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丰富多彩的节日——一起来过端午节

(中班)丰富多彩的节日——一起来过端午节
(中班)丰富多彩的节日——一起来过端午节

丰富多彩的节日——一起来过端午节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 将屈原的传说编成故事。

2. 发动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媒体。

活动过程

1. 说说端午节

(1)最近大家要庆祝一个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吗?

(2)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过端午节时人们都要吃什么?

2. 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你们听过屈原吗?他是谁啊?

(3)边欣赏媒体边听赏屈原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故事或讨论:

a. 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b. 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c. 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

3. 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1)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人们干什么?

(2)运用媒体,欣赏人们过端午节的喜庆场面。

欣赏“赛龙舟”讨论

a. 人们在干什么?看后你们有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个场面?

b. 挂艾草:这是什么?(介绍艾草的名称)

c. 为什么要挂艾草?(端午节用来避邪)

活动二:包粽子

活动目标

1. 继续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了解端午节民俗文化。

2. 熟悉歌曲旋律与节奏,以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体会快乐心情,感受民歌风格。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与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猜一猜:妈妈要干啥?

(1)教师扮演妈妈,引出歌曲。

老师扮演妈妈,今天妈妈要做一件事,做什么呢?请你们听歌曲来猜猜。

(2)妈妈要干什么呀?为什么要包粽子呢?

2.看一看“快乐的端午节”

(1)观看人们过端午节的媒体课件。

(2)说说观后的感觉和对端午节的了解。

小结:原来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要赛龙舟、挂香袋,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

(3)观看媒体,说说包粽子所需材料。

a. 粽子是用什么东西包的?是怎么包的?

b. 荷叶什么形状?线扎在哪儿?

c. 糯米是什么颜色?

3.讲一讲我喜欢的粽子

(1)小朋友爱吃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2)粽子有些什么味道的?

(3)你们知道粽子有哪些形状吗?

4.听一听“包粽子”

(1)完整听完及欣赏歌曲《包粽子》。

(2)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

(3)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5.唱一唱“包粽子”

(1)熟悉理解歌词,简单分析歌曲。

(2)介绍民歌的风格,衬词没有实在的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族风格,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喜庆场面。

(3)跟着录音机磁带学唱歌曲。

(4)播放媒体,鼓励幼儿与媒体中情景互动。

活动三:快乐端午节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节目换了的场面。

活动准备:

丰富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活动过程:

经验再现:我们过端午节。

1.介绍端午节自己是怎样过的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你觉得端午节最有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2.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把你觉得在端午节最有趣的、印象最深事画出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展示交流

鼓励幼儿把印象最深的事画下来。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活动四:香粽子

活动目标:

1.了解名族饮食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2.知道粽子的种类、外形、味道,学会分类。

活动过程:

1.讲粽子

(1)外形特征,粽子有些什么形状?

(2)用什么材料做的?

(3)闻一闻粽子是什么味道,并说一说。

2.分粽子

粽子有哪些品种?

(1)从包的方法上,有扎粽、穿粽。

(2)从粽子的外形来分,有三角粽、四角粽、小脚粽。

(3)从粽子的味道来分,有甜粽、咸粽、原味粽等。

(4)从粽子的馅来分,有白粽、肉粽、赤豆粽、花生粽等。

3.尝粽子

(1)剥粽子:说说怎样剥?

(2)吃粽子。边尝边说说粽子是什么味道?

(3)分享交流。

把吃粽子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4.延伸活动:包粽子

(1)请幼儿回家看妈妈、奶奶包粽子的方法,尝试自己包粽子。

(2)将自己包的粽子带来,分组自己动手布置区域“粽子角”,供大家欣赏。

(3)介绍自己包粽子的体会。

活动五:美丽的龙舟

活动目标:

1.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构建方法。

2.欣赏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雪花片、各种玩具等。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回忆赛龙舟的印象

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

2.共同探讨龙舟的建构

(1)引导幼儿想想龙船有几个部分组成,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

(2)引导有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

(3)重点引导幼儿探讨龙头的拼插与建构。

3.幼儿制作

(1)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

(2)启发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4.展示交流

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里,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

活动六:区域游戏

一、粽子香

1.设计意图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促进手部的小肌肉发展,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2.材料提供

不同大小、长短的彩色织纸条,各色毛绒、钩针、闪片等辅助装饰材料。

3.操作提示

将折叠成三角形的长纸条,叠制成锥体,然后进行装饰,最后穿上毛绒。

二、小舞台——粽子舞

1.设计意图

用各种道具装扮自己,进行歌曲、儿歌、歌表演、故事表演,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大胆表达思想。

2.材料提供

录音机、音乐磁带、粽子的道具,肚兜装等。

3.操作提示

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演,也可与同伴合作商量进行表演。

三、我们的龙船队

1.设计意图

装饰好的美丽龙舟,按数学题目和正确答案相配对,让龙船停靠到正确的港口,感受计算的快乐。

2.材料提供

提供各种色纸、龙头图案、扭扭棒、剪刀等。

3.操作提示

按折纸图谱的步骤折出小船,剪下龙头图案中的龙头,装饰龙船,可将做好的龙船写上计算题,放入对应数字的停船处。

四、赛龙舟

1.设计意图

尝试运用折、剪、贴等多种方式,制作、装饰美丽的龙舟,发展幼儿的手部小肌肉,提高幼儿对折纸的兴趣。体验赛龙舟的快乐。

2.材料提供

提供各种彩色纸、龙头图案、扭扭棒、剪刀、双面胶、磁铁等。

3.操作提示

按折纸图谱的步骤折出小船,剪下龙头图案中的龙头,装饰龙船,与同伴一起用磁铁进行划龙舟的比赛。

五、龙舟设计部

1.设计意图

提供的材料让幼儿对龙舟进行设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达龙舟上的龙鳞和色彩。

2.材料提供

各种色彩的艺术纸、剪刀、双面胶、铅笔等。

3.操作提示

用提供的材料经过修整对龙舟进行装饰,装饰的龙鳞以形状和大小进行排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