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名家名作欣赏
2024年度美术欣赏(中国绘画)课件

侧锋
行笔时笔尖偏向一侧,笔锋与 纸面形成一定角度。线条变化 丰富,可表现质感、量感。
逆锋
行笔时笔尖逆向推进,笔锋在 笔画线条的上方。线条苍劲、
老辣,有力度感。
拖笔
行笔时笔尖在纸面上拖动,形 成干涩、枯槁的笔触。常用于 表现干枯的树枝、山石等。
2024/3/24
11
墨法
泼墨法
将墨汁直接泼洒在纸绢上,形成自然流淌 、渗化的墨色效果。常用于表现大写意画
山水画中的自然观与审美
03
探讨山水画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审美观,如“天人合一”、“道
法自然”等思想。
15
花鸟画
2024/3/24
花鸟画的题材与象征
介绍花鸟画的常见题材,如梅、兰、竹、菊等,以及这些题材所 象征的品格和精神。
花鸟画的技法与风格
分析花鸟画的技法特点,如勾勒、没骨、点染等,以及不同历史 时期的风格变化。
05
CATALOGUE
鉴赏与评论
19
鉴赏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画面的直观观察, 感受画面的整体氛围和细 节表现。
2024/3/24
分析法
对画面的构图、色彩、线 条等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比较法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发 现其异同点,加深对作品 的理解。
20
评论角度
艺术性
评论作品的艺术价值,包括画面 的美感、创意和表现力等。
花鸟画中的情感表达
探讨花鸟画如何通过描绘自然生物来表达人的情感和心境。
16
人物画
2024/3/24
人物画的题材与分类
介绍人物画的题材范围,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现实生活等, 以及不同的分类方式。
中国画优秀ppt课件

注重细节与品质
在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注重画面的细节处 理和品质提升。
感悟艺术与生活
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用艺术表现生活。
创作未来展望
拓展创作题材
尝试将更多元化的题材融入中国画创作中,丰富 画面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融合中西艺术
范曾《钟馗嫁妹图》
以传统题材创作,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流畅有力,体现了范曾 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家英《秋冥》
以工笔技法描绘女性形象,细腻入微、形神兼备,展现了当代工笔 画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05
CATALOGUE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感悟
创作实践分享
选题与构思
笔墨运用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选取具有代表性 和吸引力的题材进行创作。
淡墨
墨色清淡,常用于描绘远景或渲染气 氛。
破墨
在已经画好的墨色上,趁其未干时再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进行点、破、皴、 擦等,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
积墨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层层叠加,使画面 厚重、有立体感。
设色技巧
01
02
03
04
随类赋彩
根据物象的类别赋予不同的色 彩,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
色彩对比
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 等对比关系,增强画面的视觉
中国画基本技法
笔法
中锋
笔锋在纸面上保持中间 位置,画出的线条圆润
、厚重。
侧锋
笔锋偏向一侧,画出的 线条扁平、宽阔,具有
飞白效果。
逆锋
笔锋逆向而行,画出的 线条毛糙、苍劲,常用 于描绘山石、树干等。
拖笔
笔锋在纸面上拖动而行 ,画出的线条流畅、自 然,常用于描绘云水、
张东林

张东林,1968年生于河南郸城,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和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清华美院-山水画高研班特聘导师,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获得者,周口市美协副主席。
张东林作品在北京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太平洋,嘉信,九歌,香港普艺,河南金帝等拍卖公司高价拍出!亦为中国美术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江苏美术馆,荣宝斋美术馆,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千画廊,资深藏家广为收藏(拍卖记录查询:雅昌艺术网)出版个人专著专集有:《当代名家写意山水---张东林》--2007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当代实力派画家艺术研究---张东林密体山水》-2008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名家名作---张东林密体山水作品欣赏》--2008年中华国际出版集团《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名家---张东林》-2008年当代书画家杂志社《中国山水画名家---张东林》(韩语版)-2008年图书出版瓦署《当代名家写意山水画库---张东林》-2009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国画名家经典---张东林》-2010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集---张东林卷》-2010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当代中国山水作品集---张东林》-2011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当代实力派画家---张东林画集》-2012年书艺出版社《当代实力派画家-张东林水墨密体山水》-2011年书艺出版社《走进中原-张东林密体山水》-2012年中华国际出版集团等主要展览:1996.国画《板桥归牧》被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收藏;2000.国画《春酣》参加中国美协纪念《毛泽东延安讲话》全国美术作品展;.国画《金秋太行》参加中国美协新世纪中国画精品大展;.国画《侗寨余晖》获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书画大展铜奖;2001.国画《太行秋色》获中国文联二十一世纪全国首届书画篆刻大赛银奖;2005.国画《圣地麻田》参加中国美协抗日战争60周年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馆);.国画《鸡毛信》参加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抗日六十周年大型书画展(中国军事博物馆);.国画《房山人家》参加中国美协第十六届国际造形展美术特展(合肥);.国画《板桥人家》获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黎昌第三届青年中国画年展铜奖(中国美术馆);.国画《前平人家》参加中国美协太湖情提名展;.国画《泛区古道》参加中国美协2005年中国画精品大展;.国画《房山人家》获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网上画展优秀作品奖;2006.国画《回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网收藏;.国画《西平古道》获中国美协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国画《泛区秋韵》参加中国美协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馆);.国画《房山情韵》获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青年画展二等奖(中国美术馆);.国画《皖南人家》获黎昌第四届青年中国画年展二等奖(中国美术馆);.国画《豫东二月》参加中国美协2006全国中国画大展;2007.国画《泛区故道》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江苏美术馆);.国画《房山雪韵》参加2007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国画《泛区暮归》参加2007年全国中国画精品展;2008.国画《冬韵》参加2008年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特邀作品展;.国画《游击队之歌》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创作展优秀奖(中国军事博物馆);.国画《房山人家》参加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繁荣发展和谐文化美术作品展;.国画《农家乐》参加2008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09.国画《佛香阁》参加2009全国“中华名胜”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国画《暖冬》参加第五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国画《溪山清远》参加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中国美术馆);2011.国画《冬韵》参加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国画《泛区故道》参加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法国卢浮宫).国画作品参加百家金陵金奖作者邀请展(南京诸子艺术馆)2012.国画《尚志县传说》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国画《即将逝去的绿荫》参加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张东林密体国画大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隆重展出;。
马永民作品欣赏

D RDJS 2018.06
马 永 民 自幼 爱好 书画 艺 术 ,潜 心 临 池 ,笔耕 不辍 , 虚 心 向名 家学习 。书 法功底 扎实 ,笔 法娴熟 ,文化 内涵丰 厚 ,风格 典雅 ,瘦 金体榜书 刚劲雄健 ,绘画 作品在工 笔及 大写 意 等领 域 均 有造 诣 ,功 底 深厚 ,雅 意严 谨 ,高华 质 朴 。其书 画作 品形成 自己独 特的艺术 风格 ,作 品多次 见诸 各大传媒 。河南 电视 台 、中国新 闻社 、知名 杂志等 曾多次 进 行宣传报 道 。其艺 术成就入编 《世界美术 家传 》、《中国 当代文化 艺术 名人 》、《海 峡两岸书 画家作 品展精 品集 》、 《华诞盛世 铸辉煌 》等 。2004年4赛 中获特 等奖 。2007年 ,作品在庆祝香港 回归十 周年国际书画大赛 中获银奖 。2008年 ,瘦金体作 品 《}农芳诗帖 》被英国珍宝 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 1年 ,在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马 永 民 廊
马永 民 ,中 国当 代 德艺 双 馨书 画 家 ,中国 当代 实 力 派著 名书画 家 ,中国书画家 协会理事 ,中 国书画研究 院院 ’ 士 ,香港 国际著名书 画研究 院荣誉副 主席 ,世界华人 艺术 家 协 会功 勋 艺 术 家 ,世 界人 民友好 交 流 协会 文 化部 秘 书 长 ,共 同关注网 、当代书画名人网荣 誉理事 。
忻东旺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

◆ 《回声》作品受到了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张德录的关注,张德录非常欣赏忻东旺的作品,与他交流沟通后更加欣赏这位青年艺术家了,便决定向学校推荐这位艺术天才。
1990年,忻东旺调入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
这位农村出身,年仅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展现出优秀的艺术才能,他的艺术之路注定是不平凡的。
忻东旺在山西师范大学任教的九年里参加了许多展览,拿过许多奖项,1991年国画作品《惊蛰》获“中国的四季美展”银奖;1993年油画作品《大河情》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1995年水彩作品《教授》获“首届全国水彩画展”铜奖;油画作品《回声》获“首届油画风景展”一等奖,油画作品《诚城》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6年油画作品《明天多云转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其中油画作品《诚城》是忻东旺的成名作。
忻东旺在大同车站的广场上看到一群农民挤在一起,深深地被他们的形象所吸引,于是拿起画笔创作了《诚城》。
这幅作品以农民工为题材,作品中人物的姿态与表情,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心情的沉闷与生活的艰苦。
1999年,忻东旺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同年油画作品《远亲》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2年,前往俄罗斯艺术考察,并且油画作品《巡视天疆》获“第十届全军美展”一等奖。
2003年,参加“开放的时代”中国美术馆邀请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中国新表现性具象油画名家邀请展”。
2003年底,忻东旺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任教。
2004年,他的油画作品《早点》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
◆ 《诚城》(三)“村民列传”与“相由心生”2004年至2005年期间,忻东旺回归故乡,创作了一系列的村民肖像。
2004年夏,著名画家、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被邀请到天津美术学院做讲座,当时天津美术学院正在举办忻东旺的个人展览,贾方舟看到忻东旺的作品感到震惊,深受感动,并说“这个艺术家应该到北京办展览,应该让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
忻东旺当时并不在现场,听到这个评价之后,十分高兴,于是登门拜访了贾方舟,忻东旺“村民列传”个展就在这次拜访中定下了。
中国现代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之一, 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至于创作的 直接动机则要追溯到1943年。
< Spring Outing of Highest-ranking imperial Concubine> created in 1944 by Fu Baoshi is a long figure painting and of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It was taken from the famous poem < Spring Outing of Highest-ranking imperial Concubine> of Tang Dynasty poet Dupu.
Jiang Zhaohe was one of artists with changeable ide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r. Xu Beihong, he put Chinese traditional ink and wash skills together with western mould methods so as to greatly rich the form of expression of Chinese ink and wash figure painting.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
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996年秋季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中,傅抱 石的《丽人行》以1078万元的价格成交,超出了1994年秋季索斯比在 香港拍卖的张大千巨幅泼彩《幽谷图》一816万港币的近现代中国画最 高纪录,从而成为二十年来近现代中国画艺术市场中的又一新的关注 热点。 2003年秋天傅抱石的又一名作《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更是拍出 1980万的天价,再一次创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成交的新纪录。 In the auc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1996 which was hold by China Jiade International Auction Ltd. Company, Fu Baoshi’s < Spring Outing of Highest-ranking imperial Concubine> concluded a transaction at a price of 10,78 million Yuan, which became a new hot-spot in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artistic market.
吴冠中大师美术鉴赏

《春山新雨后》
《春山新雨后》
本质上,吴冠中是一个诗人。苏轼说:“诗画本 一律。”诗人应该有的一切,敏锐的视角、善感 的心灵以及澎湃的激情,他都拥有,而且切实地 表现于他的画作中;就像这幅《春山新雨后》, 朦胧的、空灵的、欲语还休的、欲罢不能的,就 如春夜里,聆听窗外雨滴芭蕉的那种刻骨缠绵。 烟雨后的春山,粉红的桃,新绿的柳,白的壁, 黑的瓦,迂回的小道,以及三三两两檐前树影里 隐约着的盛装春沐的人们,似乎在告诉你,这不 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或者,只是 江南的梦。谁能说清楚,究竟是庄周跌入了蝶的 梦还是蝶跌入了庄周的梦?
油画民族化 中国画现代化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性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 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 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 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 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 高的文化品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 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 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 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 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 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 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 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端觉江湖潮变换,近现代中国名家的锦绣油画画家陆羽的作品陆羽以华丽的艺术笔法熠熠生辉,把九州风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深得大家的喜爱。
轻轻我敲门,深深我把自己引入到陆羽的动人画中去,赏心悦耳,心有余而力不至,在他的手笔下迎来丰厚的精神滋味。
”中国近现代绘画名家及其名作赏析一、齐白石齐白石(1864-1957),号“白石生”,吴江梅墟(今江苏省吴江市)人,中国近现代绘画巨匠、怀古艺术大师。
他精通国画和欧美西洋绘画,熟练掌握多种创作媒介,尤其擅长油画创作。
被誉为“吴中画泰斗”,是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宣传者、象征者和风尚创造者。
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图》、《荷花图》、《双剪花图》、《秋晚景》、《迎客松》等,是中国现代绘画发展的重要贡献。
《洛神赋图》是齐白石与清朝文臣萧求鸾一起创作的一件独特的作品,它以绣像画古风自由地表现出洛神仙女彩舞自如、酒宴隆重的画卷。
此画以洛神身着盛装、提篮饮宴、旁有听乐之像,表现穿越古典场景,构筑出一幅宛转流畅波澜壮阔、充满神韵的绘画。
二、徐悲鸿徐悲鸿(1895-1953),字次仁,江苏泰州人,中国近现代绘画家、石雕艺术家、篆刻家、教育家,创办上海复兴美术学校(现复旦大学美术学院)。
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他塑造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思想和技术,标志着中国画院的转折点。
徐悲鸿的一生诞生了众多的优秀作品,有如《潭州法思图》、《双鬟女子图》、《蟠桃园图》、《受宠膝下图》等。
例如:《蟠桃园图》中,描绘了皇帝及禁卫军侍从盛装赴蟠桃园,气势磅礴、无比宏大壮观;《受宠膝下图》展现了淳朴的人文美感,以夸张的形象傲视山川。
三、胡绍登胡绍登(1876-1936),号“芥蒂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国近现代画家,着名书画家,学者胡风传统绘画学派创始人。
他既有中国古典创作风格,又受西方绘画技法的影响,形成了中西并重的独特绘画技法和思想体系。
胡绍登的著名作品有《乩牛入梦影》、《杨贵妃临内宫》、《双鹤图》、《菩提树图》、《竹园谣行图》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题目 (1)二、署名………………三、内容摘要四、关键词五、正文(一)作品介绍(二)创作背景(三)社会影响(四)我的感受贝聿铭的光影传奇——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专业:金融学学号:201213006819 姓名:刘钟一选修课程:当代美术名家作品欣赏贝建中/贝礼中),其中贝建中(Chien Chung (Didi/弟弟) Pei)与贝礼中(Li Chung (L.C.) (Sandi/三弟) Pei)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
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
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
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
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
「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
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
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甘乃迪纪念图书馆为滥觞,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
后来有机会贝聿铭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聿铭从这些开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陹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而他们所接受的案子以办公大楼与集合住宅为主,贝聿铭后来取得齐氏集团的协议于1955年将建筑部门改组为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开始独立执业,事务所共从事过114件设计案,其中66件是贝聿铭负责。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二、作品介绍(一)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背景: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
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
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简介: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
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
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
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
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
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
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
分析:玻璃金字塔式卢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在参观艺术品前先享受此处阳光饱满的大空间,大厅里设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如同贝聿铭其他作品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一样,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却非常有科技性,它没有支柱,完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不锈钢板的厚度根据美观的要求也控制得不能太厚。
建成后,这座楼梯成为空间里的焦点,螺旋体中央有个圆座,是可上下变动的电梯厢。
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厅空间的趣味性。
玻璃金字塔与地下的空间以十字形墩柱支撑,所有混凝土墩柱是将石材磨碎充当细骨材,以保持柱体与墙面的色泽质感和谐,覆盖的玻璃经过严格挑选,非常澄清。
虽然卢浮宫的整体效果非常好,但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也存在问题,如夏天的温室效应,以及清洗困难。
设计图纸(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背景:1997年,当时阿卡汗建筑奖组织了一个竞赛,两位建筑师突围。
评审团的第一选择是查尔斯·柯里亚,第二选择是一位黎巴嫩建筑师瑞瑟姆·巴德兰。
巴德兰被卡塔尔选中设计这座位于滨海大道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很不幸,他的方案没有进展,于是路易斯·蒙雷亚尔联系了贝聿铭,他是阿卡汗奖评审会的成员之一,如今是阿卡汗文化信托总经理,虽然此前他就知道贝聿铭没参加这场竞赛,但是他依然说服卡塔尔的埃米尔(卡塔尔国王的称呼)贝聿铭是设计新博物馆最好的选择。
简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占地4万5平方,简洁的白色石灰石,以几何式的方式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古朴且自然。
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它们来自三大洲,横跨了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长河。
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风。
由于担心这个博物馆会被周围环境所淹没,他请求卡塔尔的王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岛。
博物馆内部还有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在其盛大的开馆仪式上,还请来了中国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表演。
新落成的位于卡塔尔多哈的一个人工岛屿上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开馆。
其设计来自91岁高龄的I.M. Pei(贝聿铭),他设计的卢浮宫内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建筑早已闻名于世。
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这个新的博物馆将发展成为学习艺术与对话交流的平台。
它将把居住在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聚集一堂,更好的理解伊斯兰文化,促进伊斯兰艺术的发展。
社会影响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执行主席阿卜杜拉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卡塔尔朝着将多哈打造成世界文化之都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卡塔尔希望通过这个新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卡塔尔转变为中东的文化中心,给全球艺术机构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卡塔尔自称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收入,高达87600美元,是美国的两倍。
即使如此,阿拉伯半岛之外的人们发这个国家的音时还会常常感到困难。
卡塔尔希望爱好艺术的游客可以帮助促进他们经济的多元化,以便他们在未来没有那么倚重石油和天然气。
负责博物馆的官员称预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每年会吸引至少30万参观者。
而将公司设在迪拜的资深伊斯兰艺术商人查尔斯·波科克说鉴于伊斯兰艺术的热爱者人数并不算太多,且该地区让人难以忍受的炎热气候,他认为10万也许是个更加现实的数字。
即将落成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已被视作是新的国家标志,而更多待建的博物馆也在预示着一场蓄势已久、席卷整个海湾地区的文化艺术革命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