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分 (第四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习题解答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习题解答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章(1-20)第三章(3-5、3-6、3-7、3-8、3-9、3-18、3-22)3-5 试判断下图所示交流通路中,哪些可能产生振荡,哪些不能产生振荡。

若能产生振荡,则说明属于哪种振荡电路。

解:(a) 不振。

同名端接反,不满足正反馈;(b) 能振。

变压器耦合反馈振荡器;(c) 不振。

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法则;(d) 能振。

但L2C2回路呈感性,ωosc < ω2,L1C1回路呈容性,ωosc > ω1,组成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e) 能振。

计入结电容C b'e,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f) 能振。

但L1C1回路呈容性,ωosc > ω1,L2C2回路呈感性,ωosc > ω2,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3-6 试画出下图所示各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并判断哪些电路可能产生振荡,哪些电路不能产生振荡。

图中,C B、C C、C E、C D为交流旁路电容或隔直流电容,L C为高频扼流圈,偏置电阻R B1、R B2、R G不计。

解:画出的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a)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法则。

(b) 可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c) 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法则。

(d) 可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发射结电容C b'e为回路电容之一。

(e) 可振,为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f) 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法则。

3-7 如图所示电路为三回路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图中f01、f02、f03分别为三回路的谐振频率,试写出它们之间能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两种关系式,并画出振荡器电路(发射极交流接地)。

解:(1) L2C2、L1C1若呈感性,f osc < f01、f02,L3C3 呈容性,f osc > f03,所以f03 < f osc < f01、f02。

(2) L2C2、L1C1若呈容性,f osc > f01、f02,L3C3 呈感性,f osc < f03,所以f03 > f osc > f01、f02。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
目录 Contents
•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 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 •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 电路分析的应用
01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
总结词
电路是由若干个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用于实现电能或信号传输的闭 合部分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消 耗电能的设备,中间环节则包括导线和开关等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
详细描述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是指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功 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或电能消耗,能量则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力作用而具有的势能。这些物理量 在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02
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
总结词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 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路元件的分类
总结词
电路元件可以分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两大类。
详细描述
线性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而非线性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 系则不能用线性方程表示。常见的线性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而非线性元 件有二极管、晶体管等。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总结词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和能量等。
详细描述
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求解各网 孔电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网孔的电路,特别是网孔较多的复杂电路。
04
电路分析的应用
电阻电路的分析
总结词
电阻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类型,其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详细描述

(完整word版)郑州大学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郑州大学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复习总结

第一章1.(变压器乙类推挽乙类互补推挽)2.乙类互补推挽放大电路工作原理【乙类工作时,为了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必须采用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电路】3.实际电路问题(小题)(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及补救的措施)【由于导通电压的影响,造成传输电路传输特性的起始段弯曲,在正弦波的激励下,输出合成电压波形将在衔接处出现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真】【在输入端为两管加合适的正偏电压,使它们工作在甲乙类状态】4.互补推挽电路提出的原因,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当乙类功率管工作时,只在半个周期导通为了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必须采用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电路】5.单电源供电的互补推挽电路中,电容起到了什么作用,怎么等效成双电源供电【与双电源供电电路比较,仅在输出负载端串接一个大容量的隔直流电容Cl,V CC 与两管串接,若两管特性配对,则V O = V CC/2,C L 实际上等效为电压等于V CC/2 的直流电源】6.传输线变压器传输信号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传输线变压器,低频依靠变压器磁耦合方式传输信号,高频依靠传输线电磁能交换方式传输信号,所以高频受限于传输线长度,低频受限于初级绕组电感量】7.整流器的作用【整流器:电网提供的50Hz交流电—直流电。

整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电力网提供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8.计算:利用传输线变压器,端电压相等,两端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的准则计算传输线变压构成的阻抗变换器的阻抗比第二章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1.电路结构【Z L ——外接负载,呈阻抗性,用C L 与R L 串联等效电路表示L r 和C r ——匹配网络,与Z 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节C r 使回路谐振在输入信号频率V BB——基极偏置电压,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实现丙类工作】2.偏置条件【基极偏置电压,是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实现丙类(导通小于半个周期)工作】3.工作原理【输入完整正余弦波形,ib和ic为脉冲波形,要求输出为同频率正余弦电压,所以在输入、输出端要有谐振回路,使ib和ic电流变为基波电压,实现无失真输出】4.谐振回路的作用【选频: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将失真的集电极电流脉冲变换为不失真的输出余弦电压阻抗匹配:调节 Lr 和 Cr , 谐振回路将含有电抗分量的外接负载变换为谐振电阻Re ,实现阻抗匹配】5.直流供电【因为丙类功率谐振放大器是放大高频信号,对于高频信号的直流供电来说,应该引入高频扼流圈和滤波电容,进行高低频信号隔离,提高稳定性】6.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波形形貌)】7.谐振功率放大器外部特性【负载特性放大特性(可以构成线性放大器,作为线性功放和振幅限幅器)调制特性(运用到基极、集电极调制电路,实现调幅作用)】1.正弦波振荡器【反馈振荡器、负阻振荡器】2.反馈振荡器结构组成【由主网络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合环路】3.闭合环路成为反馈振荡器的三个条件【(1) 起振条件——保证接通电源后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振荡(2) 平衡条件——保证进入平衡状态后能输出等幅持续振荡(3) 稳定条件——保证平衡状态不因外界不稳定因素影响而受到破坏】4.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组成法则【交流通路中三极管的三个电极与谐振回路的三个引出端点相连接,其中,与发射极相接的为两个同性质电抗,而另一个(接在集电极与基极间)为异质电抗】5.判断能否产生正弦振荡的方法【(1)是否可能振荡——首先看电路供电是否正确;二是看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2)是否起振——看是否满足振幅起振条件(3)是否产生正弦波——看是否有正弦选频网络】6.3.2.3例题(不看例2)7.对于各个类型的振荡电路的优势【晶体振荡器优势:将石英谐振器作为振荡器谐振回路,就会有很高的回路标准性,因此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8.实现负阻振荡器利用的是什么【平均负增量电导】9.平均负增量电导在正弦波振荡器当中实现的作用【当正弦电压振幅增加时,相应的负阻器件向外电路提供的基波功率增长趋缓。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ppt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ppt课件

1.8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 题解1.8图
解 图(a):U=1×3-2=1 V 图(b): 在图示电路中设电压U1的参考方向, 如题解1.8
图(b)所示。 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及分压关系式, 得电压
(24)//3 U1(24)//3196V
所以
U2 44U13 264V
图(c): 在图示电路中设电流I1、 I2的参考方向, 如题解 1.8图(c)所示。 由电阻串联等效及欧姆定律, 得电流
1.11 图示直流电路, 图中电压表、 电流表均是理想的, 并已知电压表读数为30 V。
(1) (2) 电压源Us产生的功率Ps为多少?
题解1.11图
解 用短路线将图示电路中两处接地点连在一起,并设 a、 b点, 电流I、 I1、 I2参考方向, 如题解 1.11图所示。 由图可见, 电流表所在支路的10 kΩ电阻同与电压表相并的 30 kΩ电阻是串联关系。 因电压表读数是30 V, 所以
图(b): 在图示电路中设节点a及电流I1、I2、I3、I4的参 考方向,如题解1.10图(b)所示。 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 得
电流
I1[4//44]5/1/6//6153A
由3个相等电阻并联分流, 得
I2I313I11331A
再由2个电阻并联分流, 得电流
I44 44I31 210.5A
对节点a应用KCL, I=I2+I4=1+0.5=1.5 A
图(c)电路中, 设电流I1、 I2、 I3如题解1.7图(c)所示。 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 得电流
I13//61 22 1//613A 再应用电阻并联分流公式, 得
I23 66I13 232A
61 I3126I1331A
对节点a应用KCL, I=I2-I3=2-1=1 A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基础1. 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来求解未知的电压和电流值。

2. 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

- 使用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电路的等效电阻。

3.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 根据欧姆定律 \( V = IR \),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

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1. 使用节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 选择一个参考节点,然后对其他节点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2. 使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

- 选择电路中的网孔,对每个网孔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3. 应用叠加定理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 将复杂电路分解为简单的子电路,然后应用叠加定理计算总的电压或电流。

第三章:交流电路分析1. 计算交流电路的瞬时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 根据交流信号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不同参数。

2. 使用相量法分析交流电路。

- 将交流信号转换为复数形式,然后使用复数运算来简化电路分析。

3. 计算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 根据电路的阻抗,可以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

第四章:半导体器件1. 分析二极管电路。

- 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使用晶体管放大电路。

- 分析晶体管的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并计算放大倍数。

3. 应用场效应管进行电路设计。

- 根据场效应管的特性,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电路。

第五章:数字逻辑电路1. 理解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 描述不同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的逻辑功能和电路实现。

2. 使用布尔代数简化逻辑表达式。

- 应用布尔代数的规则来简化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3.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 根据给定的逻辑功能,设计出相应的组合逻辑电路。

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1. 分析运算放大器电路。

-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分析电路的增益、输入和输出关系。

2. 设计滤波器电路。

电子线路_非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_绪论第一章_标准

电子线路_非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_绪论第一章_标准
特点:解调电路前包括混频器、本机振荡、中频放大 器等。
优点: 增益高,选择性好。 直接高放接收机:解调前仅包括高放,无混频器、本 机振荡、中频放大器等,增益低,选择性差。
17
6.其他通信系统
① 调频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包括上述各
模块,区别主要在于调制器和解调器上。
实现调制的模块——频率调制器;
Po 一定,C 越高,PD 越小 PC 小, 既可选 PCM
小的管子,以降低费用,也节省能源。
③ 失真小。
31
尽管功率增益也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但安全、高效和 小失真更重要,前者可以通过增加前置级祢补。
二、功率管的运用特点
1.功率管的运用状态 根据功率管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导通时间的不同,功率管 运用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等多种。
非线性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时,使用了器件特性的 非线性部分,利用器件的非线性完成振荡、频率变换等功 能。
器件特性与使用条件密切相关,例如:
2
小信号条件下,输入信号小,在一定条件下电路可用 线性等效电路表示,例如各种小信号放大器(《线性电子线 路》)中,器件的特性归属线性电子线路。
大信号条件下,输入信号大,必涉及器件的非线性部 分,例如功率放大器。故不能用线性等效电路表示电子器 件的特征,而必须用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所以,功放 归属非线性电子线路。
18
(2)本课程讨论的内容——三类电路 ① 功率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可将直流 电源提供的部分功率转换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的输出信 号功率,并使输出信号的功率大于输入信号的功率。
② 振荡电路——可在不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稳定 地产生特定频率或特定频率范围的正弦波振荡信号。
③ 波形变换和频率变换电路——能在输入信号作用 下产生与之波形和频谱不同的输出信号。包括:调制电路、 解调电路、混频电路和倍频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__第四版

高频电子线路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__第四版
4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解答
1-3 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凋制?如何进行调制? 答: 因为基带调制信号都是频率比较低的信号,为了达到较高的 发射效率和接收效率,减小天线的尺寸,可以通过调制,把 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载波附近;另外,由于调制后的 信号是高频信号,所以也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实现了信道复 用。 调制方式有模拟调调制和数字调制。在模拟调制中,用调 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在调幅方式中,AM普通 调幅、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单边带调幅 (SSB)、残留单边带调幅(VSSB);在调频方式中,有调 频(FM)和调相(PM)。 在数字调制中,一般有频率键控(FSK)、幅度键控 (ASK)、相位键控(PSK)等调制方法。 5
3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解答
1-2 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 是什么? 答: 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 号。 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 (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 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 (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 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 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 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解答
1-4 无线电信号的频段或波段是如何划分的?各个频段的传 播特性和应用情况如何?
6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解答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1 1-2 1-3 1-4
1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解答
1-1 画出无线通信收发信机的原理框图,并说出各部分的功 用。 答:
话 筒 音频 放大器 调制器 变频器 激励放大 输出功 率放大

非线性电路-习题解

非线性电路-习题解

率放大器例1-1图例1-1为变压器耦合甲类功率放大器。

图中,R T1为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直流电阻,例1-2变压器的匝比为n=4。

调节R b,使电路不失真的输出功率最大。

(1)求静态集电极电流。

(2)若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负载得到的最大交流输出功率是多少?(3)若调节电位器使R b减小,同时增大输出信号,输出波形将如何变化?解:(1)R L在初级的反射电阻为R L'=n2R L=42×8Ω=128Ω总的交流负载电阻为R L"=R L'+R T1=138Ω为了使输出功率最大,静态工作点应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若忽略R T1的直流负载作用,则应使(2)晶体管的最大输出功率为负载得到的输出功率为(3)R B减小,I CQ将增大,交流负载线将向上平行移动。

若增大输出信号,输出波形将产生饱和失真,其负峰值大于电源电压V CC,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右图所示。

例1-2 某晶体管收音机的功率输出级电路如图例1-2所示。

(1)若R T2=0,Tr2传输效率ηT=80%,R E短路,T1、T2的V CE(sat)≈0,试求负载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 Lmax ;(2)在输出最大功率时,求电源供给的峰值电流和平均电流;(3)校核采用3AX22是否满足要求?(晶体管手册3Ax22的P CM=125mW,V(BR)CEO≥18V,I CM=100mA变压器初级的耗损电阻为2R T1,所以忽略R E的负载效应,晶体管的交流负载为R=R L'+R T1=72+18Ω=90Ω。

负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每管的功耗为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 cm=66.7mA<I CM=100mA最高反向电压V CEmax≈2V CC=12V<V(BR)CEO=18V采用3AX22可以满足要求。

例1-3 图例1-3为某收音机的输出电路。

(1)说出电路名称;(2)简述C2、C3、R4、R5的作用;(3)已知V CC=24V,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0max=6.25w,估算对称功放管T2、T3的饱和压降;(4)若V CE(sat)≈0,求极限运用时,电路的输出功率P0max,每个功率管的最大管耗P cmax,最大集电极峰值电流I cm,流过电源的平均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一功率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仅受其极限参数限制?为什么?解:否。

还受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极限参数中,P CM 还受功率管所处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影响。

1-3 一功率放大器要求输出功率P 。

= 1000 W ,当集电极效率ηC 由40%提高到70‰时,试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 D 和功率管耗散功率P C 各减小多少?解:当ηC1 = 40% 时,P D1 = P o /ηC = 2500 W ,P C1 = P D1 - P o =1500 W当ηC2 = 70% 时,P D2 = P o /ηC =1428.57 W ,P C2 = P D2 - P o = 428.57 W 可见,随着效率升高,P D 下降,(P D1 - P D2) = 1071.43 WP C 下降,(P C1 - P C2) = 1071.43 W1- 如图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1-2-1(a )所示,已知V CC = 5 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 、P D 、ηC (运用图解法):(1)R L = 10Ω,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 = 5 Ω,I BQ 同(1)值,I cm = I CQ ;(3)R L = 5Ω,Q 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 = 5 Ω,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 R L = 10 Ω 时,作负载线(由V CE = V CC - I C R L ),取Q 在放大区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由图得V CEQ1 = 2.6V ,I CQ1 = 220mA ,I BQ1 = I bm = 2.4mA因为V cm = V CEQ1-V CE(sat) = (2.6 - 0.2) V = 2.4 V ,I cm = I CQ1 = 220 mA所以mW 264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1 =1.1 W ,ηC = P L / P D = 24%(2) 当 R L = 5 Ω 时,由V CE = V CC - I C R L作负载线,I BQ 同(1)值,即I BQ2 = 2.4mA ,得Q 2点,V CEQ2 = 3.8V ,I CQ2 = 260mA这时,V cm = V CC -V CEQ2 = 1.2 V ,I cm = I CQ2 = 260 mA所以 mW 156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2 = 1.3 W ,ηC = P L / P D = 12%(3) 当 R L = 5 Ω,Q 在放大区内的中点,激励同(1),由图Q 3点,V CEQ3 = 2.75V ,I CQ3= 460mA ,I BQ3 = 4.6mA , I bm = 2.4mA 相应的v CEmin = 1.55V ,i Cmax = 700mA 。

因为V cm = V CEQ3 - v CEmin = 1.2 V ,I cm = i Cmax - I CQ3 = 240 mA所以mW 144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3 = 2.3 W ,ηC = P L / P D = 6.26%(4当 R L = 5 Ω,充分激励时,I cm = I CQ3 = 460 mA ,V cm = V CC -V CEQ3 = 2.25 V所以 mW 5.517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3 = 2.3 W ,ηC = P L / P D = 22.5%1-7 如图所示为三种甲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采用相同的功率管及V CC 值。

设V CE(sat) = 0,I CEO = 0,变压器是理想无耗的,试在同一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各电路的交、直流负载线,并求这三种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之比)c max(L )b max(L )a max(L ::P P P 。

解:(1 ○1 直流负载线方程 v CE = V CC - i C R C ,负载线CD ,当i C = I CQ 时,V CEQ = V CC - I CQ R C 。

○2 交流负载线中点过Q ,斜率为(-1/L R '),C C L L 21//R R R R ==',根据交流负载线 AB 得I cm = I CQ ,V cm = V CEQ = I cm LR ' 代入V CEQ 方程中 V cm = V CC - I cm R C = V CC - I CQ R C = V CC - 2I cm LR '= V CC - 2V cm 解得LCC cmCC cm 3131R V I V V '==, 即L2CC L CC CC )a m ax(L 181313121R V R V V P '='⨯⨯= L2CCcmCC CQ CC D 31R V I V I V P '===所以 61D)a max(L C ==P P η (2) 交流负载相同,均为CF ,为获最大输出功率,Q 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故V cm = V CEQ = V CC /2,L CC CQ cm 2R VI I ==所以 ;L 2CCcm cm )b max(L 8121R V I V P ==L2CC CQ CC D 2R V I V P ==41D)b max(L C(b)==P P η (3) 因为直流负载电阻为零,故直流负载线为CG ,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LR ')的直线MN ,当Q C 处于中点时,得V cm = V CEQ = V CC ,L CC CQ cm R VI I '==,L 2CCcm cm )c max(L 2121R V I V P '==,L 2CC CQ CC D R V I V P '== 所以21D )c max(L C(c)==P P η 所以36:9:421:81:181::)c m ax(L )b m ax(L )a m ax(L ==P P P 6:3:221:41:61::C(c)C(b)C(a)==ηηη1-8 如图(a )所示为变压器耦合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图(b )所示为功率管的理想化输出特性曲线。

已知R L = 8 Ω,设变压器是理想的,R E 上的直流压降可忽略,试运用图解法:(1)V CC = 15 V ,L R ' = 50 Ω,在负载匹配时,求相应的n 、P Lmax 、ηC ;(2)保持(1)中V CC .I bm 不变,将I CQ 增加一倍,求P L 值;(3)保持(1)中I CQ 、LR '、I bm 不变,将V CC 增加一倍,求P L 值;(4)在(3)条件中,将I bm 增加一倍,试分析工作状态。

解:(1) 因为V CC = 15 V ,LR '= 50 Ω,负载匹配时,A 3.0LCCcm CQ1='==R V I I 由此得知Q 1的坐标为Q 1(15V ,0.3A),Q 1点处于交流负载线AB 的中点,其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A (32 V ,0),B (0,0.6A)。

由图可见I cm = I CQ1=0.3A ,V cm = V CC = 15 V此时,W 25.221cm cm Lm ax ==I V P ,W 5.4CQ CC D ==I V P%505.425.2D max L C ===P P η,5.2850L L =='=R R n (2) LR '是否变化没说明,故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L R '不变时,因为I CQ 增加一倍,因此,L R '已不是匹配值,其交流负载线平行移动,为一条过Q 2点的直线EF(LR '不变,斜率不变,I CQ 增加,Q 点升高) 此时,由于V CC 、I bm 、LR '都不变,其P Lmax 亦不变,为2.25 W (I bm 不变,I cm 不变,V cm 不变)但 P D = V CC ⨯ I CQ = 9 W ηC = P Lmax / P D = 25%○2当L R '改变时,且L R '< 50 Ω,交流负载线以Q 2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但由于V CC 、I bm 、I cm 不变,因而LR '↓ → P L ↓ ηC ↓ 当LR '> 50 Ω,交流负载线以Q 2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但由于激励不变,输出将出现饱和失真。

(3) V CC = 30 V ,交流负载线平移到EF ,静态工作点为Q 3,因为I bm 不变,所以V cm 不变,I cm 不变,因此P L 不变,P L = 2.25 W ,但V CC = 30 V ,所以P D = V CC ⨯ I CQ = 9 W ηC = P L / P D = 25%(4) I bm = 6 mA ,以Q 3点为静态工作点,出现截止失真。

1-9 单管甲类变压器耦合和乙类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采用相同的功率管3DD303、相同的电源电压V CC 和负载R L ,且甲类放大器的L R '等于匹配值,设V CE(sat) = 0, I CEO= 0,R E 忽略不计。

(1)已知V CC = 30 V ,放大器的i Cmax = 2 A ,R L = 8 Ω,输入充分激励,试作交流负载线,并比较两放大器的P omax 、 P Cmax 、ηC 、L R '、n ;(2)功率管的极限参数P CM = 30 W ,I CM = 3 A ,V (BR)CEO = 60 V ,试求充分利用功率管时两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ax 。

解:(1) 见表 甲类乙类交流负载线P omax W 15212121Cm ax CC cm cm ==i V I V W 30212121Cm ax CC cm cm ==i V I V P Cmax2P omax = 30 W0.2P omax = 6 W(单管)ηC50%78.5%LR ' Ω=302/omax 2CC P VΩ=152/omax 2cm P Vn 94.1830L L =='R R 37.1815L L =='R R (2)见表 甲类 乙类P omaxW 15W 302121CM m ax o =⨯=≤'P P W 5.22A 3V 608181CM (BR)CEO omax=⨯⨯=≤''I V P所以W 15m ax o om ax='=P PW 45A 3V 604141CM(BR)CEO max o =⨯⨯=≤'I V PW 150W 3055CM omax =⨯=≤''P P 所以W 45m ax o om ax ='=P P1-14 如图所示为两级功放电路,其中,T l 、T 2工作于乙类,试指出T 4、R 2、R 3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