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砂性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砂性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涉及到针对砂质土地基进行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的问题。
然而,砂性土地基通常具有强烈的难处理性,加之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使得砂质土地基支护技术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对砂质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适用的技术方案,创新支护技术手段,对推进地下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1、通过大量现场实验、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深入研究砂质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的机理和变形规律,深入探讨砂性土壤强度特性与变形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对比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支护方式,分析其特点,探索适用于砂性土地基的支护技术和方案。
3、建立砂质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理论,为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工程建设技术进步。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砂性土地基超深基坑的力学分析和变形规律研究。
2、基于数值分析和现场实验,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支护方式,选择最优方案。
3、建立针对砂性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理论,提高砂性土地基支护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砂性土地基超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地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为砂性土地基大型地下工程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
2、推广和应用适用于砂性土地基的支护方法,拓展支护技术的应用领域。
3、坚实地基学科及科技研究的基础,为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提供思路和方法。
4、提高工程技术水平,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基于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理论,分析和计算砂性土地基超深基坑的变形规律和力学特性。
2、现场实验:通过现场钻孔取样、试坑观测、应力测试等方法,获取实际场地的基本信息和性质数据,探讨超深基坑的行为特性。
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对某城市工地的基坑进行支护设计,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坑是建筑工程中挖掘开辟出的地下空间,需要对其周围进行支护,以防止土体塌方、地面下陷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围绕基坑支护的设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问题描述城市建设领域中,基坑支护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基坑的支护设计不合理,可能会造成坍塌、地面下陷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十分必要。
本项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1.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不同情况下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3.基坑支护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限制条件。
4.基坑支护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估。
3. 解决方案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基坑的规模和形状: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确定支护的长度和宽度。
•土层的性质:了解基坑周围土质的稳定性和强度,以确定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参数。
•施工方法和工期:根据施工方法和工期确定基坑支护的稳定性要求和安全系数。
•周围建筑物的情况:考虑周围建筑物对基坑支护的影响,防止地面沉降和变形。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本项目将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基坑支护结构选择: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如钢支撑、混凝土壳体、土工格栅等。
2.支护结构参数计算:通过力学原理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参数,确保其能够承载和抵抗外部力量。
3.施工工序规划:根据施工方法和工期,合理规划基坑支护的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4.经济性评估:对不同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选取成本最低且满足工程要求的设计方案。
4. 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的成果包括:1.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支护结构参数计算结果:通过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得出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参数。
基坑支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还有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课题,因为它既涉及到土力学典型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又涉及到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
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基坑工程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支护型式的出现带动新的分析方法的产生,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逐渐趋向成熟。
20世纪30年代,太沙基和皮克等最先从事基坑工程的研究,60年代在奥斯陆等地的基坑开挖中开始实施施工监测,从70年代起,许多国家陆续制订了指导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大量的基坑工程。
80年代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一层,基坑深不过4 m,常采用放坡开挖就可以解决问题。
到80年代,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开始出现两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一般在8 m左右,少数超过10 m。
进入90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 的比比皆是。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 的安全。
因此,如何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用可行是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大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设计力求在宫老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出一个合理的设计。
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地处旅游区与住宅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地资源珍贵,该地区地下室较少,泛海酒店为两层地下室结构,将为以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地下室也可作为本市的标志性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
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开挖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开挖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开挖方案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铁交通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地铁隧道开挖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建筑要求,需要设计合适的基坑支护体系和开挖方案。
本研究旨在探究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开挖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应用。
二、研究意义1.提高地铁建设施工效率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优化设计和应用科学的支护体系和开挖方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更快地建成地铁交通系统。
2.提升地铁建设工程质量深基坑开挖和支护对地铁隧道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开展深入研究,对地铁隧道建设中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进行优化设计和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地铁建设工程的质量,确保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3.探索地铁建设施工的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对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开挖方案的研究,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铁建设施工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研究内容1.基于理论分析,结合现有文献,总结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2.选择典型模型或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及现场环境监测,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体系的效果和优缺点。
3.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地铁隧道建设技术,探讨不同地质条件和建筑要求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开挖方案优化。
4.提出基于结合现场监测的深基坑支护体系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
5.利用国内外已有的案例分析,对应用新支护体系和开挖方案后的地铁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了解和总结地铁隧道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2.理论分析法在充分了解已有文献和实际工程后,对不同支护体系的效果和优缺点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其适用范围和优化方向。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发展。
在众多建设项目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广泛,因为这种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在深地开挖时避免地基沉降、墙体坍塌等问题,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上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技术特点、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对支护结构的设计、选择支护材料和方法等的探讨。
同时,也会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适用性和优化建议。
最后,本文会探索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调研,搜集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实践案例,分析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前人的经验总结。
实证研究法则是通过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五、研究意义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建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应用,能够解决土建工程当中的一些难题,因此深入研究该技术对于推动土建工程的质量和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探究其发展趋势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论文结构本文将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原理与分类;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第四部分将比较和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优缺点;第五部分将探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部分为结论和建议。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的开题报告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地频繁出现,而建筑工地中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土方开挖问题。
由于城市建筑密度增加,建筑工地的往往会在繁华区域内,周边环境复杂,土质条件也会较为复杂,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合理的土方支护措施。
土钉支护技术是目前在土方支护方面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钢筋混凝土钢筋钉入土中,以增加土体的抗剪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
在基坑土方支护方面,土钉支护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经济实用、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因此,对于基坑土方支护来说,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土钉支护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优缺点,进一步提高基坑土方支护施工质量,为实际工程提供可行的支护设计方案。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土钉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作原理(2)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土钉支护方案设计(3)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开挖基坑土方过程中的监测与应急处理(4)基坑土方开挖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工程案例分析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钉支护技术在基坑土方开挖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
具体方法:(1)通过实验,测试不同土层的抗剪力、抗拉强度、承载力等参数,分析土钉支护技术的加固功效。
(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细节处理方法对于土钉工程的影响,得出合理的设计处理方案。
(3)通过实际施工对于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应对处理,提高施工效率。
(4)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基坑土方开挖采用土钉支护技术的经验及优缺点。
5. 研究意义(1)为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土方支护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2)为充分发挥土钉支护技术的优势,实现土方支护的科学化。
(3)提高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工人的安全。
(4)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学术参考和实践经验。
6. 研究计划(1)阶段一(前期调研和文献综述):对土钉支护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对基坑土方支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基坑支护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开题报告-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滕杰学号: 5200115108所在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交通工程设计题目:恒大迈皋桥项目B地块深基坑(三层地下室,挖深15.0m)支护设计指导教师:孙广俊2017年 01 月 10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出行、轨道交通换乘、商业、停车等功能的需要,在用地愈发紧张的密集城市中心,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开发大型地下空间已成为一种必然,诸如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及地下车站、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库、地下街道、地下商场、地下变电站、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以及多种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等。
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而地下工程顺利施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基坑工程的应用[3]。
近些年,城市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等级也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和地下空间开发安全施工的关键。
目前,基坑支护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加筋水泥土和土钉墙等,已有在坑外采用土锚拉固。
内部支撑形式也有多种,有对撑,角撑,桁架式边撑等。
在地下连续墙方面还采用了“两墙合一”和逆作法施工技术,能有效的降低支护结构的费用和缩短工期,基坑工程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工程,不断增加的工程数量,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为深基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
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基坑工程将会在实践中随着支护理论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完善。
1.1 基坑支护的原则与依据基坑支护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方便施工[4]。
基坑工程的依据:国家及地区的有关规范及规程、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周围环境资料、主体结构的设计资料、施工条件[4]。
土钉墙在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土钉墙在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深基坑支护是城市建设及地下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钢支撑与钢筋混凝土作为传统的基坑支护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这些支护机制对于那些大量重复浅表土层中基础建设的场合来说,无疑是浪费的。
针对这种情况,土钉墙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护方式,应运而生。
二、立意与意义本文立意在于介绍土钉墙在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其主要意义在于:1. 通过对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全面阐述土钉墙的优点和适用范围;2. 挖掘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土钉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 相关技术参考价值,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及借鉴。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施工过程和效果评估,并重点阐述土钉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和优势。
2. 技术路线: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研究:(1)基坑支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2)旌西苑工程地质及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3)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土钉墙的特点及施工工艺;(4)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土钉墙的应用效果评估。
四、预期目标及成果1. 预期目标:本文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1)清晰地阐述土钉墙在旌西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2)详细介绍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和设计方案;(3)揭示土钉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呈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及借鉴。
2.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包括:(1)论文正文;(2)相关图表、数据表格等附录材料;(3)技术报告。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文的研究进度计划如下:阶段一:前期准备(2021年10月-2021年11月)1.文献资料收集;2.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
阶段二:主要研究(2021年12月-2022年5月)1.研究各方面资料并进行分析;2.编写论文及制作图表和统计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毕业设计题目:郑州市豫东大楼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XX年3月31日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通过该服务性办公楼地基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义
本项毕业设计题目为郑州市某综合型服务性办公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基坑支护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等专业课程,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和
整理资料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东二环某繁华步行街,基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
本项目为服务性办公楼,由主楼(地面三层)及二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458.3㎡。
(2)基坑面积及开挖深度
该工程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室外自然地面平均标高取+4.00;基坑开挖面积约2123㎡,基坑围护周长约210m,根据结构图纸,底板面标高为-7.55,底板厚为700mm,局部厚为1100mm,垫层厚为100mm。
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8.10米,局部电梯井、集水坑等落深尚未确定。
2.设计条件(1)周边条件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西二环某地块,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东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5.495~5.528米,红线外为中原大厦。
该建筑物地上33层、地下4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9.125米。
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10.997~16.636米,红线外为一栋居民楼。
该建筑物主楼46层,裙房5层,地下3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7.479米。
西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4.259~4.357米,红线外为中原路。
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8.696~12.053米,红线外为郑开大道。
基坑平面详细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中原路
图1基坑平面布置图
(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郑州市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岩土工程地质有以下特点:
拟建场地现为停车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孔口
地面标高在3.84~4.36米之间,一般地面标高在4.00左右。
场地内①层填土较厚,在1.80~3.10m之间,上部1.0米为碎石、砖块、建筑垃圾等,下部为灰黄~灰色粘性土、粉性土,土质不均。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有第②层粉土,富水性好,透水性强,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勘察期间实测取土孔内地下水位静止水位埋深在0.90~1.20m,设计计算时地下水位取0.5m。
场区内第⑦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头在3~11m,其中⑦1层顶最浅埋深约为32米。
经计算,按承压水头为自然地面以下3米考虑,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5.0米时,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突涌的影响。
由于本工程底板处开挖深度为8.1米,预计局部电梯井、集水
坑处开挖深度不会大于15米,因此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的影响。
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下表(一)所示:表1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土层名①杂填土②粉土③淤泥质土④粘土①⑤粘土②
厚度(m)2.2~2.52.6~3.05.5~6.16.1~7.27.8~8.0
γ(kN/m3)17.6~18.018.1~18.617.2~18.417.6~
17.918.0~18.2
φ(度)20~2626~3021~2513~179.5~12
C(kPa)7.9~8.48.5~1015~1716~1918~20
渗透系数(cm/s)
1.1E-031.1E-034.0E-068.0E-06
注:C、φ均为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直剪固结峰值);(3)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根据本工程的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重要性系数γ0=1.0。
三、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任务
该工程是对基坑围护做排桩结合锚杆的设计。
运用了所学的土力学及基坑围护设计等专业知识,结合毕业实习的现场实习经验,通过对勘察资料的分析,结合场地环境及工程实际并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设计计算。
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选择、止水帷幕的设计计算、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主
被动土压力计算、围护桩的配筋计算、施工方案的选择、基坑整体稳定验算、坑底抗隆起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管涌稳定性验算、施工图纸的绘制等。
2.要求
目的:根据勘探报告资料和相关规范并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以达到实际工程设计要求标准。
主要指标:
(1)保证开挖面积达2459㎡;(2)保证基坑深度达8.1m;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Ks≥1.200;(4)抗隆起验算Ks≥1.1;(5)抗管涌验算K≥1.5。
四、支护方案比选
方案一:桩锚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包括单排装和双排桩,双排桩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刚架,能够靠基坑一下桩前土的被动土压力和刚架插入土中部分的前桩抗压、后桩抗拔所形成的力偶来共同抵抗倾覆力矩。
双排桩支护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地限制基坑的变形。
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性能优越,使围护结构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性都大大提高,从而使基坑的侧向变形和位明显减小。
但双排桩支护对桩间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软土地区必须考虑加固问题。
当场地条件允许时,为节约成本,也可使用单排桩支护,单排桩刚度较大,也可以有效的抵抗倾覆力矩,从而控制变形。
预应力锚杆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约束基坑壁的变形,采用排桩与锚杆组合式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大大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基坑比较深,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而对
基坑变形又有严格要求时这种联合支护型式更显示出它的优点。
预应力锚杆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减小了基坑的边线,在布置上也比较灵活。
当对坡顶的位移要求严格时,在上部布置预应力锚杆,当深度较深时,预应力锚杆均匀布置,因锚杆造价较高,为节约成本,锚杆与土钉可间隔布置,效果更好。
这种复合的支护形式在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广泛。
桩锚支护结构平纵剖面图如下所示:
图2桩锚支护横向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