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林 蛙 的 饲养 可 分 为 4个 阶段 , 即种 蛙 产 卵 与孵 化 、 蝌蚪的饲养 、 幼蛙 的饲 养 、 蛙 的越 冬 。 成
3 1 产 卵 与 孵化 .
首 先应 选 好 种 蛙 , 来 源有 野 生 和人 工 养 殖 林 蛙 。 其 应选择 3 ~4龄体 质 健 壮 、 力 旺盛 、 表 光 滑湿 润 、 活 体 分 泌物多 、 病 、 无 无外 伤 、 形 完 整 。雌 性 体 长 7 5m 以 外 .c 上 、 重 5 g以上 ; 性 6m 以 上 、 重 4 g以上 的林 体 0 雄 c 体 0 蛙 作 为 种 蛙 。按 照雌 、 比 1 :1的原 则 放 入 产 卵 池 , 雄 让 其 自由选 择 配 对 。为 了提 高 配对 率 和雌 蛙 产 卵 的 一 致 性 可 多放 入 1 的雄 性 林 蛙 , 免 雌 蛙 配 对 失 败 的 O 避
De . 0 c 20 6
中 国林 蛙人工养殖技术
白福 祥 李 , 玲 蔡 , 伟
( . 丹 江 师 范 学 院生 物 系 , 1牡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7 1 ;. 宁省 抚 顺 市 林 业 局 ) 5 02 2 辽
摘 要 : 通过 中国林蛙人 工养殖技术 的研 究, 对林蛙在各生长发 育阶段如 卵的孵化 、 蝌蚪的饲养、 幼蛙的 饲养及成蛙的越 冬等技 术问题进行探讨 。 关 键 词 : 国林 蛙 ; 殖技 术 ; 态环 境 中 养 生
意 沟谷 地 势 能 够 控 制 洪 涝 现 象 , 塘 应 有 一 定 的 面 积 水 和 水深 。树 木 应 以乔 木 、 木 林 为 最 好 。林 下 有 草 本 灌
植 物 和枯 枝 落 叶 。这 样 的生 态 环境 幼小 昆 虫 种 类 较 多 可 为 中 国林 蛙 提 供 广 泛 的 食 物 来 源 。 养 殖 场 的 位 置 应 远 离 矿 山 、 民 区 , 止 水 体 污 居 防 染 , 免 人类 及 家禽 对 林 蛙 的 危 害 。 避
林蛙养殖技术新法

林蛙养殖技术新法【林蛙养殖技术】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又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
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
野外半人工(散放)养殖林蛙是当前东北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很多养殖户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摸索,掌握了独到的养殖方法和经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 同时孵化由于蛙卵产出时间不一致,在卵团孵化过程中,往往同一池中的蝌蚪大小不一,容易出现大蝌蚪食小蝌蚪、小蝌蚪食未孵化的卵团及卵胶膜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养殖场采用将同期产的卵集中放在同一池中的办法,但林蛙产卵期长达15 天左右,每天产量不等,有时1~2 天所产的卵团才能装满 1 个孵化池,有时不够,这样所需孵化池的数量就要多,耗费大量人力来分池。
在饲喂蝌蚪过程中,还要分池投放适合不同阶段蝌蚪的饵料。
汪清林业局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集中管理、同时孵化的办法,效果较理想,值得一试。
做法如下:在仓库(东北叫仓房)中,掘一深坑(长、宽、深度灵活掌握),用不漏气的塑料薄膜平铺在里面,将每天所收集的卵团集中到这里,灌水,水深以浸没卵团为宜,坑上覆盖不透光的物品,如麻袋等。
之所以选在仓库里,是因为仓库不透光,而且温度适宜。
只要不见阳光,这些卵团可保存长达十几天,等到数量攒足时,再一起移送至孵化池中进行同时孵化。
2 光盘惊鸭目前,困扰林蛙养殖户的难题之一就是天敌。
野鸭就是林蛙蝌蚪期的主要天敌,成群的野鸭飞到孵化池中,肆无忌惮吞食蝌蚪,有时几只野鸭半天时间就可以将整个池中的蝌蚪全部食光,危害严重。
而野鸭又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明令禁止捕捉。
有的养殖户用稻草人、。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摘要:中国林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林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
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工养殖林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来。
但是林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蛙养殖户。
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林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林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0 引言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输卵管(蛙油)是中医名贵药材,具有补虚退热、益肝肾,养肺阴的功能,主治精亏劳损神经衰弱等病,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宴会上的美味佳肴,蛙卵、头、皮等部位是制造美容保健品的上好原料。
中国林蛙的半人工养殖为我们东北林区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
1 繁殖场的选择1.1 地势地势要求比较平坦便于灌水和排水,土质条件要求是渗水性小,保水性强的粘土和壤土为好,有利于池内贮水、保水,是水温能保持稳定的前提,也是蝌蚪提前变态的必要条件。
繁殖场最好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1.2 水源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无污染保证繁殖场的用水量。
此外繁殖场的选择最好在放养场附近,使繁殖和放养相结合,这样会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2 繁殖场修建2.1 产卵孵化池在地势平坦、距离水源近的地段修建产卵孵化池,一般池深40cm上下,池底平整,清除石块、沙砾等杂物,有利于提高水温,水池上设有入水口,下设有排水口,入水口和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以便于加快更新池水,出水口用沙网挡住,防止蝌蚪顺水游出。
对于渗水性较大的孵化池,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底,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小块废旧的塑料薄膜相互重叠的方法覆盖池底,然后用土压实,放水浸泡。
半人工饲养条件下东北林蛙变态后的生长规律

T w n C a g as a u t is o l rv n e o n i h n b ih n Mo n an fJ i P o i c .Re u n iae in f a t e i r h c g o h p t r .S mu ai n in s h i d c ts asg i c n x d mo p i wt at n i s r e i lt o
Gr w h P Rei o e .reF r d R n y o si Hu n io n , n h n igL o t a rl fS mife a me a ad b w ki a gX amig Xu Ya c u ,Y n u,Ta ih a C l g f / in X u u ( ol eo e Wi l eReo re .N r e s F rsr nvri l i s uc s ot at oet U iesy.Habn 10 4 df h y t ri 5 0 0,P .R.C ia) h n h oin ( l n b ih nI s — hn ;Z a gC a l g Ca g asa n t a a i tt f o rg in) / o r a fN rh atF rsr iest.一2 0 3 1 、一6 ueo BrwnF o .Jl / Jun lo o e s oe t Unv ri i t y y 0 8,6( ) 3~6 5 T ep s. tmop i rwt atr f h r e s C iab o o ( a a d b w ki w ss de y me s r g h otmea rhcGo h p t n o eNot at hn rwnf g R n y o si) a t id b au n e t h l u i
寒露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资源 ,笔 者对 寒 露 林 蛙半 人 工 养 殖 技术 进 行 了初
寒露 林 蛙半人 工 养殖模 式 充分 利用 自然 资 源 .
步试 验 探 索 , 现 将 获得 的部 分 资料 进 行 总 结 . 以期
为从 事寒 露 林 蛙 人 工养 殖 工 作 的相 关 技 术 人 员 提
林 ,林 下有 较 多的青 草及 植物 落 叶层 。2 0 1 3年 1 1
月 ,在 放养 场 内选择 可 蓄水 的水 田作 为越 冬池 . 水 田长约 3 0 m、 宽 3 ~ 1 0 m、 深 2 0 c m, 筑池 埂 高 3 5 c m、 宽 4 0 c m, 压 实池 埂 , 防止倒 塌 , 以便于作 业 。 水 池上
础理 论 与应 用技 术 ,且 开 展寒 露 林 蛙 的人 工 繁 殖
历 四月 蝌蚪 变成幼 蛙 , 离开越 冬水体 进 入森林 …
2 场 地选择
放 养场 位 于湖南 省 新化 县古 台 山 国有 林 场 . 其
三面 环 山 , 背风向阳, 海拔 1 0 0 0 r n左 右 , 有 长 年不 断 的 山 间溪 流 ,附 近有 茂 密 的阔 叶林 和 针 阔混 交
3 幼 蛙 繁 殖
前 后下 山 繁殖产 卵 , 产 卵时 间与海 拔 高度有 一 定关 系, 海拔 越 高产 卵时 间越 早 。成 蛙在产 卵 场周 围 的 土 壤 中或枯 枝 落 叶 下经 过 短 暂 的生 殖 休 眠 即进 入
繁殖 期在 寒露 节前 后 , 繁殖 活动 和 降雨 密切 相 关, 寒露林 蛙 通 常在 降雨后 进行 产 卵活 动 。产 卵场
至濒 临 灭 绝 。 为 了保 护 寒露 林 蛙 这 一珍 贵 的物 种
林蛙养殖的关键性技术探讨

林蛙养殖的关键性技术探讨作者:王连海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4期摘要:文章主要介绍林蛙养殖的关键性技术对林蛙养殖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林蛙养殖技术探讨1 引言林蛙在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
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为多,河北、河南、山东、四川、山西、陕西、青海等省。
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历史悠久的名贵的中药材,有滋补、健身、防病、治病之功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以来自天然、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材料所生产的具有丰富营养保健功能的产品更加关注和青睐,林蛙活体及其制品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因而林蛙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林区职工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但现实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解决林蛙养殖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对于保护林蛙这一野生物种和大力发展林蛙产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林蛙养殖的关键性技术中国林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野生林蛙在林区积水或雨后水坑中配对产卵,因此,水源不足,水质混浊,饲料不足,天敌危害等,使蝌蚪成活率仅在10~20%左右,投放幼蛙回捕率仅也仅在5%左右。
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人为的为林蛙栖息繁衍创造条件就能够提高成品蛙的产量,调查区域主要林蛙养殖主要以养蛙专业户为主体,采用人工促进放养,即在适合林蛙生长繁殖的林地内,修建产卵孵化饲养池、越冬池和看护房。
每年春季选择优良种蛙或蛙卵,进行孵化、饲养,蝌蚪变态后自行上山,秋季回捕三年以上林蛙,选择商品蛙出售,其余放回越冬池越冬。
林蛙养殖的保障性工程主要有长年固定式管护房、产卵池、孵化池、变态池、越冬池等;措施主要有安排大量管护人员,林蛙林蛙孵化期间管护,上山、下山期间重点看护,河流秋冬季重点看护。
本人从事林蛙养殖管理多年,从实践经验来看,主要影响林蛙森林放养养殖成果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春季孵化,二是冬季越冬,其它因素也有,但这两个方面如果按照技术方法得到控制,养殖成果将有很大的提升。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朱志明一、粗放性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一)、具场地周边地况的不同需用植物和药物设置防逃线;(二)、具场地自然地况,人工调整水位、存流水点的合理布点,完善产卵、孵化、变态、回捕条件;(三)、具场地内天敌种类情况,科学有效设置惊敌板、驱敌管并结合专职人员管理;(四)、可在林蛙栖息理想聚集地况处增设保湿管;(五)、可在林蛙栖息理想聚集地况处设置太阳能照明诱虫设施或采取诱繁饵技术;(六)、在场地内采取在主水处设置观测人为投毒调节池并在春秋两季采取自控和预防火灾联防机制。
通过按上述六条进行粗放性养殖中国林蛙,可提高放养林蛙回捕率并能有效预防不可预见两大投资风险所带来的不应有之损失(人为投毒和人为纵火)。
二、半人工性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一)、防逃:在场地周边设置防逃设施,具不同经济条件和地况,可以采取“坑防法”、“网防法”、“植防法”、“药防法”及“瓦防法”。
(二)、防天敌:在场地区域内规划出不同等积防敌点,针对不同天敌种类进行有效设置。
对保护生态有益的林蛙天敌(如鹰、鸟等),可以采取用“仿真动态人”、“仿生动态鹰”及“惊敌板”等设施和科学技术手段以驱赶为主;对生态无益的林蛙天敌(如鼠等),可采取声纳和药物等技术手段灭净。
(三)、防暑:在场地林蛙主要活动区域内人工采用带植被土块堆成防暑休眠洞或不规则设置防暑地气休眠带等林蛙防暑条件。
通过此技术实施,可使林蛙在零上40℃—56.2℃持续3个月间可使林蛙顺利度过暑期。
(四)、饵料:通过互补放养“鹅”或“羊”或“牛”等“生态诱饵法”和“灯光诱虫法”及采取“自补诱饵自繁液”等多种低成本保饵技术手段保证林蛙多样化、多营养活性饵料的自给。
(五)、疫控:合理投放数量,栖息植被达标,多样饵料足给,湿气选择设点,同时具林蛙较聚之处,采取用有益菌沟撒法或淋喷法或田子围灭法等技术手段科学有效疫控。
注:此可详阅中国林蛙项目网“疫控解析”。
(六)、立地:完善养殖场地高层植被和中层阔叶及地面层阔叶植被合理布植;不规则在地表设置植被、枯物;同时达到地表一定湿度。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条件及技术探讨

林 蛙 放养 的 充 足 食 物 来 源 。通 常 ,0 10对 种 蛙 大 体 需要 1h 的森林 面 积 , m 如按 变 态 仔 蛙 投 放 量 来 计 算, 可放 养 2 0~2 g・ m~。作 为较 为稳 定 生 态 5k h
抗 逆性 强 ; 是产 卵量 高 , 命 力强 , 形匀称 , 异 二 生 体 无 常 白斑 和皮肤 溃烂 , 长必 须 达 到 6c 以上 , 体 m 体重
要 大于 2 8g以上 , 3年生 雌 蛙要 大 于 3 9 g以上 。 种蛙 的选择 和捕 捉 可 在 春 、 两季 进 行 。春 季 秋
摘
要: 针对 山区林蛙半人 工养殖的生产实践 , 总结了林蛙的养殖的基本条件和养 殖主要 技 术方 法, 可供林 区从事
林蛙养殖的生产技 术人 员的参考和借鉴 。 关键 词 : 中国林蛙 ;生活 习性 ;半人 工养殖
中 图分 类 号 :9 6 3 ¥ 6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5—5 1 (0 8 0 0 8 0 10 2 5 2 0 )2— 0 5— 2
中 国 林 蛙 半 人 工 养 殖 条 件 及 技 术 探 讨
顾 宇 书 , 敬 宾 张 志 通 尚丽红。 何 , ,
(. 1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辽宁 沈 阳 10 3 ;. 10 2 2 新宾满族 自治县城郊试验林场 ;. 3 新宾满族 自治县三道关林场 )
艘 情况 下林 蛙集 中 出河 期 多集 中 在 8~1 0d之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发表时间:2009-05-22T18:11:28.21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3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凌梅刘景强杨玉娟[导读] 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林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林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
摘要:中国林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林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
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工养殖林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
来。
但是林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蛙养殖户。
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蛙的回捕;越冬期的管理等,并对林蛙在各生长阶段提高林蛙回归率的各种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
0 引言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输卵管(蛙油)是中医名贵药材,具有补虚退热、益肝肾,养肺阴的功能,主治精亏劳损神经衰弱等病,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宴会上的美味佳肴,蛙卵、头、皮等部位是制造美容保健品的上好原料。
中国林蛙的半人工养殖为我们东北林区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门路。
1 繁殖场的选择
1.1 地势地势要求比较平坦便于灌水和排水,土质条件要求是渗水性小,保水性强的粘土和壤土为好,有利于池内贮水、保水,是水温能保持稳定的前提,也是蝌蚪提前变态的必要条件。
繁殖场最好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1.2 水源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无污染保证繁殖场的用水量。
此外繁殖场的选择最好在放养场附近,使繁殖和放养相结合,这样会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2 繁殖场修建
2.1 产卵孵化池在地势平坦、距离水源近的地段修建产卵孵化池,一般池深40cm上下,池底平整,清除石块、沙砾等杂物,有利于提高水温,水池上设有入水口,下设有排水口,入水口和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以便于加快更新池水,出水口用沙网挡住,防止蝌蚪顺水游出。
对于渗水性较大的孵化池,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底,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小块废旧的塑料薄膜相互重叠的方法覆盖池底,然后用土压实,放水浸泡。
修建孵化池的工作最好在夏、秋季完成,不影响春季的孵化。
2.2 卵期管理种蛙产卵前,在产卵孵化池内随机地摆放一些树枝,用以稳定卵团,在这一时期尽量减缓水流速度,来保持池内水温。
也可以提前将池内注满水,关闭进水口和出水口。
林蛙产卵后,如遇霜冻天气,可以用草帘等物覆盖蛙卵,保护蛙卵。
干旱缺雨时,要定期翻动卵团,也可以将卵团压入水中,保持卵团湿润。
对沉入水底的卵团,用网捞起,用清水冲洗掉泥沙,然后用木棒插到卵团下面将卵团托起,每天翻动1-2次。
3 蝌蚪的饲养
养好林蛙就要先养好蝌蚪,为了提高蝌蚪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饲料充足,营养均衡。
②密度适宜,龄级一致。
③合理换水,保持水温。
④防病防虫防天敌。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为养好林蛙奠定基础。
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建临时性帐篷,设立炉灶,用来调制饲料,刚孵出膜的蝌蚪不会摄食,以卵膜为食,一个星期后喂食煮熟的豆饼、玉米等精饲料,注意饲料必须晾凉后喂食。
喂食时必须投放均匀,避免有的蝌蚪取不到食,蝌蚪喜欢进食的时间一般是每天的8∶00时、16∶00时,因此最好在这个时间喂食。
投放饲料时如果大部分蝌蚪很快集中到饲料上取食,证明蝌蚪已处于饥饿状态,说明饲料的投食量不足,要适当增加投食量。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到尾巴消失前会停止精饲料的取食,主要取食活的动物性食物。
这一时期尽量避免到池边上走动,以免蝌蚪受到惊扰,更加避免踩到已上岸的小蛙。
水池内水温应保持在10-24℃之间。
水温过低蝌蚪生长缓慢,水温过高会导致蝌蚪死亡。
换水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的16∶00时以后为宜,因为这时河内和池内的水温相差不大,能保持池内水温相对稳定。
通过换水措施的调节,除了可以保持池塘内水温外,还可以保证池水具有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晴天浅灌水,阴天深灌水,要适时掌握换水的时间,还要根据天气和池塘所处的环境随时调节池水深度,以适应蝌蚪的生长。
随着蝌蚪的逐渐长大和气温的上升,要加快池水更换速度,以增加池水氧气和养分含量,保证蝌蚪的正常生长。
4 林蛙的回捕
在东北,中国林蛙的主要入河时间在9月下旬,在有降雨时,水温和气温在10℃以上无风傍晚或夜间林蛙会出现大批集中入河的现象。
林蛙的捕捉有多种方式,可在林蛙入河前在河的两岸用塑料薄膜竖起围栏,并在靠近山坡的一侧,每隔十几米挖一个深坑,这样下山的林蛙越不过围栏,就会掉到深坑内,每隔一段时间巡视一次,就会捕到林蛙。
还可以在河道内放置鱼网,每隔30-60分钟起一次。
对于栖息在河道内石头下的林蛙可以采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捉。
林蛙回捕后,要根据年龄进行划分等级。
年龄在2年以上的林蛙是商品蛙,可以出售。
5 越冬期的管理
对于不能出售的林蛙和种蛙要集中存放在越冬池内或冬季具有充足水流的河道内,越冬池要有一定的深度,保证整个冬季不会干涸,最好能有循环的水流。
可以在河道内水流比较缓的河段修筑一个拦河坝,蓄满水,将越冬的林蛙放到里面。
为保证越冬池内有充足的水流,越冬池要修建在河道附近,可将主河道截流,将水引入池内。
对于有可能干涸的越冬池,要加强巡视,及时将林蛙转移到安全的环境中。
中国林蛙的养殖是一项专业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观察研究和探索,掌握规律和经验,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养好林蛙,体现中国林蛙的重要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