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考试题

植物检疫考试题
植物检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有害生物: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

2.限定性有害生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3.外来种:指那些借助人为作用而越过不可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在新栖息地生长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的物种。

4.初生症状和次生症状:当年感染帚顶病毒的马铃薯表现的症状;发病种薯长成植株后所结的薯块产生的症状。

5.预检:植物或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或加工包装时到产地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举出5种我国危险性大的检疫昆虫:苹果棉蚜美国白蛾松突圆蚧谷斑皮蠹苹果蠹蛾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地中海实蝇等

2.影响熏蒸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密闭程度货物的类别和堆放方式药剂的物理性能虫态生理状况病原物休眠机构耐药性3.举出3种我国危险性大的检疫性马铃薯病害: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帚顶病毒病、马铃薯孢囊线虫病

4.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由_口岸检疫、国内农业检疫、林业检疫三部分组成。

5.生物入侵的过程可分为:引入、逃逸、种群建立、危害.

三、简答题:(本题6个小题,共30分)

1.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6分)

答:(1)植物检疫对象与一般防治的对象不同(2分)

(2)两者所采取处理的要求不同(2分)

(3)植物检疫的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不同(2分)

2.什么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哪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6分)

答: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3分)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1)有害生物分析的起点;(1分)

(2)有害生物风险的评估;(1分)

(3)有害生物风险管理。(1分)

3.转基因生物潜在的风险性有哪些?(6分)

答:(1)对人和动物健康的风险(2分)

(2)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的风险(2分)

(3)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2分

4.简述非疫生产地与非疫区的区别。(6分)

(1)非疫区适用于所有的有害生物。(1分)

非疫生产地适用于特定有害生物。(1分)

(2)非疫区由国家植保组织(NPPO)负责;(1分)非疫生产地由生产者在国家植保机构监督下负(1分)

(3)非疫区可以长期维持;(1分)

非疫生产地维持一个或几个生长季节。(1分)

5.简述杂草定义及类型。(6分)

杂草:长在农田的非目标性植物。(2分)

(1)寄生性杂草:直接危害农作物(1分)

(2)恶性杂草:抢占农作物生存空间、危害生态环境(1分)(3)病虫害的桥梁寄主杂草(1分)

(4)转基因植物演变的杂

四、实验题(本题共5分)

1.取200粒小麦种子经洗涤检测后,显微镜下血球计数板统计2种孢子数

目如右图所示,计算每粒小麦种子表面的孢子负荷量。(5分)1.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0.05*0.05*0.1=0.00025mm3(1分)

孢子囊的负荷量 [(8/80)*4 000 000]/200=2000 (2分)

镰格孢的负荷量 [(2/80)*4 000 000]/200=500 (2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30分)

1.马铃薯甲虫是我国一类检疫性害虫,目前在我国新疆已有分布,正有扩大危害趋势,请叙述马铃薯甲虫的检疫处理措施和防治要点。(10分)

马铃薯甲虫是我国一类检疫性害虫,目前在我国新疆已有分布,正有扩大危害趋势,请叙述马铃薯甲虫的检疫处理措施和防治要点。(10分)

(1)检疫处理:禁止从疫区输入马铃薯;(2分)加强旅检;(2分)熏蒸。(2分)

(2)防治要点:掌握第一代幼虫发生高峰时用药(4分)

2.简述进境原木的检疫除害处理方法。(8分)

1)熏蒸处理 a 溴甲烷常压熏蒸;b 硫酰氟常压熏蒸(3分)

(2)热处理(2分)

(3)浸泡处理(2分)

3.从传播途径、检测方法等方面,对检疫性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的特点进行阐述。(12分)

菌病害多是人为因素远距离传播。(1分)

检测方法:直接检验、洗涤检验、种子透明检验、生长检验。答出4种即可(2分)

(2)细菌病害可以通过种苗、种子传播。(1分)。

检测方法:育苗发病观察、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噬菌体检测法等。答出4种即可(2分)

(3)大多数病毒可以随种苗、种薯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传播。多数病毒可随昆虫介体传播;(1分)

采用特定的鉴定方法:血清学方法、鉴别寄主、电镜观察、PCR扩增和核酸杂交。答出4种即可(2分)

(4)病虫可以通过种苗、种薯、种子及昆虫介体传播。通过带线虫的植物材料和土壤进行远距离传播。(1分)

检测方法:根据病害症状或虫体鉴定或洗涤、漂浮、过筛来分离虫体,根据形态特征鉴定。答出4种即可(2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不广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2.非疫区:即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3.生物入侵;生物由于人为因素传播到从未生活过的生态系统中定居、繁衍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4.环境壁垒;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

5.抗干燥虫毛;磷球茎茎线虫的二龄幼虫从卵内孵化,在即将死亡的组织聚集,形成抗性4龄幼虫阶段。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举出5种我国危险性大的检疫昆虫;苹果棉蚜美国白蛾松突圆蚧谷斑皮蠹苹果蠹蛾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地中海实蝇等

2.影响熏蒸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密闭程度货物的类别和堆放方式药剂的物理性能虫态生理状况病原物休眠机构耐药性

3.松材线虫的昆虫传播介体为松墨天牛玉米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昆虫传播介体为;玉米叶甲柑橘黄龙病菌的昆虫传播介体为柑橘飞虱;马铃薯癌肿病菌的近距离传播介体为马铃薯粉痂菌。

4.中国植物检疫法规主要有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5.马铃薯帚顶病毒病常见三种症状是 ;帚顶奥古巴花叶 V形条纹

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

1.简述木质包装材料的处理措施。(6分)

(1)热处理,56℃ 30min(2分)

(2)溴甲烷熏蒸10℃ 16h(2分)

(3)其他方法:汝放射CPI等(2分

2.什么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哪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6分)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3分)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1)有害生物分析的起点;(1分)

(2)有害生物风险的评估;(1分)

(3)有害生物风险管理。(1分)

3.简述植物检疫的特征。(6分)

(1)植物检疫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法规为手段,实施强制性的检疫检查;(2分)

(2)植物检疫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铲除相结合;(2分)

(3)植物检疫立足于国内,放眼于世界。(2分)

4.非疫区建立和保持需要的条件是什么?(3分)

(1)确定其无疫害的方法须得到公认(1分)

(2)必须采取保持无疫害的检疫措施(1分)

(3)对无疫害状况进行持续检查(1分)

5.简述生物入侵成功的机制。(6分)

1)入侵种的生态幅宽(1分)

(2)入侵种的繁殖和传播特性:繁殖能力强、种子易于传播(1分)

(3)缺乏天敌的控制(1分)

(4)入侵种的协同入侵(1分)

(5)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竞争占据优势(1分)

(6)基因漂流造就新物种(1分)

6. 简述杂草危害。(3分)

(1)掠夺农田营养基质,抢占生存空间,阻碍农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和品质。(1分)

(2)在农作物营寄生生活,危害农作物。(1分)

(3)病虫害的桥梁寄主。(1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5分)

1. 依据抗血清双扩散反应结果模式图判断抗原A与B的关系?(5分)

(1)抗原AB相同;(1分)

(2)两种抗原没有关系;(1分)

(3)抗原A中含有ab两种抗原决定簇,抗原B中含有b抗原决定簇;(2分)

(4)A中至少含有两种抗原,一种与B相同。(1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30分)

1.简述光肩星天牛的传播途径,怎样进行光肩星天牛的检疫与防治?(10分)

(1)传播途径: 主要由幼虫和蛹借助于树种、原木和板材包装材料远距离传播。(2分)

(2)检疫处理:a 产地检疫;(2分)b 在害虫发生区,及时伐除失去经济价值的树木,集中销毁;2.评述转基因生物的潜在风险性。(8分)

1)对人和动物健康的风险(3分)

(2)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的风险(3分)

(3)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2分)

3.试述水葫芦的危害特点及检疫防治措施。(12分)

水葫芦的危害:(1)阻塞河道,影响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1分)

(2)污染水质,给渔业造成严重威胁。(1分)

(3)吸收营养物质,但构成二次污染。(1分)

(4)破坏生物多样性。(1分)

(5)蚊蝇的栖息场所。(1分)

检疫措施禁止将水葫芦引入其非分布区(1分);对调运的水生蔬菜及花卉进行检验,确保不带有水葫芦种子。(1分)作为观赏植物或研究材料不要让其种子或植株传到野外(1)分

防治措施

(1)化学除草剂杀灭,污染环境,成本高;(1分)

(2)人工打捞,对环境安全,但难以维持(1分)

(3)机械防除,对环境安全,但难以维持(1分)

(4)生物防治,引入专一性天敌。(1分)

2020年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0

范文 2020年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 15

2020 年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由河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正式实施。 A.1984 年 8 月 5 日 B.2001 年 12 月 1 日 C.2001 年 9 月 29 日 D.1987 年 6 月 30 日 2.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目的是()。

A.预防和控制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降低产量损失 B.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 C.对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查验,保证食品安全 D.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迁飞性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危害 3.()主管全国的植物检疫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 C.国家级植物检疫机构 D.国家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 ),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A.植物检疫机构 3/ 15

B.植保植检站 C.森防站 D.农技中心 5.凡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 A.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B.危险性病虫害 C.重点防控对象 D.危险性有害生物 6.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研究,不得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行。 A.发生区

B.非疫区 C.疫区 D.风险区 7.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必须有计划地建立无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基地。 试验、推广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得带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机构应()。 A.给予技术指导 B.实施产地检疫 C.加强风险管理 D.进行检疫处理 8.新建的良种场、原种场、苗圃等,在选址以前,应征求()的意见。 5/ 15

植物检疫学教学大纲

《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等总学时28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检疫学是植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检疫事业对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到广泛的共识和重视,各港口、机场及各区县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国门蓝盾队伍,以严防生物入侵给农林业生产造成的极大危害。为此,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植检工作人员,以及普及植检知识。依据植物检疫学课程内容比较枯燥的特点,运用授课、实习、实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并辅以电视片、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生动、系统地了解植物检疫的基本理论,我国现行植检法规和检疫措施,检疫检验和处理方法,以及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鉴别,分布情况和检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植检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植物检疫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和实际重要性。了解植物检疫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了解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和检疫性有害生物。了解相关检疫法规。掌握植物检疫的原则和方法。 3、理解植物内检工作的“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掌握检疫对象、疫区保护区调查检疫,产地调查检疫以及国外引种检疫概念。了解疫区范围以及国内植物检疫基本措施。 4、了解进出境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了解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携带物检疫的基本程序。了解外检对象,建议范围以及检疫措施和制度。 5、掌握植物检疫检验的基本要求。掌握样品及取样方法。了解昆虫杂草种子的检验方法。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的检验方法。了解植物寄生线虫的检验方法。 6、掌握检疫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熏蒸处理的具体方法。了解药剂和物理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局限性的应用范围。 7、了解主要检疫性对象的分布、寄主、危害和防治措施、形态和特征、发生规律和习性,传播途径、检疫和防治措施。 三、理论教学内容

植物检疫知识问答

植物检疫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植物检疫? 答:国际上将“植物检疫”定义为: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 通俗地说,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有的称其为“危险性植物病、虫、草”、“检疫对象”)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服务农产品贸易的一项措施。 植物检疫是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 2. 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 答:植物检疫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外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危害,防止本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服务植物、植物产品贸易。其重要性表现在: 第一,植物检疫是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通过开展检疫,确保引种和调运植物、植物产品的安全,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了广大未发生区的安全;通过开展发生区的防治灭杀,有效遏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第二,植物检疫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植物检疫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植物检疫安全水平,确保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家的植物检疫要求,突破了一些国家的检疫技术壁垒,确保了我国农产品的顺利出口。 第三,植物检疫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植物检疫通过预防和控制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避免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未发生区植被的危害,避免了农药等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 3. 农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修订)、《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5年2月25日农业部发布,2007年11月8日修订)、《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2010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等。此外,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地方性植物检疫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上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doc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某些对植物有严重为害的有害生物随植物或其他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的科学。 2、植物检疫:任何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或使它们处于官方控制之下的一切活动。3、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4、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5、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6、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7、疫区: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 8、非疫区: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 9、保护区: 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的对一个危险地区进行有效

保护的最小区域。 10、铲除: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以从一个地区消除某种有害生物。 11、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于进口国而言,那些存在于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2、风险: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3、风险分析: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 1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预与管制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 15、定性 PRA: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采用风险高、中、低等级指标来描述风险大小。 16、定量 PRA: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定量描述风险,结果采用概率值衡量风险大小。 17、非疫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18、非疫生产点:指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 19、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后果(包括环境、经济影响)。

2018进口肉类检验检疫知识问答卷

单位名称(盖章): 答题人签字:法人签字: 进口肉类检验检疫知识问答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题): 1.为加强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保障进出口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动物疫情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2.总局136号令所称肉类产品是指动物屠体的任何可供人类食用部分,包括(胴体)、(脏器)、(副产品)以及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制品,不包括(罐头)产品。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 4.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出口肉类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及监督抽查,对进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收货人)、(发货人)根据监管需要实施信用管理及分类管理制度。

5 .进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6.进口肉类产品应当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中国与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相关(协议)、(议定书)、(备忘录)等规定的检验检疫要求以及(贸易合同)注明的检疫要求。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肉类产品,收货人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交(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明文件。 7.国家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境内出口肉类产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实施备案管理,并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名单。 8. 进口肉类产品应当从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口岸/查验场进口。 9.进口肉类产品收货人应当建立肉类产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0. 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肉类产品实行(检疫审批)制度。进口肉类应当在(贸易合同)签订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拟作为该批进口产品的(直接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协议)的单位,并已列入总局主管部门公布的(进品肉类产品收货人备案)名单。 11.肉类产品进口前或者进口时,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持(进口动植物检疫许可证)、输出国际或者地区(官方)出具的相关

植物检疫学复习提纲

植物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运用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2、毒麦碱:来自于一种有毒杂草毒麦的种子,能麻痹中枢神经、致人昏迷的有毒物质,威胁人、畜安全。 3、SPS:《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长达8年之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个重要的国际多边协议。 4、检疫性有害生物: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分布未广,且正在被官方控制的、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5、疫区与非疫区: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按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危害,并且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非疫区是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这种状态的地区。 6、ISPM: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 7、产地检疫:植物或植物产品处境或调运前,输出方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疫检测的过程。 8、外来有害生物:是指部分具有入侵性的外来物种,它们对生态系统或物种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可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是物种的灭绝。 9、植物检疫处理:应实施植物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经检疫发现有害生物等不符合检疫要求时,依法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灭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的有害生物实施的处理措施。 10、随航熏蒸:出口货物随航熏蒸的,熏蒸队应向船方提供必要的防毒面具和航行期间安全监测的毒气检测设备(如检测管和采气手泵等),并向船方提供安全注意事项,要求船方在抵港前开舱散气。 11、比重检测:用于检查种子、谷物和豆类的钻蛀性害虫,也可检查菌瘿、菌核、病谷粒和菟丝子种子。 原理:被害种子等比重较轻,用食盐水(糖、泥土水等)浸泡后,比重小的会浮出液面。 12、检疫许可:也称检疫审批,是指在调运、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须向当地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作出是否引进的法学定程序。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国家主权与检疫的关系是怎样的? 植物检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作为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在保护我国农林牧业安全生产,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责任重大。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没有主权,虽然设有植物检疫机构,但由外国人控制着海关,因此检疫机构形同虚设,致许多危险性有害生物乘虚而入。植物检疫的特殊功绩在于它每年给国家挡住了大量有害生物的入侵。 2、国内检疫性农林植物病原物与杂草有哪些?传播途径? 病原真菌——经种子传染 病原细菌——种苗传播 病原病毒——种苗、种薯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病原线虫——种苗、种薯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传播,也有部分通过种子传染 杂草——种子为主要传播途径 玉米霜霉病<带菌种子传播> 马铃薯癌肿病菌<带菌种薯远距离传播> 苜蓿黄萎病菌<病残体、农具传播>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由稻种、稻草和自生稻带菌传染> 柑桔黄龙病菌<田间自然传播媒介为柑桔木虱、类细菌病原通过嫁接传播> 假高粱<种子传播>、薇甘菊<人畜携带种子传播>、毒麦、菟丝子、豚草、列当

2017年10月植物检疫个人总结

2017年10月植物检疫个人总结 2017年我站植物检疫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农业局领导大力支持下,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省、市植保植检局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检疫,加强检验检疫新知识的学习,确保今年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作自我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1、专职植检员不足,开展检疫工作的植物产品主要是水稻种子,其它的植物产品如稻谷,水果等还无力开展。 2、植检队伍的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 3、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 二、严格报检制度规范办事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我站严格按制度规程办事,要求各制种单位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凡不进行申报进行产地检疫的基地,不再进行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时一律不给予签发检疫证。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植检形象为了充实和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我们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植物检疫条例》和省、市植保植检局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检疫,加强检验检疫新知识的学习,确保今年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作自我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1、专职植检员不足,开展检疫工作的植物产品主要是水稻种子,其它的植物产品如稻谷,水果等还无力开展。 2、植检队伍的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 3、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 二、严格报检制度规范办事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我站严格按制度规程办事,要求各制种单位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凡不进行申报进行产地检疫的基地,不再进行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时一律不给予签发检疫证。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植检形象为了充实和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我们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取得了县里申报省里核发的行政执法证;第 三是加强实践,组织到实地对检疫对象进行识别并开展全面的疫情普查,在实践中增强知识水平。 四、开展市场检疫扎实工作根据省站《关于开展种子市场检疫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为保障我县农作物种子用种安全,防止检疫性病虫害通过种子传入我县,我县组织专职检疫员对全县12余户水稻种子批发商进行了种子市场检查,共检查水稻种子20余万公斤,计30余个组合,其中大部份水稻种子有检疫证书,检疫证编号真实,另有少量数量批次不符合,经教育后补检,并收取检疫费4000余元,用于植检事业。 五、开展疫情普查与监控2017年我站重点开展了稻水象甲疫

《植物检疫学》试题

《植物检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33分) 1、植物害虫检疫学: 2、疫区: 3、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4、植物害虫检疫: 5、非疫区: 6、子坑道: 7、检疫性害虫 8、 IPM 9、 TPM 10、检疫熏蒸 11、熏蒸剂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在答案纸相应的位置上,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1、美国白蛾寄主植物。 A、达200多种,松柏科植物外, 几乎所有果树、林木 B、松柏科植物 C、主要是苹果,梨,沙果 D。主要是蔷薇科植物 2、马铃薯甲虫的越冬虫态是。 A、成虫 B、蛹 C、卵 D、幼虫 3、谷斑皮蠹分类上属于科。 A、象虫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4、菜豆象的寄主最主要是。 A、菜豆 B、大豆 C、绿豆 D、豇豆

5、红脂大小蠹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6、地中海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坚果类 7、欧洲榆小蠹主要为害榆树主干和粗枝韧皮部, 还是的媒介昆虫。 A、榆枯萎病 B、榆黄萎病 C、榆病毒病 D、榆曲霉病 8、菜豆象是已在我国发现 A、湖北、吉林 B、上海、广西 C、山东、陕西 D、新疆、甘肃 9、苹果实蝇的寄主植物是。 A、蔷薇科 B、越桔科 C、杜娟花科 D、山茱萸科 10、小蠹虫类交配后蛀食形成的坑道称为 A、子坑道 B、母坑道 C、交配室 D、蛹室 11、松突园蚧主要为害。 A、阔叶树 B、禾本科植物 C、松属植物 D、草本植物 12、苹果绵蚜的英文名称是。 A、Citrus fruit-fly B、Woolly apple aphid C、apple maggot D、Grape Phylloxera 13、美国白蛾分类上属于科。 A、小卷蛾 B、灯蛾 C、螟蛾 D、麦蛾 14、入侵红火蚁已在我国发现 A、湖南、广东、广西 B、上海、安徽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检疫申报:是有关检疫物数天、输出以及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3、检疫监管:是检疫机构按照检疫法规对应该实施检疫的物品在检疫期间所实行的检疫监督与管理程序,以防止带有限定的有害生物的应检物扩散。 4、检疫许可:是指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某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向植物检疫机关事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输入或引进的法定程序。 5、饱和式释放(又称淹灭式释放):为了迅速产生效果而释放大量生物防治物或有益生物。 6、保护区:国家植物保护机构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必需确定的最小范围的限定区。 7、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 区。 8、非疫生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 况的地区。 9、非疫生产点:植物产地内划定的田块,有科学依据证明在那里没发生特定有害生物、生 产者能在一定时期能保持此状况,并且被作为以非疫生产地相同方式管理的单独的田块。 10、缓冲区:为植物检疫目的由官方界定并需采取植物检疫或其他控制措施的一个地区, 以尽可能减少目标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该界定区、或毗邻的地区。 11、监控:为核查植物检疫状况而持续进行一项官方程序。 12、检验: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直观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 物和/或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 13、检疫:对限定物采取的官方限制,以便观察和研究,或进一步检查、检测和/或处 理。 14、检疫机关:对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检疫的官方机关。 15、检疫区:已经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防治的地区。(原称“疫区”) 16、截获(有害生物的):在入境货物检查时对有害生物的查获。 17、扣留:对货物进行官方扣留或监管以作为一项植物检疫措施(见检疫)。 18、扩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 19、拦截(货物的):禁止或限制不符合植物检疫法规的进口货物进入。 20、临时措施:由于目前缺乏充分资料而尚未在技术上充分证明合理的情况下确定的一 项植物检疫措施或程序。临时措施需要定期审查和尽快在技术上证明合理。 21、灭活:使微生物不能生长。 22、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的地区。 23、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一种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它在供种植用植物中存在危及 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的缔约方领土内受到限制。 24、限定的有害生物: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5、限定区: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限定物进入、在其中和/或从其输出须采用植物检 疫法规或程序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限制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经济影响的地区。 26、熏蒸:用一种以完全或主要呈气态的化学药剂对商品进行的处理。 27、有害生物(pest):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 系、或生物型。 2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商定的解释):以生物学的或其他科学和经济学证据评价确定

植物检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植物害虫检疫学: 2、疫区: 3、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4、植物害虫检疫: 5、非疫区: 6、子坑道: 7、检疫性害虫 8、IPM 9、TPM 10、检疫熏蒸 11、熏蒸剂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在答案纸相应 的位置上,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1、美国白蛾寄主植物。 A、达200多种,松柏科植物外, 几乎所有果树、林木 B、松柏科植物 C、主要是苹果,梨,沙果D。主要是蔷薇科植物 2、马铃薯甲虫的越冬虫态是。 A、成虫 B、蛹 C、卵 D、幼虫 3、谷斑皮蠹分类上属于科。 A、象虫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4、菜豆象的寄主最主要是。 A、菜豆 B、大豆 C、绿豆 D、豇豆 5、红脂大小蠹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6、地中海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坚果类 7、欧洲榆小蠹主要为害榆树主干和粗枝韧皮部, 还是的媒介昆虫。 A、榆枯萎病 B、榆黄萎病 C、榆病毒病 D、榆曲霉病 8、菜豆象是已在我国发现 A、湖北、吉林 B、上海、广西 C、山东、陕西 D、新疆、甘肃 9、苹果实蝇的寄主植物是。

A、蔷薇科 B、越桔科 C、杜娟花科 D、山茱萸科 10、小蠹虫类交配后蛀食形成的坑道称为 A、子坑道 B、母坑道 C、交配室 D、蛹室 11、松突园蚧主要为害。 A、阔叶树 B、禾本科植物 C、松属植物 D、草本植物 12、苹果绵蚜的英文名称是。 A、Citrus fruit-fly B、Woolly apple aphid C、apple maggot D、Grape Phylloxera 13、美国白蛾分类上属于科。 A、小卷蛾 B、灯蛾 C、螟蛾 D、麦蛾 14、入侵红火蚁已在我国发现 A、湖南、广东、广西 B、上海、安徽 C、山东、北京、福建 D、新疆、陕西 15、苹果蠹蛾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灯蛾 C、小卷蛾 D、麦蛾 16、蜜柑大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17、欧洲榆小蠹寄主主要为植物。 A、榆属 B、阔叶树 C、针叶树 D、松树 18、红火蚁原产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9、马铃薯甲虫分类上属于科。 A、步甲 B、象甲 C、叶甲 D、虎甲 20、四纹豆象以在豆粒内越冬。 A、成虫 B、成虫或幼虫 C、幼虫 D、蛹 21、墨西哥棉铃象主要以在落叶下,树皮中篱笆内和仓库附近等隐蔽场所越冬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2、是稻水象甲防治的有利时期 A、卵期 B、初孵幼虫期 C、老熟幼虫期D蛹期 23、是榆树毁灭性病害榆枯萎病的媒介昆虫 A、双钩异翅长蠹 B、欧洲榆小蠹 C、红脂大小蠹 D、山松大小蠹 24.下列关于地中海实蝇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不对的一项是 A.体长4.5-5.5mm B.翅及中胸背板上有特殊花纹 C.翅上分中部横带和外侧横带 D.雌雄成虫均有附额器 25.有关地中海实蝇生物学特性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年发生4-6代 B. 不喜强光,但有趋化性

农业科普活动周总结

农业科普活动周总结 农业科普活动周总结 农业科普活动周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农业科技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能力,我县按照市上的要求,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到组、入户,推动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市局文件要求,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科技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 认真落实市局农业科技大培训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县培训总数28386人,占计划任务数13200人次的21 5.05%。其中: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250人,占计划任务数200人的125%;完成农民技术培训20316人,占计划任务数13000人的15 28%,,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主要做法 成立机构,明确任务。为了搞好我县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局里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召开局机关全体干部会议和全系统干部职工春训会议,会上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定,统一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干部职工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的劲头更足了。县农业局成立了XX县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协调领导

小组成员由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广校,负责信息报送、资料汇总上报及日常管理工作。局里印发了《关于印发XX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各单位的培训工作任务,同时,局里将科技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还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局属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奖罚措施。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要求各单位将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办科技示范点的情况纳入各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内容,对各单位在科技大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培训成绩突出的单位在今后的项目安排中给予重点支持,对长期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大培训的推广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或评奖时给予优先考虑。 理清思路,注重实效。在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富民增收为主线,在特字上作文章,在养字上下功夫,稳粮强基壮产业,完善体系上水平,着力解决好农业基础不强、发展不够、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农民不富的问题。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突出特色抓品牌,壮大支柱增效益,整合产业项目,调整优化布局,着力抓好三大支柱产业,四大区域项目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以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着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抓住冬春有利时机,根据农民培训需求,选聘相关专业中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科技人员组成讲师团,采取现场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入户指导与集中办班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现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快捷快速传递给农民,做到重点产业普及到

植物检疫学的复习题和答案

植物检疫学的复习题和答案 动植物检疫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任选20空,1空1分,共20分) 1、历经几百年来,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带有各自特色的动植物检疫类型,一般划分为(环境优越型)、(发达国家大陆型)、(经济共同体型)、(发展中国家大陆型)、(工商业城市型)5种基本类型。 2、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检疫除害处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熏蒸处理)、(辐照处理)、(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等。 3、请例出4种检疫性杂草:(菟丝子)、(毒麦)、(假高粱)、(列当)。 4、动植物检疫具有的4个突出的基本属性为(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 5、国际上常用的熏蒸剂有10余种,请例出3种:(溴甲烷)、(磷化铝)、(环氧乙烷)等。 6、隔离检疫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供试材料登记)、(初步检验与处理)、(饲养或栽培合格的材料)、(生长期检验与处理)和(出证放行)5个步骤。 7、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实施处理的法定程序,其主要方式包括(退加处理)、(销毁处理)和(除害处理)。 8、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杂草)。 9、在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中,可划分为(检疫性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类群。 10、植物检疫三要件包括(植物检疫机构和人才)、(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科学技术);出发点和归宿为(“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主要对象是(“危险性有害生物”);以(法规)为依据;执法是专门机构;是由一系列措施所构成的“综合管理体系”。

11、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预防性);(法制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国际性);(管理的综合性)。 12、调运检疫程序:申报;报检;检疫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复检。 13、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包括:直接解剖法、简易贝尔曼漏斗法、Fenwick 漂浮器分离法、浅盘法、卡勃(Cobb)过筛分离法14、昆虫采集网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四类:捕网、扫网、水网、刮网 15、诱虫灯常见的种类有箱式诱虫灯,悬挂式诱虫灯以及幕账流动式诱虫灯。 16、陆生昆虫的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网捕法、搜索法、击落法、诱集法 17、根据杂草生活周期和习性分类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寄生植物、肉质植物。 二、名词解释(任选15题,1题1分,共15分) 1、动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并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2、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3、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间或省内进行调动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4、隔离检疫:将进出境或国内调动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5、外来物种入侵: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

植物检疫概论要点

植物检疫概论重点 植物检疫定义: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植物检疫定义为“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All activities designed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and or spread of quarantine pests or to ensure official control ) 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健康,阻止某些植物有害生物人为调运传播,而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规的科学。1、植物:指栽培、野生植物及其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等;2、植物产品: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有害生物的产品,3、有害生物(Pest):是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根据“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2001年颁布的术语,分为:4、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NRP):已经广泛发生或分布普遍的有害生物。5、限定的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R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6、“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QP)是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然存在,但分布未广且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7、“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RNQP)”是指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植物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有害生物 3.植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什么?一、植物检疫的目的1.防止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2.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发展.二、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1.禁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人为传入或传出国境;2.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3.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进入新区,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彻底铲除。 试述植物检疫的属性1、战略性:1986年,美国加州传入地中海实蝇, 1996年,美国传入小麦印度矮腥黑穗病菌2、法制性3、预防性:4、广泛性:涉及到国际、国内的种苗生产者、经营者、运输者、检疫者等。以及不同的学科领域.5、科学性:要求①快速准确、简单易行的检验方法;②经济有效的处理措施;③封锁和安全扑灭措施6、技术性 植物检疫的意义一、植物重要性二、有害生物分布的区域性三、植物病虫杂草的传播方式四、传入新区的后果五、传入新区造成危害的实例六、每年杜绝大量有害生物的传入七、植物检疫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八、植物检疫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植物检疫的基本类型1、两种检疫制度:全面检疫:针对性检疫: 三种管理模式:美国模式:农业部设置综合性动植物检疫机构欧洲模式:是动、植物检疫机构分设亚洲模式:农业部下设植物保护机构,主要负责植物检疫,也组织一些重大病虫测报防治工作。2.举例说明植物重要性:1维持生态平衡;2提供营养和能源;3提供工业原料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QP)什么是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试比较二者的区别。 类型QP RNQP NRP 分布现状无或极有限存在,可能广泛分布很普遍经济影响可以预期已经知道已经知道 官方控制如存在,目标必须处于特定种植用植物,官方不采 是根除,或封锁在官方目标是控制其危害取控制措施 官方控制之下 官方检疫要求针对任何传播途径只针对种植材料不检疫 疫区(Q uarantine area):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非疫区:即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

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植物检疫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个人必答题 (一)一号选手必答题 1、哪些病虫杂草应定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 2、调运检疫是检疫人员依据检疫法规,对什么实施的检疫?对调运的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品实施的检疫。 3、通过实施调运检疫,植物检疫机构对合格的植物、植物产品,应按规定签发什么证书?植物检疫证书。 4、产地检疫应按照什么规定对植物生产期间进行全生产过程检疫?产地检疫应按照《产地检疫规程》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植物生产期间进行全生产过程检疫。 5、植物检疫机构对产地检疫合格的植物、植物产品,应在多少个工作日内签发什么证书?应在3 个工作日内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6、当地生产的种子,种子标签上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为什么号?应为几位数字?检疫证明编号为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共16 位。

7、经过调运的种子,种子标签上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为什么号?应为几位数字?检疫证明编号为植物检疫证书编号,17 位。 8、进口种子,种子标签上的植物检疫证明编号为什么号?应为几位数字?检疫证明编号为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的编号,11 位。 9、哪些繁殖材料需要办理国外引种检疫审批手续?从国外(含境外)引进用于科学研究、区域试验、对外制种、试种、观赏或生产的所有植物种子、种苗、鳞(球)茎、枝条以及其它繁殖材料。10、疫区由谁来划定?疫区由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划定。1 1、疫情发生区是指什么?是指某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是检疫性有害生物自然发生的区域。 (二)二号选手必答题 1、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按照什么要求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一案一卷;文书齐全,手续完备;案卷应当按顺序装订。 2、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下列表述正确有哪几项?(ABC)A、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会B、听证一般公开进行C、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参加听证D、 听证会由本案的调查人员主持 3、有关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的先行登记保存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系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质影响的行为B、可以不提交申请即可由2 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直接作出C、采取

植物检疫学

1、种子检疫的特点 (1)种子检疫以法规为依据,先进技术为后盾,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为手段,实施强制性的检疫措施。(2)、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铲除相结合。(3)、立足于国内,放眼于世界。 2、种子检疫的重要性 (1)种子可以传播病害,在农业生产中对种子进行检验和处理可以杜绝种传病毒的传播从而避免造成农业生产中的严重减产,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2)种子检疫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 在对外贸易和发展汇创农业方面,种子检疫作为植物检疫的一部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4)种子检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3、种子检验的概念与内容 种子检验:利用感官和仪器测定等方法对花卉种子包括其他播种材料进行品质鉴定的过程。 其内容有:(1)重量测定(2)净度分析(3)生活力的生化测定(4)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5)水分测定(6)发芽试验(7)扦样(8)种子健康测定(9)包衣种子检验 4、种子检疫的概念与程序 (1 ) 检疫许可(2)检疫申报(3)现场检验(4)实验室检测(5)检疫监管与检疫监测(6)产地检疫、预检和隔离检疫(7)检疫处理 5、种子检验与种子检疫的关系

种子检疫确定种子是否可以被引种,在通过种子检疫后还要种子进行检验确定其品质是否合格,是否在特定的地区适用,种子检验是种子检疫的后续和补充,是对种子各方面性能的全面检查。种子经过检疫和检验之后才能被最终确定是否合格。 6、种传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检疫方法有哪些? 常用方法有:肉眼检验、过筛检验、洗涤检验、种子解剖检验、分离培养检验、发芽检验、试植检验、特殊检验。 7、种子害虫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1)种子整体透明染色法。系将供检种子在5%氢氧化钠溶液(加0.1%锥虫蓝)浸16 h,再在乳酸酚锥虫蓝溶液中煮沸12 min。取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加水作浮载液,压碎,镜检是否有病菌菌丝体,决定是否带有虫害。 (2)酶联法,在制得该菌抗血清后,用免疫酶联法检测。此法快速、准确。 (3)培养检验法.包括吸水纸检验法和琼胶基培养检验法. (4)直接检验法。利用肉眼和扩大镜直接检验,重点检查种子中混杂的麦角,统计单位重量的种子中的麦角和麦角碎片数量。直接检验能发现各种菌核、黑粉菌菌瘿及粒线虫虫瘿。 (5)洗涤检验法。电镜扫描观察和孢子萌发试验等。 8、常用的种子除害处理有哪些? (1)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2)禁止出口处理

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

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 引言 2003年10月,《中国澳大利亚贸易与经济框架》签订以来,两国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中澳贸易总额从2003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亿美元,增长了%;2005年又创下272 亿美元新高,比2004年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以纺织品、服装、鞋类、机电产品、玩具、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兼有少量高新技术产品;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主要是铁矿砂、铜矿砂、镍矿砂、煤、原油、羊毛、牛肉、棉花和大麦等矿产品和农产品。虽然中澳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的互补性很强,但在过去十年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而且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矿产品和农产品部门。因此,中澳自贸区协定谈判须着力解决的关键是

中方资源性农矿产品的贸易逆差累计增大 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领域作深入分析,并试图提出综合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中澳农矿产品贸易结构 产品结构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盛产牛、羊、小麦和棉花,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品位高,许多矿藏如铁矿石、铝土矿、煤等的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表1说明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资源性农矿产品主要包括:金属矿砂、纺织纤维、谷类产品等。 中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紧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在农、矿类产品贸易中,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是水果、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以及以农矿产品为 原料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如钢材、纺织品、肉类制品和粮食制品等。而中国从澳进口的农矿产品则主要用于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澳大利亚的羊毛和麦芽供应是中国服装和啤

动植物检疫答案_题目

选择: 1、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类别不包括(D) A检疫性植物病原物B检疫性动物C检疫性杂草D检疫性林木 2、检疫性甲虫的种类数占进境植物检疫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___A___ A 70% B 50% C 30 % D 10% 3、下列是进境植物检疫性甲虫一类(C) A、双钩异翅长蠹 B、椰心叶甲 C、棕榈象甲 D、稻水象甲 4、甘薯黑斑病,1937年从日本传入辽宁(c),至1945年该病已蔓延到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甘薯产区,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这种病害至今仍在各省、市为害。 A沈阳B鞍山C盖平县 D 徐州 5、(A)的成虫把卵产在果实上,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为害,可引起细菌等感染,造成落果或整个果实腐烂。该虫以其分布和寄主之广,繁殖力之高,危害程度之大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农业害虫之一 A地中海实蝇B菜豆象C稻水象甲D椰心叶甲 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英文缩写(c) A、FAO B、IPPC C、PRA D、SPS 6、下列关于动植物检疫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动植物检疫具有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综合性。 B.动植物检疫是卫生检疫中的一种。 C.我国的动植物检疫类型是发展中国家大陆型。 D.检疫会阻碍对外经济贸易。 7、以下不属于检疫对象的是(C) A.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 B.从俄罗斯运过来的原木。 C.美国进口的玻璃杯。 D.荷兰进口的鲜花。 8、下列不属于动植物检疫基本属性的是(D) A.法制性 B.预防性 C.国际性 D.强制性 9、外来入侵种的入侵过程是(C ) A.传入→潜伏→定殖→扩散→暴发 B.入侵→定殖→潜伏→扩散→暴发 C.传入→定殖→潜伏→扩散→暴发 D.潜伏→定殖→扩散→暴发→衰败 10、下列不属于外来入侵种危害的是(B) A.破坏生态平衡 B.增加物种丰富度 C.加速物种灭绝 D.影响国际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