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顶板管理(正式)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正式)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772-14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这就需要了解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有关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度、巷道周围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横断面形状和尺寸等。了解了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合理确定钻眼眼位、钻眼角度、钻眼深度、炮眼装药量和放炮等各工序的有关参数,减少对顶板管理的影响。

(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工作面空项距离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临时

支护巷道的长度。

(4)施工中,做好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施工中和竣工时,按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井巷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二、巷道掘进工作面施工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的内容

(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均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I业。

(2)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规定的空顶距应先支护后掘进;发现顶板破碎或变松软时应采用前探支架维护顶板。

(3)单孔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的情况,发现断梁折腿或变形严重的支架,应加固修复,修复巷道时,修复地点以里的人员应全部撤出,预防冒顶堵人;工作面因放炮倒塌的棚子应由外向里逐架扶棚复位。

(4)熟悉掘进巷道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加强日常

检查,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三、顶板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一)新掘巷道应制定的开口安全措施的顶板管理措施内容

(1)开掘地点要选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并且避开地质构造区、压力集中区、顶板冒落区。

(2)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

(3)必须加固好开掘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护,若近处有空顶空帮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顶帮;大范围的应用木垛接顶处理,同样用背板背好打紧。对将受施工影响的棚子进行加固,其方法有挑棚、打点柱、设木垛等。

(4)新巷开掘施工,要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放炮引

起冒顶。

(5)新巷开掘处应及时进行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小暴露面积。若压力增大,则应及时采用适合现场情况的特殊支护。(二)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应采取的顶板管理措施

(1)避开动压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区段回采工作,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再进行。

(2)尽量减小掘进时的空顶面积。放炮前支架紧跟到工作面,放炮后及时架设支架。要减少装药量,避免对顶板的振动。如果放炮难以控制和管理顶板,改用手镐方法掘进。

(3)巷道支架要加密,同时将下帮腿与底板的夹角由80。缩小为75。,将顶帮用木板等背严接实。

(4)擦边掘进时,如遇上区段巷道的棚腿外露时,其下帮棚腿不要抽掉,可以捆上木板或笆片,起到挡矸帘的作用。

(三)有淋水的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措施

掘进工作面有淋水时,要通过水文地质工作,弄清水的来源,掌握水量的变化。再根据实际条件分别采用预注浆封水、快硬砂浆堵水、截水槽或截水棚截水等方法将水引离工作面。顶板淋水不大时,用风管边吹边喷砂浆止水。有淋水的地段,要加大支架秘密度、背严顶帮,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四)掘进工作面过断层、裂隙和岩性突变地带时,应采取的顶板管理措施

(1)加强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分布情况与产状以及岩性变化的可能地段),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与安全措施。对于特殊地段,要制定针对性措施,否则不能开工。

(2)在破碎带中掘进,应做到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小顶板出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