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jkstr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不断发展,其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资源受限,传感器节点能源、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限,如何提高网络性能,提高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效率,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热点问题。
路由协议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基础,直接影响着网络的可靠性、传输效率和能耗等关键性能。
因此,研究有效的路由协议对于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路由协议,其中以基于分簇的路由算法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分析基于分簇的路由算法原理及其优缺点,探讨其适用性以及不足之处。
2. 针对现有基于分簇路由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如改进路由选择策略、优化簇头节点选举等措施。
3. 利用MATLAB或NS2等网络仿真工具对改进方案进行仿真分析,比较改进后的路由算法与现有路由算法的性能差距,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
通过本研究,可以探寻和改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问题,提高网络性能和传输效率,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分为三个部分:1. 分析基于分簇的路由算法原理及其优缺点。
首先,深入研究分簇路由算法的原理和流程,包括簇头节点选举、数据传输、簇内通信和簇间通信等流程。
其次,对簇头节点选举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总结分簇路由算法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
2. 提出改进方案。
基于前期的分析,针对分簇路由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如改进路由选择策略、优化簇头节点选举等措施。
3. 仿真分析与评估。
利用MATLAB或NS2等网络仿真工具,对改进方案进行仿真分析,比较改进后的路由算法与现有路由算法的性能差距,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
三、预期成果及时间安排预期成果:1. 对基于分簇路由算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2. 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使改进后的算法在具有较高的能效和传输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网络延迟;3. 进行相关仿真分析,比较改进后的路由算法与现有路由算法的性能差距,并给出具体的性能指标;4. 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对本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付菁波【摘要】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以最节能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sink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LEACH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能耗均衡的路由算法.此算法在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的基础上采用两分法选举簇首,然后簇首通过能耗代价函数计算出一条能耗最小的路径,以多跳转发的方式将数据传送到sink.,为了进一步减少节点的能耗,算法在簇内采用了数据聚合机制.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均衡了网络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期.【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年(卷),期】2013(026)006【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分簇;两分法;代价函数;数据聚合【作者】付菁波【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陕西西安71007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9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分布式信息处理、嵌入式和无线通信技术,形成一种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实现了物理世界、计算机和人类社会的交互,是物联网络发展的基础[1]。
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环境监测、农业科技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户外无人看护的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
这些传感器节点肩负着监测和传输数据的任务,而传感器节点本身体积微小,由电池供电,所以能量成为网络中珍贵的资源,也是网络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数据聚合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个节点将数据包传送到一个节点后对数据进行聚合处理的数据传输方式。
这样可以有效消除网络中的冗余数据,减少数据的传输量,延长网络寿命。
因此将数据聚合技术引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LEACH是较早提出的经典分层路由协议,随后研究者们提出的多种分层协议都是建立在LEACH协议的基础上。
该协议分为簇的建立阶段和稳定传输阶段。
在簇建立阶段,簇首随机产生,具体选择方法是传感器节点在0和1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如果该值小于设定的阈值T,则该节点就宣布成为簇首。
基于节点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基于节点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刘睿琼;齐小刚;孙正海【摘要】针对LEACH协议生成非均匀簇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以网络簇头分布最优和降低能量损耗为目的,从选择簇头节点、形成簇、簇间路由等方面做了改进.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与LEACH和LEACH-C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的设计使各节点较均衡地消耗能量,节点生存时间更长,延长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年(卷),期】2013(026)003【总页数】4页(P130-133)【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路由协议;位置和能量;Dijkstra算法【作者】刘睿琼;齐小刚;孙正海【作者单位】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9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处理模式,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由于工作环境和自身构造所限,WSN网络传感器节点的计算、通信能力及能量都较为有限,对于节点的更换和充电也较难实现。
因此,尽量减少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已成为WSN网络协议及传输机制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
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靠路由协议控制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与传统网络不同的特点,传统路由协议不能有效地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人们研究了众多的路由协议,其中 LEACH(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1]协议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Heinzelman等人提出的一种低功耗自适应分层算法,对该算法的分析研究以及改进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l LEACH协议LEACH是一种分布式自组织的分簇协议,LEACH协议按轮(Round)运行,每轮分为初始化(Setup)和稳定(Steady)两个阶段。
在初始化阶段,首先以自组织的方式随机选出部分传感器节点作为簇头。
OSPF协议中Dijkstra算法的仿真实现

OSPF协议中Dijkstra算法的仿真实现作者:***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3年第20期摘要:OSPF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常用的路由协议,它采用了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其原理很有必要,因此提出在MATLAB中利用三重循环实现算法的仿真。
首先确定代价矩阵,明确起始路由器,并把该路由器放入到S集中。
其次采用最外层循环判断是否遍历全部路由器,中间循环遍历S集中的路由器,里层循环遍历U集中的路由器,寻找到每一次外层循环时距起始路由器的代价最小的路由器,并把这个路由器移出U 集,并放入到S集中。
最后通过回溯方法得到最短路径树。
通过仿真实验,不仅能帮助掌握OSPF协议中路由的选择方法,更能加深对Dijkstra算法的理解。
关键词:OSPF协议;Dijkstra算法;三重循环仿真中图分类号:TP393.0;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3)20-0096-04Simulation Implementation of Dijkstra's Algorithm in OSPF ProtocolXIE Guangyi(Intelligent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710125, China)Abstract: OSPF protocol is a commonly used routing protocol in computer network, and it adopts Dijkstra's Algorithm. The Dijkstra's Algorithm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its principle. Therefore, using the triple-loop to realize algorithm simulation is proposed in MATLAB. Firstly,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cost matrix,identifies the starting router, and puts the router into the S set. Secondly, the outermost loop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traverse all the routers, the middle loop traverses the routers in the S set, and the inner loop traverses the routers in the U set to find the router with the smallest cost from the starting router in each outer loop. It moves this router out of the U set and puts it into the S set. Finally, the shortest path tree can be obtained by the backtracking metho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can not only help master the route selection method in OSPF protocol, but als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Dijkstra's Algorithm.Keywords: OSPF protocol; Dijkstra's Algorithm; triple-loop simulation0 引言路由协议作为TCP/IP协议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决定信息交换双方网络路径的选择,从而会对Internet网络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1-4]。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王桂凤【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年(卷),期】2013(000)035【摘要】该文从经典低能量自适应分簇算法的基础出发,探讨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将蚁群算法,应用到簇间路由中,找出簇头到基站的最佳路径,实现离基站较远的簇头节点,能够以最佳路径进行信息传输,达到减少簇头结点的能量开销的目的。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延长网络生存期方面相比LEACH算法提高约30%。
%This article from the classic low-energy based adap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nt colony algo-rith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lustering routing algorithm. The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inter-cluster routing, locate the cluster head to the base station the best path to achieve far away from the base station cluster head node, can be the best path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reduce the energy of the cluster head node the purpose of the overhea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long network lifetime compared to LEACH algorithm improves aspects of approximately 30%.【总页数】3页(P7941-7943)【作者】王桂凤【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J], 常城;谭明皓2.一种高效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J], 施志刚;李桂娟;李亮;张持健3.一种能耗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J], 张诗悦;吴建德;王晓东;范玉刚;冷婷婷4.一种近似秩排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J], 张雅琼;张慧;林基艳5.一种基于平均剩余能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J], 鄢丽娟;张彦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簇路由算法研究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簇路由算法研究与实现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在监测区域内的低功耗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能够自组织地协同工作,实现环境感知和数据采集的任务。
由于节点具有有限的能量和计算资源,设计高效的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主要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簇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现,着重探讨了分簇算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自组织,能量效率。
1. 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种由大量的低功耗、小型、分布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网络,能够实时监测、收集和处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WSN在环境监测、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节点具有有限的能量和计算资源,设计高效的路由算法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分簇路由算法基本原理分簇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常见的路由机制,它将网络中的节点分成多个簇(cluster),每个簇中有一个簇头(cluster head)负责与其他簇头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输到基站。
分簇路由算法的基本原理如下:(1)簇头选举:节点根据自身的一些参数(如能量、距离等)来竞选成为簇头。
通常情况下,具有充足能量和较高的剩余能量的节点更容易被选为簇头。
(2)簇内通信:簇头负责接收簇内其他节点的数据,并将其聚合后发送给其他簇头。
簇内节点之间的通信通常采用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以减少能量消耗和网络拥塞。
(3)簇间通信:簇头之间进行远距离通信,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基站。
簇头之间的通信通常采用更高功率和更远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
3. 分簇路由算法的优缺点分簇路由算法具有如下优点:(1)降低能量消耗:通过节点之间的局部通信,分簇路由算法能够减少每个节点的长距离通信次数,从而降低能量消耗。
(2)提高网络生命周期:通过平衡簇头的负载以及合理分配簇头节点,分簇路由算法能够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二 、算 法 描 述
1 、网络模型及 网格 划分 网络模型具有 以下特征 : ( 网络 内节点处于平面 区域 ,相互之 间没有通信障碍 ,且节 点位 置是 1 )
固定 的 。
( 本 网络 设 立 两 个 基 站 ( aeSai BS, 别 位 于 网络 覆 盖 区域 边 界 2 ) B s tt n, ) 分 o 两 端 ,且 两 个 基 站 之 间 距 离 已知 ,如 图 1 示 ,B 所 S能量 不 受 限制 。
怵
cn
与 系 统
法 估 计 节 点之 间 的距 离 。通 信 能 耗 符 合 自 由空 间通 信 模 型 : E=s 。 dp 其 中 , s ~ 电路 放 大 系 数 ; 。 d 两 个 通 信节 点 的距 离 。 一 t、 1 位 置 计 算 各 自的 区域 I 号 ( einI ) D R go D ,所 有 区 域 I 号 相 同 D 的 节 点 构 成 一个 簇 ,如 图 1 示 。例 如 ,区 域 I 号 1 1 表 所 D 42 示 以 B 1为基 准 第 l 第 4列 的 网格 , 时也 是 以 B 2为基 S 行 同 S 准第 1 行第 2列 的 网格 。 在选 择簇 头 时 , E C 协 议 的 办 法 是 :每 个 节 点 选择 L A H [,] 间 的 一 随机 数 ,如 果 选 定 的 值 小 于 某 个 阀值 ,, 01之 个 1 ) 则 该节 点成 为 簇 头 。 ) 达式为 : 表
(网络中节点具有 同等功能 ,能够进行数据融合 。采用接收信号强度(ee e gaS eg , S 2 3 ) R ci d i ltnt R S 【 v S n r h 1J
2 02 Sen or o 01 0. s W d
基于改进Dijkstr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 一) 把时间让给学生。每堂课要有不 少于一半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 包括 思考 、 讨 论、合作 、练习等各种方式 , 使学 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 问题 , 有足够 的时 间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 、运用知识 。 ( 二) 把空 间让给学生。首先要改变单 的 “ 一 问一答 ”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这 种形 式即使教师再增加提问机会 , 也难 以最 大 限度 地增加 学生参与的机会,可增加学生 个别 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 等形 式。特别是后三种形式 ,更能充分调动
学 习是学生 原有 的认知 结 构和新 的 知 识相互作用 ,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 这个过 程 中起关键 作用 的是学 生主 观能 动 性,这也正是语文新课程标 准中强调 “ 学生 主体 ”的原 因。在语 文教学 中,教师应帮助 学生 培养认知方式 ,注意情感 融入 , 提高学 生 的 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 , 在语文教学 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 自 主 学 习的能力 呢?笔 者认为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方面人手 。
理论广角 2 0 1 4年 3月 ( 下)
如 何提 高学 生
关键词 :自主;学习;情境 ;兴趣 ;学法
习语 文 的能力
( 安徽蚌埠怀远第六 中学 , 安徽 蚌埠 2 3 3 4 0  ̄
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 准中强调 “ 学生主体”的理念 ,在教 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认 知方式 。注意情 感融入 ,提 高学生的 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 自 主学 习的能 力。那 么,在语文教 学中如何 培养和提 高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试从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 、创造条件和指导 学法四方 面谈谈 自己的做 法。
二、培养兴趣 , 激发 自主学习的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 r fr t nC ne, Gul ies yo lcrncT c n lg , Gul 4 0 ,Chn ) NewokI omai e tr n o inUnv ri f eto i eh oo y i t E in5 4 i 1 0 ia
A src:DE - a js a loi m ae ut uigpoo o fr i l s e sr e r rp sd h rvdDi s a b tat UC kt g rh b sd ls r o t rtclo r e no t kipo oe .T mp kr
应 的 网络延 时 。该 算法还 将传 感器 网络进 行 区域划分 , 使得距 离 SN I K较 近 的簇 头拥 有 少量成 员节点 , 因此 , 靠近 S K的簇 N I 首可 以为簇 间 的数 据转发 预 留能量 ,达 到均衡 簇 头能量 消耗 的 目的。仿真 结果表 明 ,该算 法在延 长 网络 生存周 期方 面相 比 低功耗 自适 应分簇 路 由协 议( E c ) 能量 高效 的非均 匀分簇 算法( E c 分别提 高约 3 %和 2 %。 L A H和 Eu ) 5 5 关键 词: 线传感 器 网络 ; 分簇路 由;最短路 径 ;低 功耗 自适应 分簇路 由; 能量 高效 的非均 匀分簇 算法 无 中图法分 类号 : P 9 T 3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 072 2 1) 73 0.5 10.04(0 0 1.870
计算 机 工程 与设 计 C m u r n i en d e g o pt E g er g n D s n e n i a i ・网 络 与通 信 技 术 ・
2 1, 1) 30 00 1( 3 7 87
基于 Djsa i t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 由算法 kr
陶晓玲 , 王 桂凤 王 勇 ,
a g rt p l di t l se i gr u i gme h n s t n u es o t s p t o cu t r e dt a es t nS a ecu tr e d loi m s h i a p i o cu t r t c a im f do t h h re t ah f m l se a b s t i Ot t h l se a e n n o n oi t r h o ao h t h c i t s t n o ma in a o g t es o ts a , a e n wh c eta s s i n p t n t n ec re p n i g n t o k d ly C a1 r mi i f r t l n h r t t b s d o ih t n miso ah l g h a d t o r s o d n e a n o h e ph h r e h w r e a a n b f ce t d c d M o e v r wec ri dr g o iii no n o e k ecu tr e r I e i in l r u e . e ye r o e, are i nd v so ns s r t oma e l se a NK cu i gl s mb r o e . S e e n t h t n S i ldn s n e me e d s o n h l se e S NK a t ec u trn a I r c nma a i n r y f r h a f r r d n n dt e h e e e g o s mp i n o cu trc r b mt n e eg o t e d t o wa i ga a h nt n r y c n u t f l se al ewel a a c d T e o l b ln e . h smu ai nr s l s o a ea g rt a ea v t g s n p o o g n f c ceo e EACH d E UC b 5 a d 2 % r s e t ey i lt u t h ws h t h l o i o e t t m h h v d a a e r ln i g l e y l v r n i i L n a E y3 % n 5 e p ci l ̄ v Ke r s wi l s e s r e o k c u t r d r u i g s ot s a h L ACH; E UC y wo d : r e ss n o t r ; l se e o t ; h r t t ; E e nw n e p E
Wi l s esr e r ut igruiga oi m ae n i s a r e no t kc s r t g rh b sd j t e ss n wo l e n o n l t o D kr
T O io l g W ANG i e g , W ANG n A X a —i , n Gu - n + f Yo g
( 林 电子 科技 大学 网络 中心 ,广 西 桂林 5 10 ) 桂 4 0 4
摘 要 : 出一 种 基 于 Djs a的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分 簇 路 由 算 法 —— DE c。该 算 法 将 改 进 的 Djs a 法 应 用 到 簇 问路 由机 提 i t kr u i t 算 kr 制 中 , 找 簇 头 到 基 站 的 最 短 路 径 , 得 离 SNK较 远 的 簇 头 节 点 沿 着 最 短 路 径 传 输 信 息 , 而 有 效 减 少传 输 路 径 长 度 与 相 寻 使 I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