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课件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血气分析实用方法培训课件

血气分析实用方法培训课件
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③内呼吸:即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血气分析实用方法
4
缺氧
外呼吸
O2 肺通气
肺泡中O2
外呼吸 肺换气
低张性缺氧
血液中O2
与血液中Hb结合
HbO2
物理溶解
O2
血液性缺氧
组织利用
O2
组织性缺氧
HbO2 、O2
血液循环
循环性缺氧
血气分析实用方法
5
二、血气标本的采集和注意事项
为低氧血症,降至8.0kPa(60mmHg)以下为呼吸衰竭。 (1kPa=7.5mmHg)
正常值:PO2=100-年龄/3±5 mmHg
血气分析实用方法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二氧化碳分压(PCO2): 血浆中物理溶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值
35~45mmHg,平均40mmHg。 PCO2 代表肺泡通气功能:
呼酸时H2CO3↑,肾脏通过下列途径代偿,使NaHCO3↑,确保 NaHCO3/H2CO3比值仍在20/1, pH值在正常范围。通过泌H+排酸、 泌氨中和酸、以及HCO3-再吸收调节,肾调节到达完全代偿所需 时间5~7d。
血气分析实用方法
19
2.血气分析主要指标参考值及意义
❖ 检测参数: pH、PO2、PCO2、Hct、Na+、K+、Ca2+、Glu、Lac
❖ 高质量抗凝剂 :针筒内预置足量固体钙平衡肝素锂抗凝剂,不仅抗凝 快速完全,而且避免了液体抗凝剂对血标本的稀释作用 。
❖ 采用独特的钙平衡技术处理的肝素锂抗凝剂:完全避免了传统抗凝剂对 钠离子等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干扰。
❖ 超薄壁针头:缩短进血时间,减少凝血机会 。

血气分析ppt课件全

血气分析ppt课件全
正常人PaCO2均值为40mmHg 混合静脉血CO2分压(P CO2)为46mmHg。
CO2 的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CO2: 物理溶解的CO2 =40*0.03=1.2mmol/L 40为(正常人PaCO2均值) 0.03为CO2在38度时溶解系数 化学结合的CO2: 主要是碳酸氢盐(HCO3- ),正常值平均为 24mmol/L。 故动脉血浆CO2总量=1.2+24=25.2mmol/L
生理代偿
肺- 肾- ↑H+ ↑H++ ↑ HCO3- ↑ HCO3- ↓buf- Hbuf NH3 NH4
任一患者血气实测SO2与由氧离曲线方程式所计算的标准SO2之差,即为SO2偏移度,用公式表示为: SO2偏移度=实测SO2 -标准SO2 正常人SO2偏移度,在 1%范围内。 在一定PO2下: 实测SO2 >标准SO2 , SO2偏移度>0,氧离曲线左移;反之,右移。 SO2偏移度越大,则氧离曲线偏移越重。
通气调节一般在10-30分钟开始起作用,代偿作用约需12-24小时达到高峰。 因只能通过改变通气量调节PaCO2,故其调节作用有限。
肾脏的代偿作用
近端肾单位的泌H+保碱 远端肾单位的泌H+保碱 NH4+和H2PO4-的排出 肾脏的代偿调节作用较慢,酸碱失衡发生后数小时开始起作用,达到最大代偿所需时间约为3—5天。但代偿调节作用 最强,维持时间最久。
离子交换(一般在酸碱失衡发生后2-4小时起调节作 用)
酸中毒时 pH每降低0.1,血清K约上升0.6mmol/L 碱中毒时 但在低钾所致代谢性碱中毒时细胞内液3K+与细胞外液 2Na+和1H+交换,而使细胞外液碱中毒加重。
3K+
2Na+,1H+
3H+
2Na+,1K+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
15
7、阴离子间隙(AG)
• 【参考值】8~16mm01
• 【临床意义】AG增高,见于HCO3-减少, 有机酸根增加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如糖 尿病酮中毒、尿毒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等。大量使用羧苄青霉素或其他阴离子药 物,AG也会增加,但无酸中毒。高血氯性 代谢性酸中毒A6可正常。AG减低,见于代 谢性碱中毒、低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高镁血症、高钙血症和锂中毒等。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
7
四、血气分析检验质量控制
• 目前使用的血气分析的参考试剂按基质不 同分为水剂缓冲液、全血、血液基质和人 造血氟碳化合物四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水剂缓冲液,该质控物具有稳定,使用方 便等优点。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
8
四、常用指标
• 酸碱度(pH) • 二氧化碳分压(PCO2) • 氧分压(PO2) • 氧饱和度(SatO2) • 实际碳酸氢根(AB) • 剩余碱(BE) • 阴离子间隙(AG)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
23
7、呼碱并代酸特点
(1)临床可有休克、低氧血症、脏器缺血功 能受损、呼吸深、大、快;
(2)pH可正常; (3)PaCO2下降; (4)HCO3ˉ多下降; (5)PaO2下降; (6)ABE常负值; (7)AG升高。血气分析专题培训源自248、呼酸并代碱
(1)临床病情危重多行机械通气; (2)pH可正常; (3)PaCO2升高; (4)HCO3ˉ升降均可; (5)PaO2下降; (6)血k+、Clˉ下降,Na+可升高。
合器、放大器元件、数字运算显示器
和打印机等部件。 1.电极系统
2.管道系统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
3
血气分析仪
血气分析专题培训

血气分析-ppt课件.ppt

血气分析-ppt课件.ppt
2.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HCO3-影响程 度。呼酸时AB>SB;呼碱时AB<SB。代谢性酸 碱紊乱时AB=SB,代酸AB=SB<正常值;代碱 AB=SB>正常值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临床常见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 病、哮喘、胸廓畸形、呼吸肌麻痹、支气管异 物等引起肺泡通气量降低,CO2潴留
血气指标特点:
PaCO2升高、AB升高、AB>SB, BE负值增大, HCO3-代偿性增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HCO3代偿不超过45mmol/L.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 白的结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 参考值 95-98%
临床意义
1.机体是否缺氧的指标,但不敏感。氧合血 红蛋白离解曲线S型(ODC)。
2.ODC受PH、PaCO2、温度和2,3-DPG含 量等因素影响左右移动。Bohr效应,PH降 低曲线右移,氧合血红蛋白易释放氧,提高 组织氧分压;PH升高与之相反,加重组织 缺氧。
三 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分析特点
类型:单纯性酸碱失调 混合性酸碱失调
单纯性酸碱失调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单纯性酸碱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学习PPT课件

血气分析学习PPT课件

血浆乳酸(La)
参考值: 正常值为0.4~0.8mmol/L,一般<2mmol/L. 临床意义: 循环功能(尤其是微循环) 组织血流灌注 组织氧代谢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SEC源自ION一、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其程度?
低氧血症的程度分级:标准PaO2
轻度 0.5~8.0Kpa ( 80~60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定义:
SaO2为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含氧量和最大结合能力之比 ,反映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间接反映PaO2 的大小。 参考值:
SaO2 > 95% 临床意义:
SaO2 < 90% 表示呼吸衰竭 SaO2< 80% 表示严重缺氧 贫血时SaO2正常并不表示不缺氧。
剩余碱(BE)
一、反映机体酸碱状ppHH态><溶 果77解 。的..34判55于断酸 碱血呼中 中浆吸毒 毒中性( (的酸失 失C碱O代 代2失偿 偿量衡) ),的反重映要肺指泡标通,气代效表
主要指标
正常值:35 ~ 45mmHg。
• • • •
酸P总碳a碱C酸COO度氢22(根(T(pCHO)H2)CO3-性 性)代 代PP偿 偿aaPp中 之 白CC性 性Ha只 正OO所 缓C=代 代在122反 常7O具 冲AAA<>升.酸 碱标4致2健34映 值BBB有 碱0全455;准。:康<=>时代 :0mm缓 主血m条SSS人mm所-谢冲 要3(mBBBHh件A需变: : 并~作 为gHBgB下,的化+g,B存 存 且用H=时3b,原酸C,原在 在 同m的)S将OH发或m不发B呼 呼 时阴或3b1,o性充-碱受性L酸碱升,离1l/全酸呼L分升量呼呼高其子(血碱酸氧血。吸碱:次总全用失或合浆因或失为和血酸衡继、(素继代血。)或时发3B影发偿浆血。8B碱两度响性蛋p浆滴值)、。代定不碱至一

血气分析专题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血气分析专题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30
如何估计代偿值?
落 花
• 代酸 PCO2 =HCO3-×1.5+8 • 代碱△ PCO2 = △HCO3 -×0.9+-5
有 意
• 急性呼酸△HCO3 = △ PCO2 ×0.07+-1.5
• 慢性呼酸△ HCO3 = △ PCO2 × 0.35+-5.58
流• 急性呼碱△ HCO3 =2 × △ PCO2 /10
流• 决定了原发性酸碱失衡之后,若存在代偿反应, 水 无• 则若代另有偿一 代 ?成 偿 完分 , 全将 应 代会进偿发一时生步(改判H+变断)。是接完近全参代考偿值,范还围是一部侧分。 情
血气分析专题知识宣教
36
落 酸碱平衡的判断:二大规律、三大推论 花
• 1、第一大规律:HCO3- 、PaCO2 同向代偿。有
决于HCO3-/H2CO3

PH = Pka + log HCO3-/H2CO3


= 6.1 + log20

= 7.401
• △ 参考值:PH7.35 — 7.45 生理极值:PH6.8 — 7.8
流••
〔H+〕35—45nmol/L 〔H+〕20—120nmol/L
水• 意义:PH异常可以肯定有酸碱失衡,PH正常不能排除
38
第二大规律: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落
变化

• 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原发性变化所有 产生的另一方继发性代偿,其原发性因素意
变化程度必大于继发性代偿因素的程度。
• 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可得出 如下推论:
流• 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水 无 情

血气分析课件参考课件.ppt

血气分析课件参考课件.ppt

课件学C习lick to continue
26
Example 5.
NO.
This is a normal PaO2 for room air 2. Is there an acid base or ventilation problem?
pH
7.54
PaCO2
2.9
PaO2
12.1
HCO3-
22
Base
CONSISTENT WITH SIMPLE ACUTE RESPIRATORY ALKALOSIS; NO ADDITIONAL DISTURBANCE
pH
7.54
PaCO2
2.9
PaO2
12.1
HCO3-
22
Base
+2
excess
Saturation 100%
课件学Re习turn to examples
课件学习
15
分清酸中毒或碱中毒?
PH <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酸中 毒
PH >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 毒
课件学习
16
分清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失衡?
PaCO2↑同时伴HCO3- ↓ ,必为呼 酸合并代酸
PaCO2↓同时伴HCO3- ↑ ,必为呼 碱合并代碱
课件学习
17
不同酸碱失衡类型的血气改变
32.1
This is the expected [HCO3- ] if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renal compensation over a long period; in addition the base excess has increased.

2024版年度血气分析培训教学课件

2024版年度血气分析培训教学课件

2024/2/3
7
正确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采样前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 毒皮肤并准备好采血器材。
2024/2/3
采血技巧
掌握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 度,避免溶血和气泡产生, 确保血液样本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注意事项
避免在输液侧肢体采血, 避免在患者剧烈活动、情 绪波动或吸氧浓度改变时 采血。
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机体具有多种酸碱平衡调节机制,包 括缓冲系统、呼吸系统和肾脏等,以 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脏与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排泄或重吸收氢离子、碳酸 氢根离子等,调节体液酸碱度,维持 酸碱平衡。
2024/2/3
5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解读
pH值
动脉血氧分压(PaO2)
表示体液酸碱度,正常范围为7.35-7.45,低 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21
操作步骤和日常维护要点
3. 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灰尘 和水分进入仪器内部。
4.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测 量结果的准确性。
2024/2/3
22
04 血气分析结果解 读与临床应用
2024/2/3
23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判断标准
pH值
判断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正常值 范围为7.35-7.45。
目标设定
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质量控制标 准,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 性和及时性。
2024/2/3
28
常见误差来源及预防措施
采样误差
如采样部位不当、采血量不足、抗凝剂使用不当等。
仪器误差
如仪器校准不当、电极老化、试剂失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要点——
• 斜 度刺与:皮逆肤动表脉面血呈流45方。~向6穿0刺。,;穿用刺已角消 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 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 动脉搏动处进针
• 直刺:采桡动脉时,食、中指在桡动 脉搏动最明显处的纵向两侧,相距约 1cm固定桡动脉,食、中指应都能摸 到桡动脉的搏动,中间是搏动最明显 处;注射器在中间垂直进针0.5-1cm, 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2-3ml后拔 针,局部用无菌棉球压迫5-10min (针头进入桡动脉后常引起血管收缩, 不能立即见到回血,需稍等片刻后方 见回血,不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 穿刺失败)。
注意事项
• 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 穿刺部位按压5-10min至不出血为止 •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不选用深动脉穿刺,按压时间延
长或行加压包扎) • 使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哭闹患儿
待呼吸平稳30min后再采血 • 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休息30min后再取血 • 吸痰后20min后再取血,呼吸机参数稳定30min后采血 • 标本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至监测不超过15min,
• 无绝对禁忌症
二、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及定位方法、 操作要点
动脉穿刺采血的部位
•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 位动脉均可,理想的 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 及、穿刺方便、体表 侧支循环较多、远离 静脉和神经的动脉。
• 通常选用桡动脉、肱 动脉、股动脉和足背 动脉,婴幼儿可选择 头皮动脉。
桡动脉穿刺定位方法
• 患者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将腕部伸直略外展,掌 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手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操作 者的左手中、食指,定点距腕横纹一横指(1-2cm)、距外 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部位为准,在食指边的动脉搏动 处,为穿刺点
动脉血气分析相关 知识及标本的采集
博兴县人民医院 索学娇
一.动脉血气分析的定义、主要指标、目的 二.常用的动脉穿刺的部位及定位方法、操作要点 三.动脉采血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四.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2、动脉血气分析主要指标
指标
pH
参考值 7.35~7.45
临床意义 指体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3、动脉血气分析的目的
• 可以用来动态判断患者通气和氧合状态; • 了解机体的酸碱平衡情况; • 是监测呼吸机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 为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4、适应症和禁忌症
•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 障碍者
•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疗 者
• 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和 治疗
以免影响结果,特殊情况在冰箱冷藏不超过2h
四、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 因素
1、气泡的影响
• 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如果混入气泡,应立即排除, 血标本中混入空气气泡,无论是否搓匀,都对血 气分析结果有影响,搓匀组更为明显,具体表现 为PH、PaO2降低。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氧和二氧化 碳含量与血液中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弥散原理, 若血液中混入气泡,两者间发生气体交换所致。
• 环境准备
——清洁 无尘
• 医务人员准备
——衣帽整洁 洗手 戴口罩
• 患者准备
——了解患者的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评 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清醒 患者需向其解释穿刺的目的、穿刺方法及注意 事项,以取得配合。
• 物品准备
——无菌治疗盘、常规皮肤消毒用物、无菌手 套、血气穿刺针(若无,可用2ml或5ml无菌注 射器代替,另备肝素钠、0.9%生理盐水、软木 塞或橡皮塞)
PO2
80~100mmHg 指血浆中溶解的氧的张力。
PCO2 Hct Na+ K+ Ca2+ Cl-
35~45mmHg 35~51%
135~145mmol/L 3.4~4.5mmol/L 2.25~2.75mmol/L 96~106mmol/L
指血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
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 计算补液量的参考。
• 一般来讲:桡动脉穿刺前应行Allen实 验。
足背动脉穿刺操作步骤要点——
• 足背动脉的搏动点最 明显处一般在足背, 内、外踝连线的中点
• 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 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 呈45。~60。;用已 消毒的手指触足背动 脉搏动的准确位置, 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 方,在食指下的动脉 搏动处进针。
物品准备
• 如使用无菌注射器,需配制抗凝剂,12500单位肝素加 25ml生理盐水配置好,24h内可用。采血前用上液 0.5ml反复润滑管壁后往复抽拉针栓3-5次,方可取样。
• 务必排净注射器内多余的肝素溶液和空气,以防对检 测结果产生干扰。
•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整理用物 • 记录
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缓冲盐、 神经肌肉应激性。
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持神经、肌肉 应激性(兴奋)、对心肌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
是维持生理作用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心肌 作用、神经肌肉应激性、参与磷的代谢。
维持体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Lac织灌注缺乏等病症的检测。
• 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在 两指间垂直进针,如无回血,可 缓慢退针,见有鲜红色回血,右 手固定穿刺的深度及方向,左手 以最快的速度抽取血液。血抽至 2-3ml后拔针,将针头立即插入 橡皮塞,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 5~10min,标本15min内送检。
三、动脉采血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操作程序 “四准备”
肱动脉穿刺操作步骤要点——
• 取肱动脉血时,病人平 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 略外展,手心朝上,肘 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使 病人舒适伸直,穿刺点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 脉搏动明显处,穿刺时 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在 搏动明显处压一指印, 做进针点的标志,斜刺 进针。
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要点——
• 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略外 展外旋,必要时小腿屈曲,呈蛙 式,触摸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 韧带中点下方1~2cm股动脉处, 以搏动点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 食、中指放在股动脉两侧。食、 中指都应摸到股动脉的搏动,两 指中间是穿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