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针灸治疗规律探讨

注 :频 率 为 本 经 选 用 穴 位 种 数 占 本 经 在 主 穴 /配 穴 处 方 中 出 现 次 数 的 百 分 比 (P< o.05)构 成 比 为 本 经 在 主 穴 / 配 穴 中 出 现 次 数 占总 处 方 所 选 经 脉 次 数 的 百 分 比 。
针 灸 配 穴 处方 选 用 经 脉 共 75次 ,涉 及 除小 肠 经 以外 的十 四 经 穴 及 经 外 奇 穴 。被 选 用 次 数 最 多 的经 脉 是 胃经 ,其 次 是 脾 经 、肾经 和 肝 经 ,再 次 是 胆 经 、膀 胱 经 、任 脉 、大 肠 经 等 。配 穴 共 选 30种 ,其 中 出 现 频 率 最 高 的 是 脾 经 的 三 阴 交 (7次 ),其 次 是 肝 经 的太 冲 (6次 ),肾经 的太 溪 (6次 ),再 次 是 胃 经 的足 三 里 (5次 )、胃经 的 丰 隆 (5次 ),心 包 经 的 内关 (5次 ),胆 经 的风 池 (4次 )等 。按 《心 血 管 科 专 病 中 医 临床 诊 治 》把 高 血 压 分 为 6型 :① 肝 阳上 亢 ,② 阴 虚 阳亢 ,③ 肝 肾 阴虚 ,④ 痰 浊 中阻 ,⑤ 血 脉 瘀 阻 ,⑧ 阴 阳 两 虚 。其 中前 4型 最 常 见 。在 主穴 的 基 础 上 ,针 对 不 同 的证 型 ,随 证加 减 。如 三 阴交 和 太 溪 滋 肝 肾之 阴 ,肝 肾 阴 虚 或 阴虚 阳亢 型可 选 ;太 冲 平 肝 降 逆 ,肝 阳上 亢 型 可 选 ;足 三 里 和 丰 隆化 痰 通 络 ,痰 湿 雍 盛 型 可 选 。
维普资讯
陕 西 中 医 2002年 第 22卷 第 8期
723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实验研究与前景探讨汇总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实验研究与前景探讨[摘要]:针灸基础实验研究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针灸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对其的相关基础实验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本文试图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动物模型,穴位选取,动物实验研究近况等方面阐述高血压病的实验研究发展现状和作用机理,并探讨开展怎样的实验研究更能促进传统针灸医学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针灸疗法,高血压病,实验研究,前景探讨Experiment study and prospect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hypertension[Abstract]: Acupuncture 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dicine, also is motive pow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furth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has a fairly long history,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research has been the basis of deeply.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the animal model of stimulation parameters, the mechanism of hypertension, includ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echanism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discuss 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dicine.[Key words]: acupuncture therapy,hypertension,experiment study,prospects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已成为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压临床观察2023-11-06•引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前景展望与挑战•总结与致谢目录01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
研究背景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优劣和差异。
研究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意义02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与肝阳上亢有密切关系,肝阳上亢会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
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肝阳上亢中医认为痰浊内蕴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痰浊内蕴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痰浊内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气血亏虚也是常见病因之一,气血亏虚可导致心悸、乏力等症状。
气血亏虚血管病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是西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血管病变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问题。
血压调节机制西医学认为血压调节机制与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心脏病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病变也是西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心脏病变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问题。
西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综合利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协同作用全面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更注重全面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势02010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以降压药为主,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西医治疗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摘要:在临床上高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
高血压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影响。
在我国中医医学上,不存在高血压病称,这种症状在中医上属于眩晕以及肝风的范畴。
现如今,我国中医不断加强对高血压的治疗研究,进展较为显著。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使用中医药疗法能够明显的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降压作用持久,可以有效的稳定血压,同时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
采用中医疗法进行降压,具有很多优势,现叙述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治疗;辩证分型引言高血压病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循环动脉压的压力升高,在临床上主要症状体现为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高血压每年发病率的不断升高,预计在2000年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发病率将高达10%,也就是说将高血压患者增加到5.6亿。
在2012年中国心血管报告中,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为24%,即我国大概有2.66亿群众患有高血压疾病,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病。
1高血压症候分型导致出现高血压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中医上将高血压病因分为四类: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
这些年人们加大了中医疗法对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气虚血瘀也属于高血压病因的一种。
做过相关研究的中医学者总结出:风、痰、淤这几点是引发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一方面可以单独引发高血压,另一方面,几种因素相互作用也会引发高血压。
在中医上讲风属于阳邪,一般情况下是急性病征的主要诱因。
在中医上风是百病之长,痰是引发疾病的根本因素。
痰在病理产物的范畴内,痰的产生会造成气机阻滞,进而会对患者的脏腑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最后引发多种病症出现,因此在中医上有这种说法,即“百病多由痰作祟”。
2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方法2.1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经典方剂中医治疗高血压分为多种方式,例如有古方治疗、单方治疗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月原 发性高血压患者 8 7 例, 分成 A、 B两组 , A组 3 3 例 患者为对 照组 , 给予卡托 普利药 物治疗 ; B组 5 4例患者为治 疗组 , 在 A组基础上加 中药治疗 。结果 : 经治疗 , B组患者收缩压值 , 舒 张压值均低 于 A组患者 , 心率 低于 A组 , 治疗 有效率 高于 A组 , 症状改 善优于 A组 。结论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 发性 高血 压 , 血压控制较好 , 有效率较高 。 关键 词 中西 医结 合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观察
为7 5 . 8 。详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效 果 对 比分 析
1 . 1 一般 资料
标准 。A组 ( 对照组) 3 3例 , 男 2 1 例, 女 1 2例 , 年龄 3 5 ~6 8 岁, 病程 2 . 3 ~3 . 5年 ; B组 ( 治疗 组 ) 5 4例 , 男 4 2例 , 女 1 2 例, 年龄 3 7  ̄6 6岁 , 病程 1 . 3 ~4 . 6 年。 1 . 2 治 疗方 法 A组 ( 对照 组) 患者 治疗方 法 : 行 单纯 卡托
治疗面瘫 3 O 例临床观察[ J ) . 内蒙古中医药 , 2 0 0 8 , ( 8 ) : 6 3 — 6 4 . [ 6 ] 徐华 明, 张志红 , 付玉智. 电针透刺治疗周 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 观察 [ J ] . 按摩与导 引, 2 0 0 6 , 2 2 ( 6 ) : 9 .
( 编辑
羽飞)
中 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 血压 临床观 察
方俊发 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兰花社 区卫生服务站全科 3 2 1 1 0 0 摘 要 目的 : 对 中西 医结合治疗原发 性高血压效 果进行研 究分析 。方法 : 随机选择 我社 区 2 0 1 0年 3月一2 O 1 2年 3
浅谈高血压针刺降压基本疗效

浅谈高血压针刺降压基本疗效作者:史成硕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5期摘要:综述近10年针刺来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原发性高血压针刺治疗近期和远期降压疗效,总结了原发性高血压针刺降压的手法和取穴。
认为近10年来原发性高血压针刺降压疗效研究有一定的发展:国外已经启动了病例数超过100例的大型临床实验;临床研究设计更趋科学化;取穴趋于多样化。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针刺远期降压疗效不确切,需要更长周期、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证实针刺远期降压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和取穴不一致;针刺降压的手法计量学研究不够深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针灸疗法;综述;指导性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82-011990年严季澜对建国40年来原发性高血压的针灸推拿治疗概况进行了详细总结,佘延芬等对1991~2000年10年间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刘锦等报道了2001~2007年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但以上文献均未归纳国内外应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方面的研究成果。
鉴于此,笔者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着重总结国内外针刺对该病的降压疗效的研究进展。
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治疗近期和远期降压疗效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针刺降压疗效评价目前仍存在分歧。
自1975年Tam K C等发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近期降压疗效确切的小型临床报道以来,大量文献报道支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近期降压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或相当于药物疗法),但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远期降压疗效不确切(其疗效低于药物疗法)。
(一)针刺近期降压疗效优于药物疗法Tam KC等采用针刺疗法治疗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个疗程治疗时间为10 d,疗程之间间隔3~5 d。
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疗程之间以及治疗后1个星期的血压。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摘要:高血压症状的发生与血压的高低有关。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同,患者适宜的血压水平也不同。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以往的治疗中,患者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但长期服药不仅疗效不稳定,而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大。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可以用针灸“活血祛风”来控制血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
关键词:针灸治疗;高血压;临床;有效性;中医文献中无高血压名称,其根据高血压的演变过程,认为该病可归属“头痛”“肝风”“眩晕”等范畴,且与水肿、心悸、中风等病症密切相关。
针灸为中医外治疗疗法中的常用方法,以经络学说作为辨证论治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报道,针灸治疗高血压疗效较为理想,且无毒副作用。
部分研究学者针对针灸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与探索,初步表明针灸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8—2021年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将于2018—2019年收治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于2020—2021年收治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2~81岁,平均(73±5)岁;病程2~17年,平均(9±4)年;体质量为48.5~78.5 kg,平均(64±8)kg。
观察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0~83岁,平均(70±6)岁;病程3~18年,平均(11±3)年;体质量为47.8~79.6 kg,平均(64±8)kg/m2。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同日3次以上血压测量结果为,舒张压>90 mmHg(1mmHg=0.133 kPa),收缩压≥140 mmHg。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概况耿丽萍【摘要】目的总结现代文献中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进展,以便为今后治疗和研究本病提供完善的方法与资料.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从毫针针刺、艾灸疗法、刺络放血、其它疗法等四个方面,对高血压痛的临床治疗措施汇总.结果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毫针针刺、艾灸及点刺放血疗法单独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可与口服降压药效果相同,甚至更佳.结论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但对于盲法的运用及高血压分级、分期的研究方面尚有弥补之处.【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3页(P143-145)【关键词】高血压;针灸;综述;头痛;眩晕;放血;穴位贴敷【作者】耿丽萍【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滕州277500【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是一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点,早起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属祖国医学“头痛”“眩晕”的范畴,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病患者[1],其中我国约占26.6%[2],目前药物甚至终身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但药物治疗存在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非药物治疗应是控释高血压的首选治疗,而针灸治疗具有简捷、方便、有效、无副作用的特点,现从毫针针刺、艾灸疗法、点刺放血、其它疗法等四个方面,将临床中效果显著的针灸治疗手段综述如下。
郝培远[3]等选取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2组分别采用针刺双侧太冲,每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12.5 mg,qd,连续治疗7天后,结果显示,针刺组不仅在降压方面优于口服卡托普利组,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率。
梁书忠、黄河清[4]选取3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I期13例、Ⅱ期10例、Ⅲ期7例,30例患者均接受针刺耳穴心穴,每天1次,3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发现,针刺耳穴心穴降压近期有效率高达100%,3~6个月后随访,I期高血压复升者4例,Ⅱ期复升者8例,Ⅲ期复升者4例,远期有效率高达6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 压 病 是 一种常见 的心脑 血管 疾 病,分为原 发 性 和 继 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以 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病因不明、伴或不伴多种心血管 危 险因素的综 合征,占高血 压 病患者的 9 5%以上 [1]。据 估 计全 球约有10亿高血压病患者,其患病率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因 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EH的主 要治疗 方 式 是 药物,因其 存在 疗 效不 稳定、依 从性 差、副作用 大、作用局限等弊病,且在单纯降压之外对降低心脑事件发生 率及 病 死 率 作用 有限,因此寻求 既能 控制血 压 又能 改善 预 后 的降压 新 途 径 变得十分重 要,国际上有主 张 非药物 治 疗的趋 势。中医针灸疗法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 而 独 具 优 势,对高血 压 患者 症 状 改善 效 果 独 到,是 非药物 疗 法的 有 效 途 径。现 将近 3 年来 针 灸治 疗 E H中 操 作 规 范、疗 效 确切的研究概述如下。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studies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reated by acupuncture
ZHOU Min1, GUO Zhi-bo1, DU Yu-zheng2
( 1Graduate Schoo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2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
Key words: Acupunctur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linical research; Review Fund assistanc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o.2010CBC530506), Project of
Abstract: The clinical researches o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 the latest 3 years
were reviewed; There were many ways, such as filiform needling, moxibustion, blood letting in ear apex, scalp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and comprehensive therapies. The efficacy of the acupuncture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s effectiv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es, such as lack of long-term follow-up, inconsistent TCM syndromes and points selection.
摘要:对近3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操作规范、疗效确切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主要有毫针刺、灸 法、耳尖放血、头针、电针及综合疗法。研究发现针灸疗法疗效确切、独具优势,但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 研究、远期疗效随访少、中医症候分型不一、主穴不明、选穴较多等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针灸;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综述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0CBC530506),公益性行业专项(No.201007002)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 12月第 26 卷第 12 期 CJTCMP , December 2011, Vol . 26, No. 12
• 2939 •
·综述·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
周敏1,郭治波1,杜宇征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
毫针疗法 毫 针 疗法 是治 疗 E H 最 常用的针 灸方 法之一,分单穴和多
穴。临床报道中单穴处方多取太冲、风池等,近1年来对人迎穴 研究增多;多穴处方多以太冲、曲池、合谷为主穴。
1. 单穴 郝培远等[2]治疗肝阳上亢型EH 30例。针刺组取 双侧太冲穴,向涌泉方向斜刺后施捻转泻法,激发感传向近心 端放散,留针20min,每5-10min捻针1次,1次/日,连续治疗7d。 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动态血压平均收 缩压、症状积分及心率下降程度均优于西药组(常规口服卡托 普利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王凌云[3]常规针刺双 侧风池穴治疗不同症型EH 120例,结果显示针刺风池穴对肝 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有效率均达 85.0%以上。申鹏飞等[4]观察不同手法针刺人迎穴对60例EH亚 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取双侧人迎穴直刺1-1.5寸,见针体随动 脉搏动而摆动,观察组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1min,对照组不 作手法,均留针 3 0 m i n。发 现与对照 组比 较,观 察 组 具 有降压 效果迅捷、稳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认为这与人迎穴所毗邻 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密切相关。卫彦等[5]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