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I)卷新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二章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一石块由高出地面上方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落地速度的一半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 B. C. D.2.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A. B. C. D.3.一物体从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时,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A. ,B. ,C. ,D. ,4.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 B. C. D.5.以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过程加速度不断变化B. 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为1sC.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mD. 从上抛至落回原处的时间为4s6.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为20m/s,它升到最高点经历时间及上升的高度分别为(g=10m/s2)()A. 1s,10mB. 2s,20mC. 3s,30mD. 4s,40 m7.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高度处掉下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的运动不受掉落的扣子影响)()A. 2sB. 1sC.D.8.一小球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2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2sB. 小球着地的速度为C. 小球着地的速度为D. 小球释放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45m9.唐代诗人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以三尺为一米,可估算出水落到地面的速度为()A. 100B. 140C. 200D. 1 00010.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 路程为25 mB. 平均速度大小为5 ,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D. 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1.某个由静止自由下落的物体,忽略空气阻力,落地前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为25米,由此可知,该物体是从______m高的地方下落的,落地速度大小为______m/s.(g 取10m/s2)12.高空作业的电业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脱落,经2s螺母落地,取g=10m/s2,则螺母脱落处距地面的高度h=______m;螺母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m/s.13.一个物体从45m高的地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______,物体下落的时间为______,物体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为______.14.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其操作步骤如下:A.按照图甲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先释放纸带,之后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重复步骤C几次,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较理想的一条如图乙,测出纸带上一些连续点的距离为AB=5.8mm,BC=9.8mm,CD=13.6mm,DE=17.6mm;E.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重力加速度(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请指出其错误步骤(填代号)并改正:______ ;______ .(2)分析纸带可以得到B点速度为______ m/s,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 m/s2(交流电频率为50Hz,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重力加速度总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 .15.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打点周期是______s.(2)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3)纸带上取连续的1至9点为计时点,由纸带上所给的数据可计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16.一个屋檐距地面9m高,每隔相等的时间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1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此时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g=10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D.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已知打点的频率为50Hz,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重物、铁架台、夹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_)
四、解答题
15.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6.矿井深80米,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落下一小球,当第9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求:(g取10m/s2)
A.加速度为0B.位移为2.5mC.速度变化为0D.平均速度为0
3.如图所示, 两棒的长度相同, 的下端和 的上端相距 。若 同时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竖直上抛运动且初速度 取 ),则 相遇时 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1.5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
10.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述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练习卷: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1.(2018·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有一喷泉,喷水管口的横截面积为S,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的体积)为Q。
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喷出的水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空中水的质量为A.B.C.D.【答案】B2.(多选)在地面上,将一个小球以v=20 m/s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10 m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 m/s2)A s B.(2C.) s D.【答案】BCD3.(2018·广东省茂名市)一名同学用两个小球进行循环抛、接球游戏,两个小球分别记为A、B,某次抛、接球过程中,在该同学把A球以4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同时,B球刚好从A球正上方2 m处由静止下落,A、B两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A、B两球相遇处距A球出发点的距离为A.5 m B.0.75 mC.0.25 m D.恰好在出发点相遇【答案】B4.(多选)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苹果和树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和树叶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B.苹果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苹果和树叶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学科;网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将同时落地【答案】BD5.(2016·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 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25 m B.50 m C.110 m D.150 m【答案】C6.(多选)一个铁钉和一团棉花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A.铁钉比棉花团重B.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重力加速度大7.(2018·湖北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一个物体从高H处自由落下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则在后t/2时间内平均速度是A.H/t B.2H/t C.H/2t D.3H/2t【答案】D8.扶沟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让一小球竖直上抛,测量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继续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时间为t2.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121212h t tt t t t+-B.()()2112122h t tt t t t-+C.()()1212122h t tt t t t-+D.()()1212212h t tt t t t+-【答案】C9.(2018·江西省上饶市)甲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同时乙物体自地面做初速度0v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两者的加速度均为g。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的物体,无论轻重g值一样大;B.重的物体g值大;C.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两极处。
2. 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个恒量。
3. 一个铁钉和一块小海棉从同一高处同时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A.铁钉比海棉重;B.铁钉比海棉密度大;C.海棉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大;D.海棉的体积大。
4.甲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乙物体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
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甲乙均未着地前):()A.相对静止;B.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5. 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是:()A.1:3:5;B.1:4:9;C.;D.1:。
6. 在深为8米的井口某处水滴每隔一定时间落下,当第五滴刚离开井口时,第一滴水正好落下,那么,这时第2滴水离进底的高度是:()A.2m;B.2.5m;C.2.9m;D.3.5m。
7. 一小球从距地面为H高处下落,下落H/4时的速度是落地的速度的:()A.1/2;B.1/3;C.1/4;D.1/5。
8. 自由下落的物体,它下落一半高度所用的时间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1/2;B.2;C.;D.。
9. 球A和球B先后由同一高度自由下落,B比A迟0.5s,g = 10m/s2,A、B均在下落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相对B作v = 5m/s 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B.B相对A作v = 5m/s 向上的竖直上抛运动;C.B相对A作v = 5m/s 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A相对B作v = 5m/s 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构 )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质量大的先落地C.两个石子同时落地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与1位置相距()A.dB.C.D.3.据分析,著名足球明星C罗曾在某次头球破门时重心上升了71cm,估算此次头球破门时C罗离地的时间应为()A.0.75sB.0.38sC.0.27sD.0.54s4.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A. B. C. D.5.一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的最后1 s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g取10 m/s2)()A.10 m/s,10 mB.10 m/s,5 mC.5 m/s,5 mD.由于不知道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计算6.将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0.8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3.2 s末回到抛出点B.0.8 s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C.物体的初速度为20 m/sD.0.8 s时物体可能位于抛出点下方7.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只做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8.长为0.9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1.25m,若这个隧道长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则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10m/s2)()A.0.5sB.0.7sC.0.9sD.1.2s二、多选9.距水平地面高为2h处由静止释放一物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距离地面高为h时的速度大小为、经历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为C.物体从刚释放到刚落地的时间为D.物体从刚释放到刚落地的时间为10.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选手王宇以2.30m的成绩获得跳高冠军。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A卷(新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A卷(新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20高一上·广州期中)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开始的用时为t,则()A .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 gtB .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3gtC . 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tD . 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3t2. (2分) (2016高三上·朝阳期中) 小明同学为了估测某“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他从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下落,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厚度约6cm,若想估算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还需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A . 石子的质量B . 照片中石子径迹的长度C . 照片中A点距地面的高度D . 石子释放时距地面的实际高度3. (2分) (2020高一上·杭州期中) 如图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为cm),根据照片为了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一定要记录的是()A . 小球的直径B . 小球的质量C . 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D . 频闪光源的频率4. (2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 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因而落地速度大D . 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地球赤道处最大5. (2分)下列图象都反映了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中能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共3题;共9分)6. (3分) (2016高一上·宾阳期中) 把一条铁链自由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让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铁链通过悬点下3.2m处的一点历时0.5s,取g=10m/s2 ,则()A . 铁链下端刚到达悬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B . 铁链下端刚到达悬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m/sC . 铁链的长度为2.75mD . 铁链的长度为3.2m7. (3分) (2016高一上·潮南期末)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 .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 . 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m/sD .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个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8. (3分) (2020高一上·湛江期末) 一个小球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经历了3秒,则()A . 小球下落的第2秒的位移是第1秒位移的2倍B . 小球下落的第2秒末的速度是第1秒末的2倍C . 小球下落最后1秒的位移是20米D . 小球下落最后2秒的位移与前2秒位移之比是2:1三、填空题 (共2题;共4分)9. (2分) (2017高一下·吉林期中) 在距地面高为19.6m处水平抛出一物体,物体着地点和抛出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80m,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物体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g取9.8m/s2)10. (2分) (2019高一上·黄浦月考) 合肥一中的一个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合肥市滨湖新区的重力加速度g,实验中先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然后断开电磁铁电源,使小钢球自由下落,钢球通过光电门1时计时装置开始计时、通过光电门2时计时装置终止计时.由此测出小钢球通过两光电门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实验中,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动.多次移动光电门1的位置,测得多组h和t,并将得到的、t数据用黑点“·”表示在图乙所示的图象上.则由图象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2 ,小钢球释放处与光电门2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m(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20高一上·宁县期末) 如图所示,在t=0时刻,小球从高出地面H=15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距抛物点h=5m,之后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g取10m/s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24自由落体运动有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2.4自由落体运动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一定不是(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A.1sB.(2+√7)sC.3sD.(7−√7)s2. 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s1时,石块B自离塔顶s2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A.s1+s2B.(s1+s2)24s1C.s124(s1+s2)D.(s1+s2)2s1−s23.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5mB.20mC.31.25mD.11.25m4. 一物体从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t3时,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A.v 3,ℎ9B.v9,ℎ9C.v3,8ℎ9D.v9,ℎ35. 一质点从高ℎ处由静止释放,已知该质点着地前最后2s内的位移为4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ℎ的大小为()A.45mB.50mC.60mD.80m/s6.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下落高度之比1:2,甲乙同时下落,g取10m/s2,则()A.下落加速度之比1:3B.下落过程中甲乙速度大小始终相等C.下落时间之比为1:2D.甲落地前,甲乙间距离逐渐增大7. 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8. 让一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最接近()A.10mB.20mC.30mD.40m二、多选题(共4题;共12分)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5倍,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甲、乙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以两球同时落地C.甲球质量大,所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甲球质量大,所以甲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处相隔1s先后自由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A.未落地前,在同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B.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C.未落地前,甲加速度大于乙加速度D.两球距离越来越大在高11.25m的屋檐上,每隔一定的时间有一滴水落下,已知第一滴水落到地面时,第四滴水刚好离开屋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5、2.6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解析版)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5、 2.6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重的物体g值大B. 在同一地点 ,轻和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纬度越高 ,g值越大【答案】B,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解答】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在同一地点加速度一样大 ,A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g与高度和纬度有关 ,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样的 ,C不符合题意;g和纬度有关 ,纬度越高 ,g值越大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大 ,g是略微变大的。
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选项是〔〕A. 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通常计算中g取9.8m/s2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g的大小不同 ,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 ,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 ,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答案】A【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解答】重力加速度是矢量 ,有大小有方向.A错误 ,符合题意.地球上同一地点 ,重力加速度相同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重力加速度不同 ,但相差不大.BC不符合题意.在同一地点 ,重力加速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大 ,g是略微变大的 ,随着高度的增大 ,g 是慢慢变小的。
3.如下图,一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后以3m/s的速度砸中人的头顶,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那么苹果下落的时间为〔〕A. 0.1 sB. 0.3s C. 1.5s D. 3 s【答案】B【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解答】由题意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gt , 得;故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I)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6高一上·茂名期中)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 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C .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D .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考点】
2. (2分) (2020高一上·杭州期中) 如图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为cm),根据照片为了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一定要记录的是()
A . 小球的直径
B . 小球的质量
C . 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
D . 频闪光源的频率
【考点】
3. (2分) (2017高一上·武侯期末)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A .
B .
C .
D .
【考点】
4. (2分) (2020高二下·重庆期末)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与1位置相距()
A . d
B .
C .
D .
【考点】
5. (2分)(2016·唐山模拟) 伽利略利用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实现了对重力的“冲淡”,从而完成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关于这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伽利略做的著名理想斜面实验其核心就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
B .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 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D . 如果考虑摩擦阻力的影响该实验的结论将不成立
【考点】
二、多项选择题 (共3题;共9分)
6. (3分) (2019高一上·东莞月考)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它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2:3
C . 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
D . 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考点】
7. (3分) (2018高一上·营口期中) 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该物体()
A . 前2s下落的高度为15m
B . 第2s内下落的高度为15m
C .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0m/s
D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m/s
【考点】
8. (3分) (2019高一上·宁波期末) 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A . 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
B . 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 . 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D . 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考点】
三、填空题 (共2题;共6分)
9. (2分) (2017高一下·杭锦后旗期中)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重力对物体做功
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在时刻t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
【考点】
10. (4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纸带在钩码带动下向下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1)该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_.
A . 应从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开始测量、计算
B . 选用的钩码的质量应尽可能小些
C . 操作时,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 . 打点计时器的上下两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2)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并测得连续三段相邻点的距离,但不小心将该纸带撕成了三段,并丢失了中间段的纸带,剩余的两段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 两点的距离x1 = 9.8 mm,C、D两点的距离x2=17.6 mm.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打点计时器打下C、D两点的过程中,钩码的平均速度
v=________ m/s.
(3)实验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考点】
四、解答题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一滴水从自来水龙头里自由下落,经理0.4秒落入下方的水池里,则(g=10m/s2)
(1)该水滴落入水池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水龙头离水池的高度是多少.
【考点】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 (2017高一上·杭州期中) 一小球从空中h=20m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以碰前速度的60%竖直反弹到某一高度.取g=10m/s2 ,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反弹的高度.
(3)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经过多长时间.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 (共3题;共9分)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三、填空题 (共2题;共6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四、解答题 (共1题;共10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