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综合333lucky笔记高清版
孔子的教育思想-考研333教育综合中教史笔记、框架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孔子在文化 教育方面的 主要贡献
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奠定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
立国治国 的三个重 要条件
先“庶” 其次“富” 再“教”
较多的劳动力 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丰足的物质生活
发展教育(政治伦理教育)
《乐》-乐教;于秦朝焚书而失传 《易》(周易)-卜巫之书-知正邪吉凶,事物之理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
七、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前提条件)承认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深入了解学生
谈话 个别观察
启发引导-孔子最早提出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学相长-教师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还需与学生共同切磋学问共同成长
“有教无类”
• 不分贵贱贫富种类,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五、教育目标
学而优 则仕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 培养官员是教育的政治目的 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
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目的
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动力
“学而优则仕”
•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 • 把官职和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学思行结合-由学而思而行的学习过程,也是教育过程,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学以致用”
八、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中心,“礼”与“仁”是核心,“忠”与“孝”是道德规范
孔子的进 行道德修 养的原则 与方法
立志-以志与仁道为个人志向,并坚持志向 克己-处理人际关系时,重在严格要求自己,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力行-身体力行,将道德规范付诸实践 中庸-待人处事要中庸,防止偏向 内省-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 改过-犯错是客观存在,正确态度是重视改过
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部分讲解】
![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部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f1a5e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3.png)
目 录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视频讲解]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视频讲解]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0分)1教学评价2创新教育3校本课程4成就动机5稷下学宫6定势7实科中学8泛智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______,他是______的代表。
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笔记要点汇总

十五、班级管理
十六、教师与学生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的重要因素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传递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使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完善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生政治建设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汇总
一、 教育学发展阶段
二、教育本质的观点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四、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对教育的关系
五、教育如何契合现代社会发展
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础因素
1.主要包括
七、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八、教育目的
、制度
十一、课程
十二、学生学业评价
十三、品德评价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名解):一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
二是把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一)顺序性(1)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如儿童心里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徐影教育综合考研333框架笔记

内容摘要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等方面,帮助考生掌 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教育史部分,本书从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个角度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教 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考生通过学习本书,可以全面了解中外教育的历史 演变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本书还附带了近几年的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为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徐影教育综合考研333框架笔记》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籍,对于参加教育综合考研的考生 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本书的复习,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提高应试能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包括身体、 心理、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活动,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密切相 关。因此,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
这些摘录展示了《徐影教育综合考研333框架笔记》一书的精炼和概括性,为 考生提供了清晰的教育学概念和理论框架,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育 学知识。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具体材料。 教育内容应该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又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认 知规律。”
“教育的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手段,包括教学、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 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教育的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检验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 重要手段。教育的评价应该全面、客观、科学,同时又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实 际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828学科历史复试经验贴

华师828学科历史复试经验贴我是2018年7月23日正式开始看书的,9月25日-11月29日这两个月在高中实习,考研复习几乎中断了两个月。
复习时间不超过两个半月,初试373分,政治72,英语二77,专业课一109,专业课二115,属于很低的分数了,而在复试中考了88.8分,最后以第七名的成绩被录取。
今年真的运气很好的我,期间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这里写个经验帖,在初试上,学长走了太多弯路,希望学弟学妹们吸取我的教训。
关于复试逆袭,也提供一些参考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复习方法仅代表个人,仅供参考。
初试政治如何复习?政治分数:72分我个人觉得要看基础,基础还可以的话就千万别在政治花太多时间。
一般来说,文科生政治基础都不会很差吧。
我从八月就开始看政治了,事实是没什么用,什么都没有记住。
我同学和我成绩差不多,但是他11月中旬才开始看政治,针对性复习,最后考了85。
关于用的资料,这里推荐肖四肖八和风中劲草,用好这三本书,政治至少70以上。
不推荐精讲精炼,内容太多,没有重点,根本看不完,而且也记不住。
也不推荐1000题,没有重点,太琐碎。
我之前复习做了一遍1000题下来发现其实也没记住什么东西,反而是最后刷肖四肖八有用多了。
结合我的经历,我建议学弟学妹们等大纲和风中劲草出来了再开始复习,前期以选择题为主,用好风中劲草这本书,大题背肖四、肖八以及考场上抄抄材料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政治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复习,全面复习浪费时间,而且政治也不拉分,花太多时间不值。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之上。
前期可以用风中劲草和徐涛的刷题班(b站有)复习选择题,一天花一个小时看政治就够了。
后期背肖四肖八多花点时间,政治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英语二如何复习?英语分数:77我英语基础一般,虽然过了四六级,都是低分飘过。
我英语复习没有花太多时间,大概一天两个小时的样子。
最后分数也不是很满意,选择题得了55分(满分60),最后居然只有77,作文没发挥好。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外国教育史高分笔记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
1、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2、智者 √
美德即知识√
3、苏格拉底的教学活动和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
4、柏拉图:学园√ 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
5、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自由教育√
二
6、修辞学校√
7、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8、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 基督教教育 9、修道院学校
10、主教学校
11、基督教教育特点√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笔记
第一章至第五章:已列出各校考过的真题以及可能考的知识点, 省略部分对照大纲解析了解即可,均是未考过且不重要。
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备注:加绿色荧光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 打红色对号√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有超纲和提高题目的补充,这要结合 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但多数学校 出题是很循规蹈矩的,不出超纲内容,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 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用看。建议前几遍复习,大纲要求的每个知识点 都要过一遍,以防学校出偏题(笔记中有很少的大纲知识点没有一一列出, 自己对照大纲解析看看,未列出的是从10年到15年各个学校真题中从未考 过,不重要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之后几遍复习,重点内容重点 背,没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会有考过的真题再 次出现!
世俗教育
12、宫廷学校
13、骑士教育√
14、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15、中世纪大学√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五、18、耶稣会学校
16、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17、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1、笔记整理要有条理性,逻辑性,知识点要完善丰富,清晰呈现。
(1)每章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又称树形图,框架图和逻辑图),这样可以帮助后期的复习和巩固,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每章的知识框架树形图来回忆相关知识点,这样也可以测试自己复习程度,查漏补缺。
比如说大扩号里面有小括号,可以很清楚的展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性的这样的笔记。
所以,我希望大家的笔记是框架,以及框架之下细化到具体的词汇的一个相应的笔记就可以了,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细化。
(2)真题里面以什么样题型出这个知识点,怎么样提问这个知识点,在知识点后面都要作相应的补充,这样可以知道每个知识点可以出的什么题型,可以针对性的复习。
例如:这个知识点真题中经常出名词解释,那么复习准备的,整理笔记的时候,就按照名词解释来整理。
如果真题中经常出的是简答论述题,整理的时候就根据简答论述题型来整理。
每个答案要罗列清晰,1、2、3,4点写清楚。
(3)在知识点后面补充上真题如何提问该知识点,可以避免题目出现而不知道回答哪个知识点的尴尬。
每个知识点总结不能只是主干的几句话,需要参考大纲指南或凯程的解析作相应的内容补充,针对答题,毕竟是应试考试。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纲指南中有的知识点不是很全,有很多学校常考的知识点只有主干的几句话,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第四章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大纲指南中只有:生产力,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这3个方面主干的几句话。
而这个知识点却是很多学校喜欢考简答论述题,如果知识按照大纲指南中这简单主干几句话来回答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得不了高分,所以对于这样的内容一定要参考其他的解析,例如:凯程的应试解析,作知识点的补充,让答案更全面丰富与完善,针对考试答题。
2、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真题以及其他各校333真题的充分利用,帮助寻找重点。
(1)我当时是用荧光笔来标注代表各个学校常考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是根据各个学校333真题出现频率来总结的,出现频率高的就是重点,这个可以在相应的知识点后面详细标注各个学校的333真题,哪个学校,哪一年出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哪里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是学校常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
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
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
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
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
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
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
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
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
【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大、南师大),辨析题(山东师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小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一”、“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一下。
有些内容笔记中已经有相应的标注。
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准备,也可参考311的真题或者311相应每章节的题库。
【7】根据上一届同学的反应,相信大多数人的素质还是很高,但是也不排除例外。
在自习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复习资料,有的同学出去吃饭的空隙,资料却被别人拿走了,这样情况,真的很影响您的心情,耽误您的复习进度!【8】333笔记是由本人学姐亲自整理,累计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参阅很多教育方面的资料,更新、修改、增加、完善所有的知识点,助您考研一臂之力,金榜题名!【9】欢迎各位学弟学妹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目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的概念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学(上)第九章:教学(下)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班主任第十二章:教师第十三章:学校管理教育学原理大纲知识点整体框架图概述教育学-------------------------------------->第一章是什么教育------------------------------------------------------------>第二章教育与人------------------------------------>第三章作用(为什么)规律教育与社会---------------------------------------------------->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五章宏观教育制度(学制)------------------------------>第六章学校管理---------------------------->第十三章内部中观:课程--------------------------------->第七章怎么办微观:智育(教学)----------------------->第八、九章德育------------------------------->第十章班主任------------------------------>第十一章教师&学生---------------------------->第十二章第一章:教育学概述教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育1+2=教育学(定义)V2、研究任务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V学概二、教育学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述(了解)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3、教育学的发展1、实证教育学多样化阶段2、实验教育学(重点)V3、文化教育学V4、实用主义教育学(重点)V5、批判教育学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本章历年各校333教育综合真题回顾】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17哈尔滨,17湖北大学简2、《普通教育学》14南京3、实验教育学10、16安徽,14扬州,14首都简,15江苏,15华中论,17内蒙古简4、实用主义教育学12河北,13曲阜论5、《民主主义与教育》16杭州(外教史部分有详细答案)6、文化教育学17内蒙古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的对象与任务。
15曲阜简,17湖北大学简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0宁波论3、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什么必须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17湖南简4、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列举每一个阶段的一本代表作。
17河南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与任务(简答)15曲阜简,17湖北大学简,17湖南简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简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1、是揭示教育的规律。
即揭示教育内容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阐明教育的各种规律。
2、是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即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提供超越日常习俗认识和传统理论认识的新解释,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
3、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即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教育问题解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进而成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三、教育学(名词解释)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17哈尔滨答: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简答):10宁波论答:1、通过对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由于我们对教育规律的掌握要经历认识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这三个阶段,所以教育学的研宄任务及其价值就体现为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和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这三个方面。
2、通过对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3、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研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的继承教育学的遗产,吸收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规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念,特殊规律及教育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姐提示:这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第三阶段的6个教育思想,常考名词解释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17河南简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了解)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
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颗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文虽只有129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名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3、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有精辟的论述。
4、此时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主要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了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宄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宄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