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安全摘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引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生活快节奏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需求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作用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应问题,是我们能更好的了解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安全的知识,为我们将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身体提供保障。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问题,对策,食品安全,现状目录1、食品添加剂 (1)1.1历史 (2)1.2定义 (2)1.3分类 (2)1.4主要品种介绍 (2)1 .41防腐剂 (2)1.42酸味剂 (2)1.43乳化剂 (3)1.44漂白剂 (3)1.45甜味剂 (3)1.5我国食品能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3)1.51问题 (3)1.52原因 (3)1.53对策 (4)2、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4)2.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5)2.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5)致谢 (6)参考文献 (6)1、食品添加剂你是否曾被这样的广告语所吸引:柔滑如丝绸、无与伦比的松脆、前所未有的香浓?是否也曾陶醉于食品绝佳的口感中不能自拔?其实,食品的美妙口感毫无例外地来自于食品添加剂。
1.1历史:说起食品添加剂的历史,还真是挺悠久的!好多人未必知道,我们的第一个成员就是人类非常熟悉的—盐。
据说古时候有位姓詹的厨师,他最先“以盐做味”,做出的菜肴可口美味。
于是,君王召他进宫做饭。
一天,君王见他在盐池中挑水,便问他挑水做什么,詹厨师说:“用盐水调味给您做菜。
”君王大怒:“明明是糖好吃,你却给我吃盐!”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詹厨师给杀了。
詹厨师的徒弟以糖调味做菜,不几天,君王就吃不下去了,这才知道盐的好处。
后来,人们把詹厨师尊为厨师的“祖师爷”。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餐饮业中大面积使用食品添加剂,给人们的日常饮食带来了更多的味觉改变,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合理和不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甚至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就需要对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研究和规范。
根据样本结果,本文研究并了解了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加强食口添加剂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HACCP,检测1.食品添加剂概述食品添加剂是加到食物中的少量物质,能够改变食物的味觉等。
我国现在的市场上有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可分为23种,包括填充剂,防腐剂,香料,抗结块剂,消泡剂,增味剂等。
2.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2.1主要品种产量大幅增加随着过去十年中国食品工业的持续增长,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生产和销售也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从2023年到2023年,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已逐渐从高速发展转向稳定发展,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主要品种的产值没有太大的波动,部分品种的生产能力仍然过高。
由于外部因素,一些品种存在短期瓶颈,它在确保食品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稳发展是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基调当前国内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减缓,其一是随着行业规模的增长,难以维持原有的高增长速度;其二是国内经济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导致食品行业发展缓慢。
这些影响也沿生产链转移到食品添加剂行业,进而影响该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在比较困难的经济环境中,来自各个行业的公司(主要是私营公司和上市公司)并未停止。
相反,公司面临困难,充分利用公司的潜力并开发食品市场所需的新产品。
保持了食品工业的影响力,稳定发展。
特别是在经常发生国际贸易争端,贸易壁垒增加以及关税和出口税收优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该行业产品的出口量并未减少。
2.3行业产量和销售额都在增长随着中国食品安全法规的完善和标准化,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日益规范。
有810多家食品添加剂制造商和931家多种复合食品添加剂制造商。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当今食品加工行业的“秘密武器”。
食品添加剂不仅改善了衡品的色、香味,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增强了衡品的方便性,还对食品的保质、保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不可缺少的质改剂,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日常管理。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小微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在食品添加剂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粗放管理的现象,对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贮存、领用没形成系统性管理,食品添加剂进出库的记录,车间使用剩余量的贮存、退还及帐实核对工作不到位。
二是缺乏过程监管。
一些食品生产单位对于食品添加剂添加过程缺少精细化管理监督,添加过程中添加用量、搅拌过程控制不精细都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在选择称量防腐剂等GB 2760 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时,使用是的电子秤称量误差过大,导致GB 2760 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是在食品添加剂在添加搅拌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搅拌方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等,也会发生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三是技术水平欠缺。
在市场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食品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完全理解。
比如一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不知道同时使用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没注意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是否超过1,还有些食品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用在液体产品时没有关注用量是否应按固体产品时使用量倍数折算。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缺乏应有的认知,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f f
一 弘
超 标 准 剂 量 使 用 。 在 各 种 食 品 添 加 剂 问
题 中 ,这 一 现 象 最 为 普 遍 。 按 国 家 食 品安 全 标 ; 佳、食 品 添 加 剂 使 用 标 准 ( GB 2 7 6 0 — 2 0 1 4) 规 定 ,每 种 食 品 添 加 剂 在 不 同 的 食 品 中添 加 都 有 其 最 大 的 使 用 限 量 。 苯 甲 酸 是 一 种 化 学 合 成 的 防 腐 剂 。 长 期 过 量 食 用 可 造 成 人 体 胃肠 功
加 强 复 合 食 品添 加 剂 技 术 的研 究 、 应 用 和 推 广 使 用 。 复 合 食 品 添 加 剂 可 以极 大 地 降 低 超
量 和 滥 用 食 品 添 加 剂 的 风 险 ,不 仅 可 以降 低 食 品添 加 剂 的 总体 用 量 、 减 少对 人 的 副 作 用 ,而
且 可 以降 低 园使 用 者 具 备 的 知 识 不 够 , 多 加 、
重 复 、 多环节 添 加 同一 功 能 的食 品 添加
剂 。 比 如 为 使 食 品 的 保 质 期 更长 ,一 些 成 菜 食 品 企 业 会 在 产 品 中 重 复 使 用 两 种 以上 都 具 有 保 质 功 能 的 的防 腐 剂 。 一 种 在 产 品 标 识 中注 明 ,
取 以 下 措 施
能 、 血 液 酸 碱 度 失 调 。 世 界 知 名 企 业 可 口可 乐
公 司 为 满 足 消 费 者 对 低 盐 汽 水 的 需 求 ,降 低 盐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摘要:现代在实际进行食品生产的过程中,食品添加剂是应用概率较高的一种化学物质,安全适当地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有效优化食品的口感,但是,如果过度使用的情况之下则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针对上述情况,做好针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做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策;分析前言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会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力度则十分有必要。
而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而针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一)食品添加剂的标识模糊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食品添加剂使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数量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可度,甚至有消费者会出现拒绝购买配料表中含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行为[1]。
而一旦出现过度防范的现象,则会影响食品企业的销量,这也导致很多食品企业在销售以及生产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忽视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模糊标识,这不仅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还会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从食品生产的角度来讲,适度使用添加剂能够使得食品的保质期进一步延长,减少食品浪费的现象。
同时,还能够对于食品产业链个相关主体的经济效益进行保证。
因此,国家也规定在标准的范围之内,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选择性的添加食品添加剂,但是,一些食品生产单位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出现了过度以及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出现亚硝酸盐超标以及甜味剂使用超标等方面的问题,增加人体癌变的概率。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超量使用行为也是严重程度较高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食品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涉及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然而,尽管在食品生产和监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1.1 食品添加剂滥用:为了改善食品的颜色、质感和保鲜效果,一些生产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1.2 食品污染:食品污染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和微生物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有可能通过食品链进入我们的食物中,对健康造成威胁。
1.3 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一些食品厂商通过虚假宣传手段来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某些食品具有特殊功效或是天然无添加。
这种行为既误导消费者,也损害了诚信经营的原则。
1.4 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
这些食品可能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对消费者造成潜在的伤害。
二、对策2.1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抽检和监督检查。
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2.2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政府、媒体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警惕性。
只有公众有足够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在购买食品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2.3 完善食品标签和公示制度: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标签的监管,要求食品厂商在产品标签上完整准确地公示成分、配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4 加强行业自律: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管理,落实好食品安全责任制。
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管理和指导,推动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问题。
政府、生产企业和公众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生产企业要诚信经营,保证产品质量。
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品种有300o余种,常的有680余种。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o种以上,消费量已超过14o 万吨(不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香精/香料和调味料);西欧消费量已近50075~,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数量高达40万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
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价值为200亿美元,其中,调味品占30~,4、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
j负计禾来5年内冥年增长率为2%-3%。
全球调味品和香料的市场价值为12o亿美,其中调味品约占49%(59亿美元)。
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32%。
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1存在的问题 1.1用量不规范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标准而随意使用的现象较为突出,比较突出的是超量使用现象。
一方面,某些厂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顾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问题;有些厂家设备简单陈旧,缺乏精确的计量设备,缺乏生产技术人员;对有预包装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标示不准确甚至不标。
另一方面,在饮食行业,非包装食品添加剂标准缺失[3]。
自2010年6月起颁布实施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中对于现场制作、产量较小的产品并没有做出用量的的规范。
像面包店中预包装好的牛角包、酥皮包、方包上都有配料表一栏,除了标了小麦粉、白砂糖、牛油、鸡蛋等原料外,还标了“面包改良剂”,后面往往用括号表明了成分“淀粉、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维生素C、酶制剂”,但对于用量没有明确。
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界定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随着世界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飞速增多。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众多,大概可以分为23个类别、2000余品种,类目多样的食品添加剂不断满足着人们对食品外观、风味的需求,同时也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定位、安全等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但是,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滥用、乱用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是随时危害人群生面健康的,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是重中之重。
购买人群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还只停留在食品包装上,但许多厂商为了食品外包装的美观并没有详细标明,因此消费者不能完全了解自己购买的包装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后期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也无从追溯。
所以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制度,食品外包装明确标注各种食品添加剂种类剂量,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让无良厂家无缝可钻,让消费者可以行使自身知情权,根据自身需求作出合理选择。
同时,许多不法厂家企业通过使用违法食品添加剂减低生产成本,扰乱市场秩序,获取高额利润。
完善食品添加剂监管制度,加强食品监管部门执法力度,打击不法商贩,坚决抵制违法添加行为,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我国食品生产、销售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应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手段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食品产业的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着重于对食品添加剂的具体监管制度的分析,提出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解决对策,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展望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与前景。
1.1 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界定说法不一。
国际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将食品添加剂有意识地添加到食品中。
非营养物质,以改善食品的外观、味道、质地或存储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由于食品添加剂在国际和我国国内引发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添加剂做了部分说明和解释,以便大家更清楚的认识食品添加剂,更正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做到健康使用。
标签:
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信息不对称
F49
由于食品与人类息息相关,关乎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由于近些年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在国际乃至国内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所以,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引发了人们消费心理的不放心,造成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给社会造成恐慌。
在国际食品行业中,食品质量受到了国际人们的质疑,不仅国际食品行业受到质疑,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同样也受到消费者的猜疑,我国的食品安全也不容乐观。
1信息不对称视域下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食品添加剂也应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爆发,接连不断的曝光的苏丹红、孔雀绿、甲醛啤酒、阜阳奶粉事件、四川彭州青泡菜事件、广州毒酒事件、陈化粮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果冻”杀人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毒猪油事件、“口水油”沸腾鱼事件、三聚氰胺、柠檬黄、工业用滑石粉、吊白块事件等等事件。
如此多的事件,令人目瞪口呆,可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国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违法行为。
1.1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剂量超出了强制性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所规定能够使用的最大剂量。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食品添加剂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进行生产,那么我国的食品绝对是安全的,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超限量的添加食品添加剂。
超限量使用防腐剂、漂白剂、甜味剂、着色剂、面粉处理等。
另外,还有因为技术不过关而产生的滥用问题。
例如,为了使小麦粉看起来更白,在小麦粉中超量使用使过氧化苯甲酰;用于黄花菜加工、漂白、防腐、防霉,焦亚硫酸钠超标量。
为了延长其保存期和降低成本,在一些乳饮料、果汁饮料、蜜饯中大量加入防腐剂(苯甲酸)和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等等。
1.2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所谓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指“超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某种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范围。
”扩大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范围需要经卫生部审批同意,而不少食品加工者没有按要求进行申报,而是随意扩大使用范围。
如,葡萄酒不不允许添加香精、甜味剂、色素等,但一些企业在酒精和水中加入香精、甜味剂、色素勾兑出劣质酒并冠以“山葡萄酒”的名称进行销售,以极低的成本牟取暴利。
1.3使用伪劣、过期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监督管理评价制度,对各种列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均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优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在保质期内具有一定的功效,按照标准要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功能而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但是,使用劣质的、过期的食品添加剂,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功效,反而造成食品有毒有害,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损害人体功能,对老人、孕妇、儿童这种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危害。
1.4违法使用非食用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
一些企业为达到提高产量和感官增效等目的,非法使用未经国家批准或被国家禁用的添加剂品种及以非食用化学物质代替食品添加剂。
工业化学品不等于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国家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很多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使用食品添加剂,而是使用一些工业化学品,不管是轰动一时的苏丹红、浙江金华市查获加工的火腿使用“敌敌畏”,还是瘦肉精、孔雀绿等事件,这些都是非法使用工业化学品多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国家质检总局明确规定,“苏丹红、吊白块、孔雀石绿、瘦肉精、工业用滑石粉等18种材料不得用作材料加工食品。
”这些非法行为不但使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且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对于这些非法使用的化学工业品,如果抓到,应该严厉处置。
1.5其他问题
产品标签的标注名称模糊不清,有的标注日期模糊不清,有的标注语言模糊不清,有的在产品部明显的地方用小字标注,有的即使标注了食品添加剂的类型或批号,却不标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有的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弄虚作假,该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却不标注,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
更有甚者,一些产品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商家为了谋求利润,在商品上表明“本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等字样,欺骗、隐瞒消费者。
这种行为的出现不仅引起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猜疑,而且也使食品添加剂成为媒体抨击的内容和关注的焦点。
2信息不对称视域下的食品添加剂安全对策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既然我们已经无法真正远离它,那么我们就让他健康的发展,我们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食品添加剂对我们的危害,减少食品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提高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便提高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1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首先,职能部门的监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不贪污、不受贿,及时学习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手段,食品添加剂的准入制度,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测。
职能监督部门要把工作做到位,不能走马观花,走形式主义,只有监督部门把监督职能做到位,才能使消费者放心食用。
同时,被监督企业也要做到自律,企业的自律是食品添加剂问题解决的根本。
一些企业为了利润,法律意识淡薄,从而进行违规操作,一些企业不懂的食品添加剂的操作流程以及基本知识,进行违规操作,使食品添加剂得不到很好的监督而导致滥用。
因此,职能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企业进行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普及以及宣传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
2.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起步比较晚,我国有许多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制度赶不上食品添加剂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不能适应食品添加剂的发展。
因为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不完善,所以也很难与国际接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如果很难与国际,那么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许多食品添加剂,在国际上认为是对人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国际上已经明令禁止,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不完善,国际上命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仍在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不断增加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许多不法商家见空就钻,生产出一些对人身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
因此政府部门作为人民的代表,应该尽快完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体系。
使对人身体有利的食品添加剂普遍试用,哪些危害人身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应立刻淘汰。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立法,对违法生产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进行严厉惩处。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心健康,各职能部门应通力合作,是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尽快与国际接轨,是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市场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3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寻求新型食品添加剂
多功能、无污染,天然营养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的必然趋势,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部门应加大对食品添加剂品种的研发。
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型的绿色食品添加剂。
开发新型的食品添加剂是对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一种考验,也会是我国食品添加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这种考验不仅需要商家对食品添加剂的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
2.4正确引导认识食品添加剂
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安全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讲座等宣传方式,开展对食品添加剂的知识进行宣传,避免对食品添加剂
的错误认识。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己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在购买时,提高自己对有害食品添加剂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有害食品添加剂的购买。
政府、企业、消费者应通力合作,打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新泉,田红玉,陈兆波,江正强,彭喜春,张亚黎.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物技术进展,2011,(1).
[2]加晓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及安全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