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0105047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精品

合集下载

创新管理培训课件pptx

创新管理培训课件pptx

数据驱动:阿里巴巴重视数据分析和挖 掘,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决策和创新。
跨界合作:阿里巴巴积极与其他行业合 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创新管理策略
多元化战略:阿里巴巴不断拓展业务领 域,涉足电商、金融、云计算等多个领 域。
案例三:特斯拉的创新管理实践
创新管理策略
案例概述:特斯拉通过创新管理 ,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成为全 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
收集反馈
收集目标受众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了解他们对创新方案的看法和 建议。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和反馈结果,对创新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04
创新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头脑风暴法
定义
01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自由发言的方式,激发创新
思维和灵感的会议方法。
特点
02
鼓励自由思考、追求数量、欢迎批评、追求质量。
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鼓 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 案。
加强跨部门合作
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形 成协同创新的局面。
06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实践
案例概述:苹果公司 通过创新管理,不断 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 品和服务,如iPhone 、iPad、Mac等,成 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科技公司之一。
创新管理策略
聚焦于用户体验:苹 果公司始终将用户体 验放在首位,通过不 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 能,满足用户需求。
重视研发:苹果公司 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 发,不断推出具有创 新性的技术和产品。
敏捷开发:苹果公司 采用敏捷开发方法,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不断迭代产品。
案例二:阿里巴巴的创新管理实践
案例概述:阿里巴巴通过创新管理,不 断拓展业务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 商务公司之一。

创新管理资料

创新管理资料

创新氛围营造
• 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建议,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 举办创新活动,展示创新成果,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创新制度建立
• 完善创新管理制度,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 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创新文化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实践
创新文化推广
• 将创新文化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创新文化培训。
理的经验和教训。
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
• 通过案例分析,为企业提供创新能力提升的参考和借鉴。
•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创新管理策略和
方法,实现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05
创新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创新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创新管理挑战
•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创新压力增大。
• 创新资源有限,创新投入不足。
创新激励机制
• 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 公平、公正地实施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效果最大化。
03
创新文化的培育与推广
创新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创新文化的内涵
创新文化的价值
• 创新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鼓励创新、
• 创新文化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企业的创新
创新管理的核心要素
• 创新战略:明确企业的创新目标、创新领域和创新方向,为企业创新提供指导。
• 创新项目:将创新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创新项目,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实施。
• 创新团队:具备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团队,是创新项目实施的关键。
• 激励机制:通过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激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主体和时间节点。

创新管理与研发机制

创新管理与研发机制

创新管理与研发机制创新管理是指在组织内推动创新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研发机制则是指企业内部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的方法和流程。

本文将探讨创新管理与研发机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创新管理和研发机制。

一、创新管理与研发机制的关系创新管理与研发机制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密不可分。

创新管理是促使研发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而研发机制则是实现创新管理目标的手段之一。

创新管理包括创新战略制定、创新团队构建、创新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它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框架和指导,使得研发机制可以有序地运作。

而研发机制则是创新管理的执行工具,通过研发机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从而促进创新和实现竞争优势。

二、有效的创新管理实施有效的创新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下面介绍一些实施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1. 创新战略制定:企业需要明确创新战略,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以确保研发机制的运作与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2. 创新文化培养:创新需要一个鼓励开放思维和倡导创新的文化氛围。

企业应该培养一种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接受新挑战的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工作环境。

3. 创新团队建设: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

4. 创新流程管理: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创新流程,包括从创意生成、评估到项目实施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创新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有效的研发机制实施有效的研发机制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1. 研发目标明确:研发机制应该基于明确的研发目标和需求,确保研发工作与企业的战略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2. 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记录和积累,以便于后续的利用和传承。

3. 多元化研发资源: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入外部资源和专业人才,实现研发资源的多元化配置,提高研发的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旨在促进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文化。

创新管理通过创造和保护创新,从而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绩效。

创新管理的核心功能是创造和推动创新。

这需要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具备以下能力:1. 意识到创新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管理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应该拥有一个明确的愿景,明确了组织希望实现的目标和管理的重点。

这需要从战略规划开始,就将创新纳入到计划当中。

2. 建立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指对新想法和思维尤其支持和鼓励的一种文化。

组织的创新文化通常来自于领导层,并通过培养、成长和激发员工参与创新来传递。

建立一个好的创新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并吸引更多的创意和创新。

3. 着重进行创意的开发和选择管理者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创新的来源,主动寻找促进创新的切入点。

组织应该建立一套系统性的创新计划和方法,使得在市场、技术以及产品方面的新想法能够在众多的提案中脱颖而出。

同时,加强对内部的交流与协作,刺激创新思想的产生。

4. 管理创新项目的风险创新项目在尝试新产品或服务或探索新市场时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管理者需要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做出充分的准备。

此外,组织需要建立奖励机制,以鼓励员工探索更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这些机制可以有助于鼓励员工创新,同时有助于降低风险。

5. 推广知识共享与学习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知识共享平台,让员工能够在一个相互学习与创新的渠道内分享自己的知识。

创新驱动型组织应该特别强调对员工的培训与学习,以保证其具备适应未来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企业成功的交流及合作。

以Apple的创新管理为例,它的整个创新管理流程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设计和技术为核心,强调不断地重塑和创新,从而不断进步。

Apple创新管理的优化策略,尤其是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优化技术、设计方面的长保期技术、构建全球化集成的团队协作模式,以及不断优化的产品竞争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是指创新对产业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创新,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等目标。

本文将探讨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并从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体现在满足市场需求上。

市场需求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只有满足市场需求,创新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和商业成功。

创新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或改良现有产品等方式满足市场需求。

创新的市场导向性为企业提供了方向和动力,推动企业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通过创新,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并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演进。

其次,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体现在科技进步上。

科技进步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效率的增加。

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创新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能力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创新也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式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演进。

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结合,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的提升。

最后,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制度环境上。

制度环境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它们对创新和产业演进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为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通过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简化创新企业的审批程序、给予政策支持等方式,可以提高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制度环境也可以推动产业的演进,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可以鼓励产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优化制度环境可以降低创新和产业演进的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产业的升级效果。

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尊敬的评委,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创新管理的论文。

创新一直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何有效的进行创新管理却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从创新的概念、创新管理的作用、创新管理的方法以及创新管理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的概念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针对市场、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以往的修改、发明、创造或应用,并带来新价值的一种活动或成果。

创新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生产方式,它是企业成功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管理的作用创新管理是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管理方法。

创新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对创新过程进行精细管理和运营,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从而实现整个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提升。

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等。

创新管理旨在促进企业内部创新力的发掘、集中、调动和运用,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创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创新管理的方法创新管理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需求导向法,即通过深入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或者改进既有的产品和技术,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是技术导向法,即通过自己的技术能力,研发新产品或者技术。

三是人才导向法,即通过招揽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意和特长,以及团队协作,不断创新。

四、创新管理的挑战在进行创新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知识管理,创新需要知识输入、输出和转化的支持。

需要建立知识管理体系,以便于吸收、储存、共享和转移企业内部的知识,并能合理分配和利用。

第二个挑战是文化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等。

需要构建创新文化、鼓励员工创新精神。

第三个挑战是市场导向,创新要紧跟市场变化,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力。

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促进企业内部创新力的发掘、集中、调动和运用。

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创新管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创新管理是指通过培养和引导创新能力,建立适应不断变化市场的机制和流程,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运营。

一、培养创新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文化密不可分。

创新文化是指一种尊重、鼓励和支持创新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氛围。

通过建立创新文化,企业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成果。

要培养创新文化,企业需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价值观和工作流程中。

此外,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也是培养创新文化的关键。

只有在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中,员工才能够开放地分享和交流创新的想法和思路。

二、促进创新活动除了培养创新文化外,企业还需要积极推动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可以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等方面。

通过定期启动创新项目,组织创新竞赛,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企业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并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与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合作,如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与创业公司合作推进技术创新等。

通过与外部资源的结合,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和技术支持,推动创新的发展。

三、建立创新孵化器创新孵化器是指为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和资源的机构。

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创新孵化器,也可以与其他孵化器进行合作。

创新孵化器可以为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资源,帮助创新项目从概念阶段到实施阶段的顺利过渡。

通过建立创新孵化器,企业能够为创新者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推动创新成果的快速落地和商业化。

四、推动创新管理的持续改进创新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具有反馈机制的创新管理系统,定期评估和调整企业的创新策略和管理方式。

定期召开创新管理会议,邀请创新管理专家进行指导和交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创新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要积极借鉴其他企业的创新管理经验,并将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中。

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

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

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一、引言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创新管理的概念与作用创新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促进和推动创新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它通过引入一系列专门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来推动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创新管理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顾客满意度。

2. 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创新管理,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赢得市场份额。

3.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创新管理促进企业内部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增加企业价值:创新管理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拓宽收入来源,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性技术创新研究是指企业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而进行的创新研究。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企业进步:技术创新研究能够推动企业实现技术的突破和进步,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2. 提升企业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开展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

3. 促进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4. 适应市场变化:技术创新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保持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密不可分。

创新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织和环境,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支持,而技术创新则为创新管理提供了实施的手段和工具。

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管理促进技术创新:创新管理通过提供创新的组织和环境,激励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于树江*1 戴大双2武春友2王云峰1(1.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 2.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产业演进过程中创新所起作用。

微观机制中,企业的创新行为,使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调整,同时不断构筑、调整所在产业的壁垒。

产业在创新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导入、积累,产业技术结构也始终处于变动、调整之中。

这样,在创新过程中,产业演进通过产业市场结构、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表现出来。

同时,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技术结构又决定着创新的模式与特点。

关键词创新产业演进市场结构创新模式技术结构1 引言本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他特别强调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

熊被特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种理论,即技术推动说、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毫无疑问,熊彼特的工作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1]现代经济增长已从自然资源时代、资本时代发展到了创新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在产业的成长过程中,创新活动影响着产业的市场结构与技术结构的演进,而创新的模式与特点在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分析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推动产业市场结构的演进2.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演化都伴随着市场结构的演进。

根据克拉克森的定义,市场结构是指:“市场或产业结构涉及影响竞争过程性质的那些市场属性,因此,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规模的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

[2]市场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每个产业从整体上表现出区分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属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等就是指市场结构的整体性而言的。

动态性是指产业是不断演化的,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演变,推动了市场结构的动*于树江,1973年生,讲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管理。

E-mail:sjysll@。

态变化。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所以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导致市场结构变化的核心要素。

[3] 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度量。

产品差异主要是由企业造成的,所以一般主要探讨市场集中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

2.2创新与产业进入壁垒最早系统地对进入壁垒进行分析和论证的是贝恩(J.Bain),他首次把进入壁垒视为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贝恩将进入壁垒定义为:“允许市场上在位企业赚取超正常利润,而不受威胁的一切因素。

”[4]斯蒂格勒(G.J.Stigler)则从市场上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成本不对称性的角度对进入壁垒做出了定义,他认为:进入壁垒是市场上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成本优势。

贝恩将进入壁垒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种: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资本要求。

[5]资本要求作为进入壁垒的要素,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对于许多市场潜在进入企业来说,融资问题可能并不构成进入市场的障碍。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市场上在位企业能比潜在进入企业以较低的单位成本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贝恩将绝对成本优势的原因归结为在位企业具有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在位企业控制重要生产要素的供给来源。

市场在位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R&D的投入,使在位企业能够保持一种成本上的优势。

由于生产经验的积累,干中学的成本优势依赖于企业的累计产量和时间,由于市场在位企业比市场潜在进入企业早进入市场,那么在位企业就会享有干中学的成本优势。

贝恩论证,如果最小经济规模是行业需求的重要部分,那么市场上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存在,这些企业能获取超常利润而不会引起新企业的进入。

如果市场容量不变,在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越大,它实现规模经济的程度就越高,使新企业的进入也就越困难,那么进入壁垒也就越大。

市场上同一行业的产品,都不会是完全可替代的,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的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好,即表现出产品差异的特性。

企业间的竞争往往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必然也会表现在产品上,即通过技术创新产生差异化产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创新与产业市场集中度产业市场集中度反映产业市场集中状况,最常用产业主要企业集中比率指标来衡量。

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在产品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程度等方面。

产业演进过程中,企业间相对竞争优势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引起产业内主导企业、竞争企业、跟随企业、补遗企业等市场地位的相对变化,主要企业市场份额的相对变化,以及产业在位企业的退出与新企业的加入。

在创新过程中,产业市场集中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 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技术结构指各种技术在各产品生产和工程中的运用规模以及基本生产资源的相应分配。

[6]技术结构是导致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是技术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力。

对应于不同的创新特点(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技术结构的演进将分别处于渐进状态与跳跃状态。

在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过程中,特别是处于跳越式演进状态时,会引起产业市场结构的剧烈变动。

4 产业演进状态影响创新的模式与特点4.1 模式与特点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通过对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考察,发现它们三者之间既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又存在着有机联系,它们在时间上的动态发展影响着产业的演化。

通过引入主导设计概念,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简称A —U 模型。

其主要特点是引入了主导设计的概念,揭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他们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产业演化划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与特性阶段,认为产业的创新类型、创新程度和创新特征取决于产业的成长阶段。

[7]厄特拜克以汽车行业为例进行了说明。

福特汽车公司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先是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从1905年到1909年,该公司先后生产出从2缸到6缸共5种不同的引擎,到1909年推出了主导设计——T 型车,在以后的15年中,尽管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它们只有渐进性的创新。

A —U 模型反映了许多产业成长的创新演化规律,也构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然而A —U 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产业的成长过程。

程源等分析了美国、日本与中国电视机产业演化特点,认为A —U 模型代表了一种发达国家产业演化中的创新规律。

但是对于像日本和中国这样的后起直追国家,由于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引进、消化吸收开始,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后才能开始进行产品创新,因此表现出工艺创新在前而产品创新在后的发展模式。

就是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来说,也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市场集中度的状况和创新的侧重点和创新的水平也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考察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和特定的时 间图1 产业技术结构演进图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

[8]4.2 影响创新模式的其它因素产业由于处于不同的演进阶段会对创新模式与特点有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具体产业自身特点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产业所处技术系统及产业所处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

4.2.1产业所处技术系统的影响美国管理学家图西曼把产品从简单到复杂分成四类:非组装型产品、简单组装型产品、组装但系统封闭的产品与组装但系统开放的产品。

不同产业处于不同的技术系统中,技术系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方式,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发工业国家的追赶模式与发展模式。

我国学者柳卸林按照产业所处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和与产业所处环境有关的技术范式的复杂性,把产业创新分为:传统的分包契约型、模块组装型、复杂产品型与以技术为基础型几类,并论述了不同技术系统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9]4.2.2产业所处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不同创新环境中,创新资源的分布特点、创新主体地位及创新制度环境不同,使得创新的互动效果、创新主体、创新导入技术类别及创新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区别。

陈松举例说明了我国轻纺工业的技术导入以购买含新技术的关键设备(占17.8%)和成套设备(占17.4%)并结合技术培训(占16.3%)为主,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培训(占22.3%)为主要技术导入形式,化学工业的技术导入以购买含新技术的图纸、技术手册和软件为主要方式(占70.4%),机械工业导入技术的主要方式为购买含新技术的设计图纸和软件(占19.8%)、技术培训(占18.8%)、购买含新技术的关键设备(占18.0%)和购买R&D成果(占15.8%),电子工业主要采用技术培训(占33.5%)和购买R&D成果(占22.3%)导入技术,供气供电行业主要通过购买关键设备(占28.9%)和成套设备(16.5%)以及技术培训(占14.9%)导入技术。

[10]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与产业演进作用机制图5 结论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核心动力。

基于企业的微观创新行为,促成了产业壁垒的形成、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它们整体促进了产业的演进过程。

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产业技术系统、产业市场结构及区域创新环境等因素,又制约和选择了不同的创新模式与特点。

1 刘洪涛.国家创新系统(NIS)理论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1997年3月:52 肯尼斯.克拉克森等.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7月:54-553 程源.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研究.博士论文,1999年10月:114 J.Bain.Barriers to New petition.Harvard University,1956:137-1385 J.Bain.Industrial Organization.Wiley,1968:37-416 刘淄.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技术结构变动的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0(10):16-187 刘有金,黄鲁成.技术创新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软科学,2001(2):37-388 程源.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研究.博士论文,1999年10月:64-669 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2000年11月第1版:234-24810 陈松.技术导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论文,1999年10月:138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EvolutionYu Shujiang1 Dai Dashuang2Wu Chunyou2Wang Y unfeng1(1.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 2.School of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on func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evolution 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innovation in the procedure of industrial evolution. In micro-mechanism, enterprise’s innovation behavior changes the petitive advantage ratio of different en terprises, it promotes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centralization and constantly builds and adjusts industrial barrier. Though constantly introducing and accumulating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of industry keeps on changing and adjusting. So,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ndustrial evolution embodies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market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market and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decides the model and feature of innovation. Keywords Innovation Industrial evolution Market structure Innovation model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