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工程大补复习资料

过程控制工程大补复习资料
过程控制工程大补复习资料

1、在PID调节中,比例作用是依据(偏

差的大小)来动作的,在系统中起着(稳定被调参数)的作用;积分作用是依据(偏差是否存在)来动作的,在系统中起着(消除余差)的作用;微分作用是依据(偏差变化速度)来动作的,在系统中起着(超前调节)的作用。

2、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前馈控制一般应用于扰动(可测)和扰动(显著)与扰动(频繁)的场合。

3、生产保护性措施有两类,一类是(硬保护措施),另一类是(软保护措施)。

4、选择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的型式主要是依据( 工艺要求) 、(对象特性)和(干扰性质)而定。

5、选择控制系统中选择器的形式上分为(高选)器和(低选)器。

6、在什么情况下要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画出其方块图。并说明在系统中,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各起什么作用?

答:①主要干扰是可测而不可控的变量。

②对象的控制通道滞后大,反馈控制不

及时,控制质量差

前馈控制用于补偿主要干扰;反馈控制

用于克服其它次要干扰。

7、试确定下图两个系统的执行器气开/气关形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

答:(a)图中,执行器应选择气关式,控制器应用正作用。

(b)图中,执行器应选择气开式,控制器应用反作用。

9、画出精馏塔双温差控制系统示意图,并说明温差信号都是在何处选取的?

8、下图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

(1) 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控制系统?试

画出其方块图。

(2) 如果聚合釜温度不允许过高,否则易发生事故,试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

(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

(4)如果冷却水的温度是经常波动的,上述系统应如何改进?

(5)如果选择夹套内的水温作为副变量构成串级控制系统,试画出其方块图,并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

答:⑴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⑵气关阀;

⑶副控制器为正作用、主控制器为正作用;

(4) 应以夹套水温为副变量,构成聚合釜温度—夹套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5) 主、副控均应选为反作用控制器。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B

《过程控制系统》(B)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中,有时将、和统称为过程仪表,故过程控制系统 就由过程仪表和两部分组成。 2、仪表的精度等级又称,级数越小,仪表的精度就越。 3、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生产过程,被控参数包括、、、 和成分等变量。 p三种。 4、工业生产中压力常见的表示方法有、和负压(真空度) a 5、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和快开流量特性四种。 6、时域法建模是试验建模中的一种,可分为法和法。 7、对于滞后小,干扰作用频繁的系统,PID调节器不应采用作用。 8、分程控制根据调节阀的开闭形式分为两类,即和。 9、DCS的设计思想是分散、集中。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串级控制系统 2、现场总线 3、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简述执行器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2、简述单回路控制系统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整定的步骤。 3、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 4、如图所示的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为保证锅炉不被烧干: (1)给水阀应该选择气开式还是气关式?请说明原因。 (2)液位控制器(LC)应为正作用还是反作用?请说明原因

四、分析与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本题20分) 1、(本小题8分)如下图所示的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扰动来自燃料流量的波动,试分析: (1)该系统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控制系统?画出其方框图; (2)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并说明原因。 2、(本小题12分)如下图所示液位过程,它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储罐。来水首先进入储罐1,然后再通过储罐2流出。试建立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 ()(2s Q s H i 。(1R 、2R 分别是两个阀门的线性液阻)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复习题 (课程代码392217) 一、选择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1、下列不属于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是() 选项A)被控对象 选项B)被测对象 选项C)测量变送 选项D)控制器和控制阀 答案:B 2、在工业控制中,使用最多的控制系统是() 选项A)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选项B)串级控制系统 选项C)比值控制系统 选项D)前馈控制系统 答案:A 3、下列中对干扰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K f增加,余差增加,系统稳定性不变 选项B)T f增加,过渡过程时间减小 选项C)T f增加,振荡幅值减小 选项D)τf增加,余差减小 答案:D 4、下列中对控制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一般希望放大倍数K0大些好,易于调节 选项A)一般希望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小些好,但不能过小 选项C)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系统才灵敏 选项D)时间常数大,系统的工作频率低 答案:D 5、下列对操纵变量选择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操纵变量必须可控 选项A)选择通道放大倍数相对大的 选项C)选择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小一点的 选项D)选择通道的纯滞后尽量小 答案:C 6、下列中对控制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K0增加,余差增加,系统稳定性不变 选项B)T0增加,过渡过程时间增加 选项C)T0增加,系统频率变慢 选项D)τ0增加,稳定程度大大降低 答案:A 6、下图的曲线中,哪一条是对数流量特性的是()

选项A)1 选项B)2 选项C)3 选项D)4 答案:B 7、在控制系统中,能准确、快速、及时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 选项B)定值系统 选项C)程序系统 选项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8、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保持不变的系统属于() 选项A)随动系统 选项B)定值系统 选项C)程序系统 选项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有规律变化的系统属于() 选项A)随动系统 选项B)定值系统 选项C)程序系统 选项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0、用来表征生产设备或过程运行是否正常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选项A)被控对象 选项B)被控变量 选项C)操纵变量 选项D)测量值 答案:B 11、受控制器的操纵,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值的物理量是() 选项A)被控对象 选项B)设定值 选项C)操纵变量 选项D)测量值 答案:C 12、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选项A)K/(Ts+l) 选项B)K/Tis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开环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不能保证消除误差,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不高。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环节返回到输入端;根据偏差控制被测量可以偏差减小或消除,闭环系统较为复杂,闭环控制系统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般自动控系统包括被控对象,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执行器1、被控对象:是植被控制的工业设备或装置。2、检测变送单元:测量被控变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标准信号,输出作为测量值,即把被控变量转化为测量值。3、控制器: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的偏差信号,并控制某种预定的控制变量进行运算,给出控制信号。4、执行器:接收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直接改变操纵变量 按设定值的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按设定值的不同,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三大类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 对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他们分别表示了对系统哪一方面的性能要求?答:基本要求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准快,过渡过程的单项性能指标1、衰减比n放映了系统的稳定性2、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Emax,衡量过渡过程动态准确性3、回复时间Ts衡量控制系统快速性4、余差描述静态准确性的指标 一阶自衡非振荡过程的特性参数有哪些(过程特性的一般分析)?各有何物理意义?答:一阶自衡非振荡过程的特性参数有K、T、To K:放大系数T:时间常数To:纯滞后时间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常规控制的基本控制规律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常规控制器的基本控制规律有比例控制P积分控制I和微分控制D各种控制规律的特点:1、比例控制规律,控制速度很快,输出输入成正比,不具备消除偏差的性质是有差调节。2、积分控制规律:输出与偏差的积分成正比,控制速度较慢主要特点是能够消除余差3、微分控制规律:输出与偏差变化速度成正比,有超前控制的有点,不能消除余差 工业实际使用的控制规律主要有哪几种?试分别简述它们的适用场合。答:工业生产实际中使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控制P,比例积分控制PI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 三种1、液位、一般要求不高,用P或PI控制规律2、流量:时间常数小,测量信息中夹杂有噪音,用PI或加反微分3、压力:液体介质的时间常数小,气体介质的时间常数中等,用P或PI。4、温度和成分分析:容量滞后较大宜用PID控制规律。 什么是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两者有什么关系?系统设计时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流量特性?答:理想流量特性:控制阀两端压差恒定时的流量特性为理想流量特性,又称固有流量特性。工作流量特性是指控制阀的相对开度与相对流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工作流量特性。理想流量特性:是工作流量特性的理想化模型 何为串级控制?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框图,并指出它在结构上与简单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两个控制器想连接组成,其中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与简单控制系统的区别:1、串级控制系统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象2、主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3、串级控制系统的主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如何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它们与控制阀的开关形式有关系?答: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作用方式的选择是根据工艺安全要求在选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后,按照使副回路构成副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的,因此,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式与副对象特性及控制阀的气开气关有关,其选择方法与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方法相同,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作用方式的选择完全由工艺情况确定,而与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及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式完全无关,即只需根据主对象特性,选择与其作用方向相反的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1、开环控制系统2、闭环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选择方法:1、选择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2、选择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把用来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作变量。控制阀的组成: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

过程控制工程试题考试题及其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的增加,控制作用增强,克服干扰的能力最1.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 大, 系统的余差减小,最大偏差减小。 2.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不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 3.建立过程对象模型的方法有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4.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和可靠。 5. 控制阀的选择包括结构材质的选择、口径的选择、流量特性的选择和正反作用的选择。 6.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对控制器的输出限幅、限制控制器积分部分的输出和积分切除法。 7.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f K增加,扰动作用增强,系统的余差增大,最大偏差增大。 8.在离心泵的控制方案中,机械效率最差的是通过旁路控制。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电气阀门定位器有哪些作用

答: ①改善阀的静态特性 ②改善阀的动态特性 ③改变阀的流量特性 ④用于分程控制 ⑤用于阀门的反向动作 2.简述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答:(1)副回路的选择必须包括主要扰动,而且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扰动;(2)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应匹配;(3)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4)要注意生产上的经济性。 3. 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简单控制系统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和变送器,一个调节阀和一 个调节器组成。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变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 为标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将检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设定值进 行比较,得出偏差,并把偏差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运算结果输出到执 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回路中的最终元件,直接用于改变操纵量,以克服干扰,达到控制的目的。 4.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采用前馈-反馈复合系统将能较 大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根据干扰工作;及时;精度不高,实施困难;只对某个干扰 有克服作用.反馈的特点作用依据是偏差;不及时:精度高,实施方便,对所有干扰都有克服作用.由于两种控制方式优缺点互补, 所以前馈-反馈复合系统将能较 大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三、(10分)一个如图1所示的换热器,用蒸汽将进入其中的冷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生产工艺要求热物料出口温度维持恒定(1 T≤ ?℃).试设计一简单温度控制系统,选择被控量和操纵量,画出其结构原理图,并选择调节器的控制规律。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 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 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 (3)控制结构方面:反馈为闭环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即使闭环环节中每个系统都是稳定的,但闭环后稳定与否,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前馈属于开环控制,各环节稳定,系统必然稳定。 (4)校正范围方面:反馈对各种扰动都有校核作用;前馈,只对被校核的前馈扰动有校正作用,其他则没有。 (5)控制规律方面:反馈通常是P PI PD PID等典型规律;前馈控制规律较为复杂,不好掌握。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复习题_85961521510003093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复习题 一、(每空1分)填空题: 1、对于一个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来说,积分时间越小则积分作用越;微分时间越小,则微分作用越。 2、三种常用的均匀控制方案包括、、。 3、常规PID控制器中的P指作用、I指作用、 D指作用。 4、用于输送流体和提高流体压头的机械设备统称为流体输送设备,其中输送液体并提高其压头的机械称为,而输送气体并提高其压头的机械称为。 5、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整定PID控制器参数的方法是、、、 。 6、请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三种复杂控制系统:、、。 7、比值系统控制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四种。 8、调节阀的固有流量特性主要有、、、 四种。 9、比值系统控制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四种。 10、单回路控制系统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 11、常见的传热设备有、、等。 12、要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通常选用控制器。 13、用来评价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阶跃响应曲线性能指标分别是、、、振荡频率和回复时间等。 14、工程上进行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时,随动系统的控制品质要求衰减比为,定值系统中控制品质要求衰减比为。 15、常见的传热设备有、、等。 16、精馏装置一般由、、、等设备组成。精馏塔产品质量指标选择有直接产品质量指标和两类。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成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 A. PI B. PD C. PID 2、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是根据()。 A.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 B.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 C.系统放大倍数恰到好处 D.生产的安全性。 3、单纯的前馈调节是一种能对()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 B.被调量的变化 C.干扰量的变化 4、分程控制系统常要加装()来达到分程的目的。 A.调节器 B.变送器 C.阀门定位器 5、在某一分离异丁烷与正丁烷的精馏塔中,微小的压力波动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同时压力波动引起的各板上温度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此时应选择()作为间接质量指标进行控制。 A.灵敏板温度 B.温差 C.双温差 6、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节器,乙采用P作用调节器。当比例带的数值完全相同时,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比 A. 甲系统振荡程度比乙系统剧烈。 B. 乙系统振荡程度比甲系统剧烈。 C. 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同。 7、定值控制系统是()环调节,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是()环调节。 A.开,闭 B.闭,开 C.开,开 D.闭,闭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材料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3. 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干扰通道。(×) 答案: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调节通道。 4. 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5. 由控制阀操纵,能使被控变量恢复到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即为操纵变量。(√) 6.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7.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答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8.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答案: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9. 对一个系统总是希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10.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11.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63.2 %所需要的时间。(√) 12.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13. 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14. 对于控制通道来说希望τ越大越好,而对扰动通道来说希望τ适度小点好。(×) 答案:控制通道τ越小越好,而对扰动通道来说希望τ适度大点好 15. 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动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静态特性。(×) 答案: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静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动特性。 16. 对纯滞后大的调节对象,为克服其影响,可引入微分调节作用来克服。(×) 答案:微分作用能起到超前调节的作用,但不能克服纯滞后。 17. 当调节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18. 比例调节过程的余差与调节器的比例度成正比,比例度越大则余差越大。(√) 19. 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δK 和临界周期T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节 器各参数值。(√) 20. 采用PID 调节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较大。(×) 答案:采用PID 调节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不能太大,否则应考虑采用其他控制方法。 21. 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衰减振荡形式过渡过程为宜。(×) 答案: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非周期衰减过程为宜。 22. 时间常数越小,对象受干扰后达到稳定值所需时间越短。(√) 23. 化工过程中,通常温度控制对象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较短。(×) 答案:化工过程中,通常温度控制对象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较大。应合理选择检测点。 24. 自动调节系统干扰通道放大倍数越大,则超调量越大;调节通道放大倍数越大,则超调量越小。(√) 25. 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则过程反应越快,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答案: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则过程反应越慢,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26. 纯滞后时间长,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加,干扰通道中纯滞后对调节品质没有影响。(√) 27. 测量滞后一般由测量元件特性引起,克服测量滞后的办法是在调节规律中增加积分环节。(×) 答案:微分作用能起到超前调节的作用,因此能克服纯滞后;积分作用能克服余差。 28. 目前国生产调节阀主要有有线性、等百分比、快开3 种流量特性。(√) 29. 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但要求用在对象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化较小的控制过程中。(√)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 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 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优选稿

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 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预测) 编辑:郭长龙河南工业大学 一:填空题 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8.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15. 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 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 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 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 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C )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 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 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 2.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B )。 A .变送器 B. 控制器,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 3. 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10 B. 2~8 C. 1~4 D. 1~2 4. 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5.PID调节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 )。 A.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 B.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 C.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0 D.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0 6.( )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 快开流量特性 B. 线性流量特性 C. 抛物线流量特性 D.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7.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 )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 B.偏差 C.扰动 D.给定值 8.衡量控制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 )。 A.衰减比 B.过渡过程时间 C.最大偏差 D.余差 9.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常用的方法是( )。 A.阶跃响应曲线法 B.频率特性法 C.比例积分法D.最小二乘法 10.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B.等百分比特性C.线性 D.抛物线特性 11.调节具有腐蚀性流体,可选用( )阀。 A.单座阀 B.双座阀 C.蝶阀D.隔膜阀 12.调节阀接受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把( )控制在所要求的围,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A. 操纵变量 B.被控变量 C. 扰动量 D. 偏差 13.串级调节系统主调节输出信号送给( )。 A.调节阀B.副调节器 C. 变送器 D. 主对象 1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出现的形式如下,( )是一种稳定控制系统 A.发散振荡过程 B.等幅振荡过程 C.衰减振荡过程 D.非振荡发散过程 15. 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 A. 先主环,后副环 B.先副环后主环 C.只整定副环 D.没有先后顺序 16. 引起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 )。 A.调节 B.扰动 C.反馈 D.给定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试卷

1、什么是比值控制系统它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它们的结构原理图。 答:比值控制系统:用来实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物料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四种类型:开环比值控制,单闭环比值,双闭环比值,变比值。 画图 Pic1开环比值控制 Pic2单闭环比值 Pic3双闭环比值 主流量 设定值 主流量 副流量 主测量变送 副测量变送 副控制器副控制阀副流量对象 F M KF M F S K - 主流量对象 主控制阀 主控制器 - 副流量 设定值 Pic4变比值

F M 测量变送 比值控制器 执行器副流量对象 - 主对象 (变换炉) 测量变送 除法器 主控制器 - 主、测量变送 F S 2、如图所示的反应釜进行的是放热反应,而釜内温度过高会发生事故,因此采用夹套通冷却水来进行冷却,以带走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由于工艺对该反应过程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单回路控制满足不了要求,需用串级控制。 (1)当冷却水压力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 (2)当冷却水入口温度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 (3)对上述两种不同控制方案选择控制阀的气开、闭形式及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答:(1) (2)

(3 )选择气闭,上述两种情况均为主控制器反作用,副控制器正作用。 3、某前馈-串级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已知: ;1 23)(;1)()(;2)(;9)()(012121+= =====s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m m V C C ;1 25 .0)(;123)(02+=+= s s G s s G f 要求:(1)绘出该系统方框图。(2)计算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3)假定控制阀为气开式,试确定各控 制器的正/反作用。 答:(1) ) (s G f ) (1s G c ) (s H ) (s R ) (2s G p ) (2s G c ) (s G d ) (1s G p ) (s Y ) (s D (2) )()()() ()(1)()(1)() ()(112222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D s Y p c p c p c d ++= )()()()()(1)()(1) ()()(1) ()() (11222212 222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p c p c p c p p c p c ff ++ ++=0 求的,Gff (s )= (3)主为正作用,副为反作用。 3、有时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从其系统结构上看与串级控制系统十分相似. 请问如何区分它们 试分析图3所示的两个系统各属于什么系统 说明其理由.

最新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

精品文档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预测) 编辑:郭长龙河南工业大学 一:填空题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 ?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9?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10?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 )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精品文档

过程控制系统模拟试题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 一、填空题(20') 1、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和测量变送装置等环节构成。 2、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三点,分别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3、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和电动调节阀三大类。 4、扰动通道静态放大系数越大,则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大。控制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越大,表示控制作用越灵敏,克服扰动能力越强。 5、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一般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一般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6、常用的解耦控制设计方法有前馈补偿解耦、反馈解耦法、对角解耦法、单位阵解耦法。 二、单项选择题(10') 1、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C )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质量指标。 A)最大偏差B)衰减比C)振荡周期D)余差 2、下列叙述中不是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的是( C ) A.结构上由两个闭环组成B.对二次扰动有很明显的克服作用C.系统中有两个调节阀D.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3、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扰动来源于它的(B)

A)主回路B)副回路C)主副回路都有D)不能确定 4、下面前馈控制系统中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D) A)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 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 5、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A )特性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 B、等百分比特性 C、线性 D、抛物线特性 三、判断题(10') 1、串级控制系统中应使主要和更多的干扰落入副回路。(√) 2、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3、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4、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5、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以“先调”、“快调”、“粗调”克服干扰。(×)答案: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以“慢调”、“细调”作用,使主参数稳定在设定值上,副调节器则以“先调”、“快调”、“粗调”克服干扰。 6、测量滞后一般由测量元件特性引起,克服测量滞后的办法是在调节规律中增加积分环节。(×) 答案:微分作用能起到超前调节的作用,因此能克服纯滞后;积分作用能克服余差。

过程控制期末复习题

2-11简述积分控制规律 答:积分控制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2-12比例调节器和积分调节器有何不同 答: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只取决于(输入偏差的现状),而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则包含了(输入偏差量的全部历史) 2-13简述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答:比例部分能(迅速响应控制作用),积分部分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 2-14微机控制的调速系统有什么特点答:(信号离散化,信息数字化)。 2-15旋转编码器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绝对式编码器:常用语检测转角信号,若需要转速信号,应对转角微分。增量式编码器:可直接检测转速信号。2-16数字测速方法有哪些精度指标答:(分辨率,测速误差率)。 2-17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有(M,T,M/T)。高低全 2-18为什么积分需限幅答:若没有积分限幅,积分项可能很大,将产生较大的退饱和超调。 2-19简述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转速反馈调速系统机械特性的特点。 答:电流负反馈的作用相当于在主电路中串入一个大电阻KpKsR,导致当Id=Idcr 时,机械特性急剧下垂;比较电压Ucom与给定电压Un*作用一致,相当于把理想空载转速提高到n0`=(KpKs(Un*+Ucom))/(Ce(1+K))。 3-2由于机械原因,造成转轴堵死,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状态。(未验证) 答:电动机堵转则转速恒为零,在一定的给定下,偏差电压相当大,从而使ASR 迅速达到饱和,又电动机转速由于转轴堵死无法提升,故ACR无法退饱和,因此系统处于ASR饱和状态。 3-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电压Un*不变,增加转速负反馈系数α,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Un和实际转速n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已验证)答:转速反馈系数α增加,则转速反馈电压Un增加,给定电压Un*,则转速偏差电压减小,则ASR给定电压Ui*减小,则控制电压Uc减小,则转速n减小;转速n 减小,则转速反馈电压Un减小,直到转速偏差电压为零;故稳态时转速反馈电压Un不变,且实际转速n减小。 3-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试时,遇到下列情况会出现什么现象(未通过验证,求姐)(1)电流反馈极性接反。(2)转速极性接反。 答:(1)由于电流环的正反馈作用,电枢电流将持续上升,转速上升飞快,电动机飞车。(2)由于转速环的正反馈作用,ACR无法退饱和,电动机转速持续恒流上升。 3-5某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均采用PI调节器,ACR调试中怎样才能做到Uim*=6V 时,Idm=20A;如欲使Un*=10V时,n=1000rpm,应调什么参数答:(1)调节电流反馈系数β=;(2)调节转速反馈系数α=。 3-6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数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行不行(==|||)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Ks行不行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α行不行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什么参数 答:通常可以调节给定电压。改变Kn和Ks都不行,因为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对前向通道内的阶跃扰动均有能力克服。也可以改变α,但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更理想的机械特性。若要改变堵转电流,应调节电流反馈系数β。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 0的增加,控制作用 ,克服干扰的能力 , 系统的余差 ,最大偏差 。 2.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 系统的控制质量。 3.建立过程对象模型的方法有 和 。 4.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 和 。 5. 控制阀的选择包括 、 、 和 。 6.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 、 和 。 7.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f K 增加,扰动作用 ,系统的余差 , 最大偏差 。 8.在离心泵的控制方案中,机械效率最差的是 。 9.DDZ-Ⅱ型仪表由220V 交流电压单独供电,DDZ-Ⅲ型仪表由 统一供电。 10.对PID 调节器而言,当积分时间I T →∞,微分时间0D T =时,调节器呈 调节特 性。 11.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仪表对某一工艺参数进行正反行程的测量,相同的被测量值得 到的正反行程测量值的最大差值称为 。 12.由于系统中物料或者能量的传递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而产生的滞后被称为___________。 13.在被控对象的输入中,_______________应该比干扰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大。 14.按照给定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如果给定值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变化,则控制系统为_______________。 15.当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与最大偏差相等时,系统的余差值等于___________。 16.确定调节阀气开气关型式主要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 17.常用的抗积分饱和措施有限幅法和____________。 18与反馈控制能够克服所有干扰不同,前馈控制能够克服_________种干扰。 二、 单选题 1. 下列( )不是测量仪表的技术性能指标。

过程控制仪表和装置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控制仪表防爆措施主要有隔爆型和本质安全性。 (2)智能仪表的能源信号是24V ,标准传输信号是4~20mA 。电Ⅲ仪表的能源信号是24V ,标准传输信号是4~20mA (3)电气转换器是将4~20MA 信号转换为0.02~0.1MP 信号的设备。 (4)在PID控制器中,比例度越大系统越稳定;积分时间越短,积分作用越强;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 (5)手动操作是由手动操作电路实现的,手动操作电路是在比例积分电路的基础上附加软手动操作电路和硬手动操作电路来实现的。 (6)DDZ-Ⅲ型控制器有自动(A)、软手动(M)、硬手动(H) 三种工作状态。 (7)执行器按所驱动的能源来分,有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三大类。 (8)常用的安全栅有:齐纳式安全栅和变压器隔离式安全栅。 (9)气动阀门定位器是按力矩平衡原理工作的,具有精确定位的功能的作用。 (10)电气阀门定位器是按力矩平衡原理工作的,即具有电器转换器的作用,又具有精确定位的功能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流量系数C 流量系数C:流量系数C的定义为:在控制阀全开, 阀两端压差为100kPa, 流体密度为1g/cm3时,流经控制阀的流体流量(以m3/h 表示)。 (2)“虚短” “虚短”;差模输入电压为零,即Ud=0; (3)“虚断” “虚断”;输入端输入电流为零,即ii=0。 (4)控制规律: 控制规律,就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反作用执行机构 反作用执行机构:当来自控制器或阀门定位器的信号压力增大时,阀杆向下动作的叫正作用执行机构(ZMA 型);当信号压力增大时,阀杆向上动作的叫反作用执行机构(ZMB 型)。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试述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与热电偶配合使用,可以把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1~5V的标准信号。它由量程单元和放大单元两部分组成,如图2.30所示。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放大单元包括放大器和直流/交流/直流变换器两部分,放大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隔离输出和隔离反馈电路组成,后者有变换器和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组成。放大单元的作用是将量程单元送来的毫伏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输出统一的直流电流信号Io(4~20mA)和直流电压信号VO(1~5V)。同时,输出电流又经隔离反馈转换成反馈电压信号Vf,送至量程单元。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量程单元原理电路如图2.34所示,它由信号输入回路①,零点调整及冷端补偿回路②,以及非线性反馈回路③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