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当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为抗病毒治疗,以拉米夫定为主要的抗病毒药物。

然而,拉米夫定单药治
疗的有效率并不高,同时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的问题。

因此,选
择中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1)观察组: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每天口服拉米夫定加中药制剂片(由临床经验最丰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和配方),连续治疗6个月。

(2)对照组: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每天口服拉米夫定,连续治疗6
个月。

3.2 研究方法
(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相关数据。

(2)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3)分别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个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展开比较分析。

3.3 研究指标
(1)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乙肝病毒DNA的变化。

(2)次要观察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等指标。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究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广大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拉米夫定治疗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拉米夫定治疗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拉米夫定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方法:将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对照保肝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片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临床治疗12个月后,ALT复常26例,HbeAg转阴8例,HBeAg/抗HBeAg转阳7例。

HBV-DNA阴转率3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76.66(23/30)和86.66(26/3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0)。

结论:拉米夫定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抗毒治疗【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92-02拉米夫定(3TC)为新一代核昔类高效抗HBV药物。

全称为2’,3’-双脱氧3-硫胞嘧啶核昔,具有抑制HBV复制逆转录过程及逆转录酶活性,可有效抑制HBV的复制,因此,可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1]。

近几年,拉米夫定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成为继干扰素之后的热门药物。

现对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临床拉米夫定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29例,女1例,年龄15~43岁,平均年龄28±2.5岁。

其中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4例。

HBeAg阳性19例,HBeAg阴性11例。

1.2 方法拉米夫定的使用方法为每日1次,每次100mg口服,口服,疗程1~3年,如治疗一年,HBV-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转阴,但未出现抗-HBe者,应继续用药治疗,直至抗-HBe转为阳性,经监测2次(每次至少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者可以停药,但停药后需密切监测肝脏生化和病毒学指标。

1.3 观察指标对血象、肝功能、肾功能、HBVM、HBV-DNA、B超检查。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以慢性乙型肝炎作为基础疾病,讨论长期使用拉米夫定治疗该种疾病中的作用。

方法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2008年03月~2013年03月于我院就诊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在服用拉米夫定6个月后每月肌注α干扰素600万单位,持续1年。

分别观察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HBeAg 转阴率和肝功能等各项指标。

结果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HBV-DNA转阴与HbeAg转阴高于研究组,但两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Tbil、HBV-DNA情況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长期服用拉米夫定副作用少于其与α干扰素联用,且价格更易被接受,是有效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之一。

适宜临床推广。

标签:拉米夫定;α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以及肝脏功能严重破坏,HBV-DNA在体内大量复制,临床主要以保肝降酶抑制病毒为主[1],本文自选择自2010年03月~2012年03月于我院就诊的我院就诊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拉米夫定及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在抑制乙肝病毒方面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2012年03月于我院就诊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研究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7.5±7.8)岁,病程2~10年。

实验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0.4±6.9)岁;病程1.5~9.8年。

患者入院时出现不同出的的黄疸、消瘦、腹水、少尿等症状。

两组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①均具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1.0拷贝数/ml、AST及ALT均大于80IU;②病程6个月以上;③临床上没有明显肝硬化表现。

拉米夫定论文乙型肝炎病毒论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拉米夫定论文乙型肝炎病毒论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拉米夫定论文乙型肝炎病毒论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4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将28例分为治疗组和1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

每1周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每4周检测血清hbv-dna。

结果加用拉米夫定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生化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本组资料显示,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

但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可否再进一步提高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参考文献[1] tiwari s, vyas sp. novel approaches to oral immunization for hepatitis b[j].curr infect dis rep. 2011,13(1):4-12.[2] shin sr, koh kc, gwak gy,et al. a low viral load predicts a higher initial virologic response to adefovir in patients with lamivudine-resistant chronic hepatitis b[j].gut liver. 2010 ,4(4):530-6.[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 ,6 :3242329.[4] kawagishi n, takeda i, miyagi s, et al. nucleoside analogue therapy following one-year course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in preventing hepatitis b virus reactivation afte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j].tohoku j exp med.2010,222(4):275-9.[5] roussos a, koilakou s, kalafatas i, et al. lamivudine treatment for acute severe hepatitis b: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cta gastroenterol belg. 2008 ,71(1):30-2.[6] bellini c, keiser o, chave jp, et al.liver enzyme elevation after lamivudine withdrawal inhiv-hepatitis b virus co-infected patients: the swiss hiv cohort study[j].hiv med. 2009 ,10(1):12-8.[7] deli? d, nesi? z, prostran m, et al.treatment of subacute hepatitis b with lamivudine: a pilot study in serbia[j].vojnosanit pregl. 2009 ,66(3):199-202.[8] sperl j, franková s, spicák j.viral hepatitis in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s[j].klin mikrobiol infekc lek. 2010,16(4):120-3.[9]chen cy, ni yh, chen hl, et mivudinetreatment in infantile fulminant hepatitisb[j].pediatr int. 2010 ,52(4):672-4.[10] akima t, tamano m, yamagishi h, 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hcc in a patient with lamivudine-resistant hepatitis b cirrhosis with adefovir dipivoxil[j].world j hepatol. 2010 ,2(8):318-2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3-03-20T09:41:11.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陈忠辉[导读]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陈忠辉(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苏启东 226200)【摘要】目的分析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方法随机把39例慢性乙肝病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病人同时应用综合保肝疗法,研究组又给以拉米夫定100mg/d进行治疗,用药一年。

有效指标是HBeAg/HBeAb转换、HBV基因呈阴性、ALT恢复正常。

结果拉米夫定对HBV基因复制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慢性乙肝病毒的治疗,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83-01LAM是一种核苷酸衍生物,具有抗病毒特性,在口服治疗乙肝病毒领域是首例。

LAM可经口服较快吸收,可短时内达血药浓度峰值,以游离态为主,在血液中不易结合蛋白,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疗效显著。

本组研究对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慢性乙肝病人应用LAM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所选取研究对象都是我院接诊的慢性乙肝病人,按照“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依据进行确诊。

(2)排除各类疾病干扰,包括HIV抗体阳性,丙肝、丁肝和戊肝,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心脑及中枢系统疾病,妇女怀孕期等。

(3)研究对象是年龄在20—60岁的39例慢性乙肝病人,HBeAg阳性保持在半年以上,HBV基因也呈阳性,血清ALT大于正常值的2倍。

其中有14例女性病人,男性25例。

1.2 研究方法随机将病人分成对照组21例,慢性乙肝分级,轻中重度各为8、10、3例;研究组18例,慢性乙肝分级,轻中重度各为7、9、2例。

两组中病人年龄、性别及病情没有显著差异。

1.3 治疗方法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同时应用综合保肝疗法,应用药物:护肝片和肌苷片,研究组又给以拉米夫定100mg/d进行治疗,用药一年。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评价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评价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日至2016年3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肝炎灵注射液治疗和拉米夫定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BiL(17.43±1.63)μmg/L、ALB(36.34±5.38)g/L-1、AST(95.96±6.52)IU/L-1、ALT(48.82±29.28)μ/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00%)、ALT复常率(42.00%)、HBV DNA阴转率(78.00%)、HBeAg阴转率(40.00%)、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肝癌、肝硬化、肝衰竭的发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此广泛引起学者重视[1]。

目前以药物治疗最为常用,通过干扰素类、核苷类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其中以核苷类药物效果最为显著,其能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组织炎症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

而在核苷类药物中,以拉米夫定疗效最高,且具有安全性高、高效性价比、耐受性、安全性高等特点[3]。

本文旨在探索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有100例,对其随机化分组,分别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患者均在2015年3月12日至2016年3月12日期间收治。

入选标准:(1)患者均知情、了解、同意本次实验;(2)患者均达到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排除六个月内使用过免疫调节药物患者;(2)排除拉米夫定药物过敏者;(3)排除合并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选20例患者连续服用拉米夫定6-24个月的疗效。

结果拉米夫定连续服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症状,HBeAg阴转率高,并能阻止肝脏纤维化及肝癌的发生,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慢性乙肝的早期抗病毒治疗,HbeAg阴转率高,有效阻断肝癌的发生和阻止肝硬化进程,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肝治疗慢性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因而慢性乙肝的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临床上方法疗效差异较大。

虽然近年来使用干扰素、胸腺肽、拉米夫定及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发展。

但具体治疗仍受社会、经济和科学知识水平的制约。

近来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达成世界共识,取得了可喜成绩。

下面对我院3年来20例病例治疗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1)门诊患者,(2)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3)发现乙肝在半年以上,(4)患者HbeAg(+);ALT升高超过2倍正常值;PCR-HBV-DNA(+),其中一例HbeAg(-)。

二、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给药方法:采用葛兰素史克生产的拉米夫定(贺普丁)100mg,每日1次服用。

对于某些早期病人,可以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等药物同服,并规定病人不中断治疗,且每1—3个月复查病情一次。

2、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

本次所观察病例均为连续服药观察。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

三、观察指标治疗前详细查病人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B超及PCR—HBV—DNA定量等,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治疗每隔1—3个月复查以上指标,并结合病人的症状。

四、疗效判断判断标准《200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2005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肝治疗指南》1)ALT下降或正常,2)HbeAg转阴和抗Hbe转阴,3)PCR—HBV—DNA转阴或下降10拷贝数,4)最大限度抑制HBV复制阻止肝脏炎症坏死继续进展。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预后观察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预后观察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预后观察
李晓欧;过建春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卷),期】2002(12)3
【摘要】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连续30天,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拉米夫定组的好转率(75%)高于对照组(53%),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经随访,继续服用者肝功能基本正常,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采用常规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总页数】2页(P134-135)
【作者】李晓欧;过建春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310014;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4例疗效观察 [J], 艾永春;王玉香
2.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J], 陈志勇
3.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J], 俞亚峰
4.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J], 吴锦瑜;曹旺发;谭英
5.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J], 曹力;徐海峰;王志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
效。

方法:将36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组)19例,和对照组(拉米夫定组)17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ALT、HBV DNA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V DNA转阴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CHB较单用拉米夫定效果好,可以减少或延迟病毒变异,提高抗病毒疗效。

标签:拉米夫定;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已经由以前的护肝治疗为主转变为抗病毒治疗,同时辅以适当的护肝治疗。

抗病毒药目前世界公认有效的是两类: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副作用大,使用适应证不广,肌注不方便,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接受;核苷(酸)类似物副作用小、口服给药,费用较低而受到广泛使用。

笔者在本文中选择本院门诊和住院部的一部分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病情简单、肝功能受损较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8~66岁,平均41岁。

所选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西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CHB诊断标准[1]。

且符合以下条件:①ALT在正常值上限(ULN)2~10倍以内;②病程大于6个月,即血清HBsAg阳性大于6个月、HBV DNA大于105 copies/ml;③治疗前未用过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④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

所有患者均详细了解了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副反应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均接受1年及以上的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ALT及HBV DNA测定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及治疗方法
拉米夫定由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生产;冻干母牛分枝杆菌由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经过GMP认证。

治疗组患者用拉米夫定100 mg,口服,1次/d,1个疗程1年;冻干母牛分枝杆菌22.5 ug溶于1 ml注射用水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起始时间同拉米夫定,1个疗程1年。

对照组患者仅单用拉米夫定100 mg口服、每日1次1个、疗程1年。

两组患者均同时口服葡醛内酯片、肌苷片等护肝药物至ALT正常停药。

1.3 观察项目及方法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于治疗前,治疗期间前3个月每2周查1次、3个月后每月查1次。

HBsAg、HBeAg、抗HBe及HBV DNA于治疗前,治疗期间前3个月每月检查1次、3个月后每隔3个月检查1次。

2 结果
2.1 血清ALT改变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情况见表1。

2.2 血清HBV DNA转阴率
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见表2。

2.3 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
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因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选有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而且患者较少,疗程短,血清学HBeAg/抗HBe转换少见而未作比较。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见、轻微。

仅治疗组出现2例一过性低热(37.5℃左右)、头痛,休息后可缓解,对照组无发热患者。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在各种指南(包括美国、欧洲、亚太地区、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均讲的非常明确。

抗病毒是关键,同时还包括:改善肝功能、免疫调节、中药辅助治疗等。

抗病毒药物推荐使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在临床使用已经近30年,大家都比较熟悉和了解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

但因为是生物制剂,副作用大:包括重感冒样症状、骨髓抑制、血糖升高、抑郁和脱发等。

干扰素需肌内注射,使用不便、费用昂贵,对患者要求太高,而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

在20世纪90年代末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问世以来受到了大家的特别期待,当时以为找到了攻克乙型肝炎顽症的神药,但近十年的观察认清了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缺点:只能抑制病毒而无免疫调节作用,不能清除肝细胞内cccDNA模板,随疗程延长易出现YMDD变异而导致耐药,停药后易出现病毒学和生化学方面的反弹,治疗疗程不能完全确定[3-4]。

是否可以联合用药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因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对HBV的特异性免疫耐受,致机体内的HBV不能被清除[3]。

因此本文选择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经临床验证,抗病毒药物加免疫调
节剂联合治疗CHB能发挥协同作用[5-6]。

目前基层医院使用拉米夫定较普遍,因其有以下的优点:①是医保农合范围用药;②费用相对低廉;③抗病毒效果明显;④使用方便等。

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是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是20世纪90年代WHO认可的免疫制剂,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外周血T淋巴增值反应,使CD3与CD4值明显升高,CD8值明显降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疗效肯定[7]。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能ALT复常率除在治疗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6、9、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拉米夫定联合冻干母牛分枝杆菌治疗CHB,对于肝功能的恢复作用更强。

有资料表明,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后,部分出现YMDD变异,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变异率增加,耐药率增加[8]。

表1反映肝功能ALT在部分反弹的情况下,治疗组保护肝功能的作用仍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冻干母牛分枝杆菌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有利于增强对肝细胞的保护。

治疗组和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虽然在治疗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6、9、12个月3个阶段,HBV 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3个阶段呈递增趋势,无明显病毒变异耐药的表现。

说明冻干母牛分枝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拉米夫定抗病毒的效果,延缓或降低病毒变异的发生。

两组患者治疗中仅治疗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低热、头痛,可以耐受,休息后可自然缓解,这与生物制剂冻干母牛分枝杆菌的副作用相符合。

患者依从性良好,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以及联合治疗的疗程和远期疗效等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观察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2003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4):301-304.
[3]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7.
[4]姚光粥,王宝恩,崔振宇,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1):80-83.
[5]吴福全,俞洪林,黄绍坤.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l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3):218.
[6]杜以真,秦来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临床肝脏病杂志,2001,17(2):121-122.
[7]文彬,杨桂林,胡毅文,等.干扰素联合微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现代医学卫生,2003,19(6):670-671.
[8]张欣欣,韩永年,陆志檬,等.肝炎病毒多聚酶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反应[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1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