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T 5587.17-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打捞绳类落物作业规程

合集下载

修井作业操作规程完整

修井作业操作规程完整

修井作业操作规程第一部分油(水)井施工准备第一章施工准备丨、施工前,作业公司调度室应向作业队派出修井计划,并派专人同作业队共同落实“两点一线”。

准确掌握到达油(水)井井场路线所经过的公路桥梁承载情况,以及若有污染、占用老乡土地等纠纷,应及时与相关作业区调度室取得联系并汇报处调度室,提早解决,并提前一天通知作业队准确的修井时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作业队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要求耋勃口施工人员做到五知:知施工目的,知井下情况、知施工步骤、知质量要求、知安全注意事项。

3、作业队上井时应带齐作业所需的各类工具、用具、材料、资料及安全防火用具和个人劳保护具。

4、修井机上所有仪器、仪表等易碎物品,如指重表、探照灯等,上井途中要妥善保管,防止损坏。

第二章井场布置一、油水井井场布置总的原则1、根据自然环境、风向、修井工艺要求及井场实际,合理布局,方便施工。

2、满足防喷、防爆、防火、防毒、防冻、防洪防汛等安全要求。

3、有环境保护设施,防止环境污染。

4、井场布置方向应考虑风频、风向。

二、总体要求1、井场方向的确定(附示意图)(1)以井口为中点,以井架基础的两条垂直平分线的延长线为准线,划分井场的前、后、左、右。

(2)以与施工区入口平行的井架底座的垂直平分线为准线,施工区入口所在区域为前。

(3)站在施工区入口前方的准线上,面对施工区入口,准线左侧区域为左,准线右侧区域为右。

2、施工区的划分及大小确定(1)施工区以井口为中心,维修井施工区长度不小于30ln,宽度不小于30m;措施井长度不小于50m,宽度不小于30m。

(2)施工区、生产井分别用彩条旗圈闭隔离。

(3)丛式井施工,生产井用彩条旗圈闭隔离。

三、井场布置规范1、井口装置(1)根据施工设计安装相应的井口装置。

(2)井口应配置操作台(防滑板)。

(3)井口应安装防喷器,油套压处安装压力表。

(4)停止作业时,井口装置应处于关闭状态。

2、井架基础(1)井架基础采用活动基础,摆放在后井场。

热力技术规程14篇

热力技术规程14篇

热力技术规程14篇【第1篇】油泵站操作工热力运行工平安技术操作规程1.油泵站内严禁烟火,油泵站区域应挂有醒目的"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必需懂得油类防、灭火学问和扑救油火的办法。

2.操作工应对油泵站区域的平安负责。

做好油料收发和当班记录。

严禁酒后上班,严禁穿带铁钉鞋和化纤服装进入油泵站区域内。

3.散落在地面的油类必需时清除或盖以河砂,不准用新炉灰盖。

4.吸油用的齿轮不准空转,发觉有空转现象时应准时停车。

5.油站区域检修设备需要动火,必需经消防、技安部门批准,有牢靠的平安措施后,方可举行。

6. 油泵站的各种电器均需采纳防爆电器,不得任意乱拉暂时线。

【第2篇】热力值班工平安技术操作规程一、值班人员应当熟知站内各台设备的主要作用,设备的结构性能。

熟知设备事故的处理办法和处理一般故障技能;二、值班人员应熟知本站供热、供暖系统的工艺流程,把握各台设备的操作办法和维护保养学问;三、设备运行要按照供热负荷准时调节供汽压力,蒸汽分汽缸的表压力一般保持在0.6——0.8mpa,不得高于0.85mpa。

经过减压装置后系统压力一般保持在0.38——0.4mpa,不得高于0.45mpa;四、供暖系统运行前的预备工作:1.必需检查站内各阀门是否调整灵便,开启热水系统应开的阀门。

2.必需保持水处理系统能提供合格的阮化水。

3.必需检查各台给水泵的润滑是否充分,冷却水应畅通。

4.必需通知官工开启系统全部的放气阀,关闭全部的排水阀。

5.完成上述检查后,可开启补水泵对系统停止缓慢充水,至回水管上的压力表有0.32mpa的表压显示方可停泵。

6.开启循环泵停止冷循环,循环水泵出口压力不得高于0.65mpa 表压。

五、供暖系统的管理工作:1.系统带热应缓慢停止,水温升高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20℃。

2.应准时向系统补充合格的阮化水,保证回水压力不小于0.4mpa 表压。

3.应注重巡察检查设备的运行,保持良好的情况。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样本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样本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 井下作业井筒准备SY/T5587.5--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油水井井筒准备过程中的施工准备、作业程序与质量控制、安全环保要求和资料录取。

本部分适用于井下作业过程中的井筒准备施工作业, 包括起下油管作业、探砂面、冲砂洗井和通井、刮削套管工序的过程控制。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Y/T5587的本部分。

2.1冲砂向井内高速注入流体, 靠流体作用将井底沉砂冲散, 利用流体循环上返的携带能力将冲散的砂子带到地面的方法。

2.2正冲砂修井液沿冲砂管向下流动, 在流出冲砂管口时以较高流速冲击砂堵, 冲散的砂子与修井液混合后, 一起沿冲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

2.3反冲砂修井液由套管与冲砂管的环形空间进入, 冲击沉砂, 冲散的砂子与修井液混合后沿冲砂管上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

2.4正反冲砂采用正冲的方式冲散沉砂, 并使其呈悬浮状态, 然后改用反冲洗, 将砂子带到地面的方式。

2.5正洗井修井液从油管进入, 从油套环形空间返出的洗井方法。

2.6反洗井修井液从油套管环形空间进入, 由油管返出的洗井方法。

2.7喷量洗井出口液量大于进口液量的差值, 也就是洗井过程中从地层喷出的液量。

2.8漏失量洗井进口液量大于出口液量的差值, 也就是洗井过程中漏人地层的修井液液量。

2.9通井用规定外径和长度的柱状规下井直接检查套管内通径的作业。

2.10套管刮削刮削套管内壁, 清除套管内壁上水泥、硬蜡、盐垢及炮眼、毛刺等的作业。

2.11痕迹通井时通井规经井内摩擦、碰挤后所显示的痕印。

3.施工准备3.1资料准备3.1.1 基础数据( 包括井斜数据) 、当前井内状况、施工目的及注意事项。

3.1.2 施工井地质方案和工程设计应资料齐全、数据准确。

3.1.3 井内油管规格、根数和长度, 井下工具名称、规格深度及井下管柱结构示意图。

3.1.4 历次作业情况及井下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实物图片及铅印图。

石油开发 井下作业 验封、找漏、找(验)串、求吸水操作规程

石油开发  井下作业  验封、找漏、找(验)串、求吸水操作规程

验封、找漏、找(验)串、求吸水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油(气)、水井验封、找漏、找(验)串、求吸水操作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油气田井下作业验封、找漏、找(验)串、求吸水操作。

2 引用标准SY/T5587.8-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找串、封串、验串作业规程3 程序内容3.1 施工准备作业液,高压管线 80m。

3.2 施工程序3.2.1 按《下油管(含带工具)操作规程》完成下钻操作。

3.2.2 按《封隔器坐封操作规程》坐封封隔器。

3.2.3 连接接管线并按设计压力要求试压至合格。

3.2.4 测准套管原始溢流量或灌满油套环空。

3.2.5 正循环注入作业液,泵压上升至稳定或设计压力,持续注入 30min 以上。

3.2.6 以溢流量不大于原始溢流量或套管无溢流为验封合格。

套管无漏失套管无溢流或套压无变化为、夹层不串,找漏时需正反打压,根据压力变化分析出漏点所在位置或有无漏点,稳定注入量即为所求层段该压力下的吸水量。

3.2.7 若溢流量大于原始溢流量 10L/min 以上,则必须上提封隔器至射孔段顶部以上 10~20m,对封隔器按 3.2.1~3.2.4 程序验封确认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4 质量、安全、环保规定4.1 质量规定4.1.1 作业液清洁,管线必须试压合格。

验窜时要按高、低、高或低、高、低的打压方式进行,每个点打压 10min。

初步确定套管漏点位置和夹层窜通后,都应将封隔器提到射孔段以上,对封隔器的完好程度进行检验,再进行二次验证,以确保结论准确无误。

找完一个点更换坐封点时,卸压迅速要缓慢,防止地层出砂。

找出漏点和窜通部位后,用求汲水的方式对漏点和窜通部位求漏失量和窜通量,为封漏、封窜作业提取可靠资料。

4.1.2 资料录取:原始溢流量(或灌入作业液量)、作业液名称、密度、用量、泵压、排量、时间、注入量、返出量、结论,共 10 项。

4.2 安全环保规定4.2.1 施工时一旦管线发生泄露,停泵泄压后整改管线。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SY/T 5587《常规修井作业规程》分为九个部分:➢──第1部分:注水井调配;➢──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代替SY/T 5587.3-1993、SY/T 5789-1993);➢──第4部分:找串漏、封串堵漏(代替SY/T 5587.4-1993、SY/T 5587.8-1993);➢──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代替SY/T 5587.5-1993、SY/T 5587.6-1993、SY/T 5587.7-1993、SY/T 5587.16-1993);➢──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第10部分:水力喷砂射孔;➢──第11部分:钻铣封隔器、桥塞(代替SY/T 5587.11-1993、SY/T 5587.18-1993);➢──第12部分:打捞落物(代替SY/T 5587.12-1993、SY/T 5587.13-1993、SY/T 5587.17-1993、SY/T 5587.19-1994、SY/T 5587.20-1994);➢──第14部分:注塞、钻塞(代替SY/T 5587.14-1993、SY/T 5587.15-1993)。

➢注:第2部分SY/T 5587.2-1993已废止。

➢1、任务来源➢根据国经贸厅行业[2003]22号《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国经贸委下达的修订计划中要求,将SY/T5587.5-93、SY/T5587.6-93、SY/T5587.7-93、SY/T5587.16-93四项标准整合为《井下作业井筒准备》操作规程。

➢2、整合前后的主要不同➢──将原标准中“冲砂液”、“洗井液”统一为“修井液”;➢──不再使用“必须”、“禁止”、“不得”等作为要求语言,统一改为“应”或“不应”;➢──删除了对施工设计的要求内容;同时删除了《油水井探砂面,冲砂施工设计书格式》与《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设计书内容及格式》以及《冲砂水力计算》的附录内容;➢──附录标题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的标识;➢──增加了各工序施工对环保和油层保护的要求;➢──对四项代替标准在整合过程中发现的内容交叉描述部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统一了排量计量单位;➢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油水井井筒准备过程中的施工准备、作业程序与质量控制、安全环保要求和资料录取。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ICS 75.020E92备案号:14035-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587.3—2004代替SY/T 5587.3—93,SY/T 5789—9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Codes for Conventional workover job -Part 3: killing well displaced flow and induced flow2004—07—03发布 2004—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SY/T 5587.3—2004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施工设计 (1)4 作业准备 (2)5 作业程序 (2)6 作业质量控制 (3)7 职业安全与环境保护 (4)8 施工资料录取及施工总结 (5)附录A(资料性附录)压井(替喷)液密度、用量计算公式 (6)Ⅰ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1 范围SY/T 5587.3 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作业的施工设计、作业准备、作业程序、质量控制、职业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和资料录取。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井压井、替喷和诱喷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Y/T 558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Y/T 5587.5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3 施工设计3.1 资料准备3.1.1 井下管柱结构和现状(油管规格、下井工具规格及深度、采油泵与杆规格), 套管资料数据。

3.1.2 生产情况(产液量、产气量、气液比、综合含水率;静压、流压、油压、套压和压力梯度;水井的注入方式、注入压力、日注量和累计注入量等)。

油水井打捞落物

油水井打捞落物

打捞落物施工目的:打捞钻塞一、参数设计:根据地质设计,本井在完成5级压裂,第6级下电桥至1100米遇阻,上提解卡无效,经请示后在1100米座封桥塞,目前井下有落物,需打捞落物,钻塞后继续压裂施工。

二、地质要求:(1)打捞井下落物,井内落鱼自上而下:约30米电缆+测井工具串+桥塞。

测井工具串:释放桥塞工具+桥塞点火筒+点火装置+1m射孔枪+多级点火筒+加重杆+定位器+马龙头;(2)钻除井内桥塞(桥塞位1100m),并清除残留物。

施工步骤:1、准备:2、排液降压:3、压井:4、座防喷器:5、清丈:6、打捞电缆:7、打捞工具串:8、钻桥塞:9、通井:10、完井:施工过程简介一、打捞钢丝及工具串•上修最初,由于工具串中包括一段1m长枪身,需要在测井队的现场配合下完成打捞,按照设计要求下入独钩未能捞获钢丝,再次下入打捞筒成功带出工具串及少量钢丝,通过检查判断前次未捞起的钢丝已经碎断在井内,并且核实工具串结构后,发现最底部的桥塞推筒连同与上部工具串的连接件未能带出。

二、打印、打捞小件落物根据测井队提供资料与小队下入铅印的打印结果证实推筒上部有连接件和碎钢丝覆盖,无法直接打捞推筒。

而且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没有合适的打捞工具,外捞工具行程不够,内捞怕推筒挡键卡在内孔进不去或形成卡钻,于是在措施变更后第一次下强磁打捞器捞出部分小件及钢丝,二次打捞未有收获。

检查铅印侧面有明显钢丝绳痕迹捞出物为桥塞推筒上部环形零件及部分钢丝•再次打印,验证鱼顶扔有碎钢丝及小块零件•经过与分公司生产办商量,决定再次变更。

下入套铣筒,泵车配合边套铣边循环修井液,意在不破坏推筒打捞内孔的基础上,使得小件落物通过套铣呈自由状态并向中间归拢。

•上提出套铣筒本身就带出不少钢丝等落物,再次下入强磁打捞器尽量捡拾残余。

如此,打印出来的鱼顶效果,呈现出较好的可捞状态。

•但是,针对这种推筒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打捞工具,而且要确保打捞工具在遇卡的情况下能够安全退出来,防止井内情况复杂化,分公司生产办与技术科沟通决定对可退式打捞矛进行改造使锚杆能够顺利进入推筒内部。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抽汲操作规程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抽汲操作规程

抽汲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油气水井井下抽汲操作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油气水井进行的抽汲施工作业。

2引用标准SY/T5789-93油气井诱喷作业规程3程序内容3.1施工准备3.1.1抽汲设备的安装3.1.1.1采用捞砂滚筒作为抽汲动力时,首先应将游动滑车下放,直到平放在小平台侧面的地面上(尽量靠近修井机方向),游动滑车大绳的长度以刚好放松不承受拉力为原则。

3.1.1.2采用XT-12通井机时,XT-12通井机应尽量停放于上风或者侧风方向,离井口的距离应大于井架的高度,同时必须挖打地锚坑用于安装抽汲地滑轮,该地锚坑位于通井机与井口的连线上,距井口1~2米,该坑的规格:深1.5m,上宽0.8m,上长1.2m,下宽0.8m,下长1.5m。

采取辅助措施(给地滑轮加装底座或采用支架将地滑轮悬挂)确保地滑轮不落地、不倾倒,地滑轮与地锚坑之间用φ19mm或φ19mm以上的钢丝绳连接,同时在地滑轮与井口之间用直径为φ19mm的钢丝绳连接一条保险绳,保险绳的长度应该以正常抽汲时处于松弛状态为宜。

3.1.1.3选择自走式捞油车时执行《抽汲车操作保养规程》及《捞油操作规程》有关规定。

3.1.2抽汲钢丝绳和天、地滑轮的选择及检查保养3.1.2.1抽汲作业采用φ19mm的钢丝绳,钢丝绳的长度要确保抽汲到最大深度时滚筒上余下的钢丝绳不少于30圈。

3.1.2.2抽汲用天、地滑轮的选择:采用XT-12通井机抽汲时,天、地滑轮的直径应该在φ20-50cm之内,采用捞砂滚筒或者捞油车抽汲时,滑轮的规格应符合原车配备的滑轮规范。

3.1.2.3采用XT-12通井机抽汲时,天滑轮应该用φ19mm或φ19mm以上的钢丝绳悬挂在游动滑车上,高度位于修井机的二层平台附近(如果是专用抽汲井架则不必要),以便于观察天滑轮和抽汲情况。

3.1.2.4抽汲用天、地滑轮的检查保养:采用XT-12通井机抽汲时,天、地滑轮应该每隔3天检查保养1次,采用捞砂滚筒或者捞油车抽汲时,应在立井架前对滑轮彻底检查保养1次,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滑轮运转情况,确保滑轮运转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