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解决问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学习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把1.2∶0.9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2、比的前项是0.5,比值是2,比的后项是()。

3、在一张图上,用20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 米,这张图的比例尺是()。

4、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差与减数的比是()。

5、x+y=4 ,x 和y 成()比例。

6、已知a×b=c(c不是0),a一定时,b与c成()比例,c一定时,a

和b 成()比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

2、圆的周长公式中,当c一定时,π和x 成正比例。

3、y∶8=x(x ≠0),y 和x 成正比例。

4、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1、判断下列各题中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吗,底和高

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

(3)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

(4)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加工零件个数

2、说一说①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探讨式的练习

解答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

(1)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 页的练习本216 本,如果要装订成每本18页的练习本,可以装订几本?

(2)装订一种练习本,装订200本要用4800页纸,有12000页的纸可以装订多少本?

三、自我检测

1、完成书本相应习题

2、解决问题

(1)5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 吨的海水中含盐多少吨?

(2)体积是40 立方分米的钢材重312 千克,重1248 千克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20 页,可以装订600 本①如果每本12 页,可以装订多少本?

②如果装订成500 本,每本可装订多少页?① 如果每本多装订10 页,只能装订多少本?三,用比例知识解答

小红8 分钟走了500 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用了14 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大约多少米?

2、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42 千米,5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

45 千米,几小时到达甲城?

3、学校买来161米塑料绳,先剪下21 米,做12 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几根跳绳?(用多种方法解)

4、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每小时行50千米,7小时到达,实际3 小时行

180 千米,照这样速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用正反比例解答)

正反比例意义

教学内容::正反比例意义的巩固练习学习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导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 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

1. 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2. 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3. 从a到b 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

4. 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5. 圆的半径和周长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除数一定,()和()成()。

被除数一定,()和()成()

2)前项一定,()和()成(

后项一定,()和()成(二、深化练习

1 千米数的耗油量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1、从汽油的千克数,行的千米数和行谁一

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2、从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数,花生的千克数和花生油的千克数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三、自我检测

1、先填空,然后说出谁一定时,其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书的总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

包数

全班的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每米花布的价钱一定,买的米数和应付的钱数

2)《人民日报》的份数和应付的钱数

3)圆的半径和面积

4)从甲地到乙地,已行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五、教与学反思:

抽屉原理

学习内容课本第70页例1。学习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习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学习准备铅笔、文具盒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老师组织学生做“抢凳子的游戏” 。

请4 位同学上来,摆开3 张凳子。老师宣布游戏规则:4 位同学围着凳子转圈,老师喊“停”的时候,四个人每个人都必须坐在凳子上。教师背对着游戏的学生,宣布游戏开始,然后叫“停” !师: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着2 位同学。老师说得对吗?

师: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呢?

二、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猜测出示例1:4 枝铅笔,3个文具盒。

师:4 个人坐3 张凳子,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至少坐两个同学。4 枝铅笔放进3 个文具盒中呢?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2 枝铅笔。师: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给大家解释这一现象吗?

2、自主思考

(1)独立思考: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2)小组合作,拿铅笔和文具盒实际摆一摆、放一放,看一共有几种情况?

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是用什么办法来解释这一现象的。

学情预设:第一种: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

学生展示把4枝铅笔放进3 个盒子里的几种不同摆放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有序板书:(4,0,0)(3,1,0)(2,2,0)(2,1,1)请学生观察不同的放法,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种摆放情况,都一定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 枝铅笔。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 枝铅笔。

第二种:假设法。教师请只摆了一种或没有摆放就能解释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其他学生是否明白他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可以假设先在每个文具盒中放1枝铅笔,3 个文具盒里就放了3 枝铅笔。还剩下1 枝,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中就有2 枝铅笔了。也就是先平均分,每个文具盒中放1 枝,余下1 枝,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2 枝铅笔。

第三种:数的分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把4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 的。

随着学生的“证明”,教师将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联系起来,指出这两种方法实质上的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