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送审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

(签章)

二〇一三年一月

一、标准编制背景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编写任务来自于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系新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类指导性技术标准。

(二)编制过程

2004年10月,在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主持下,原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以下简称“总站”)为主编单位,启动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通病分类及防范处理导则》的研究编制工作。

根据本标准编写需要,总站成立了编制组,经广泛调研和分析,2005年12月,初步确定标准编写思路和框架。2006年5月,在南宁召开第一次编写研讨会议,对编写思路和框架提出修改建议拟订编写大纲初稿。2008年10月,在武汉召开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研究确定本标准编写大纲(草案)。

2009年3月,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在北京主持召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范处理导则》编写大纲审查会。专家组建议标准名称改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审查同意《导则》按施工技术类型进行章节设置的总体框架。

2010年6月,编写组完成《导则》(初稿)。2011年6月,听取业内专家意见和建议后,编写组再次进行对《导则》(初稿)进行修改。2012年7月,组织相关专家对《导则》进行逐章、逐节、逐条研讨,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编写组经修改完善后形成本《导则》(征

求意见稿)。

2012年9月,水利部办公厅以《关于征求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办建管函[2012]682号)向全国水利系统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截止2012年10月底,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和建议538条。2012年11月,组织专家对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2012年12月,编写组对《导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导则》(送审稿)。

二、标准的定位

(一)标准制订的意义和作用

本标准为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服务于水利行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剖析、分类,提出指导性的防范措施、更好地防范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最大程度地消除施工质量缺陷或避免导致质量事故,以达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效果。

(二)标准制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本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SL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规定。

(三)水利部“三定方案”相关规定

(略)

三、标准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下达的编制标准任务书

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

(二)编制原则

本标准为新编制的技术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为:

1、充分总结近20年来主要水利工程施工经验和工艺的原则。

2、保持本标准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3、系统分析和科学分类质量通病的原则。

4、服务于质量通病防治、确保施工质量的原则。

四、与相关标准编制的协调

本标准已包含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体系中。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分类、防治等,涉及和涵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因此,与有关技术规范如《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砌石坝设计规范》(SL26-92)《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49-94)、《堤防工程施工规(SL260-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637-201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等为从属和补充的关系。

五、主要技术内容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各类质量通病的分析、防范与处理。

(二)技术内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送审稿)共分14章,290条款。本标准中的施工质量通病,共计283种质量通病。按工程施工技术类型的不同,划分为13类质量通病,即:岩土明挖;地下洞室开挖;锚喷支护;地基加固;防渗与排水;灌浆;混凝土;土石方填筑;砌体及防护工程;疏浚;金属结构制作及安装;机电设备安装;安全监测等。

2、对各类质量通病,均针对“现象、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要点”等方面,给予规范的指导性阐述。

(三)参考相关工程建设、生产实践以及科研成果

本标准较为充分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尤其结合了98’大水以来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实践,如黄河小浪底、万家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实践成果、管理经验等。

(四)存在问题及其处理

1、重大争议及其处理情况

经专家研讨和征求全国各地、各单位以及有关专家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皆对该标准框架和基本内容给予了肯定,表明本标准符合编写大纲的要求。无重大争议。

2、当前仍然存在的难点和存疑事项

无。

六、具体条文解释

详见“送审稿”条文说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