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教学教材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教学教材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教学教材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

试题库1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

=f a

λ

'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 角。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

度为d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

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晶体称为负单轴晶体 。 6.1/4波片的附加相位差为(21)

0,1,2, (2)

m m π

+=±±,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出射光将

变为 椭圆偏振光或圆片遮光 。 7.单个折射球面横向放大率β=

nl n l

'

' ,当-1<β<0时,成像性质为 物像处于球面的两侧,成倒立缩小像 。

8.两列波相干的条件 有方向相同的振动分量 、振动频率相同 、 相位差稳定_。 9.假设光波的偏振度为p ,则p=0时表示 自然光,p=1时表示线偏振光,0

偏振光。

10.菲涅尔圆孔衍射图样的中心点可能是明的,也可能是暗的,而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中心

点是明 的。

11.光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互相 垂直 ,所以光波是横波 。

12.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至两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光为_部分 偏振光。

13.光线通过双平面镜后,其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为50°,则双平面镜的夹角为

25° 。

14.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用单色光源直接照明,若反射镜M 1、M 2严格垂直,则此时发生 等

倾(等倾或等厚)干涉,可观察到中央或明或暗的一系列同心圆环,圆环中央疏、边缘密_(描述条纹特点),若M 1与M 2’间的厚度每减少2

λ

的距离,在条纹中心就消失 一个条纹。

15.限制进入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称为孔径光阑 ,限制物体成像范围的光阑称为

视场光阑,能够在像平面上获得足够清晰像的空间深度称为景深 。

16.光的折射定律数学表达式为sin sin n I n I ''=,反射定律可看作是折射定律在n n '=-时的

一种特殊情况。

17.一般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两类:分波面法和 分振幅法 。 18.牛顿环是一种等厚(等倾或等厚)干涉条纹,反射式牛顿环中心

总是暗(亮或暗)的。

19.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1)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 20.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个反射镜移动0.33mm 时,测得条纹变动192次,则

所用光源的波长为3437.5nm 。

21.光学系统的物方焦点F 的共轭点是 无限远处的像点。

22.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有三种:(1)由反射和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2)由晶体的二向色性产生线偏振光 (3)由晶体双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23.检验自然光、线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时,使被检验的光入射到偏振片上,然后旋转偏振

片,若从偏振片射出的光的强度不变化,则入射光为自然光。若射出的光的强度 有明

暗变化但不完全消失,则入射光为部分偏振光。若射出的光的强度在极大和零之间变化,则入射光为线偏振光。

24.对于λ=5100埃,圆孔直径为1.22cm,由焦距为5cm的透镜产生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第

一暗环的半径是2.55m

μ。

25.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反射光会(会、不会)发生半波

损失;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发射光反射光不会(会、不会)发生半波损失。

26.波长为550nm的光射在杨氏双缝上,在距缝1000mm的屏上量得10个条纹间距总长为

16mm,则其双缝距离为344m

μ。

27.一束自然光由折射率为n=4/3的水中入射到玻璃上,当入射光

为50.82°时反射光是线偏振光,则玻璃的折射率为 1.64。

28.用劈尖干涉检测工件的表面,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

观察到干涉条纹如图。由图可见工件表面有一凹槽。

29.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观察从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形成的牛顿

环。若使平凸透镜慢慢地垂直向上移动,从透镜顶点与平面玻璃接触到两者距离为d的

移动过程中,移过视场中某固定观察点的条纹数目等于2d

λ

30.振动方向对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纵波的一个最明显标

志,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二、选择题

1.将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投射于一宽度为b的狭缝。若对应于夫琅禾费单缝衍射的第

一最小值位置的衍射角θ为π/6。试问缝宽b的大小为多少?C

(A)λ/2 (B)λ(C)2λ(D)3λ(E)4λ

2.在真空中行进的单色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57o

i

=入射到平玻璃板上。下列叙述中,哪一

θ

种是不正确的?E

(A)入射角的正切等于玻璃板的折射率(B)反射线和折射线的夹角为π/2

(C)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D)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E)反射光的电矢量的振动面平行于入射面

3.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投射于缝宽为b,总缝数为N,光栅常量为d的光栅上,其光栅方程为 C

(A)b sinθ=mλ(B)(d-b)sinθ=mλ(C)d sinθ=mλ

(D)Nd sinθ=mλ(E)Nb sinθ=mλ

4.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的波长为600nm,两狭缝的间距为2mm。试问在离缝300cm的一

光屏上观察到干涉花样的间距为多少毫米?B

(A)4.5 (B)0.9 (C)3.1 (D)4.1 (E)5.2

5.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介质片。放入后,

两光束的光程差该变量为A

(A)2(n-1)d (B)2nd (C)nd (D)(n-1)d (E)nd /2

6.牛顿环的实验装置是以一平凸透镜置于一平板玻璃上。今以平行单色光从上向下投射,并

从上向下观察,观察到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些圆环的特点为:D

(A)接触点是明的,明暗条纹是等距离的圆环

(B)接触点是明的,明暗条纹不是等距离的圆环

(C)接触点是暗的,明暗条纹是等距离的圆环

(D)接触点是暗的,明暗条纹不是等距离的圆环

(E)以上均不正确

7.如下图,若L=100,U=1°代表图中的Ⅰ、Ⅱ、Ⅲ、Ⅳ中的哪种情况。C

(A)Ⅰ(B)Ⅱ

(C)Ⅲ(D)Ⅳ

8.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将受到波长的限制。根据瑞利判据,考虑由于光波衍射所产生的影

响,试计算人眼能区分两只汽车前灯的最大距离为多少公里?设黄光的波长λ=500nm;

人眼夜间的瞳孔直径为D=5mm;两车灯的距离为d=1.22m。C

(A)1 (B)3 (C)10 (D)30 (E)100

9.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当光在玻璃中传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紫光的速率比红光小(B)红光的频率比紫光大

(C)在玻璃中红光的偏向角比紫光小

(D)不同色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与各自在真空中波长的比值也不同

10.在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C

(A)相等光程的几何距离必然相等

(B)几何距离大的其光程必然较大

(C)相同的光程必然有相同的对应的真空距离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1.右旋圆偏振光垂直通过1/2波片后,其出射光的偏振态为C

(A)线偏振光(B)右旋椭圆偏振光(C)左旋圆偏振光

(D)右旋圆偏振光(E)左旋椭圆偏振光

12.借助玻璃表面上涂以折射率n=1.38的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折射率为

n′=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若波长为5000?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实现最小的反射,此薄膜的厚度至少应为:C

(A)50? (B)300 ? (C)906 ? (D)2500 ?

13.把两块偏振片一起紧密地放置在一盏灯前,使得后面没有光通过,当一块偏振片旋转

180°时,会发生何种现象?B

(A)光强增加然后减小到不为零的极小值

(B)光强增加然后减小到零

(C)光强始终增加

(D)光强增加,尔后减小,然后再增加

(E)光强增加,减小,增加,然后再减小

14.严格地讲,空气折射率大于1,因此在牛顿环实验中,若将玻璃夹层中的空气逐渐抽成

真空时,干涉环将:A

(A)变大(B)缩小(C)不变(D)消失

15.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一个由两个偏振片组成的偏振片组上,两个偏振片的光轴方向成30°

角,则透过这组偏振片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C

(A)3:4 (B)3:4 (C)3:8 (D)1:8

1.试利用符号规则作出下列光组和光线的实际位置。

r=-40mm , L=-100mm , U=-10o, L′=-200mm

2.画出虚物点A的像点A'的位置。

3.如下图,作轴上实物点A的像A′。

4.一表面镀有一层二氧化硅(n

1=1.5)膜的硅片(n

2

=3.42)置于空气中,画出入射光小角度

入射时在各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光、折射光的S分量与P分量的相位情况。

SiO

2

Si

5.画出出射光束的成像方向。

6.画出焦点F、F'的位置

7.试确定下图中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

y

z

V

8.用作图法求出下图中物体AB的像。

9.下图中C为凹面镜的球心,请作图求出物体AB经凹面镜所成的像。

10.用作图法求出下图中物体AB的像。

X

11.折射率为n=1.5的薄膜置于空气中,以大于布儒斯特角的入射光入射时薄膜上下表面上的反射光、折射光的

S分量与P分量的相位情况。

12.画出下图出射光线的成像方向。

13.下图中

C为凹面镜的球心,请作图求出虚物AB经凸面镜所成的像

14.在下图中标出轴上物点A、其像点A′、角、入射角、折射角、物方孔径角、像方孔径角、球面曲率半径、物距、像距。

15.用作图法求出下图中物体AB 的像。

四、简答题

1.当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束的截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由折射定律1122sin sin n i n i =和折射率关系12n n <,应有12i i >。

如图所示,设OO d '=,光束在空气中的横截面积为2

1cos 2d i π??

???,在水中为

2

2cos 2d i π?? ???。由于12i i >,12cos cos i i <,则光束在水中的横截面积大于在空气中的

横截面积。

2.简述劈尖干涉的条纹特点及其产生明纹和暗纹的条件,若将劈尖的上表面顺时针旋转,条

纹如何变化;将劈尖的上表面向下平移,条纹又如何变化。

答:置于空气中的劈尖的干涉条纹是一些与其棱边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且其棱边处形

成暗条纹。

劈尖形成明纹的条件为:2,1,2,3, (2)

nh m m λ

λ?=+==

劈尖形成暗纹的条件为:2(21),0,1,2,3 (22)

nh m m λ

λ

?=+

=+= 若将劈尖的上表面绕交棱顺时针旋转,由条纹间距公式2e n λ

θ

=

,即θ角变小,则条纹间距会变大;将劈尖的上表面向下平移,则条纹间距不变,但条纹会向远离交棱的方向移动。

3.自然光和圆偏振光都可看成是振幅相等、振动方向垂直的两线偏振光的合成,它们之间的

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在于,合成圆偏振光的两线偏振光的相位差恒为π/2的奇数倍;而合成自然光的两线偏振光的相位是完全无关的。 4.简述菲涅耳波带片的定义与其作用。

答:将奇数波带或偶数波带挡住所制成的特殊光阑叫菲涅耳波带片。菲涅耳波带片类似于透镜,具有聚光作用。

5.写出夫琅和费圆孔衍射爱里斑的角半径公式,简要说明瑞利判据的内容。 答:夫琅和费圆孔衍射爱里斑的角半径公式为00.61

a

λ

θ=,其中0θ为角半径,λ为入射光的

波长,a 为衍射圆孔的半径。

瑞利判据:如果一个点光源的爱里斑中心刚好和邻近的另一个点光源的爱里斑边缘(第一极小)相重合,则这两个点光源恰好能被这一光学仪器所分辨。

6.理想光阻有哪些基点、基面?说明节点的特性、指明物方焦点F 的共轭点。 答:理想光组的基点、基面有:主面和主平面、焦点和焦平面、节点和节平面。

节点具有以下特性:①凡是通过物方节点J 的光线,其出射光线必定通过像方节点J ′,并且和入射光线相平行。②对于处于同一介质中的光组,其节点和主点重合。

物方焦点F 的共轭点为无限远的像点。

7.简述惠更斯原理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内容。

答:惠更斯原理:波源在某一刻所产生的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发

出球面子波的新的波源(次波源),这些球面子波的包络面就是下一时刻的波前。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阵面Σ上每个面元d Σ都可看成是新的振动中心,它们发出次光波,在空间某一点P 的光振动是所有这些次 光波在该点的相干叠加。

8.一个沿Z 方向前进的单色右旋圆偏振光先后经过一个最小厚度的1/4波片和一个最小厚度

的1/2波片,两波片的快轴都在Y 方向,请分析通过1/4波片后和1/2波片后的光波偏振状态。(需写出具体的分析过程和理由)

答:①入射光为右旋圆偏振光,∴y 分量与x 分量的相位差

2(0,1,2,...)2

y x m m π

???π=-=+

=±±,两振动分量振幅相等,即00y x E E =。 ②经快轴在

Y 方向的/4λ波片后,y 分量与x 分量的相位差2(0,1,2,...)2

m m π

??π'=-

==±±,即出射

光成为振动在1、3象限且与Y 轴夹45°角的线偏振光。 ③又经过快轴在Y 方向的/2λ波片后,y 分量与x 分量的相位差

(21)(0,1,2,...)m m ??ππ'''=-=-=±±,即出射光成为振动在2、4象限且与Y 轴夹45°角的

线偏振光。

9.一束在空气中波长为589.3nm 的钠黄光,从空气进入水(4/3n =水)中时,它的波长将变为多少?在水中观察这束光时,其颜色会改变吗?

答:根据光在介质中的波长/n n λλ=,水的折射率4/3n =,则钠黄光在水中的波长

589.3

442.04/3

n nm nm λ=

=。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频率不变,所以在水中观察这束光,其颜色不变,仍为黄色。

10.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假定光源是单色线光源,当装置作如下几种改变时,试简

单描述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会怎样变化?

(1)将光源向上或向下平移;(2)观察屏移离双缝;(3)换用两个独立光源,使其

分别照明双缝。

答: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以干涉图样的中央条纹在如题三种情况下的移动情况来说

明干涉条纹的移动。

(1)如图由光源S 发出的两束光到中央条纹P 点的光程差满足1122R r R r +=+,将光源

向上平移,则12R R <,要满足中央条纹的光程差条件,则需12r r >,即条纹会向下平移;同理,当光源向下平移时,则条纹向上平移;(2)观察屏移离双缝,即图中D 值增大,因为条纹间距公式为D

e d

λ=

;(3)换用两个独立光源,使其分别照明双缝,则从1S 、2S 发出的光波不是相干光,不产生干涉,屏上一片均匀亮度。 11.光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时,其布儒斯特角能否大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答:光由入射时,全反射临界角为21sin /c i n n =,其中1n 和2n 分别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的折射率,布儒斯特角为21tan /B i n n =,根据函数关系,布儒斯特角又可以表示为

2

1sin /B n i n =sin sin B c i i <,故布儒斯特角始终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12.试列举出一种不产生明暗相间条纹的光干涉现象。

答:光的干涉合光强由相干光的光程差?决定,而干涉图样是等光程差点的轨迹。若干涉场

中各处?值不同,则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若干涉场中各处?一样,整个视场中光强成均匀分布,没有条纹出现。例如在薄膜干涉的应用增反膜中,反射光的光程差2cos 2

nh i λ

'?=+

,若以平行白光照射,由于n 、h 、i '一定,?仅由波长λ决

定。若白光中某一波长恰满足相长干涉,则整个平面薄膜就均匀地呈现出这种波长的光的颜色。虽然薄膜上无条纹,但这仍是光的干涉现象。

13.一维简谐平面波函数cos ()z E A t ωυ

=-中,z

υ表示什么?如果把波函数写为

cos()z E A t ωωυ

=-

,z

ωυ又表示什么? 答:

z υ表示在z 方向任意一点的振动落后于坐标原点(或振源)的一个时间间隔。而z

ωυ

表示波函数的初相位。

15.对以下三种系统,入射光和出射光如图,试判断物、像的虚实。

答:(A )图对应的是虚物、实像;(B )图

对应的是实物、虚像;(C )图对应的是实物、虚像。 16.简述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与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答: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光线按直线传播。光的独立传播定律: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不同的方向通过某介质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各光线独立传播。 17.用作图法证明,人通过一个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则平面镜的长度至少要有多长?与人离镜子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答:

如上图所示,由反射定律,从人的两端A 、B 两点发出的光线应都能射到人眼E 处,则在镜面上两个反射点的距离为121111

()2222

O O AE EB AE EB AB =

+=+= 即平面镜的长度至少要有人身长的一半。与人离镜子的距离没有关系。 18.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能观察到几级清晰可辨的彩色光谱?并论证。

答:两者不能合一,因为这两种光阑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孔径光阑的作用是限制轴上物点

入射光束大小,并可选择轴外物点入射光束的位置;而视场光阑的作用是限制成像范围的大小。

19.“平面镜只能成虚像”这句话对吗? 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答:不对,平面镜能对实物成虚像,对虚物则成实像,如下图所示。

20.理想单色平面光波是否一定是线偏振的?

答: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场中各点的振幅相同,其波面是一平面,而线偏振是指在垂直于传播

方向的某一平面内,光矢量只改变大小而不改变方向,它的末端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光的单色性和光的光的线偏振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其光波长、频率以及相速单一,其偏振状态并不一定是线偏振。 五、计算题

1.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块衍射光栅上,有两个相邻的主极大分别出现在sin

θ=0.2和sin θ=0.3的方向上,且第4级缺级。求光栅的常数和缝宽。 解:(1)由题意得光栅常数1 2.5400d mm m μ=

=, 又第四级缺级,4d

a

∴=,则光栅的缝宽162541600

d a mm nm =

== (2)由sin d m θλ=可求得第二级衍射光谱的衍射角32500

sin 0.42.510

m d λθ?===? 光栅的缝总数5040020000N =?= ∴第二级衍射光谱的半角宽度

3

52

1.0910cos 20000

2.510.4rad Nd λ

θθ

--?=

=

=???-

(3)由A mN d λλ=

=得 5000.0125220000

d nm nm mN λλ===? 2.制造半导体元件时,常常要精确测定硅片上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这时可把二氧化硅薄膜

的一部分腐蚀掉,使其形成劈尖,利用等厚条纹测出其厚度。已知硅的折射率为3.42,SiO2折射率为1.5,入射光波长为nm 3.589,观察到7条暗纹(如图所示)。问SiO2薄膜的厚度e 是多少?

解:由题意2SiO 劈尖的折射率与其上表面介质空气的折射率、下表面介质Si 的折射率间满

足如下关系 2SiO Si n n n <<空气

则2SiO 劈尖上表面的反射光对间无相位突变,光程差中不记半波损失 22SiO n h ∴?= 由题意,在整个劈尖上看到七条暗纹,令光程差满足出现暗纹的条件 22(21)

0,1,2, (2)

SiO n h m m λ

∴?==+=

当0m =时,对应第一条暗纹;则劈尖最高处第七条暗纹对应的级数为6m = ∴SiO2薄膜的厚度 2(21)(261)589.31276.844 1.5

SiO m e h nm nm n λ+?+==

==?

3.航空摄影机在飞行高度1000m 时,得到底片比例为1/5000,且成倒像,则镜头的焦距应

是多大?

解:由题已知589nm λ=, 1.32

N D

mm ρ=

=,0 1.5r m =;又为单色平行光照明,R ∴=∞ 轴线与屏的交点是亮点还是暗点取决于小孔露出的波面部分所包含的半波带数N

222

63

0011 1.3() 1.91258910 1.510

N N N R r r ρρλλ-=+===≈??? N 为偶数,则该交点是一个暗点。若要使它变为亮点,则须N=1或N=3。

由20

N

N r ρλ=得0N N r ρλ=当N=1时,631158910 1.5100.94mm mm ρ-=????= 当N=3时,633358910 1.510 1.63mm mm ρ-=????=

其相应小孔直径分别为 11332 1.882 3.26D mm D mm ρρ====及

4.一根长玻璃棒的折射率为1.6350,将它的左端研磨并抛光成半径为2.50cm 的凸面球。在

空气中有一小物体位于光轴上距球面顶点9.0cm 处。求(1)球面的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2)光焦度;(3)像距;(4)横向放大率。

解:由题画图如下

已知n =1,n’ =1.6350,r =2.50cm ,l =-9.0cm ,代入求得 (1) 2.50

3.941.63501n f r cm cm n n =-=-=-'-- 1.6350 2.50

6.441.63501

n f r cm cm n n '?'==='-- (2)0.635025.40.025n n D r m

?'-=== (3)由

n n n n l l r ''--='得 1.635010.6350

11.449.0 2.5l cm l '-=?='-

(4)11.44

0.7771.6350(9.0)

nl n l β'=

==-'?-,是一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5.用波长为nm 624的单色光照射一光栅,已知该光栅的缝宽mm a 012.0=,不透明部分宽度

mm b 029.0=,缝数1000=N 条,试求:(1)中央峰的角宽度;(2)中央峰内干涉主极大的数目;(3)一级谱线的半角宽度。

解:(1)求中央峰的角宽度即求单缝衍射中央条纹的角宽度

则6

022*******.1040.012

rad rad a λθθ-???=?=== (2)中央峰内干涉主极大的数目为 0.0120.029212

1212170.012

d a b n K a a ++=+=+=+=?+= (3)求一级谱线的半角宽度先求一级谱线的衍射角 由sin d m θλ=

6

162410sin 0.01520.0120.029

m d λθ-??===+ 谱线的半角宽度为 6

532

1.5210cos 100.04110.0152rad rad Nd λ

θθ

--?=

=

=???-

6.光学系统由焦距为5.0cm 的会聚薄透镜L 1和焦距为

10.0cm 的发散薄透镜L 2组成,L 2在L 1右方5.0cm 处,在L 1左方10cm 处的光轴上放置高度为5mm 的小物体,通过计算求此光学系统最后成像的位置和高度,以及像的正倒、放缩和虚实情况。 解:由题意画光学系统示意图如右 则物体AB 先经透镜L1成像, 有1110,5l cm f cm '=-=,代入公式

111111l l f -=''计算得11111

10105

l cm l '-=?='-, 将AB 经L1所成像作为L2的物,则有225,10l cm f cm '==-,代入公式

222111

l l f -=''

计算得2

2

111

10510l cm l '-=?='- 透镜L1的垂轴放大率11110110l l β'=

==--,透镜L2的垂轴放大率22210

25

l l β'===。∴光学系统的垂轴放大率12122βββ=?=-?=- 已知物高5y mm =,由y y

β'

=

得物高5(2)10y y mm mm β'=?=?-=- 则小物体经过此光学系统最后成像在L2右侧10cm 处,像高10mm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有一个玻璃球,如图,直径为2R ,折射率为1.5,后半球面镀银成反射面。一束近轴平行

光入射,问光束会聚于何处?

解:光线经过玻璃球成像可看作是先经过一个折射球面成像,再经过一个反射球面成像。光

路图如下:

对第一个折射球面,有111

11 1.5r R n n l '====-∞,,,。由公式 1111111n n n n l l r ''--='有111.51 1.51

3l R l R

-'-=?='-∞ 即成像于图中的A '点。 再经过反射球面成像,则像点A '可看成反射球面的物点,有

22r R l R =-=,。由公式

222112l l r +='有 2

21123

R

l l R R '+=?=-'- 即成像于图中的A ''点。

光线经反射球面反射后又入射到折射球面,即A ''经折射球面再次成像,设成像于A '''点。根

据光路的可逆性,将A '''视为物,A ''点视为像,有

333

351 1.5233

R R

r R n n l R ''====-=

,,,。由公式3333333n n n n l l r ''--='有 331.51 1.51

2.55/3l R R l R

--=?= 即最终光束会聚于玻璃球后,距镀银球面顶点0.5R 处。

8.通过偏振片观察—束部分偏振光,当偏振片由对应光强最大的位置转过ο

60 时,其光强减为一半。试求这束部分偏振光中的自然光和平面偏振光的强度之比以及光束的偏振度。

解:

l 2

-l 3

-l 2'=-l 3'

-l =50

d

B '

A

B

A '

l 1'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模板

《地基基础》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组成土的物质可分为固相、液相两种状态。× ()2.由土体自重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由建筑或地面堆载及基础引起的应力叫附加应力。√ ()3.粘粒含量越多的土可塑性越大,土也越软。× ()4.塑性指数越大的土,其粘粒含量越多。√ ()5.在侧限条件下,土的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称为变形模量。× ()6.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要求的地层称为人工地基。× ()7.承载能力要求是指该地层承受建筑物荷载后不能产生过量的沉降和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8.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与沉降观测比较,对于软弱地基,理论计算值比实测值大。×()9.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基础。× ()10.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方向向上。× ()11.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基础结构应符合上部结构使用要求。√()12.上部结构、地基及基础在传递荷载的过程中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13.矿物是指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14.土中自重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减少。× ()15.土的压缩变形实质上是土中孔隙体积变小的结果。√ ()16.任何土体在自重压力作用下都不产生压缩变形。× ()17.勘察的目的是为查明并评价工程场地岩土技术条件和它们与工程之间关系。√()18.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计算主要包括确定基础底面积、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 ()19.地基的强度破坏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 ()20.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1.桩在荷载作用下,桩相对周围土体产生向下的位移,土对桩侧产生向上的摩阻力,称之为负摩阻力。× ()22.群桩的承载力并等于各单桩之总和,沉降量也等于单桩的沉降量,这就叫群桩效应。× ()23.桩基础按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大类。× ()24.挡土墙墙背受到墙后填土的自身重力或外荷载的作用,该作用称为土压力。√()25.软土地基具有变形特别大、强度低的特点。√ ()26.水在饱和土体中流动的实际平均速度小于渗流速度。× ()27.地质作用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工程地质作用。√ ()28.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三级,即甲级、乙级和丙级。√ ()29.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钢筋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为了保证坑壁不致坍塌以及使周围不受损害所采基坑工程是指在基坑开挖时,.30)(. 取的工程措施。√ ()31.高承台桩基是指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地基土接触的桩基。×

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一、填空题 1. 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塑限),(液限)。 2. 土的天然容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界限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3. 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4. 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 5 .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 )的粘性上称 为淤泥。 6. 土的结构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 7. 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8. 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固相矿物本身的压缩)、(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土中孔隙的压缩)。 1、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依据为《建筑地基设计规范》,根据该规范,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地基的极限荷载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根据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4、按桩的制作分类,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5、桩身中性点处的摩察力为( 0 )。 6、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的搭配比例,可以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粒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百分比)。 7、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宿限),(液限)。 8、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9、最优含水率是指(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 , 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二、选择题 1. 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宜选用( A )。 (A)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题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题 一、填空题 1. 软件工程的传统途径是_____________方法学。 2. 一般说来,软件生命周期由_____________、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3. _______________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 4. 数据流图描述系统的_____________模型。 5. 数据字典的用途是作为_____________阶段的工具。 6. 在可行性研究以后,如果确认开发一个新的软件系统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那么就进入___________阶段。 7. ER模型中包含“实体”、“联系”和“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成分。 8.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_____________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9. _____________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度量。 10. _____________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 11.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信息流的类型决定了映射的方法。信息流有变换流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12. 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是内聚性和_________。 13. 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程序流程图、盒图、_________。 14. Jackson图不仅可表示程序结构,还可表示_________。 15.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Jackson方法和_________方法。 16. 面向对象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抽象、封装性和________。 17. 所谓对象模型就是表示静态的、________的系统的“数据”性质。 18. 维护的副作用有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和________副作用。 19. 软件测试是为了__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0. 白盒测试是结构测试,黑盒测试是________测试。 二选择 1. 研究开发资源的有效性是进行_______可行性研究的一方面。 A. 经济 B. 技术 C. 操作 D. 社会 2. 软件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______阶段。 A. 需求分析 B. 详细设计 C. 测试 D. 维护 3. 瀑布模型是一种_________。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塑限),(液限)。 2.土的天然容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界限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3.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4.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 5.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上称为淤泥。 6.土的结构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 7.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8.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固相矿物本身的压缩)、(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土中孔隙的压缩)。 1、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依据为《建筑地基设计规范》,根据该规范,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地基的极限荷载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根据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4、按桩的制作分类,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5、桩身中性点处的摩察力为(0)。 6、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的搭配比例,可以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粒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百分比)。 7、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宿限),(液限)。 8、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9、最优含水率是指(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二、选择题 1.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A)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2.土的结构性强弱可用(B)反映。 (A)饱和度(B)灵敏度(C)粘聚力(D)相对密实度 3.有一完全饱和土样切满环刀内,称得总重量为72.49克,经

最新地基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地基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桩相对于钢板桩的优点是()。A A.造价低 B.施工方便 C.工期短 D.接头防水性能较好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 B.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 C.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 D.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 3.关于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的力学性质 B .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 C .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就是土的含水量 D .确定三相比例指标仅需要做密度试验 4.土的重度为20KN/m 3,地面以下10m 处的自重应力为( )。A A . 200 KPa B .20 KPa C . 2 KPa D .10 KPa 5.土压力的单位是( )。B A .2kN/m B .kN/m C .3kN/m D .4 kN/m 6.试验测得甲,乙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Ip 甲=5,Ip 乙=15,则( )。B A .甲土样粘粒含量大 B .乙土样粘粒含量大 C .甲土样工程性质好 D .乙土样工程性质好 7.工程用土中,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是( )。A A .碎石土 B .砂土 C .粉土 D .黏性土 8.当仅有一层土时,土中自重应力与深度的关系是( )。B A .线性减少 B .线性增加 C .不变 D .不 能确定 9.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增大时,随之增大的指标是( )。B A .塑限W P B .液限W L C .塑限指数I P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试题(第二十次省统考)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选填A,错误选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数据元素是数据地基本单位,数据项是数据地最小单位.(对 a ) 2.栈是特殊地线性表,须用一组地址连续地存储单元来存储其元素.(错 b ) 3.引入虚拟存储技术后,逻辑内存总容量是由地址总线地位置确定地.(a对) 4.编译程序是一种常用应用软件.(b错) 5.顺序文件和链接文件地长度都可以动态变化.(b错) 6.在文件系统中采用目录管理文件.(a对) 7.允许多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地操作系统称为实时系统.(b错) 8.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是构成一个进程地三要素.(对 a ) 9.黑盒测试时,既要考虑程序地内部逻辑结构又要考虑其外部特性.(错b ) 10.软件地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都要用PAD图形工具.(错 b )(参考答案:1~10:ABABB ABABB)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允许用户把若干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地操作系统称为( D ). A 分时操作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 C 网络操作系统 D 批处理操作系统 2.分配到必要资源并获得了处理机时地进程地状态称为(B ).

A 就绪状态 B 执行状态 C 等待状态 D 阻塞状态 3.利用通道技术可以在( C )之间直接交换数据. A 内存与CPU B CPU与外设 C 内存与外设 D 内存.CPU 和外设三者 4.以下地准则中哪个不是软件设计地准则( A ). A 编程语言选择准则 B 信息屏蔽准则 C 结构化和模块化准则 D 抽象准则 5.有一数列:97 65 76 13 29 49 58 经过一趟排序后得到: 65 97 13 76 29 49 58 请问使用地是何种排序方法?(C) A 简单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2路归并排序 D 快速排序 (参考答案:DBCAC )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试题(第十九次省统考)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选填A,错误选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目前,用于保证软件质量地主要手段是进行软件测试.(对) 2.使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期间不需要CPU干预.(错) 3.线性顺序队列会产生“假溢出”,而线性循环队列则不会.(对) 4.对同一种算法,用高级语言编写地程序比用低级语言编写地程序运行速度快.(错) 5.在线性表中,数据地存储方式有顺序和链接两种.(错)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用 (闭卷,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什么是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称为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驱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即准静过程,且无耗散。 2. 温度为500°C 的热源向热机工质放出500 kJ 的热量,设环境温度为30°C ,试问这部分热量的火用(yong )值(最大可用能)为多少? 答: =??? ? ?++-?=15.27350015.273301500,q x E 3. 两个不同温度(T 1,T 2)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T 1吸收热量Q 1向低温热源T 2放出热量Q 2,证明: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和功源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 。假设功源的熵变△S W =0。 证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为 (1分) 对热机循环子系统: 1分 1分 根据卡诺定理及推论: 1 则: 。1分 4.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 如右图所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状态参数(T 、P 、u 、s 、v ) 如何变化,并简述为什么。 答:u 、T 不变,P 减小,v 增大,s 增大。 5. 试由开口系能量方程一般表达式出发,证明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不变。(绝热节流过程可看作稳态稳流过程,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答:开口系一般能量方程表达式为 绝热节流过程是稳态稳流过程,因此有如下简化条件 ,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根据质量守恒,有 代入能量方程,有 6. 什么是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元的分压力?试按分压力给出第i 组元的状态方程。 答: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之下,当i 组元单独占有整个混合气体的容积(中容积)时对容器壁面所形成的压力,称为该组元的分压力;若表为P i ,则该组元的状态方程可写成:P i V = m i R i T 。 B 隔板 A 自由膨胀 12iso T T R S S S S S ?=?+?+?+?W R 0S ?=22t t,C 1111Q T Q T ηη==-=-iso 0S ?=iso 0 S ?=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A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基础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小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杂填土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潜水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线性___关系的半空间。

基础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B ? 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C ?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C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A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B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C局部倾斜 7、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C ? A 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 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B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 9、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C ?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B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刚性基础通常是指C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A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C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B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C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B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D 。 A 所有甲级B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B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A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B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试题3答案《热工基础与应用(第3版)》

热工基础参考答案 (开卷部分) 三、计.算题(45分) 1. (15分)(1)如右图 (3分) (2)1 1.412 1.4211300.154446K p T T p κκ--??=?=?= ??? max 327334461176K 1.004 H p q T T T c ==+=+= (4分) (3)1 1.411.4443311176791.4 K 4p T T p κκ --????=?=?= ? ????? 02134()() 1.004(1176791.4446300.15)239.7 kJ/kg T c p p w w w c T T c T T =-=---=?--+= 01 1.411.4 11110.3274t H w q κκηπ--==-=-= (4分) (4) ()()4'33411760.911176791.4826 K T T T T T η=--=-?-= '4'132826300.15110.281176446 t T T T T η--=- =-=-- (4分) 2. (15分) (1) 因为冷流体的出口温度(60℃)大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所以是逆流。 (5分) (2) '""'o 1212'"1 2"'12()()(10760)(3217)28 C 10760ln ln 3217m t t t t t t t t t ------?===---- (5分) (3)()()"'22220.44178601771861.6 W m m A t q c t t κΦ=?=-=??-= 271861.6=285.2 (W/m .K)928 m A t κΦ==?? (5分) 3. (15分)(1)管道外表面A 1对水泥沟表面A 2的角系数为:X 1,2=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根据地质成因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类土:、、、等等。 2、颗粒分析试验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可用测定。 3、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时,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粒随水流动,这种现象称为。 4土方开挖遵循、、和的原则。 5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主要有、、、等。 6 边坡系数是以土方与之比表示。 8 铲运机的特点是能综合完成、、和等土方施工工序。 9 常用的机械压实方法有、、等。 10 碾压法适用于的填土工程。 二、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的含水量越大土质越是松软,() A压缩性高,强度高B压缩性低,强度高 C压缩性高,强度低D压缩性低,强度低 2.填土的压实就是通过夯击、碾压、震动等动力作用使()减少而增加其密实度。 A土体的孔隙B土体的比重C土体中的水D土体颗粒 3.土压实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其(),增加土的强度。 A渗透性B压缩性C湿陷性D膨胀性 4、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 C.土的孔隙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D.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5、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 )作为土的夯实标准。 A.可松性 B.天然密度 C.干密度 D.含水量6、填土的密实度常以设计规定的( )作为控制标准。 A.可松性系数 B.孔隙率 C.渗透系数 D.压实系数 7、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 C.开挖时如有超挖应立即填平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8、填方工程中,若采用的填料具有不同透水性时,宜将透水性较大的填料( )。 A.填在上部 B.填在中间 C.填在下部 D.与透水性小的填料掺杂 9、填方工程施工( )。 A.应由下至上分层填筑 B.必须采用同类土填筑 C.当天填土,应隔天压实 D.基础墙两侧应分别填筑 10、观察验槽的内容不包括( )。 A.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是否已挖到持力层 C.槽底土的均匀程度和含水量情况 D.降水方法与效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界限含水量: 最优含水率: 钻探: 验槽: 姓名:教学点班级学号:

地基基础考试题库答案

地基基础考试题库答案 一、判断题 ( )1.组成土的物质可分为固相、液相两种状态。× ( )2.由土体自重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由建筑或地面堆载及基础引起的应力叫附加应力。√ ( )3.粘粒含量越多的土可塑性越大,土也越软。× ( )4.塑性指数越大的土,其粘粒含量越多。√ ( )5.在侧限条件下,土的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称为变形模量。× ( )6.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要求的地层称为人工地基。× ( )7.承载能力要求是指该地层承受建筑物荷载后不能产生过量的沉降和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 )8.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与沉降观测比较,对于软弱地基,理论计算值比实测值大。× ( )9.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基础。× ( )10.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方向向上。×( )11.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基础结构应符合上部结构使用要求。√

( )12.上部结构、地基及基础在传递荷载的过程中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 )13.矿物是指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 )14.土中自重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减少。× ( )15.土的压缩变形实质上是土中孔隙体积变小的结果。√ ( )16.任何土体在自重压力作用下都不产生压缩变形。× ( )17.勘察的目的是为查明并评价工程场地岩土技术条件和它们与工程之间关系。√ ( )18.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计算主要包括确定基础底面积、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 ( )19.地基的强度破坏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 ( )20.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 )21.桩在荷载作用下,桩相对周围土体产生向下的位移,土对桩侧产生向上的摩阻力,称之为负摩阻力。× ( )22.群桩的承载力并等于各单桩之总和,沉降量也等于单桩的沉降量,这就叫群桩效应。× ( )23.桩基础按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大类。×( )24.挡土墙墙背受到墙后填土的自身重力或外荷载的作用,该作用称为土压力。√ ( )25.软土地基具有变形特别大、强度低的特点。√ ( )26.水在饱和土体中流动的实际平均速度小于渗流速度。× ( )27.地质作用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工程地质作用。√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试题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试题(第二十四次省统考)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选填A,错误选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顺序表和线性链表的物理存贮形式都是顺序存贮。( 1 ) 2. 数据类型是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中已实现的数据结构。( 2 ) 3. 如果通过软件测试没有发现错误,则说明软件是完全正确的。( 3 ) 4. 快速原型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4 ) 5. 不同进程之间的动作在时间上不能重叠。( 5 ) 6. 分区式存储管理能够进行存储空间共享。( 6 ) 7. 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都可以非连续存放。( 7 ) 8. 中断处理一般分为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两个步骤。前者由软件实施,后者主要由硬件实施。( 8 ) 9. 在C++语言中,“重载”表达了最简单的多态性。( 9 ) 10.进程调度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从等待队列中挑选出合适的进程。( 10 ) (参考答案:1~10:ABBAB BABAB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在数据结构中,一个存储结点存放一个(11 )。 11 (A) 数据项(B) 数据元素(C) 数据结构(D) 数据类型 2.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存储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12 )。 12 (A) 编译(B) 连接(C) 运行(D) 重定位 3. 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13 )分配。 13 (A) 虚拟(B) 共享(C) 独占(D) 物理 4. 允许用户把若干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14 )。 14 (A) 分时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 (C) 网络操作系统(D) 批处理操作系统 5.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15 )。 15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时间片用完 (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等待某一事件 (参考答案:BBADB) 软件技术基础模拟试题(第二十三次省统考)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选填A,错误选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数据在计算机内在中的表示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 1 ) 2. 能影响中断响应次序的技术是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屏蔽。( 2 ) 3. 链表可以随机访问任意一个结点,而顺序表则不能。( 3 ) 4. 作业与进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由用户提交,后者是由系统自动生成。( 4 ) 5. Windows、OS/2、Linux微机操作系统都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5 ) 6.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 6 ) 7. 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都以字符为基本单位进行存取。( 7 ) 8. 不定长文件是指字段的长度不固定。( 8 ) 9.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环境。( 9 ) 10.软件结构是以指令为基础而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 10 ) (参考答案:1~10:AABAB ABBBB)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若进栈序列为1,2,3,4,且进栈过程中可以出栈,则不可能出栈的序列是 ( 11 ). 11 (A) 1,4,3,2 (B) 2,3,4,1 (C) 3,1,4,2 (D) 3,4,2,1

湖南大学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1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 理想气体只有取定值比热容时,才能满足迈耶公式g v p R c c =-。……( ) 3. 不可逆过程不能T-s 图上表示,所以也不能计算过程的熵变量。………… ( ) 4.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大于其它循环的热效率。…………………………( )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适用于所用工质的稳定流动情况,不论过程是否可逆,有无耗散效应。……………………( ) 6. 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 7. 活塞式压气机应采用隔热措施,使压缩过程接近绝热过程。………………( ) 8.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与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 9. 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10. 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之后,其热力学能不变。…………………………(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下列哪个参数一定增加:( )。 A.热力学能; B.熵; C.压力; D.温度 2. ? +?=pdv u q 适用于 ( B )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一切气体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一切过程 D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3. 下面参数中,量纲不相同的有( B ) A. 比热容 B. 比焓 C. 质量气体常数 D. 比熵 4. 若空气进行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则:( C )。 A.空气作功量大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B.空气作功量等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C.空气作功量小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D.无法确定 5. 下列三种状态的空气,哪种状态的熵最大( A )。 A. 100oC ,20bar ; B. 200oC ,10bar ; C. 100oC ,10bar ; D. 150oC ,15bar 6. 某制冷机在热源1T =300K 及冷源2T =250K 之间工作,其输入功W 为25kJ ,从冷源吸热量Q ,2为110kJ ,此制冷机是( C )。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预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2020最新地基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2020最新地基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桩相对于钢板桩的优点是()。A A.造价低B.施工方便C.工期短D.接头防水性能较好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 B.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 C.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D.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 3.关于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的力学性质 B.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 C.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就是土的含水量 D.确定三相比例指标仅需要做密度试验 4.土的重度为20KN/m3,地面以下10m处的自重应力为()。A A.200 KPa B.20 KPa C.2 KPa D.10 KPa

5.土压力的单位是()。B A.2 kN/m kN/m B.kN/m C.3 D.4 kN/m 6.试验测得甲,乙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Ip甲=5,Ip乙=15,则()。B A.甲土样粘粒含量大B.乙土样粘粒含量大 C.甲土样工程性质好D.乙土样工程性质好 7.工程用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是()。A A.碎石土B.砂土C.粉土 D.黏性土 8.当仅有一层土时,土中自重应力与深度的关系是()。B A.线性减少B.线性增加C.不变D.不能确定 9.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增大时,随之增大的指标是()。B A.塑限W P B.液限W L C.塑限指数I P D.液限指数I L 10.室内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平缓,说明土的()。

B A.压缩性大B.压缩性小C.压缩性均匀D.压缩性不均匀 11.黏性土具有抗剪强度的原因是黏性土本身具有()。B A.摩阻力B.摩阻力和黏聚力 C.摩擦力和咬合力D.黏聚力12.朗肯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是()。D A.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B.墙后无地下水 C.墙后填土为粘性土D.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土体为半无限体 13.无粘性土进行工程分类的依据是()。D A.塑性指数B.液性指数C.颗粒大小D.粒度划分 14.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岩石是()。A A.沉积岩B.岩浆岩C.火成岩D.变质岩 15.下列关于基础概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 ) A 沉井基础 B 扩展基础 C 地下连续墙 D 地下条形基础 E 箱形基础 答案:BDE 2、以下属于扩展基础的是( )。 A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B.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C. 毛石基础 D. 墙下条形砖基础 12、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 ,基础理深d =1.5m ,拟建场地 地下水位距地表1.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米,γ =18.0kN/m 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5米,γ=19.0kN/m 3,φk =22o,C k =16kPa ;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γ=17.0kN/m 3,φk =11o,C k =10kPa ;。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 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 个数值? B (A) 184kPa ; (B) 191kPa ;(C) 199 kPa ;(D) 223kPa 。 注意:具体是哪个土层的φk ,Ck ? 公式的规定,是指“b ”深度范围内的φk ,Ck 。 1180.519100.61318 3.44 1.5 6.04161.5190.51a b d m c k f M b M d M c Kpa γγ=++?+?-=??+?? +?= 13.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 ,长20m ,埋深d =5m ,地下水位距地 表2.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γ=18.0kN/m 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γ=18.5kN/m 3、水位以下γ =19.5kN/m 3,L I =0.73,e =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 特征值f ak =190kPa 。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最接 近下列哪个数值?D (A) 259kPa ;(B) 276kPa ; (C) 285kPa ; (D) 292kPa 。 注意:该计算公式中因b=9m>6m ,所以b 取值6m 。 其次是m γ的计算要注意水下的所有γ为有效重度。 3 1.5180.518.53(19.510)1 2.95/5 (3)(0.5)1900.3(63)(19.510) 1.6(50.5)12.95291.79292m a ak b d m KN m f f b d Kpa Kpa Kpa γηγηγ?+?+?-===+-+-=+--+-?==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操作系统》 选择题: (bs30)1.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B)。 (A) 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入内存(B) 不要求作业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 (C) 要求扩充外存容量(D) 不要求处理缺页中断 (bs30)2.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D)。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时间片用完 (bs30)3.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D)。 (A) 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 在分布系统工程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 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 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s29)2.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 (A) 时间片用完(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s29)4. 以下(D)不是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A) 高可靠性(B) 及时响应(C) 高效性(D) 通用性 (bs28)3.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 )。 (A)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bs28)4. 以下的哪个特征不是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B)。 (A) 分时性(B) 独占性(C) 交互性(D) 多路性 (bs27)2. 以下(D)不是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A) 高可靠性(B) 及时响应(C) 中断管理(D) 独立性 (bs27)3. 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B)状态。 (A) 运行(B) 就绪(C) 等待(D) 完成 (bs26)3.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要经过(D)调度后才能真正执行。 (A) 作业调度(B) 作业调度和设备调度(C) 进程调度(D)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bs25)1. 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的过程称为:(A)。 (A) 编译(B) 连接(C) 运行(D) 重定位 (bs25)2.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 (A) 地址分配(B) 地址连接(C) 地址调用(D) 地址变换 (bs25)4.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最基本的特征是(A)。 (A) 动态性和并发性(B) 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 与程序的对应性(D) 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bs24)2.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存储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 (A) 编译(B) 连接(C) 运行(D) 重定位 (bs24)3. 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B)分配。 (A) 虚拟(B) 共享(C) 独占(D) 物理 (bs24)4. 允许用户把若干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D)。 (A) 分时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 (C) 网络操作系统(D) 批处理操作系统 (bs24)5.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B)。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时间片用完 (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等待某一事件 (bs23)2.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D) (A)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