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昆嵛山蛙属林蛙群一新种(两栖纲:无尾目:蛙科)
青蛙的纲目科属种

青蛙的纲目科属种青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两栖动物,它们属于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
在这个大类别下,又有许多不同的科属种,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1. 真蛙科(Ranidae)真蛙科是最大的青蛙科之一,包括了超过600个物种。
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从热带雨林到温带草原都有它们的身影。
真蛙科的青蛙通常有光滑的皮肤和强壮的后腿,能够跳跃很远的距离。
其中比较著名的物种有美洲牛蛙、绿蛙和林蛙等。
2. 树蛙科(Hylidae)树蛙科是一类小型青蛙,它们通常生活在树上或灌木丛中。
树蛙科的青蛙有很多种颜色和花纹,有些甚至可以变色。
它们的腿比较短,但是有吸盘状的趾垫,可以在树上爬行。
树蛙科的物种数量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树蟾、树蛙和树蛙亚科等。
3. 蛙科(Bufonidae)蛙科的青蛙通常比较肥胖,皮肤比较粗糙,有很多的疣状突起。
它们的后腿比较短,不能像真蛙科那样跳跃很远的距离。
蛙科的青蛙通常生活在陆地上,有些物种甚至可以在沙漠中生存。
比较著名的蛙科物种有蟾蜍、蟾蛛和蟾蜍亚科等。
4. 爪蟾科(Leptodactylidae)爪蟾科的青蛙通常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
它们的皮肤比较光滑,后腿比较长,能够跳跃很远的距离。
爪蟾科的青蛙通常在夜间活动,有些物种甚至可以在水中生活。
比较著名的爪蟾科物种有南美爪蟾、树蟾和爪蟾亚科等。
5. 蛙鼓科(Microhylidae)蛙鼓科的青蛙通常比较小,皮肤比较光滑,有些物种甚至可以在地下生活。
蛙鼓科的青蛙通常在夜间活动,有些物种甚至可以发出类似于鼓声的叫声。
比较著名的蛙鼓科物种有蛙鼓、蛙鼓亚科和蛙鼓属等。
总之,青蛙是一类非常有趣的动物,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
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
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
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
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二)养殖效益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等。
林蛙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蛙科一新属——肛刺蛙属(蛙科:叉舌蛙亚科)

中国蛙科一新属——肛刺蛙属(蛙科:叉舌蛙亚科)
江建平;陈晓虹;王斌
【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9)005
【摘要】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叶氏隆肛蛙Feirana yei具有较多独特性.其雄性个体肛部隆起,肛孔下方有两个布满黑刺的大的白色球形隆起、具单咽下内声囊、第一指具婚刺等外形特征可区别于隆肛蛙属已知的另2种和蛙科叉舌蛙亚科中的其他各属;在棘蛙族系统发育关系树上独立为一支,位于Quasipaa支系的基部,与该属其他种明显分开,构成姐妹群关系.这些特性表明叶氏隆肛蛙不宜划入隆肛蛙属或Quasipaa,适宜另立一新属,即肛刺蛙属Yerana gen.nov.
【总页数】3页(P467-469)
【作者】江建平;陈晓虹;王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2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5
【相关文献】
1.中国林蛙属(无尾目:蛙科)一新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 [J], 沈猷慧;江建平;杨道德
2.湍蛙亚科一新属--拟湍蛙属,兼论与近缘属的关系(两栖纲:蛙科) [J], 费梁;叶昌媛;江建平
3.中国臭蛙属两新种记述(无尾目:蛙科) [J], 费梁;叶昌媛;李成
4.山东昆嵛山蛙属林蛙群一新种(两栖纲:无尾目:蛙科) [J], 陆宇燕;李丕鹏
5.中国蛙科二新种及黑带水蛙种组的系统关系(两栖纲,蛙科) [J], 费梁;叶昌嫒;江建平;谢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科学考试重点——林蛙养殖

林蛙(一)分类:林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林蛙又称蛤士蟆、黄蛤蟆、田鸡等,是我国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珍贵蛙种。
(二)分布:中国林蛙(吉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黑龙江林蛙(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昭觉林蛙(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日本林蛙(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三)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中国林蛙体型短而宽,背腹扁平,体长40-50㎜,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
皮肤略显粗糙,体侧有细小痣粒,体色变化较大,不同季节体色有明显变化。
头后方“八”字形黑斑,前后肢背侧有环形黑纹。
二、生活习性:林蛙一方面保持着水生祖先的原始特征; 另一方面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成为成体时,开始出现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林蛙的成体虽然在陆地上生活,但由于皮肤缺乏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因此只能生活在有淡水及其附近的比较潮湿的环境中。
林蛙特殊的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较低的新陈代谢水平,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林蛙一年的生活可分为森林生活期,冬眠期,繁殖期三个阶段。
(1)森林生活期:5月初到9月末10月初,共5个月左右的陆地生活。
林蛙与青蛙等蛙类不同,完全营陆栖生活,在森林生活期从不进入河流及水池。
森林类型:阔叶林,杂木林(东北),坡向:春天-阳坡,夏天-阴坡,活动范围:冬眠场及产卵场周围的山林,林蛙的森林生活期可分为上山期,森林生活期,下山期。
1、上山期:5月初到中下旬为上山期,历时约20-30天。
进入森林从山脚向山上移动。
2、森林生活期:5月下旬到8月末为森林生活期,历时约3个月,是林蛙的主要生长发育期。
经常单个的分散于森林各处,主要生活在阴坡。
善于跳跃,异常机警。
3、下山期:从9月份开始,气温降至15度以下林蛙开始从山上向山下移动。
多数迁移活动是在晚上进行,前后持续十天左右。
但在雨天,白天也有大批的林蛙迁移。
(2)冬眠期:从9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约6个月左右。
青蛙和蟾蜍的区别

青蛙和蟾蜍的区别青蛙为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
蟾蜍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等,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青蛙和蟾蜍的区别吧!青蛙和蟾蜍的科属区别1、青蛙:青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两栖类动物。
2、蟾蜍:蟾蜍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青蛙和蟾蜍的蝌蚪区别1、青蛙:青蛙的蝌蚪大都较为分散,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
2、蟾蜍:蟾蜍的蝌蚪通常密集成群,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体型比青蛙蝌蚪的个头小。
青蛙和蟾蜍的形态区别1、青蛙:青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躯干部短而宽,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
2、蟾蜍: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
青蛙和蟾蜍的功效区别1、青蛙:青蛙味甘,性凉,归肺、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补虚的功效,主治水肿、膨胀、黄疸、虾蟆瘟、小儿热疮、痢疾、疳疾、劳热、产后体弱等症。
2、蟾蜍: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主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
中国蛙科一新种(两栖纲,无尾目)

A t Z oa o o i ii ,3 ( ) 8 c ot n mc S c a x a n a 2 4 :99—92 ( t ,20 ) 9 Oc. 0 7
IS 1 0 . 7 9 S N 0 0O 3
动 物分类 学 报
中 国蛙科 一 新种 ( 两栖 纲 ,无尾 目 )
费 梁 叶 昌嫒 江建平
成都 60 4 10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摘 要 对分 布于广西龙胜 和湖南宜 章 的龙胜臭蛙
关键词 两栖 纲 ,蛙科 ,臭蛙属 ,宜 章臭 蛙 ,新 种 .
95 .3
(
)勘
蔚 作 了进 一步 比较研究 ,发现 两者
的形态特征有 明显 区别 , 并将湖南宜章 的标本命名 为新 种—— 宜章臭 蛙 Ooaa( /r a dt t ao a )痘 曲s . o . Tl r. 留 p nv 。
研 究所 。
, p s.
n v 。新种 模式 标 本 现保 存 于 中 国科 学 院成 都 生 物 o.
宜 章 臭 蛙 ,新 种 O oT dl m ̄ ( dl O oT m ̄)
s n V.( 1 2 p. O 图 ~)
R n aa A o y u ( e aa Y ) 17 :2 ( I a f nn mos Fi r e , 9 6 8 Ma】 n o i 铲h Yzag l n ,Hu a ) h nn .
廊 (i t ,16 )相 近 似 ,但 存 在 明显 LueHu 92
差别 。新 种 1 体 形 较 小 , 雄 性 体 长 4 . ) 7 3~5 . 40 ( 14 =6 lr 5 ., )ri ,雌 性 5 . ll 8 2~7 . (74 =5 15 6 . , ) 姐 ;2 )雄性 鼓膜 较大 ,约 为第 3 吸盘 的 2 ,为 指 倍 眼径 的 23~34 )雄 性 前 臂 粗 壮 ,为 体 长 的 / / ;3 1 . %;4 28 )雄性 上 眼 睑 、颞 部 、体 背后 部 及 后 肢 背 之后 ,四川
山东省两栖动物

山东省两栖动物1. 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 Boulenger, 1890无尾目,铃蟾科,铃蟾属。
别名:火腹铃蟾、臭蛤蟆、红肚皮蛤蟆。
体长约5厘米。
舌呈盘状,周围与口腔粘膜相连。
皮肤粗糙。
身体和四肢灰棕色或绿色,具斑点和大小不等的刺疣;腹面呈橘红色,有黑色斑点。
趾间有蹼;雄蟾无声囊。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rizans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
大蟾蜍、癞肚子、癞蛤蟆。
体粗壮,长约10厘米以上,雄者较小。
皮肤粗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同的圆形瘰疣。
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
躯体短而宽。
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
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
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
卵带缠绕在水草上,每只产卵2000-8000粒。
3.花背蟾蜍Bufo raddei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
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
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
前肢粗短,指细短,关节下瘤不成对;后肢短,足比胫长,趾短,趾侧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蹼,关节下瘤小而清晰。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4.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ta Hallowell无尾目,蛙科,蛙属。
俗称青蛙、田鸡。
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
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
眼间距很窄。
前肢短,指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
蛙属于变温

蛙属于变温动物科普知识前言:蛙在实际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蛙属于变温动物。
蛙是两栖纲无尾目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而发生变化,而且有时候差异非常明显。
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
蛙类具突出的双眼,无尾,后足强壮有蹼,适宜游泳和跳跃;皮肤光滑,潮湿。
许多种类主要为水生,但有些种类陆栖,栖息于洞穴内或树上。
许多种类的外形与典型的种类不同。
关键词:蛙属于变温动物蛙的简介: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大纲,无尾,青蛙两栖动物,无尾,卵子来自水,试管受精,卵子变成蝌蚪,鳃呼吸,通过基因变异,身体的关键是肺呼吸,皮肤呼吸。
绝大多数小青蛙都是根据试管受精繁殖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在母亲的外中变成蝌蚪。
世界上只有10到12只小青蛙进化到体内受精,其中一些可以将精子和卵子结合成蝌蚪。
但小青蛙在生物学上指的是黑斑侧褶蛙。
小青蛙一直被称为卵生动物,但科学家们研究说,一只生活在印尼苏拉威西岛热带雨林的小青蛙可以生下蝌蚪。
这种青蛙是世界上6000多种小青蛙中唯一一种“下小蝌蚪”的小青蛙。
青蛙更苗条,更擅长游泳。
头颈部不显眼,没有肋骨。
前腿的尺骨和桡骨被治愈,后腿的踝关节和胫骨被治愈,所以爪子不能灵活地旋转,但四肢肌肉相对发达。
最原始的小青蛙在三叠纪早期逐渐演变。
现在,最初跳跃的小青蛙出现在侏罗纪。
由于青蛙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主导食物,它们必须生活在水边。
中国有130种螃蟹,其中大多数是解决山地病虫害的能力。
青蛙,英文名字frog。
它是一种两栖动物,最原始的小青蛙在三叠纪早期逐渐演变。
属于动物世界,脊索动物门,两栖大纲,无尾目,开始青蛙亚目,中青蛙亚目,新青蛙亚目。
现在最初的跳跃青蛙出现在侏罗纪。
因为青蛙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主,它们必须生活在水边。
它主要包括两种小动物:青蛙和蟾蜍。
但这两种小动物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般来说,蟾蜍大多是陆地日常生活,所以皮肤不光滑;青蛙更苗条,更擅长游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昆 嵛 林 蛙 侧 面 观 ( n Ra a^ 坤 s O ,aea ve 1 1 p H V lt l iw. : ) r
图 2 昆 嵛林 蛙 背 面观 ( a a^ 砷 m 睹 p n v .osl i 1 1 Rn “ o d ra e v w, : )
图 3 昆嵛 林 蛙雄 性左 手 及 足腹 面 观
( n  ̄ n u n i s n v ,e th n n Ra a u y , ss p. o e lf a d a d
fo f l v n r l1 2 ot e et ,:) o ma a
左 示 婚 垫 ( ) 1f ̄u t l a fmae vn ' , ) X2 (etn pi do a p l. e a ×2 rl a
昆 嵛 林 蛙 , 种 Ra a k n u n i p. o . ( 1 ) 新 n u y e ss s n v 图 ~5
正 模 ; 9 0 0 , 年 雄 性 ,9 8年 6月 采 于 山 东 文 登 市 昆嵛 山 , 拔 4 0m, 丕 鹏 采 。 YT 8 6 1成 19 海 0 李
配 模 : 9 0 0 , 年 雌 性 , 9 7年 6月 , 正 模 同地 采 , 晓 安 、 刚 和 陆 宇 燕 采 。 yT 7 6 1 成 19 与 王 苑
副 模 : 9 0 0 —9 6 6,9 8年 6月 和 1 9 YT 9 6 19 0 0 19 9 9年 6月 , 正 模 同 地 采 。 陆宇 燕 , 丕 鹏 和 与 李
维普资讯
第 2 7卷
第 l期
动 物 分 类 学 报
ACTA Zo 0呵 AX O N O M 1 CA N 1 SI CA
V oI 27. o. . N 1
2 0 O2 年 1 月
J n .. 02 a 2O
山 东 昆 嵛 山 蛙 属 林 蛙 群 一 新 种
3
相 等 。 犁 骨 齿 2小 团 , 圆 形 , 于 内 鼻 孔 内 椭 位
后方 。舌后端 缺刻深 , 膜 约 为眼径之 半。 鼓 前 臂 和 手 长 不 及 体 长 的 一 半 。 指 长 顺 序 为3 1 4 > 兰 >2 第 1 4指几 等 长 。 远 端 指节 细 , 、 扁 , 端钝 圆 。 关 节 下 瘤 明显 , 突 2 雌性 掌 末 掌
( 栖纲 : 尾 目: 科 ) 两 无 蛙
陆宇燕 李 丕 鹏
2 o5  ̄ 2) 烟 台师 范学 院生 命科 学与 技术 幕 烟台
摘要
在 山东 省胶 东半 岛 昆嵛 山 采集 到林 蛙类 及 其 蝌 蚪 标 本 与 中 国 林 蛙 R 。c esn z s具 背 hn , 但有 以下 主要 区 别 : 声 囊 , 雄 性线 , 性 第 1指 婚 垫 分 2团 , 蚪唇 齿 无 无 雄 蝌 式 多 为 I:. / , 数 为 I:- , 11 11 Ⅲ 少 11 Ⅱ:- 。此 蛙 与 已 知林 蛙 其 它 种 有 明显 区别 , 定 为 新 种 , 昆 故 郾
1 国 家 自搞 科 学 基 金 ( 号 3 9 0 9 ) 烟 台 师 范 学 院 中青 年 科 研 基 金 赞 助 项 目 ) 编 9 7 6 0  ̄1
2 通 信联 秉人 )
收稿 日期 :0 0 1- 2 售订 日期 :0 10 一 . 2 0 —0 1 , 2 0 -5如
12 6
维普资讯
( o dfo s w o rg )已 知 有 8 种 ( 尔 宓 和 鹰 岩 , 赵
1 9 ) 新 种 昆 嵛 林 蛙 与 中 国 林 蛙 R. hn in 93 , ce s e
s s以背 侧 褶 弯 曲 等 极 相 似 , 与 后 者 有 以 下 主 但
要 区别 : ) 种 无 声 囊 , 国 林 蛙 有 一 对 咽 侧 1新 中 下 内 声 囊 ; ) 种 无 雄 性 线 , 国 林 蛙 有 雄 性 2新 中 线 ; ) 种 雄 性 第 1指 婚 垫 分 2团 , 国 林 蛙 3新 中 者 分 为 4 团 ; ) 种 蝌 蚪 唇 齿 式 多 为 I: . / 4新 11 Ⅲ, 数 为 I 1 - / 1: . , 国 林 蛙 蝌 蚪 唇 齿 少 11 1 11 中 式 为 I:- / :. 或 I: - / : . 。 33 m 1 1 2 2 Ⅲ 11 形 态 描 述 头 扁 平 , 长 大 于 头 宽 , 端 头 吻 钝 圆 而 尖 , 出于 下 唇 , 棱 明 显 , 孔 略 近 吻 突 吻 鼻 端 。 鼻 间 距 大 于 眼 间 距 , 间 距 和 上 跟 睑 宽 约 眼
嵛 林 蛙 R n s O 。 a a^ n 删 p HV
美t 词
两栖 纲 , 蛙科 , 蛙 属 , 种 林 新 Q9 9 5 5 .
中 围分类 号
19 9 7年 6月 在 昆 嵛 山采 到 一 林 蛙 成 体 ,9 8和 19 19 9 9年 又 在 同地 采 到 8只 成 体 ,0 0年 4 20 月 再 次 采 集 到 4只成 体 和 大 量 蝌 蚪 。 经 鉴 定 系 蛙 属 R n 林 蛙 群 一 新 种 , 道 如 下 。 模 式 标 aa 报 本 保 存 于 烟 台师 范 学 院生 命 科 学 与 技 术 系 资 源 动 物 研 究 室 。
1期
陆宇 燕 等 : 东 昆嵛 山蛙 属 林 蛙群 一 新种 ( 栖 纲 : 尾 目: 科 ) 山 两 无 蛙
13 6
蝌蚪 : 4群 ,0 0年 4月 8 日 , 正 模 同地 20 与 采 , 集人 : 宇燕 、 丕鹏 、 新 海和张 萍。 采 陆 李 刘 鉴 别 特 征 我 国 蛙 属 Ra a 林 蛙 群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