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
油水相对渗透率

油水相对渗透率
油水相对渗透率是指油相和水相在岩石孔隙中的渗透能力之比。
在油水两相同时在岩石孔隙中流动时,由于两相具有不同的渗透能力,因此会产生相对渗透率。
油水相对渗透率可以用来描述油水两相在不同渗透率下的相对流动能力。
油水相对渗透率通常用Kr和Krw来表示,其中Kr表示油相相对渗透率,Krw表示水相相对渗透率。
油相相对渗透率Kr是指在油水
两相共存的情况下,油相的渗透能力相对于单相水的渗透能力的比值。
水相相对渗透率Krw是指在油水两相共存的情况下,水相的渗透能力相对于单相水的渗透能力的比值。
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数值通常在0到1之间,表示油相或水相的渗透能力相对于单相水的渗透能力的百分比。
当油水相对渗透率为1时,表示油相或水相的渗透能力等于单相水的渗透能力;当油水相对渗透率为0时,表示油相或水相的渗透能力非常低,接近于无渗透。
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数值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孔隙结构、油水两相的物理性质、渗透压差等。
在油田开发和油藏模拟过程中,准确地估计油水相对渗透率对于预测油藏动态行为和优化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Ex e i e a t y o t r i i g r l tv r e bi t fhe v i r s r o r p rm nt lsud n de e m n n e a i e pe m a l y o a y ol e e v i i
wih no s e d t t e h d t n t a y sa e m t o
摘 要 为 了更 好 地 了解 稠 由油 藏 的 开 发 特 点 , 对 实 际 油 藏地 质特 点 和 流 体性 质特 征 , 过 室 内 实验 , 水 驱 油 非稳 态 针 通 用 法测 定稠 油 油 藏 油 水 相 对渗 透 率 曲线 在数 据 处理 过 程 中 , J N 经验 公 式 法进 行 计 算 , 用对 数 对 其 进 行拟 合 与 回 归计 用 B 采
p o e sng usngt e lg rt m rft n n e r s in c lulto ogan ol r c s i , i h o a ih f t g a d r g e so ac ai n t i i o i i —wae elt e p r e b l yc ve , i h o ti st e trr ai e m a ii ur s wh c b an h v t e p rm e t lr s l.The su y r s ts o ha h wo— x e i n a e u t t d e ul h wst tt e t pha e fu d fo a e s lr e ,r sdu lols t r to s r ltv l i h s i w r a i a g r e i a i au a in i ea iey h g , l l
算 , 出油 水相 对渗 透 率 曲线 , 而得 出 实验 结 果 。 做 进 结果 表 明 , 两相 渗 流 区比 较 大 , 余 油 饱 和 度 比较 高 , 相渗 透率 相 对 比 残 水
温度对特低渗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响

实验 前 , 检 查仪 器 , 确 保 仪器 误 差 在允 许 范 围 内 ;
清洗 管线 , 确 保管 线 内无堵 塞 ; 连接 实 验装 置 , 加压 1 0
MP a , 5 h内系统不 漏为合 格 。实验 步骤 具体 如下 : 1 ) 将岩 心洗 油 、 烘干 、 抽真空、 称 干重后 , 用 实 验用 水充分 饱 和 , 称 湿重 , 计算 岩心 的孔 隙体 积 和孔 隙度 。
4 0 ℃温度 ) 下, 测定 Y 7 , L 1 7号岩心的相渗曲线 ( 见图 1 ) 。
断
块
油
气
田
2 0 1 3年 5月
l | O
3 结论
1 ) 特 低渗 储 层 相渗 曲线 的两 相 流 动 区范 围较 窄 ,
0 . 8
箍o .
璐
残 余 油饱 和 度条 件 下 的水 相 相对 渗 透 率 总体 较低 , 且 随温度 升高 , 束缚 水饱 和度 增加 , 残余 油饱 和度 相应 降
阻力也 越 小 , Y 7号 特低 渗 岩 心 的 比面大 ,吸附在 岩 石 颗粒 表面 上 的束 缚 水多 , 加之 无 效孑 L 隙多 , 使 其束 缚 水 饱 和度 较 高 。
2 . 2 温度对 特低 渗 岩心 相渗 曲线 的 影响
4 ) 进 行水 驱 油 , 检 测 出液 端 的 出液 及 压 力变 化 情
低。 最 终采 收率 增大 。 2 ) 升 高温 度 加 热油 层 , 可 以提 高原 油 的最 终 采 收
中渗岩 心 ( L 1 7 ) 及 取 自同一 口井 、 同一层 段 的 3块 渗 透 率 相近 的特低 渗标准 岩 L ' ( Y 7 , Y1 6 , Y1 9 ) , 岩心基础数据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标准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标准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标准主要是指在石油行业中对油水相对渗透率进行测定时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在我国,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1.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GB/T 24481-2009):该标准规定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原理、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2.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该教材详细介绍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方法、原理和应用,以及测井资料的解释和评价方法。
3. 《油藏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该教材涵盖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油藏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和油藏开发方案设计等方面。
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该教材介绍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包括测井资料的解释、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油藏
评价等方面。
遵循上述标准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油藏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用油水相对渗透率确定镇泾油田长6储层的产液情况

况。
为主 , 储层为三角洲前缘 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物 源 与 邻 区 的亿 吨 级 油 田 ~西 峰油 田一 致 J储 层 ,
1 含油饱和度 的计算
图 2及 下 页 图 3为 S 2井 岩 电实 验 分 析 结果 T
Ⅲ{ }
图 1 镇 泾 油 田的 位 置 图
丁晓琪, 张哨楠
( 成都理 工大学 “ 油气藏地质及 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成都 6 05 ) 10 9 摘 要:油水相对渗透率可以精确刻划出油、 水二相流体在孔喉 中的流动情况, 通过阿尔奇方程 准确 求取储 层 的含 水饱 和度 , 建立适 合镇 泾油 田 的 束缚 水饱 和 度 计 算模 型 , 并运 用 “ 心 刻 度 测 岩 井” 的方法 , 通过回归法, 用实测 油、 水相对渗透率 曲线求取琼斯方程 中的 区域参数 , 最终建立适
Fg 1 Lct no ej go e i. oai f hni if l o z n l d i
图2 T S 2井孔隙度与地层 因素 关 系图
F g 2 Re ain h p b t e n p r st n o ma in f co i. l t s i e w e o o i a d f r t a tr o y o
( 图 5及 下 页 图 6 。 已有 的 做 法 是 先 根 据 自然 见 ) 伽玛相对值计算砂岩的粒度中值 , 再根据粒度中值
图 3 S 2井 含 水 饱 和 度 与 电 阻 率 增 大 系数 关 系 图 T
F g 3 Reai n hp b t e n wae au ain a d r s t i. l t s i e w e t r s t r t n e i - o o s a c n a c me tc e iin fw l S 2 n ee h n e n o f ce t el T o
高温、低界面张力体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研究

度 、 界 面 张 力 的 显 函数 。 根 据 该 模 型 讨 论 了温 度 、 界 面 张 力 对 残 余 油 饱 和 度 、 束 缚 水 饱 和 度 及 相 对 渗 透 率 的 影 响 .并 将 计 算 结 果 与 实 验 结 果 进 行 了对 比。 结 果 表 明 . 该 模 型 可 以较 好 地 反 映 相 对 渗 透 率 在 高 温 、
( 1 )
式 中 , 度 、 面 张力 对 相对 渗 透率 的影 响 主要 反 映在 二 者对 残余 油 饱 和度 s 束缚 水 饱 和度 S ,油水 端 温 界 … 、 点 渗透 率 K S , ( ) K ( 。 及 油 水 相渗 透 率指 数 n , 的 影响 上 ; 为含 水 饱 和 度 。 面 根 据 实验 结 果 S ) 。 S 下
低 界面张力 下的变化规律 。
[ 关键 词] 多相流体 ;相对渗透 率;温度 ;界面张力 ;相 对渗透率 曲线 ;模型 [ 图分 类号]TE 1 中 3l [ 文献 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0—9 5 (0 2 3— 0 0—0 7 2 2 0 }0 0 5 3
相 对渗 透 率 是 反 映多 相 流体 在 多孔 介 质 中渗 流 规律 的 一个 重 要 参数 。随着 化 学驱 和 热力 采 油 方法 的 发展 ,有关 温 度或 界 面张力 单 一 因 素对 相对 渗 透 率 曲线 影 响 的成 果 报 道 较 多 ;随 着 蒸 汽/ 性 剂 复 活 。 由 于高 温 、 合驱 油 技术 的 发展 ,研 究人 员 发 现 温度 、界 面 张力 对 相 对 渗 透 率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影 响 的
基于分形模型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的新方法

基于分形模型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的新方法何坤【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27【摘要】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中重要的参数.目前相对渗透率的预测主要通过实验获取.提出利用分形维和实际生产数据计算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通过油藏实例计算出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藏岩心实际测得相渗曲线进行对比,发现符合性较好,说明分形方法计算出的相对渗透率具有可靠性.%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reservoir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numerical reservoir simulation,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through experiments to obtain. The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data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oil-water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And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is calculated, and the reservoir core is the actual measured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are compared and found that compliance is better, 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stance reliable.【总页数】3页(P7058-7060)【作者】何坤【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2【相关文献】1.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 [J], 王玉斗;李茂辉2.考虑毛管压力时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 [J], 李克文;沈平平3.基于水驱特征曲线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新方法 [J], 周凤军;葛丽珍;王刚;童凯军4.考虑非达西渗流及毛管力的低渗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新方法 [J], 杨悦;李相方;吴克柳;魏繁荣;孟选刚;羊新州;张磊5.基于油水相指数时变的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J], 翟上奇; 雷源; 孙广义; 张言辉; 常会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分形模型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的新方法

第2 7期
21 0 2年 9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o.1 No 7 S p.201 1 2 .2 e 2
1 7 — 1 1 2 1 2 — 0 8 0 6 1 8 5( 0 2 7 7 5 — 3
S i c eh o g n n e f g ce eT c n l ya d E  ̄n e n n o i
现 的直线 段特 征推 导 出相对 渗 透 率 曲线 , 文 利 用 本 分 形维 几何 理 论 并 结 合 油 藏 实 际生 产 数 据 推 导 出
了油 水 两相 的相 对 渗透率 曲线 。
之 间是 自相 似 或 近 似 相 似 或 统 计 意 义 上 的 相 似 。
所 以说岩 石 结 构 是 典 型 的分 形 结 构 将 分 形 几 何 学 的原 理运 用到储 层 岩 心 的孔 隙结 构研 究 当 中 , 用 利 分 形维计 算 出油和 水 的 相对 渗 透 率 曲线 , 这对 我 们 传 统求 取相渗 曲线 更 具 优越 性 , 形 理 论 可 能称 为 分 研究 岩 心孔 隙结构 的重要 手段 。
利用分形维和实际生产数据计算 出油水相对渗透 率 曲线。并通过 油藏实例 计算 出相对 渗透 率 曲线 , 油藏 岩心实 际测得相 和 渗 曲线进行对 比, 发现 符合 性较好 , 明分形 方法计 算出的相对渗透率具有可靠性。 说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 分形维 生产数据
中图法分类号 T l2 1 ; E 2 .2
16 CI 2 . O n。
2 7期
何
坤: 基于分形模型油水相对渗 透率计算 的新方法
糙 曲折 、 烈 多变 的特 点 。这 些 模 型 与 真 实孔 隙结 剧 构相 差甚 远 , 因而 以此 为基 础 的研 究 成 果 在 实 际储 集 层 中是 无法 运用 的 。理论 和 实践 证 明 ,随机 堆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
稳态法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相对渗透率概念的理解,掌握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2)使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油藏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具体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油水以一定的流速同时注入岩心,在岩心两端产生压差,当油水流速恒定以后,岩心中的油水饱和度不再变化,根据达西定律,计算某一饱和度下油水相的渗透率,改变油水流速比,可计算不同饱和度下油水相的渗透率。
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是将油水按一定流量比例同时恒速注入岩样,当进口、出口压力及油、水流量稳定时,岩样含水饱和度分布也已稳定,此时油、水在岩样孔隙内的分布是平衡的,岩样对油田水的有效渗透率值是常数。
因此,可利用测定岩样进口、出口压力及油、水流量,由达西定律直接计算出岩样的油、水有效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值,用称重法或物质平衡法计算出岩样相应的平均饱和度值,改变油水注入流量比例,就可得到—系列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值,并可绘制岩样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实验装置】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仪
图5-1 稳定流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流程示意图
1—过滤铭;2—储油罐;3—储水罐;4.—油泵;5—水泵;6—环压;7—岩心:8—压力传感器; 9—计量分离器。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岩样的清洗
根据油藏的原始润湿性,选择清洗溶剂。
如果油藏原始润湿性为水湿,则用苯加酒精清洗岩样;如果油藏原始润湿性为油湿,则用四氯化碳、高标号(120号)溶剂汽油清洗岩样。
使用这些溶剂清洗后的岩样不用再恢复润湿性。
(2)实验用油水配制
实验用油采用精制油或用新鲜脱气原油加中性煤油配制的模拟油。
对新鲜岩样采用精制油,对非新鲜岩样(恢复润湿性岩样)采用模拟油。
实验用的注入水或地层水(束缚水)均使用实际注入水、地层水或人工配制的注入水,地层水。
(3)岩心称干重,抽空饱和地层水,将饱和模拟地层水后的岩样称重,即可按下式求得有效孔隙体积和孔隙度。
w p m m V ρ0
1-=
100⨯=t p
V V φ
式中:0m ——干岩样质量,g ;1m ——岩样饱和模拟地层水后的质量,g ; w ρ——在测定温度下饱和岩样的模拟地层水的密度,g /cm 3; p V ——岩样有效孔隙体积,cm 3; t V ——岩样总体积,cm 3; φ——岩样孔隙度,%。
岩样饱和程度的判定:判定方法是检查岩样抽空饱和是否严格符合要求,或按以下方法进行,即将岩样抽空饱和地层水后得到的有效孔隙度与气测孔隙度对比,二者数据应满足以下关系:
%1≤-g φφ
式中:g φ——气测孔隙度,%。
(4)建立束缚水饱和度
油驱水造束缚水,驱替10倍孔隙体积,记录驱出水量,测量油相渗透率。
束缚水饱和度按式(4-7)计算: 100⨯-=p wi
p wi V V V S
式中:wi S ——束缚水饱和度,%; wi V ——岩石内被驱出水的体积,cm 3。
(5)束缚水状态下的油相渗透率的测定。
新鲜岩样:
a )将浸泡在原油中或煤油中的岩样在试验强度下恒温2h 并抽空1h 后.装入岩心兴持器中,并在试验温度下恒温4h 。
b )用精制油驱替达10倍孔隙体积后,测油相有效渗透率。
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有效渗透率按下式计算:
()()
12110-⨯-=p p A L q K o o s o wi μ ()wi s o K ——束缚水饱和区条件下的油相有效渗透率,2m μ; o q ——油流量,mL /s ;
o μ——实验温度下油的粘度,
() L ——岩样长度,cm, A ——岩样截面积,cm 2
: 1p ——岩样进口压力,MPa ; 2p ——岩样出口压力,MPa 。
测定束缚水条件下的油相有效渗透率时,连续测定三次,束缚水时油相有效渗透率的相对误差小于3%。
非新鲜岩样:
a) 将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或经过恢复润湿)的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中用实验油驱替达10倍孔隙体积后,测油相有效渗透率。
其计算公式和测量次数及偏差要求同新鲜岩样。
b) 将油、水按设定的比例注入岩样,等到流动稳定时记录岩样进口、出口压力和油、水流量,称量岩样质量(用称重法时)或计量油水分离器中的油、水量变化(用物质平衡法时)。
稳定的评判依据 :a)在每一级油水流量比注人时,每一种液体至少应该注入岩样3倍孔隙体积;b)岩样两端的压差稳定。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判定为稳定。
c) 改变油水注入比例,重复步骤(2),直至结束试验。
在总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油水按照以下比例注入:
油 水
20 1
10 1
5 1
1 1
1 5
1 10
0 1
【数据处理】
1、岩心含水饱和度确定
a) 用称重法求含水饱和度
()1001⨯-*=-=o w p o
p i w V V m m S ρρρ
式中:w S ——岩样含水饱和度,%; i m ——任一刻的含油水岩样的质量,g ;
o ρ——在测定温度下模拟油的密度,g /cm 3。
b) 用物质平衡法确定岩样含水饱和度
用此种方法确定岩样含水饱和度的前提是计量岩样进口、出口压力必须用精密的压力传感器,保证整个回路出口端计量油水较为准确。
100⨯-+=p
o i wi w V V V S S 式中:o V ——计量管中原始油的体积,cm 3; i V ——第i 种油水比下油水稳定后计量管内油的体积,cm 3; wi S ——束缚水饱和度,%。
2、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
按式(4-11)~式(4-13)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
()
12110-⨯-=p p A L q K w w w μ ()
12110-⨯-=p p A L q K o o o μ ()wi S o w rw K K K =
式中:w q ——水流量,mL /s ; o μ——在测定温度下油的粘度,mPa ·s ; w μ——在测定温度下水的粘度,mPa ·s ; w K ——水相有效渗透率,μm 2; rw K ——水相相对渗透率; o K ——油相有效渗透率,μm 2 ;ro K ——油相相对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