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散文我的母亲

合集下载

我的母亲胡适读后感

我的母亲胡适读后感

我的母亲胡适读后感母亲胡适读后感。

《母亲》是胡适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母亲的真挚感情和深刻理解,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敬意和感激之情。

这篇散文深情款款,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对母爱的赞美,让人读后感动不已。

胡适先生在文中对母亲的描绘非常真实而细腻,他用一颗感恩的心,细细品味母亲的点点滴滴,从母亲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到母亲的日常生活、对家庭的付出,无不展现出母亲的伟大和可敬之处。

母亲那双温柔的眼睛、那双勤劳的手、那颗无私的心,无不让人感慨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在文中,胡适先生对母亲的爱和母亲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赞美。

他说,“母亲是一切的根源,她的爱是无私的,是深沉的,是永恒的。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深沉的、永恒的,无论子女成长到什么年纪,母亲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母亲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家庭温暖的源泉,她的爱是无私的,是深沉的,是永恒的。

在文中,胡适先生还对母亲的无私奉献和对家庭的付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赞美。

他说,“母亲是家庭的中心,她默默地付出,从不求回报。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对子女的默默付出,母亲从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为家庭和子女付出,这种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是母亲对家庭和子女的深深爱意。

在文中,胡适先生还对母亲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赞美。

他说,“母亲是家庭的太阳,她的微笑能够温暖整个家庭。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家庭的重要性和她的微笑能够温暖整个家庭,母亲就像家庭的太阳,她的微笑能够温暖整个家庭,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通过《母亲》这篇散文,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深沉的、永恒的,母亲是家庭的中心,她默默地付出,从不求回报,母亲是家庭的太阳,她的微笑能够温暖整个家庭。

读完这篇散文,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和可敬之处,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篇散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更加珍惜和感恩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我的母亲》课文反思(四篇)

《我的母亲》课文反思(四篇)

《我的母亲》课文反思这是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此文比较通俗易懂,文笔细腻。

通过胡适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塑造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以及这样一位母亲对胡适的影响。

全文以晴为出发点,比较能落实好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整节课我主要以学生的读为主,通过对文中细腻文字的品读去理解课文,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感。

他们从文中相关语句的品读中,不仅领会到了胡适母亲的品行,也感受到了胡适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这些情感也调动了孩子们对自己的母亲深深的理解和感恩。

带着这种情感,我留下了作业,请你观察妈妈的一言一行,感受妈妈对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把你自己的感受记录到日记本中。

学生们在观察和书写中,不仅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也提升了对浓浓亲情地珍视。

《我的母亲》课文反思(二)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追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的文章,人文内涵丰富。

在讲授这一课前,我和同学科的老师对这一课进行了集体备课,达成了共识,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

在课堂上我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比如,导入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如果让他们来写这篇作文会如何做,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让学生拿自己的构思与课文进行比较,可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我没有想展现太多的东西,只把理清思路作为重点,以此引出对母亲性格特征的把握。

这样,课堂上出现一个主问题,便于学生对课堂的把握,便于学生的理解。

也避免了课堂上讲的东西过多,学生什么都设计了,最后也什么都没有弄明白。

在学生的回答上,我没有为了让课堂进展的顺利而刻意地去挑选好学生,而是把中下等学生作为重点,如果他们回答不上来,再让好一点的学生去补充。

这样既照顾了差学生,又兼顾了课堂。

因而,课堂上我表现的也比较轻松。

当然,也存在不完备的地方,如学校要求的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逻辑性,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等,这些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慢慢去做。

《我的母亲》课文反思(三)教读散文时作为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的眼睛盯着用得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可是,有时关注一个不起眼的甚至会让人遗忘的词语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胡适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优秀7篇】

胡适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优秀7篇】

胡适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优秀7篇】布置作业:篇一收集自己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或一些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篇二(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板书)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眼泪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篇三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我的母亲》教案篇四学习目标: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了吗?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有的:1、字词。

(直接讲,不上黑板。

)2、人物形象。

3、分几个部分。

(的文眼。

)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师:很好。

看来同学们对都做了很好的预习。

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

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

)二、教师: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

当然,最根本的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

1字词等基础知识。

2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

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

胡适我的母亲原文

胡适我的母亲原文

胡适我的母亲原文
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是他在1926年发表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原文的摘录: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简单的女人。

她不懂外语,不读书,也不去诸如音乐会、讲座等地方。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过着朴素而勤劳的生活。

我的母亲是一个十分勤俭节约的人。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她经常告诫我要珍惜每一分钱,不浪费食物和物品。

她那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爱的人。

她总是给予我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我上学,从不计较她的辛苦和牺牲。

她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榜样。

我的母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她在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时,从不退缩。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她总能坚强地面对,并
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她的勇气和智慧一直鼓舞着我。

我的母亲是一个乐观的人。

她总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从不沉溺于悲伤和消极情绪。

她用她的笑容和乐观的态度,给予了我很多力量和鼓舞。

总的来说,我的母亲虽然很平凡,但她却是我生命中最重
要的人。

她的无私奉献、坚强勇敢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向前。

我将永远感激并铭记在心。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板书)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眼泪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四、布置作业:收集自己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或一些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导入:1.学生活动: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2.多媒体播放满军的歌曲《懂你》,创设情境。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1.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怀念、赞美3.教师小结:“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3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3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3.训练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培养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梳理作者即事抒情的语句;避免由于作品的时代性与当代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导致的学生在体会情感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消极因素。

教学方法阅读法、诵读法、活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有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与巴金、鲁迅等人同时代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生前写过许多小说和剧本。

表现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世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同学:是老舍吧?老师:对,是老舍先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小说和话剧比如,《骆驼祥子》《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你读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吗?一样地道优美的北京话,一样平实朴素的语言,一样浓厚纯朴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叙事散文《我的母亲》。

二、请同学们先初读一遍课文1.认识文章中比较生疏的字词;2.结合阅读提示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1.解决生字词。

2.落实字词。

⑴肥美:意指肥沃丰美⑵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⑶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⑷出阁:地方语,出嫁⑸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⑹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⑺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⑻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⑼撑持:支撑维持之意四、请同学再次精读课文。

经典散文赏析—胡适《我的母亲》

经典散文赏析—胡适《我的母亲》

经典散文赏析—胡适《我的母亲》原文:我的母亲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麇先生了。

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麇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①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

)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一八九五——一九○四)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

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

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 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

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

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

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5篇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5篇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篇1胡适对母亲的爱、母亲对他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学后的最大感受。

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看到他的母亲想到自己的母亲,虽然我现在早已成家,但她对我的关心更甚从前,每个星期的吃、用都是她准备好给拿来。

昨天是二月二,打电话说给送糖豆。

我说太冷别送了,但她坚持。

我知道拗不过她,下午顶着风和爸一起除送来糖豆还有调好的饺子馅。

我无言,这就是一个母亲对子女永远的牵挂与爱吧。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

我想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与被爱,那么他的人生会有多么的的遗憾与不堪啊!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篇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高一语文备课组长刘银新老师的带领下,由陶然老师设计,在全备课组成员的多次讨论下,集合大家的智慧而形成的。

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提炼,分析的能力,并且尽可能的在实现情感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让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穿插了配乐朗读,细节描写,写作指导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几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们在我的带领下,以自我阅读,集体合作的方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几处多媒体的使用很到位,从开始的歌曲阎维文的《母亲》的导入就能很快的让学生进入到预想的情境中,中间部分《妈妈洗脚》公益广告的播出更能唤起子女对母亲的情感,而配乐朗读更是能使这种情感得以升华。

这三处多媒体的使用对完成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在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细节描写”时,我认为我们的处理也是很到恰当的。

细节描写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方法也不一而同,而本文的细节描写主要是通过动词的连续使用达到最终的目的的,因此,我找出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背影》片段,通过对背影片段的回忆与简单讲解来引出本文的细节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散文《我的母亲》
胡适散文《我的母亲》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
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但别的方面都没
有发展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

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

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

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

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

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
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
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屁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们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
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