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ppt12 3
合集下载
种群和群落(37张PPT)

在春、夏、秋、冬四季图片 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图片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春季:枝条长出新叶,地面上草 本植物开始生长。
夏季:枝繁叶茂,林内阳光少。
秋季:叶片转变成黄色。 冬季:枝叶几乎落光了,地面上 被雪覆盖着。
森林群落 苔藓地衣层
乔木是指树身 高大的树木, 由根部发生 独立的主干, 树干和树冠 有明显 区分
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其生活的环境,
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 生生物群落。
陆生生物群落中,根据不同环境下生物种 类组成与个体数量的区别,主要有六种类 型: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 荒漠、沼泽
热带 雨林
常绿阔叶 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沼泽
各种群落及其特点 群落名称 分布区域 特点
主要生物种群
群落(生物群落): 在一定的环境中,有规 律的组合在一起的各种 生物的种群之和
群落的三要素: 1、多种生物种群
种群的三要素:
1.属于同一物种。
2.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 可小。
3.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 体。
三者缺一不可!
2、一定的环境 (范围可大可小)
3、种群间有规律地组合
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 到许多生物可以单独生活, 那么,生物是否也过着群居 生活呢?
赤麻鸭个体
多只赤麻鸭
睡莲个体
睡莲群体
同一物种的个体聚集在一起,
并且占有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就是 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个体有什么特征?
种群:在一定空间或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
种群的三要素: 1.属于同一物种。 2.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可小。 3.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 三者缺一不可!
种群和群落-文ppt课件

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
1s=20min
y=2n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式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 如:曲线图、数学方程式
一般步骤 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做出合理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 ④检验或修正。
y=2n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自然界的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 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 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 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特别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提醒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讨论:
1.为什么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 2.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什么条件?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四、群落的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光照、温度 决定因素
动物:食物、空间/栖息地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生物分布于不
同地段,呈镶嵌分布的现象。
决定因素:地形的变化、光照的强度、土壤 的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环境因素影响。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捕食
种 群
个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
体 数
1、蚂蝗吸食动物血液 寄生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共生
时间
竞争
3、菟丝子与大豆 寄生 4、噬菌体和细菌 寄生 5、鸟与羽虱 寄生
种群和生物群落-课件

例如,某个和平鸟种群的出生率为7800‰, 即每个雌鸟每年出生出7.8个雏鸟。
死亡率是指某单位时间内,某种生物平均每千个 个体中死亡个体数
例如,在某个达氏盘羊种群中,每1000个活到6岁 的个体,在6~7岁这一年龄间隔期的死亡率为69.9‰。
例:一个拥有3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繁殖
了900只幼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
生物个体数 种群密度=
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做一做:
1、假设你在面积为10米2的地里种了50棵玉米, 那么,玉米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5棵/米2 )
2、一只0.5米3的玻璃缸里养了5条金鱼,那么金鱼 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10条/米3 )
例题:一退休工人在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玻璃缸内养 了100尾金鱼,那么这个金鱼种群的种群密度为多少尾/ 米3?
(2)年龄结构: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 目的比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幼多老少 各年龄比例适中 幼少老多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二、生物种群的特征
练习:请根据人口金字塔指出下列各个国家人 口发展的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二、生物种群的特征
(3)性别比例
性别比=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出生率是: 300 ‰
。
若上述麻雀种群一年内死亡了600只麻雀,那么这
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死亡率
是 200 ‰
。
思考:别的条件相同,种群内的个体数量与出生 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 死亡率>出生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
种群数量的变化 迁入
出生
种群 数量
死亡
迁出
课堂小结
死亡率是指某单位时间内,某种生物平均每千个 个体中死亡个体数
例如,在某个达氏盘羊种群中,每1000个活到6岁 的个体,在6~7岁这一年龄间隔期的死亡率为69.9‰。
例:一个拥有3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繁殖
了900只幼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
生物个体数 种群密度=
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做一做:
1、假设你在面积为10米2的地里种了50棵玉米, 那么,玉米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5棵/米2 )
2、一只0.5米3的玻璃缸里养了5条金鱼,那么金鱼 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10条/米3 )
例题:一退休工人在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玻璃缸内养 了100尾金鱼,那么这个金鱼种群的种群密度为多少尾/ 米3?
(2)年龄结构: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 目的比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幼多老少 各年龄比例适中 幼少老多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二、生物种群的特征
练习:请根据人口金字塔指出下列各个国家人 口发展的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二、生物种群的特征
(3)性别比例
性别比=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出生率是: 300 ‰
。
若上述麻雀种群一年内死亡了600只麻雀,那么这
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死亡率
是 200 ‰
。
思考:别的条件相同,种群内的个体数量与出生 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 死亡率>出生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
种群数量的变化 迁入
出生
种群 数量
死亡
迁出
课堂小结
种群和群落课件PPT

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答案]AD
6.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面图示中 A、B、C 三种 类型,请据图 4-1-4 回答相关问题。
图 4-1-4 (1)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甲、乙、丙分别对 应上图中的________。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 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
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解析]计划生育政策通过直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从而降
低人口密度。
[答案]D
探究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体验过程】 1.实验原理: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①___样__方____,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 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 密度估计值。 2.实验过程:(1)制订计划:确定调查②_地__点__和__范__围__→确 定调查时间→确定材料用具→确定分工。
②等距取样法: a.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 b.先将调查的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 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2)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 蚜虫、跳蝻等)。
2.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 ①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②调查期内该区域无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 ③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 (2)方法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 点,捕获部分个体并标记后,再放回原自然环境,并记录标记 数为 M。
③重捕后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自然环境中再次捕获部 分个体,并计数为 n,其中被标记的为 m,再放回原生存环境。
种群和群落 PPT课件11 人教课标版

(1)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 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 ②标志重捕法等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
①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①样方法: 等距取样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取样: 取样关键: 随机取样
样方大小: 以1m2为宜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迁入率和迁出率___直_接__影_响__种群密度
四、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A
B
C
增A长型
稳定B型
衰退C 型
(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
(瑞典)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
种群密度: 增大
相对稳定
减小
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五、性别比例 拓展
概念: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意义: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 出生率下降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统计各个样方的个体数(边界),以其平均值作为
3)计数: 种群密度 4)求平均值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例如调查昆虫卵、植株上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等
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②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 简单步骤:
1.捕获并标记(m个)个体 2.重捕( A个)个体,其中被标记的个体占(a个) 3.计算种群数量(M):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课件

时间
ppt课件 22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 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人类活动等
ppt课件 23
补充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② 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代谢物等是影响 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 ③ 在理想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J型曲线;在 有限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S型曲线。 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 肉汤培养基 实验步骤: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计数
ppt课件 42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乔木(树林)
ppt课件
13
迁入和迁出率
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或迁出率:对 城市的考察要重视迁入和迁出
ppt课件
14
数学模型的建构步骤: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 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A
B
生物B
ppt课件
时间
34
种间关系
物种 关系类型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彼此有利 地衣、根瘤 互利共生 ++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 蛔虫和人 寄生 一方受害 -- 水稻和稗草 竞争 彼此抑制 种群A得利 羊与草 +- 捕食 种群B有害 狼与羊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ppt课件 35
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 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 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 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 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ppt课件 22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 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人类活动等
ppt课件 23
补充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② 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代谢物等是影响 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 ③ 在理想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J型曲线;在 有限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S型曲线。 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 肉汤培养基 实验步骤: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计数
ppt课件 42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乔木(树林)
ppt课件
13
迁入和迁出率
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或迁出率:对 城市的考察要重视迁入和迁出
ppt课件
14
数学模型的建构步骤: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 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A
B
生物B
ppt课件
时间
34
种间关系
物种 关系类型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彼此有利 地衣、根瘤 互利共生 ++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 蛔虫和人 寄生 一方受害 -- 水稻和稗草 竞争 彼此抑制 种群A得利 羊与草 +- 捕食 种群B有害 狼与羊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ppt课件 35
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 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 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 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 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种群与群落.ppt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出生率=新 原生 总个 个体 体数 数 ×1000‰
1983年,我国平均每千人生出18.62人,则出生率为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死 原亡 总个 个体 体数 数 ×1000‰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从而 也影响了种群数量变化。
年龄 组成
迁入率和迁出率
预测变 化方向
↓决定大小和密度 种群 影响数 性别 密度 量变动 比例
↑决定大小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1、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2、年龄分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3、年龄结构类型:
(1)幼年多老年少: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 (2)幼年少老年多:种群密度会逐渐减小。 (3)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会保持稳定。
4、根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第二节 种群与群落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个体的
总和,它构成了一个繁殖的单位。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种群内的
个体数)的变化规律,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 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种群特征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
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全省人口中,男性为2401.86万人,占51.35%;女性为2275.12万 人,占48.65%。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57。(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祖国大陆性别比:1953年为107.6, 1964年为105.5,1982年为106.3,1990年为106.6,2000年为10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9/5/21
4
群落的演替
2、类型
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
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
(2)次生演替: 地方发生的演替
。
例2: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C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2019/5/21
5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2、类型
群落的演替
3、群落演替的一般结果是生物种类会 关系 越来越复杂 。
越来越多
,种间
例3: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D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2019/5/21
6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 草2、分如布果中小起路作被用废:弃一后是,人人的的践践踏踏,活从 践动踏停而止言了,车在前路草周最围强会,慢狼慢尾长草出次茎之秆, 狗较尾高草的最植弱物;,二逐是渐植成物为之优间势的植竞物争。,于 在是远,离就人会践出踏现的“地远方芳,侵茎古秆道较,高晴的翠狗接 尾荒草城优”先的获景得象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 势。
2019/5/21
14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课题:群落的演替
2019/5/21
1
问题探讨
2、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
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
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2019/5/21
2
群落的演替
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就叫做演替。
为3B、、苔能草藓找原的到的生这长放些提牧植供演物了替。条在件群。落而演苔替藓过生程长中后,,一由些于种其群植取株代高另于一地些衣种能群获是得指 更优C、多势农的取田阳代光,弃,而耕处不后于是的优“恢势取复地而演位代替,之其”结。果形是成逐森渐林取后代,了乔地木衣占。据了优势,取代 了D、灌砍木伐的优森势林,的但恢在复森演林替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2019/5/21
7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019/5/21
8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D
2019/5/21
9
退耕还林、还湖、还草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 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2019/5/21
10
补充一:种群的存活曲线与死亡曲线
2019/5/21
11
补充一:种群的存活曲线与死亡曲线
2019/5/21
3
群落的演替
2、类型
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
(1)初生演替: 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
1例、1因:为下苔列藓群和落草演本替植系物列无中法直,接哪从一裸种岩演中替获属取于养初分生,演而地替衣(可以A通)过分
泌2A、、有通从机过湖酸地而底衣从开分裸始泌岩的有中水机获生酸取加演养速替分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
A
2019/5/21
12
补充二:种间关系的几种类型
互利共生 体内寄生 体表寄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2019/5/21
13
补充二:种间关系的几种类型
③
②
①④
竞争往往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而死亡
先上升后下降
④寄生关系中寄生者不可能使寄主全部死亡,而②竞争关系中可使 劣势生物全部死亡 ②竞争关系的对a有利;④寄生关系的对a寄主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