性产KPC菌株的快速播散KPC-4和KPC-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水解活性比KPC-2要弱 * 产KPC菌株的快速播散对头孢他啶的水解活性增强–2001:美国对克拉维酸的抑制作用较敏感–2001-2008:美国, 24州–2005:法国(病人曾经在美国住院治疗)–2006:哥伦比亚、以色列–2007:中国–2008:希腊、古巴、苏格兰、英国–2009:巴西、挪威、瑞典、爱尔兰、波兰AAC,2009,53,557-562产KPC酶的菌株* 肺炎克雷伯菌* 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沙门菌、肠杆菌属、黏质沙雷菌、弗劳地枸椽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KPC酶的传播* 产KPC-2或KPC-3的肺炎克雷伯菌以克隆形式传播–产KPC菌株首次在美国纽约地区暴发流行: 2003年8月-2004年6月,布鲁克林地区10家医院调查分离到96株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80%以上为同一核型–以色列、希腊和中国是美国以外近2年来流行KPC酶的国家:均以克隆传播为主KPC酶的传播* 携带者造成产KPC酶菌株在不同国家散播–2005年,法国报道了美国以外第一例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该病人曾经在美国住院治疗;2007年,另外一株产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则来源于希腊的病人–在挪威报道的6株产KPC细菌中,有3株来源于希腊,1株来源于以色列–以色列产KPC-3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流行株与美国的菌株有克隆相关KPC酶的传播 KPC酶的传播* 编码KPC酶基因的质粒水平传播 * 转座子Tn4401携带KPC编码基因–Rasheed等研究发现在美国密西根州一家医院–Tn3类转座子,含有转座酶(tnpA) 、解离酶分离的产KPC酶产酸克雷伯菌(1株)和弗劳 (tnpR)、ISKpn6 、KPC-2和ISKpn7 地枸橼酸杆菌(1株)携带相同的95kb质粒,–Naas等认为可能是KPC酶传播的“起源”并编码KPC-2基因–Tn4401在美国、哥伦比亚和希腊均有发现–我国也在同一家医院分离到产KPC-2酶大肠埃–Tn4401已出现在不同来源菌株、不同菌种、不希菌、粘质沙雷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一步研同大小的质粒上究发现携带编码KPC-2基因的质粒完全相同性中国产KPC酶菌株中国产KPC酶菌株* 2007年初我国在亚太地区首次报道了首株 *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流行的克隆型,但有少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数交叉传播* 产KPC菌株:浙江、上海、江苏、安徽、 * 编码KPC基因位于不同大小的质粒上,但武汉、天津、哈尔滨在有些地区、不同菌种中有相同质粒的水–浙江省11个地区中有9个地区发现产KPC菌平传播株: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 与国外报道不同,我国编码KPC基因位于–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不同的转座子上,可出现在不同大小的质菌、大肠埃希菌、弗劳地枸椽酸杆和粘质沙雷粒上菌产KPC酶菌株的耐药性* 单产KPC酶菌株表现只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低度耐药,合并膜孔蛋白缺失,高度耐药* 可与其它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同时存在,如qnr、OXA、ESBLs、AmpC、氨基糖苷甲基化酶基因等,可形成所有常规抗菌药物耐药治疗* 产KPC菌株体外药敏试验可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但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敏感率较高,在国外已用于治疗* 2008年SENTRY 监测项目发现73株产K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 但Daly等报道一例用替加环素治疗失败,由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形成的脓肿,从刚分离时体外MIC值0.5ug/ml,到治疗过程中升到2ug/ml * 因为尿液中浓度低,替加环素不推荐用于治疗尿道感染11.10行ERCP:十二指肠乳头癌* 曾培养到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肝胆外科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11.18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曾用抗生素:佳宁、美平、舒普深、联邦阿乐11.19血压下降,剖腹探查:胰肠吻合口出血SICU仙、替考拉宁、稳可信、立思丁、米卡芬净12.30再次剖腹探查:肠系膜静脉出血KPC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1998年发现于美国的肺炎克雷伯菌* 有多重的水解活性,如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氨曲南、头孢菌素类等,但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水解力较低* 可以被克拉维酸、三唑巴坦部分抑制* 不被EDTA抑制,加Zn之后活性不增强鲍曼不动杆菌A类酶 ESBLs in AB TEM-1 276株 SHV 20株* PER-1: 土耳其、法国、比利时、玻其中SHV-12 7株利维亚、美国、韩国、中国等* VEB-1: 法国、比利时B-3 1株 PER-1 121株640株鲍曼* SHV-12、SHV-2: 中国大陆* CTX-M-3: 中国大陆CTX-M-3 1株CTX-M-14 2株CTX-M-24 2株 * CTX-M-2: 日本,玻璃维亚2009年11家医院1900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86.1%)株产CTX-M-3鲍细菌的耐药率(%)100曼不动杆菌908069.66670 63.8 65.160.656.9 57.5于一个~55kb 的 60 52.9 55.2 50可接合性质粒 4029.330 23.8接合子耐药率(%)2010过接合实验易于移到大肠埃希菌米诺环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可能来自于肠杆菌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科细菌!抗菌药物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23.8%,高于2008年(14.6%)。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布和分子分型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布和分子分型
是 携 带 KP C 一 2或 者 ND M一 1 基 因, 菌株 基 因 型 多 态 性 大 , 提 示 病 例 之 间不 存 在 关 联 性 。
关键 词 : 肺 炎克雷伯菌 ; 碳 青霉烯酶 ; 耐药基 因; 分 子分 型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7 8 . 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2 6 9 4 ( 2 0 1 6 ) 1 2 —1 0 3 9 —0 5
Re s i s t a nc e g e n e s d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d mo l e c u l a r t y p i ng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a r b a pe n e m— r e s i s t a n t Kl e b s i e l l a pne u mo ni a
Y A NG Me ng, W A N G— Pe ng, XU Xi a o — q i a n, XI O N G Cha n g — h ui , I I U Xi a o — q i ng, Y U A N Hu i 。 PA N Hu a n — ho ng
( De p a r t me n t o f C o mmu n i c a b l e Di s e a s e Co n t r o l a n d Pr e v e n t i o n, J i a n g x i Pr o v i n c 分 析 显 示 有 8种 不 同 P FGE 带 型 , 5种 M I S T 型别( S T 型) 。 5种 S T型为 S T1 1、 S T1 5 、 S T3 9 5 、 S T1 0 3 1 、
S T1 4 1 2 , 其中以S T1 1为 主 。 结 论 肺 炎 克 雷伯 菌 耐 药 及 多 重 耐 药 现 象 严 重 , 肺 炎 克 雷伯 菌 耐 碳 青 霉 烯 类 药 物 的 主 要 的 原 因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机制及其防治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机制及其防治
· 125·
.综述.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机制及其防治
朱亚萍刘荣玉
【摘要】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抗生奈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机制主要是碳青霉 烯酶的产生。其中又以肺炎克雷伯杆菌碳青霉烯酶最为多见。高产C类头孢菌素酶或超广谱13-pq酰胺酶 同时合并膜孔蛋白的缺失也逐渐得到重视。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控制面I临严峻的考验,目 前提倡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积极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同时给予敏感药物治疗,并强调 多药联合。本文将讨论肺炎克雷伯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DOIllo.3760/cma.j.issn.1673—436X.2011.002.012 作者单位一23003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 内科 通信作者l刘荣玉。Emaill rongyuliu@gmai下降。现将肺炎 克雷伯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综述 如下。 1碳青霉烯酶的产生 1.1 KPC 2001年Yigit等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分离到一株对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 菌,并发现了KPC-1。2003年纽约TISCH医院又 报道了1起KPC-3引起的院内感染。2004年以前 产肺炎克雷伯杆菌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 (KPC—KP)主要局限在美国。美国以外检测到KPc- KP的很少。国内于2004年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首次分离出产KPC-2的肺炎克雷伯杆 菌,之后在上海、河南、安徽等地区也报道了产 KPC-2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目前已有27个国家发 现了KPC—KP。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屡见不鲜,给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的控制带 来极大的困难。其耐药机制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 注,主要有:①碳青霉烯酶的产生,主要包括肺炎克 雷伯杆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金属酶、苯唑西林酶 (oxaeillinase,()XA)l②高产C类头孢菌素酶或超 广谱B一内酰胺酶合并外膜蛋白的丢失;③主动泵出 系统的活跃;④碳青霉烯类药物高亲和性的结合位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氨基糖苷类
β内酰胺类
氟喹诺酮类
碳青霉烯类
泛耐药CRKP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Fosfomycin 磷霉素
Polymyxins 多粘霉素 Tigecycline 替加环素
• 临床使用经验有限 • 因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 出现
• ????
Clinical studies, antimicrobial therapies, and outcomes for patients infected with KPC-producing K. pneumoniae
• The peak serum concentrations achieved with the standard dosing regimen of the drug (50 mg twice daily) range from 0.6 to 0.9 μg/ml while those attained in the urine and in the epithelial lining fluid are severalfold lower
Reference Country (yr of publication) USA (2009) Study design No. of patients with indicated infection 3 BSIs Type of βlactamase (no. of isolates) KPC-2 (3) Treatment with active drug (no. of patients) Outcome (no. of successes/no. of failures)
86 56 269 143 240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istin (3)
KPC-2 (19)
Colistin (10)
Outcome (no. of successes/no. of failures) 1/0
1/2
2/8
53 BSIs
KPC-2 (53)
Tigecycline-
1/0
aminoglycoside
(1)
Colistin-
4/5
aminoglycoside
VIM-1 (67)
Colistin-
4/4
aminoglycoside
(8)
Carbapenem (14) 11/3
Carbapenem-
8/0
colistin (8)
Colistin (15)
11/4
No active drug 13/5 (18)
Regimen A,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2 active drugs, one of which was a carbapenem; regimen B,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2 active drugs, not including a carbapenem; regimen C,
• 因此,替加环素在对待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CPE) 时须谨慎使用。
• 综合考虑替加环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以及其最低 抑菌浓度
• 优先结合另一个活性药物。
谢谢聆听!
参考文献
•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 展
• Carbapenemases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Other Enterobacteriaceae: an Evolving Crisis of Global Dimensions
No. of patients with indicated infection 3 BSIs
19 BSIs
Type of βlactamase (no. of isolates)
KPC-2 (3)
Treatment with active drug (no. of patients)
Tetracyclineaminoglycoside (1)
• 替加环素在严重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减少,可能是 由于药物的PK/PD
• PK/PD: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Tigecycline demonstrates mainly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against Gram-negative organisms, and the attainable drug concentrations at several anatomic sites are suboptimal.
• 按照替加环素的标准给药方案(50mg q12) 当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时( 0.6 to 0.9 μg/ml ),
其尿液和上皮表面液体中的浓度则非常低
• The drug concentrations attainable by this standard dosing regimen, combined with this drug's MIC pro current CPE isolates, render it unlikely for tigecycline to cure CPE infections at anatomic sites where drug concentrations are suboptimal.
Reference 86 56 269 143 240
175
67
Country (yr of publication)
Greece (2008) Spain (2008)
Taiwan (2001) Taiwan (2004)
Greece (2008)
Study design
Case series Case series Case series
• Colistin-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ProducingKlebsiella pneumoniae Belong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pidemic Clone ST258
Reference 182
175 162
274
Country (yr of publication)
USA (2009)
Study design Case series
Greece (2010) China (2008)
Case-control study
Greece (2011)
Case-control study
17 (14 BSIs, 3 pneumonias)
IMP-type enzyme (3)
VIM-1 (17)
Carbapenem (1) 1/0
Colistin (6)
6/0
Tigecycline (1)
0/1
18 BSIs
VIM-1 (17)
Colistin (10)
6/4
67 BSIs
VIM-type enzyme (1)
(9)
Carbapenem (1) 0/1
Colistin (7)
3/4
Tigecycline (5)
3/2
Aminoglycoside 2/0 (2)
Colistin-
2/0
aminoglycoside
(2)
Clinical studies, antimicrobial therapies, and outcomes for patients infected with MβL-producing K. pneumoniae
替加环素能否用于产碳青酶烯酶肺 炎克雷伯菌(CRKP)的严重感染
微生物中的“收藏家”
虽然不是对抗 生素天然耐药 ,但因为只产 适量的青霉素 酶染色体,被 称为臭名昭著 的“多耐药质 粒的收藏家”
耐药进程
泛耐药CRKP
Clinical studies, antimicrobial therapies, and outcomes for patients infected with KPC-producing K. pneumoniae
therapy. Regimen A was superior to regimens B, E, F, and G (for A versus B, E, F, and G, the Pvalue was 0.02, 0.03, <0.0001, and <0.0001, respectively). Regimens B, C, and D were superior to regimen G (for B versus G, P = 0.014; for C versus G, P = 0.04; and for D versus
monotherapy with an aminoglycoside; regimen D, monotherapy with a carbapenem; regimen E, monotherapy with tigecycline; regimen F, monotherapy with colistin; regimen G, inappropriate
• 替加环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抑菌效果
• the attainable drug concentrations at several anatomic sites are suboptimal
• 在体外药效学模式中,随着浓度超过1mg/L时,其 抑菌作用保持不变,因此 实现药物浓度是次重要 的
• The peak serum concentrations achieved with the standard dosing regimen of the drug (50 mg twice daily) range from 0.6 to 0.9 μg/ml while those attained in the urine and in the epithelial lining fluid are severalfold lower
Greece (2010)
Case-control study
Greece (rvational study
No. of patients with indicated type of infection
Type of MBL (no. Treatment (no.
G, P = 0.03).
分析
• The decrease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igecycline in severe infections could be attributed partly to the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 pro the drug.
of isolates)
of patients)
Tigecycline (1)
Outcome (no. of successes/no. of failures)
1/0
3 BSIs
IMP-8 (3)
Tigecycline-
1/1
colistin (2)
Carbapenem (3) 1/2
3 (2 pneumonias, 1 BSI)
• 替加环素在某些部位浓度很低,且不足以达到抑 菌浓度。当CPE感染在这些部位时,则很难达到疗 效。
• 这使得替加环素不太可能治愈CPE在这些部位的严 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