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

合集下载

吴佩孚

吴佩孚

吴佩孚:首登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General Wu(吴将军) Biggest man in Ch处于 巅峰。他所控制的直系势力,北至山 海关,南至上海,影响着大半个中国。 1924年的这一期《时代》》出版时, 在中国南方的上海,直系军阀与皖系 军阀为争夺对这座城市的控制权,正 在展开激战。而在中国北方,直、奉 倆系军阀为取得对北方的控制权,第 二次直奉大战一触即发。在1992年的 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吴佩孚率领直系 军队大获全胜,奉系军队撤回关外。 此次吴再次坐镇北京,与奉系交锋。 即使远在美国,《时代》也很清楚吴 佩孚作为直系军队统帅在中国政治舞 台上的分量: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一个握有重兵,左右政局的举足轻重 的强者。 正是在此背景下,世界关注着中国, 关注着吴佩孚。“吴大帅”就这样成 为《时代》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
吴之简介


中文名: 吴佩孚 别 名:字子玉 国 籍:中华民国 民 族:汉 族 出生地:山东蓬莱北沟 吴家村


出生日期:1874-04-22 逝世日期:1939-12-04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速 成学堂 主要成就:陆军一级上 将
吴佩孚,汉族,1898年投淮军。 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 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 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 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 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 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1919 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 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39 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 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 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时 年65岁。国民党政府追认为陆军一 级上将。
吴佩孚之死
吴佩孚的死,比较一致的说法是 被日本特务杀害。其10岁的长 孙吴运乾在场,亲眼见祖父被 日本人杀害。 1939年12月4日 下午3时,日本特务川本少将, 日本军医石田,大汉奸齐燮元 和符定一,以及若干护士卫队, 驱车来到吴佩孚的家。下午4时 许,日本医生石田不顾家人及 部属的阻拦,借口为吴佩孚治 牙病,强行为吴佩孚开刀,造 成“喉管切破,血流如注,一 叫而绝身殉国”

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军阀---吴佩孚

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军阀---吴佩孚

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军阀---吴佩孚1924 年9月8日,首位中国人亮相了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并被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他就是被认为上世纪20年代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祖籍江苏省江苏常州(延陵郡)。

1898年投淮军。

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

护国讨袁运动兴起,他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

1917年7月,他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

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

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他和曹锟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

其实世人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说他残忍,有人说他爱国。

不管评价如何,有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是一个拥有民族气节的人。

现在,让我们回到他的一天里,看看他是怎么表现他的民族气节。

1939年1月30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全国上下一片动荡不安,而吴佩孚吃过饭,整理好衣裳,带上自己的秘书,便去参加了时任日本特务机关长的土肥原贤二为他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这个会将公布吴佩孚对时局的看法。

而且土肥原贤二已事先为吴佩孚拟好了一份核心内容为“一切赞同日本的主张”的讲话稿,并对外发布。

吴佩孚到场的时候,已有130多名中外记者在那等候着。

于是,他便开始了他的讲话。

他说:“恢复和平,必须是全面的,平等的,因为我们晓得:惟平乃能和,和必等于平。

本人认为今天要讲中日要实现和平,必须要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日本必须无条件全面撤军;二中华民国应该保持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三日本应以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和交涉的对象。

”宣布完毕后,他一转身对秘书大声的说道:“你给我逐字译成日文,一字一句,断乎不能更改。

”这时,有个记者问道:“之前对媒体发布的‘一切赞同日本的主张’的讲话稿......”。

这个讲话稿此时就放在吴佩孚面前的桌子上,听了这话,吴佩孚一把抓起了讲稿,将其撕了粉碎,说道:“这张稿是日本人一手炮制的,我从来没有说过如此荒唐的话。

吴佩孚

吴佩孚

他!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 中国人,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代》杂志称为 “Biggest man in China ”
~)
。(这个你会知道?额呵呵呵
秀才烟民避难京城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58年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 《天津条约》,登州(后改烟台)作为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 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鸦片作为合法的商品大量倾销到登 州。登州所属蓬莱县地处该州东端,北临黄海、渤海,成为 炯毒重灾区之一,吸食鸦片的人数剧增,县城里烟馆林立。 在此大环境下,吴佩孚最终并没有沿着科举的道路走下去, 却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烟民,成天陶醉于吞云吐雾中。因家 境不济,仅仅只是烟馆“普通座”的座上客。1897年的一天, 23岁的吴佩孚烟瘾大发,可“普通座”已无空位,吴佩孚与 当地著名豪绅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 几口过过瘾。谁知未过成烟瘾,却被翁氏踢了一脚,赶出了 房门。 次年,驻扎在天津的淮军聂士成部,因在四年前的中日 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奉命招兵,扩充队伍。曾经在家乡当 过水师营学兵的吴佩孚,决定投笔从戎,到天津应征入伍, 从此踏上军旅生涯。无论是吴佩孚本人或是翁氏都没有想到, 烟馆“雅间”的一脚会踹出日后的一个手握重兵,叱咤风云 的大军阀。
网友吐槽版 吴佩孚一生饱读圣贤之书,人称儒帅。一生坚守三条 信念:不敛财,不纳妾,失意后不进租界。这三条他 都做到了。在他失意后日本愿意给他提供资金枪械, 扶持他东山再起,被他严词拒绝。 吴佩孚下台后生活清苦,张学良经常接济他,但 张学良丢失东三省后,他依然毫不留情地大骂张学良, 害得张学良从此不敢见他,以后接济老吴只是派人把 钱送去,自己不敢面对他。日本在侵华过程中不断拉 拢他,都被他断然拒绝,抗战爆发后他积极为抗战出 谋划策,虽然身陷日占区,但决不跟日伪同流合污, 后在抗战期间病死。 吴佩孚维护民族大义,保持了晚节,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吴佩孚

吴佩孚
总之,先祖父的晚年生活绝不同于其他失败下野的军阀政客。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治国、安邦、平天下”,认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负有责任,尤其不能容忍外族的侵辱。他一生自诩为关羽、岳飞和戚继光,当时社会上有“关岳吴”的赞许,我家的大门洞还悬有谢觉哉书写的大幅金匾“元敬再生”(元敬是戚继光的号)。以先祖父这样的为人和心志,后来却身陷日寇侵占下的北平,其心境和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拒当日本侵略者傀儡遭谋杀
日本侵略者想利用先祖父与蒋介石政权的历史宿怨和在社会上的威望,企图敦劝他出山当傀儡。一时间,每日宅前车水马龙,军警林立,日特首领及形形色色的汉奸说客络绎不绝,门前经常水泄不通。在这种“外有强敌施压,内有群奸游说”的困难境遇下,先祖父始终不肯在强敌面前屈膝就范。他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齐燮元“死无葬身之地”,还斥责汪精卫是“著名汉奸”,“无耻下贱”。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他多次对日特头子拍桌子,掷茶碗,盛气凌人。他提出了日寇不可能接受的“出山条件”:日军必须全部撤出中国,包括东北三省,确保自己的实力、实权和实地。先祖父自知身处险境,谆谆教诲我父亲:不准当汉奸!
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1874年4月2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6岁被送到私塾就读,吴佩孚14岁,父亲吴可成害病死了,剩下孤儿寡母。
1896年中秀才。
1897年,已是秀才的吴佩孚因反对地方豪绅被县官通缉,逃到北京算命为生。
[编辑本段]吴佩孚之死
—— 先祖父吴佩孚的生前身后事
作者:吴运乾 吴运坤 (吴佩孚之孙)
在我们开始记事的时候,亦即本世纪30年代中期前后,先祖父吴佩孚已经赋闲若干年了,其时居住在北京(时称北平)东城什锦花园胡同11号。我们的追忆仅限于幼时至1939年先祖父被害前后的所见所闻。

[讲解]吴佩孚

[讲解]吴佩孚

吴佩孚01.生平0吴佩孚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

后升任旅长。

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

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

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

段祺瑞派曹锟、张怀芝带兵南下讨伐;吴佩孚任第三师代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

因湖南督军席位为皖系张敬尧所得,吴佩孚仅获空衔,十分气愤。

遂发出罢战主和通电。

0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

11月吴与西南地方当局结成反段军事同盟。

12月冯国璋病死。

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0晚年的吴佩孚,听取专人汇报由各国电台播发的世界新闻,与幕僚和部下谈话,会客,书画,著述等。

后来,日本侵略者想利用吴佩孚与蒋介石政权的历史宿怨和在社会上的威望,企图敦劝他出山当傀儡。

吴佩孚因拒绝日本侵略者这一要求而被杀。

02.吴佩孚思想0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因而传统儒家礼的观念、仁的思想都渗透进了吴佩孚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中。

而且具有非常强的爱国思想,反日思想。

政治思想方面:传统性的民本思想;传统性的国家统一观;带有传统性的对外关系思想。

0军事思想既具有传统性,又有现代色彩:1、在治军中,利用传统的忠孝观念思想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社会秩序混乱,传统思想的灌输无法阻挡官兵对个人生存和利益的追逐。

2、对舆论战、立体战、情报战有一定的认识。

0文化思想:中体西用,倡言中国文化优越论,十分重视作为体的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夫妇观。

03.吴佩孚贡献01)支持五四运动0就在吴佩孚与政府大打通电战时,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学生们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拒签出让青岛的《巴黎和约》,游行途中示威者捣毁并焚烧了卖国官员的私宅。

军警逮捕了三十来个“暴徒”。

名人故事:军阀吴佩孚趣事

名人故事:军阀吴佩孚趣事

三一文库()〔名人故事:军阀吴佩孚趣事〕导语:世所周知,吴佩孚是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第一位中国人。

当年美国人认为,这个北洋军阀直系实际头目,是“中国最强者”,是最有可能武力统一中国的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军阀吴佩孚趣事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名人故事:军阀吴佩孚趣事▲【人物介绍】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

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

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

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

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1] )。

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吴佩孚趣事】:吴佩孚是秀才出身,颇有儒将风度,人称“吴大帅”。

晚年拒绝和日本人合作,颇为后人称道。

下面说的就是他在宦海生涯中留下的三件批文,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一个在别处当官的,政绩平平,政声也不好,得知吴佩孚主政直鲁豫,便托关系想来河南谋个官职。

报告呈上以后,吴大笔一挥:“豫民何辜?”意思很明确,就是河南人有什么错?叫这样的人来当官,承受因他当官带来的祸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另一个是,有一个赋闲在家的军佐听说吴军队里有一个旅长的空缺,便毛遂自荐求官,并写了自荐书: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抱负、志向的人等等,现在国家战乱,我愿为前驱,为您效忠。

历史趣谈:大军阀吴佩孚是怎么死的?吴佩孚死亡之谜简介

历史趣谈:大军阀吴佩孚是怎么死的?吴佩孚死亡之谜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军阀吴佩孚是怎么死的?吴佩孚死亡之谜简介导语:吴佩孚当权后,前来跑官要官买官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有个吴佩孚的老同学,前来投奔。

此人在别处多次当官,几次因为刮地皮过火而被免职。

到吴佩孚当权后,前来跑官要官买官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有个吴佩孚的老同学,前来投奔。

此人在别处多次当官,几次因为刮地皮过火而被免职。

到吴佩孚家,吴佩孚不在,便写了个条子,要求到河南当个县令。

吴佩孚回家见到条子,提笔批道:“豫民何辜?”意思是河南老百姓有什么罪过?要你这样的人来害他们?吴佩孚手下有一个老同事,因为无能,吴给他安排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整天无所事事。

此人无聊之余,起了建功立业的念头。

于是毛遂自荐,写军令状,要求吴佩孚给他10万大军,保证平定南方革命党人,“然后释甲归田,以种树自娱”。

吴佩孚知道这家伙属于纸上谈兵式的蠢材,怎么敢赋予大任!就在军令状上批道:“先去种树。

”臊得那小子再也不吭气了。

虽然吴佩孚是一个反动军阀,但以上三个涉及私生活、跑官、要官的手谕却很能看出此人与众不同之处。

就是今天的官员,也是可以借鉴一二的。

他自撰的对联总结了他的一生:“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怡性,真个解甲归田。

”一位佩服他亮节的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送来一副挽联写道:“败师不入外租界,正谊羞登傀儡场。

”对吴佩孚之死,北伐中打败了吴佩孚的蒋介石亲致唁电给北平什锦花园吴公馆:“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许国,比岁以还,处境弥艰,劲节弥厉,虽暴敌肆其诱胁,群奸竭其簧鼓,生活常识分享。

近十年来吴佩孚研究述评(上)

近十年来吴佩孚研究述评(上)

○二文二一年·第三期史信息98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

吴佩孚是首位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该杂志称他为“Biggest man in China”。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涉及吴佩孚的著作有近510部,论文有290余篇。

笔者不揣浅陋,尝试梳理近十年学界对吴佩孚的研究,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吴佩孚研究之史料(一)文献汇编201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著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其中第一册和第三册涉及吴佩孚在惨杀工人、进攻国民军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2014年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5—1949)》,其中蔡和森主编的《向导》收录了有关吴佩孚的丰富的期刊资料,内容涉及吴佩孚与陈炯明、康有为、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与北京政变,与外交系,与湖北、河南(红枪会)等方面。

赵世炎编著的《政治生活》和《学习》第一册中也收录了不少关于吴佩孚的资料,此外《华美》第二册、《华美》第三册、《共进》第一册、《时代学生·消息》、《工人之路》第三册、《布尔塞维克》第二册、《文献》第三册、《中国工人》第二册、《上海周报》第一册、《中国青年》第一册、《职业生活》第二册也有涉及吴佩孚的内容。

201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建朗主编的《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其中的第二卷上、下和第四卷下中收录了吴佩孚的通电信件。

(二)文集资料201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汤锐祥编著的《护法时期孙中山轶文集》,内容涉及吴佩孚与曹锟、孙中山、沈鸿英等人物以及外交问题。

同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的《褚辅成文存》,其中有给吴佩孚的通电资料。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荣华编校之《康有为往来书信集》,其中有吴佩孚与康有为交涉的很多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监察委员会公祭吴佩孚。1946年12月16
日,国民政府为吴佩孚举行国葬,葬于北
平玉泉山,由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
宗仁主祭,民国军政要员等近万人参加。
吴佩孚爱读《春秋》,嗜《易经》,著有
《春秋正识证释》、《易箴》、《大丈夫
论》、《日食参考说》、《循分新书》等。
16
2020/2/29
吴运坤,1931年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同 年与余益慧女士结婚。先后在冶金部驻津办事处、
9
2020/2/29
重要事件
统一中国:
一代枭雄袁世凯在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
国”年号近3个月后,1916年6月病亡,北洋军阀集团
分裂成直、奉、皖等派系。为掌控北京中央政权,各
派逐鹿日渐激烈。1920年吴佩孚在直皖战争中击败皖
系,权倾中央。1922年4月底至6月初第一次直奉战争
爆发,48岁的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使张作霖12万人
4
2020/2/29
个人经历
1880年被父亲送到私塾就读,置身喧闹中仍静心背诵功课,格外受先生器重。
1883年开篇做文章。1886年念完四书五经。1890年父亲因病去世,吴佩孚与母

依为命,家境渐寒,乃到蓬莱水师营当学兵。1891年春到登州府从宿
儒李丕森学习,成绩平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
州,叶开鑫退湖北境,吴佩孚派重兵警戒鄂南,4月19
日吴佩孚委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彭寿莘为
湘鄂边防督办,由湘鄂边境向岳州进攻(张其锽、蒋
方震劝吴勿对湘用兵,不听)。1928年初,吴佩孚逃
至云雾山笠竹寺。5月邓锡侯部下师长罗泽洲包围笠
竹寺,吴佩孚残部被缴械;12月21日四川再次爆发内
战,杨森、罗泽洲、李家钰联合进攻刘湘,31日吴佩
1922年1月2日吴佩孚电北京索饷,梁士诒未能应。1922年 10月10日晋授为陆军上将,16日吴佩孚电责王正廷迎合 日意,接收鲁案延期。10月18日,徐树铮在福州通电依 据其所着之“建国真诠”设官分职,并以制置府名义任 王永泉为福建总抚,统辖军民两政,北洋军队征讨屡败, 吴佩孚令孙传芳为“援闽军总司令”,配合其他部队击 败徐树铮。11月18日,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副议长张伯烈 私用众议院名义向黎元洪密告,财政总长罗文干订立 《奥国借款展期合同》有纳贿情事,黎即手谕捕罗并转 送地方检察厅拘押,20日吴佩孚电黎元洪6 ,责逮捕罗文 干之违法。
大学、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0年退休。
2006年因突发脑血栓去世。 15
2020/2/29
1934年11月2日,吴佩孚和蒋介石在北平黄
郛之宴会席上相遇。1935年12月20日,冀
察政务委员会聘吴佩孚为高等顾问。1939
年11月24日,吴佩孚因吃羊肉饺子被骨屑
伤了牙齿。1940年1月21日,国民党中央执
1932年回到北平(今北京)。吴曾通电声讨溥仪充 当伪满傀儡,拒绝日伪拉他下水。
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 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 时年65岁。国民党政府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
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 《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1948年,吴道时患心脏病并发肝硬化,卧床两年有余,于1950年 农历7月15日病故于北京。
吴道时有二子:长子吴运乾,次子吴运坤。
吴运乾,1929年生,1949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1956年毕业于
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51年与张亚男女士结婚。多年从事
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天津师范学校、第六干部中学、河西业余
1921年4月14日,河南成慎、孙会友在彰德起事反对赵倜, 吴佩孚本来支持倒赵,但赵倜勾结张作霖,张作霖迫曹 锟,吴不得已出兵,18日平定了彰德之事。4月27日,曹 锟、张作霖、吴佩孚等北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广州选举 总统。7月间,因湖北督军王占元只顾私囊,激起兵变, 湖南、四川出兵征讨,29日湘鄂战事开始,湖北部队节 节败退,王占元向吴佩孚请援,吴令第二十五师师长萧 耀南为“援鄂总司令”,30日到达汉口,在刘家庙守侯 不前,坐视王占元兵败。
,自幼为吴佩孚嗣子。吴佩孚兄弟三人,其兄夭折, 其弟又早逝,除吴道时外未有其他子女。
14
2020/2/29
历史信息
因吴佩孚尊崇儒学反对洋学,吴道时少年未入“洋学堂”读书, 只是延请家教攻读经书。19岁时曾被授予少将军衔。1928年与曾 任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的张绍曾之女张义先结婚。
1932年吴佩孚到北京后,吴道时侍奉膝下,不曾再任军政职务。 1939年吴佩孚被日寇杀害,吴道时谨遵“不当汉奸”的遗训,自 此赋闲在家。1946年冬,扶吴佩孚灵柩安葬于北京玉泉山。
一代上将吴佩孚
基本信息
姓名:吴佩孚 别名:字子玉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 出生日期:1874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39年12月4日 职业:直系军阀首领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速成学堂 称号:玉帅、中国的鲁登道夫 追认:陆军一级上将 其他成就: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的中国人
5
2020/2/29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9日,在袁世凯授意下,曹锟 第三镇假造兵变,吓走四位迎接袁世凯南下的专使,吴 佩孚随同行动。9月改任中央陆军第三师(曹锟)第六旅 (张鸿逵)炮兵第三团团长,驻南苑。
1918年1月14日向襄阳的黎天才靖国军进攻,24日黎天才、 刘公战败自襄阳西走,25日吴佩孚进占襄阳,30日任第 一路(总司令曹锟)前敌总司令,进攻湖南。
12
2020/2/29
吴佩孚后人
吴道时,字智中,1909年农历8
月12日生,1950年农历7月15日
逝世,年41岁。吴道时是吴佩孚
之弟吴文孚的独子,自幼为吴佩
孚嗣子。吴佩孚兄弟三人,其兄
夭折,其弟又早逝,除吴道时外
未有其他子女。
13
2020/2/29
吴道时简介
吴道时,字智中,1909年农历8月12日生,1950年农 历7月15日逝世,年41岁。吴道时是吴佩孚之弟吴文 孚的独子吴佩孚后人
当时驻重庆的中共元老董必武也对记者发表谈话说:吴 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 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 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他在失势时 还能自践前言,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 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 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起当时的那些军阀 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科第三名秀才。
1897年秋,由于掀反鸦片台指责男女同台演戏,吴佩孚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祸 外逃,冬天到北京,以写春联、卜卦为生。1898年春,吴佩孚得堂兄吴亮孚资 助投天津武卫左军聂士诚部,在管带沈某处任戈什哈,受知于文案郭绪栋。
1901年2月考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9月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将开 平武备学堂迁到保定,成立“北洋武备学堂”,吴佩孚放弃进学堂继续学习 的机会,投天津陆军警察队任正目,旋升额外初等官。
7
2020/2/29
1923年1月8日,萧耀南、张福来、孙传芳等直系将领
承吴佩孚之意,劝告曹锟暂勿作总统运动。1月31日,
吴佩孚召京汉铁路工人代表自郑州到洛阳,声明禁止
开会。
1925年1月1日吴佩孚抵汉口,吴不肯入租界,萧耀南
不愿其留鄂,1月3日登“决川”舰赴黄州。1926年3月
11日,湖南唐生智驱逐赵恒惕,30日唐生智军已入岳
旗志哀。
吴佩孚之死,一直有三种说法。
一、是被日本人害死说,这也是内地和台湾都认同的一种说法。
二、是被国民政府的特工人员投毒致死说,这是当时报纸上的 说法。
三、即患牙病并发败血症说,这是参与“吴佩孚工作”的日本
高级间谍的说法。
11
2020/2/29
对吴佩孚之死,蒋介石亲致唁电给北平什锦花园吴公馆: “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许国,比岁以还,处境弥艰,劲节 弥厉,虽暴敌肆其诱胁,群奸竭其簧鼓,迄后屹立如山, 不移不屈,大义炳耀,海宇崇钦。先生之身虽逝,而其坚 贞之气,实足以作励兆民,流芳万古。”国民政府与最高 国防委员会还分别决议,追赠吴佩孚为一级上将。陪都的 报纸上,更誉吴为“中国军人的典范”。
齐艳华 201301134205 赵伞
201301134206
3
2020/2/29
1925年10月,浙江督办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吴出 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派兵攻入河南,后与奉系沟 通,南北夹击国民军
1926年夏北伐战争起,吴从北方赶赴前方督战,在 鄂南汀泗桥、贺胜桥连遭惨败。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 三镇,吴部主力被歼,从此一蹶不振。
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
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10
2020/2/29
离奇死因:
1939年11月,他因吃羊肉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齿,日本特务芳太 郎介绍一个日本医生为他治疗,却得了败血症,离奇地结束了
一生,是为1939年12月4日下午六时病逝。从突患牙病到蹊跷辞 世,只有短短的10天。噩耗传出,北平的日本占领军和汉奸政权 重重祭奠了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连日军侵华最高司令 官也参加了公祭仪式,而华北沦陷区的各省市三日之内均下半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军胜,奉军败 退关外,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操纵政局。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起,吴任“讨逆军总司 令”,前往山海关督战,为奉军及冯玉祥国民军所败。
2
2020/2/29
能源与环境学院
安全132
姓名
学号
田仁春 201301134201
霍肖肖 201301134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