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怎么养 林蛙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林蛙我们对其都不陌生,有润肺养阴、健脑益智的功效,是集药用、食用、保健为一体的蛙种。

由于其本身的药用功效,遭受到大量的捕捉,导致它的数量愈发稀少,而市场对于其需求又极为庞大,所以很多的人开始人工养殖林蛙,那么林蛙该如何养殖呢?一起来看看吧。

1、搭建养殖场地林蛙喜欢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对于养殖环境无特别的要求,可利用一闲散空地搭建养殖场地。

最好是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方便的地区,也可利用河水、井水和自来水。

在搭建时用没有薄膜、网片或者修剪墙将养殖场地围成防逃网,高度在1.5米左右,还要做好防鸟网,顶部要做好遮阴避阳措施,场地中可适当的种植一些树木或植物进行遮阴保湿。

这样一个适宜林蛙的生存环境就搭建好了,在养殖场地中可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池面的水位在30-40cm即可。

2、饲料管理在蝌蚪孵化后,经过50天的左右后即可变为幼蛙上岸,这时幼蛙主要以小虫类为食,所以这时的饲料主要是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到了温度适宜的时期,林蛙机会自行捕食。

将虫类均匀撒在养殖场地的四周地面,要另外生长快速,必须提供的充足的饲料,现在饲养一般使用黄粉虫和蝇蛆,而购买会增加养殖成本,一般养殖户会自行培育。

黄粉虫可用稻壳、米糠配,蝇蛆可用动物血加入玉米或稻壳,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外,2-3天后即可繁殖出大量的蝇蛆,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而且数量大。

3、养殖管理在每年四月时在养殖池中投放足够的蛙卵,在孵化后后要注意养殖密度,每平米建议不超过2000尾,在蛙卵孵化期,要注意水质的清新,及时换水。

要注意卫生环境,及时对孵化池消毒,如果消毒使用的是石灰粉或其他药剂,要在10天后等毒性消除后,在开始孵化,以免毒性正常蛙卵死亡。

在幼蛙变态后,及时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饲养。

在饲养时哟注意温度和湿度,高温时及时增加湿度,来到达降温的效果,将湿度保持在70%以上,才能使林蛙能正常的呼吸,在养殖场地可安装喷灌设施,方便增湿。

怎样养好中国林蛙

怎样养好中国林蛙
避免高温
在高温天气下,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以降低养殖场内温度,保 持适宜的湿度。
防止潮湿
通风换气时应注意防止潮湿,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墙壁和地 面,影响林蛙生长。
防止天敌侵害
封闭养殖场
为避免天敌进入养殖场, 应将养殖场殖场进行驱虫处 理,防止寄生虫对林蛙造 成危害。
饲养密度
根据养殖规模和环境条件合理调整饲 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缺氧、营
养不良等问题。
饵料管理
合理安排饵料种类和投喂量,以促进 种蛙生长和繁殖。可投喂活饵料如蚯 蚓、黄粉虫等,也可添加适量的蛙类 配合饲料。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种蛙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 治疗疾病,防止疾病传播。
种蛙繁殖
01
03
繁殖季节
03 养殖环境
应选择安静、远离污染源和人类活动的地方,以 保证林蛙生长环境的安静和卫生。
养殖池设计
01 养殖池大小
根据养殖规模和林蛙生长需求设计养殖池大小, 一般以10-20平方米为宜。
02 养殖池深度
根据林蛙生长阶段和习性设计养殖池深度,一般 以1-1.5米为宜。
03 养殖池形状
养殖池形状以长方形或圆形为宜,有利于林蛙活 动和生长。
蝌蚪的营养需求。
人工饲料
使用专门为蝌蚪配制的饲料,确保 饲料营养均衡,避免使用劣质饲料 。
投喂管理
根据蝌蚪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合 理安排投喂时间和投喂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04
成蛙养殖
成蛙养殖池管理
养殖池选址
选择安静、避风、向阳、近水源 的地方,利于成蛙生长和繁殖。
养殖池规格
养殖池大小适中,一般以20-30 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保
体质健壮

林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是一种独特的养殖对象,它们具有高纪律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本文介绍了林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的设定、饲养管理的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良好的养殖技巧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林蛙的生长率和繁殖成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正文:一、养殖环境的设定林蛙生活在比较特殊的环境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环境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

1. 温度和湿度:林蛙对温湿度要求较高,合适的温度为25℃至28℃,合适的湿度为60%至80%。

在养殖场中,可以设置温湿度调节器来控制养殖环境,保持恒定的温湿度。

2. 照明:林蛙偏爱暗淡的环境,因此在养殖空间中使用柔和的照明设备,并控制照明时间为每天6到8小时。

3. 水质:林蛙喜欢清澈的水质,建议使用过滤装置进行水质净化,保持水质清洁并控制水深在10至15厘米之间。

4. 掩体和栖息地:林蛙需要有适合的栖息地,可以放置树枝、岩石等供其隐藏。

此外,也可以设置隔板来划分养殖区域,使它们有个人空间。

二、饲养管理的要点1. 饲料:林蛙以昆虫和蛋白质为主食,可使用蛆虫、果蚁和杂虫等为其提供养分。

在喂食过程中,可以将食物喷洒水分后再喂给林蛙,以增加食物的湿度。

2. 喂食时间和频率:林蛙喜欢在夜间捕食,因此最好在晚上喂食。

喂食的频率一般为每周3至4次,每次保持适量,避免饥饿或过饱。

3. 饮水供应:林蛙需要长时间的浸水,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源。

可以准备适量的扁底容器,放置于栖息地中,并及时补充新鲜的水。

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 疾病防治:林蛙容易感染真菌病和细菌感染等疾病。

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2. 繁殖问题:林蛙的繁殖较为困难,需要模拟它们自然的繁殖环境,例如: 提供合适的产卵场所和温暖湿润的孵化条件。

3. 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林蛙有时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特别是食肉动物。

可以设置隔离网或屏障来保护林蛙,避免与其他生物的直接接触。

林蛙的饲养管理技术大全

林蛙的饲养管理技术大全

林蛙的饲养管理技术大全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又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

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

1.清池消毒蝌蚪池在放养之前,要严格做好清池消毒工作。

将蝌蚪池放干水,清整干净,清除杂草、垃圾、石块、池周附生物等,要防止蝌蚪逃跑及防池漏水。

消毒可使用10%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杀死池水及池泥中的水生植物及鱼类、水蛇等。

消毒后需要15天时间,待生石灰药效散失后重新注入新水才能放养蝌蚪。

2.放养密度刚孵出蝌蚪,放养密度可大一些,每平方米水面入养2500尾左右,随着蝌蚪生长发育,个体增大,在孵化后的第10天、第20天、第30 天进行分级饲养,逐渐使饲养密度降至每平方米500~100尾。

以后的密度为:刚变态的幼蛙100只每平方米,幼蛙50只每平方米,成蛙20 只每平方米,种蛙1组(即4雌1雄)每平方米。

3.饲料和投喂刚开食的小蝌蚪先以卵胶膜为其提供营养,之后就会采食其它食物。

孵化后5天即投食豆饼,也可放玉米面、糠麸加工的混合饲料和少量动物性食品,如肉屑、鱼粉等。

每亩水面每天可投放1kg混合饲料,也要投喂少量蔬菜、各种野菜和切碎的青草,以池内不空缺饲料为度。

如果饲料不足,蝌蚪之间会出现自相残杀现象。

蝌蚪孵出后3天开始投喂饲料,等一周后每3天喂1次,以后逐渐增至每天投喂一次。

在蝌蚪生长初期动物性饲料比例应高一些,孵化后的20~30天,蝌蚪生长发育加快,食量不断增加,应注意增加投料次数,也可适当增加清饲料的用量。

各时期投喂的饲料量视蝌蚪的来食情况而定,要充分满足需要,应以采。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养殖是一种常见且盈利较高的养殖业,因其味道鲜美且养殖成本低廉而受到市场的欢迎。

本文将介绍林蛙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业者提供养殖林蛙的有益指导。

正文:一、选址和养殖环境林蛙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选址时应选择有湖泊、水库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水源要保持清洁,并具备一定的水质监测和处理能力。

同时,应考虑养殖环境的通风情况,保证林蛙养殖场的空气流通,并降低成蛙的死亡率。

二、饲养管理1. 蛙苗的饲养:蛙苗需要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来稳定自身的生长。

从出苗一周开始,初次喂食应以微小的饵料为主,过度大的饵料可能引发蛙苗的窒息。

饵料的选择包括蜂蛹、水蚯蚓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且易于蛙苗消化吸收。

2. 成蛙的饲养:成蛙的饲养要保证饲料的均衡、多样性。

常见的饲料包括小鱼、虾、蚯蚓等。

同时应考虑到蛙类嗜食天性,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方式,避免浪费,并定期整理废饲料。

3. 水质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的水质稳定和清洁对于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更换水源、增加活性炭过滤等方式来维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还需监测水质中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保证蛙类的生长和生存环境符合标准。

三、疾病防控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需要注重疾病预防与控制。

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人群过于拥挤栽种引发疾病的传播。

2. 规范的养殖操作:准确把握养殖基本技术,比如定时更换水源、定时对底泥进行过滤等措施,以减少疾病来源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蛙类健康体检,注意寻找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加强蛙类的免疫力,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四、市场前景林龟养殖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养殖业务。

林蛙的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在养殖成本方面,与其他养殖业相比,林蛙的养殖投入相对较低。

因此,林蛙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林蛙养殖条件和方法

林蛙养殖条件和方法

林蛙养殖条件和方法林蛙是一种常见的水生两栖动物,其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业。

林蛙的养殖条件和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蛙类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林蛙的养殖条件和方法。

一、养殖环境1.水质条件:林蛙适宜生活在清澈、无污染的水质环境中。

水质的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水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

此外,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也是关键,应保持在5-7毫克/升。

2.养殖池塘:林蛙养殖池塘的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区域,同时也要避免选择过于阴暗或过于开阔的地方。

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和防渗性能,避免因为积水过多或渗漏导致蛙类生活环境恶化。

3.水生植被:林蛙喜欢栖息在水生植被丰富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殖池塘中适当添加一些水生植物是有益的。

水生植物不仅能提供蛙类栖息的场所,还能吸收一部分废物,净化水质。

二、养殖管理1.种苗选购:养殖林蛙的首要条件就是选购健康的种苗。

种苗的体型要健壮,皮肤光滑无损伤,眼睛清澈明亮,肛门周围无肿胀等异常现象。

2.合理密度:林蛙养殖密度的选择要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和水质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亩养殖面积可放养2000-3000只林蛙。

3.饲料供给:林蛙的饲料主要包括活饵和人工饲料。

活饵可以选择小鱼、虾、蚯蚓等,人工饲料则可以选择蛙用颗粒饲料。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蛙类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条件进行调整,避免过多或过少。

4.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和调整养殖池塘的水质是保障林蛙健康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残渣,避免水质积累过多废物。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如PH值偏高或偏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疾病防治: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红腿病、白点病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防治,可以采取隔离病蛙、清洁池塘、合理饲养和定期检查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三、养殖技巧1.合理投饲:根据林蛙的饮食特点,可以采取定时定量投喂的方式,避免过度饲养或饥饿。

在投喂时要注意将饲料均匀撒开,避免出现食物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情况。

林蛙怎么养殖

林蛙怎么养殖

林蛙怎么养殖引言林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青蛙,因其独特的外表和可爱的叫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近年来,林蛙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业余养殖项目。

本文将介绍林蛙的养殖方法,包括养殖场所、饲养环境、饲料和养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养殖场所选择林蛙需要一个舒适、湿润的生活环境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养殖者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环境来建立林蛙的养殖场所。

•室内养殖场所:室内养殖场所相对稳定,容易控制环境参数。

可以通过加湿器或喷雾器来保持适宜的湿度。

场所的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最适合林蛙的生长。

•室外养殖场所:室外养殖场所需要更多的空间,但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对林蛙的生长非常有益。

建立一个沉水池或塑料池作为林蛙的栖息地,并提供合适的遮荫以防止过度曝晒。

饲养环境搭建林蛙需要一个湿润的环境来模拟其天然栖息地。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环境因素需要注意:•水质:林蛙需要清洁的水质来生活。

保持水龄新鲜,定期更换水源,以避免水质污染。

•湿度:确保养殖场所的湿度维持在50%以上。

使用喷雾器或加湿器来保持湿度恒定。

•栖息地:在养殖场所提供足够的沉水植物和良好的遮蔽以提供林蛙的栖息地。

•飞虫防治:林蛙的主要食物是昆虫,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飞虫防治,例如使用黄板或化学捕蝇器。

饲料选择林蛙属于肉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林蛙饲料选择:•小型昆虫:例如蚊蝇、蟋蟀、蛇尾蝎等。

•蠕虫:例如蚯蚓、蚂蚱。

•幼虫:例如蝌蚪。

饲养者可以选择市场上已经加工好的昆虫食物,也可以自己捕捉野生昆虫作为食物。

养殖管理林蛙的养殖管理是确保其正常生长和繁殖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事项需要注意:•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林蛙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如体态、食欲、水质等。

•饲料管理:根据林蛙的年龄和生长阶段,提供适量的饲料,并确保饲料新鲜。

•温度控制:保持养殖场所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林蛙的正常生长。

•饲养容量控制:控制饲养数量,以避免过度拥挤影响林蛙的生长和健康。

林蛙的饲养技术

林蛙的饲养技术

林蛙的饲养技术林蛙又称雪蛤,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经济附加值较高。

那么林蛙要怎么饲养?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林蛙饲养技术吧。

林蛙饲养技术选种采卵选种目前养蛙主要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购。

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养殖户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

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

林蛙产卵高峰期一般在早晨5~8点,因此捞取蛙卵最佳时间应在上午6~11点。

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春采种卵林蛙一般在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出河,4月中旬到4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秋采种蛙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

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等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收购通过购买种卵、种蛙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也是许多养殖户解决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春季收购种蛙时应注意掌握好雌蛙排卵时间,准备翌年产卵,且须掌握好回捕时间和方法。

运输种卵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无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

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

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产卵方法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意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蛙怎么养林蛙养殖技术
现在养殖也业的发展起来,有很多的特种都既有很多的研究作用,林蛙养殖在东北已经开展多年,有很多的成功的例子,那么现在小只就来说说林蛙的养殖技术。

图:林蛙网箱的制作网箱是以木板为框、上覆塑料薄膜;下铺塑料纱窗的一个半封闭的箱子。

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以制作材料和越冬池面积的大小而定。

为便于管理,一般不宜超过2 乘以3m。


厚1~2cm、宽20~30cm、长1~3m 的4 块木板为框,钉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箱框。

箱底用塑料纱窗(网眼最小的那种)订好,不要留有缝隙;箱盖用软木棍或木条支成拱形,拱顶距箱底高50cm,拱上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两端要各比箱长出60cm 以上,下垂后要遮住箱体两侧。

卵团孵化在养殖场内修建若干林蛙产卵池,水深20~40cm,面积不限,可人工挖掘。

林蛙产卵高峰期要经常巡视,发现池内有卵团要及时收走,放入网箱内,每平方米网箱最多可放40 个卵团,3 天之内产
下的可放在同一网箱内。

网箱装好卵团后要马上放入越冬池内,这时要在网箱周围用绳子系上塑料桶做为网箱的浮子,否则网箱就会沉在水中。

塑料桶即市售的盛装酒、油的塑料制品,所用塑料桶的多少以池水将网箱内的卵团刚好浸没为标准,一般1.5 乘以2m 的网箱用10kg 的桶8 个左右。

网箱两侧的塑料薄膜在水中飘浮时,可将其直接绑在网箱上,或悬挂木板等物体使其下垂,从而将网箱密封。

要将网箱用绳索固定在越冬池内,以防刮风时网箱移动和晃动,影响水温的提高。

由于网箱是密封的,即使是在春季的冷水中,网箱内的水温也在15~18℃,
卵团可以很快地孵化,而且孵化的速度相当齐,一般10~15 天就能孵
化成蝌蚪。

蝌蚪养殖蝌蚪孵出后,第1 周可不必喂饵料。

第2 周开始饲喂,饵料以豆饼、米糠、玉米面为主,粉碎后加水制成馒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