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大学-注音版

四书五经—大学-注音版
四书五经—大学-注音版

大学

【导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

dà大x u?

z hī

dào

道,

zài

mínɡ

mínɡ

d?

德,

zài

qīn

mín

民,

zài 在z hǐ

z hì

s hàn

善。

z hī

z hǐ

?r

h?u

yǒu

dìnɡ

定,

dìnɡ

?r

h?u

n?nɡ能jìnɡ

静,

jìnɡ

?r

h?u

n?nɡ

ān

安,

ān

?r

h?u

n?nɡ

虑,

?r 而h?u

n?nɡ

d?

得。

yǒu

běn

m?

末,

s hì

yǒu

z hōnɡ

s hǐ

始,

z hī

s uǒ所x iān

h?u

后,

z?

jìn

dào

矣。

ɡǔ

z hī

mínɡ

mínɡ

d?

t iān

x ià

z hě

者,

x iān

z hì

ɡu?

国;yù

z hì

ɡu?

z hě

者,

x iān

j iā

家;

j iā家z hě

者,

x iān

x iū

s hēn

身;

x iū

s hēn

z hě

者,

x iān

z hanɡ

qí其xīn

心;

z hanɡ

xīn

z hě

者,

x iān

c h?nɡ

意;

c h?nɡ

qí其yì

z hě

者,

x iān

z hì

z hī

知;

z hì

z hī

zài

ɡ?

物。

ɡ?

?r

h?u

z hī

z hì

至,

z hī

z hì

?r

h?u

c h?nɡ

诚,

yì意c h?nɡ

?r

h?u

xīn

z hanɡ

正,

xīn

z hanɡ

?r

h?u

s hēn

x iū

修,

s hēn

x iū

?r 而h?u

j iā

齐,

j iā

?r

h?u

ɡu?

z hì

治,

ɡu?

z hì

?r

h?u

t iān 天x ià

pínɡ

平。

t iān

z hì

s hù

r?n

人,

s hì

j iē

x iū

s hēn 身w?i

běn

本。

běn

l uàn

?r

m?

z hì

z hě

者,

fǒu

矣;

s uǒ所h?u

z hě

b?

薄,

?r

s uǒ

b?

z hě

h?u

厚,

wai

z hī

yǒu

也。

cǐ此wai

z hī

běn

本,

wai

z hī

z hī

z hì

也。

s uǒ

wai

c h?nɡ

z hě

者,

也。

a恶x iù

臭,

hào

hǎo

sa

色,

z hī

wai

q ia

谦。

ɡù

jūn

zǐ子bì

s han

也。

x iǎo

r?n

x ián

w?i

s hàn

善,

s uǒ所bù

z hì

至;

j iàn

jūn

?r

h?u

yàn

rán

然,

yǎn

s hàn

善,

?r 而z hù

s hàn

善。

r?n

z hī

s hì

己,

j iàn

fai

ɡān

rán

然,

z?则h?

矣?

wai

c h?nɡ

z hōnɡ

中,

xínɡ

wài

外。

ɡù

jūn 君zǐ

s han

也。

c?nɡ

y uē

曰:“

s hí

s uǒ

s hì

视,s hí

s hǒu

s uǒ

z hǐ

指,

yán

乎!”

rùn

屋,

d?德rùn

s hēn

身,

xīn

ɡuǎnɡ

广

pán

胖。

ɡù

jūn

c h?nɡ

意。

s hī

诗》

yún

云:“

zhān

澳,

zhú

猗;yǒu

fěi

jūn

子,

q iē

c uō

磋,

z h u?

m?

磨;

sa瑟xī

xiàn

兮,

ha

xuān

兮;

yǒu

fěi

jūn

子,

z hōn g

bù不kě

x uān

兮。”

q iē

c uō

z hě

者,

dào

x u?

也;

zhu?琢rú

m?

zhě

者,

xiū

也;

sa

xiàn

zhě

者,

xún

lì慄yě

也;

ha

xuān

zhě

者,

wēi

也;

yǒu

fěi

jūn

子,zhōng

x uān

zhě

者,

dào

shang

d?

zhì

shàn

善,

mín

zhī之bù

n?ng

wàng

也。

s hī

诗》

yún

云:“

q ián

wàn g

wàn g

忘。”

jūn 君zǐ

xián

xián

?r

qīn

qīn

亲,

x iǎo

r?n

la

la

?r

lì利qí

利,

m?

s hì

wàng

也。

kāng

gào

诰》

yuē

曰:“

ka

míng

d?

德。”《

tài

j iǎ

甲》y uē

曰:“

s hì

t iān

z hī

mín g

mìn g

命。”《

d iǎn

典》

yuē

曰:“ka

míng

jùn

d?

德。”

jiē

míng

也。

tāng 汤zhī

之《

pán

míng

铭》

yuē

曰:“

gǒu

xīn

新,

rì日xīn

新,

y?u

xīn

新。”《

kāng

gào

诰》

yuē

曰:“

zu?

xīn 新mín

民。”《

s hī

诗》

yuē

曰:“

zhōu

suī

jiù

bāng

邦,

mìng 命w?i

xīn

新。”

shì

jūn

suǒ

y?ng

极。

《s hī

诗》

yún

云:“

bān g

q iān

里,

w?i

mín

s uǒ

z hǐ

止。”《

s hī诗》yún

云:“

mín

mán

h uán g

n iǎo

鸟,

z hǐ

q iū

隅。”

y uē

:“yú

zhǐ

止,

z hī

suǒ

zhǐ

止,

r?n

?r

n iǎo 鸟hū

乎?”《

s hī

诗》

yún

云:“

w?n

wán g

王,

xī熙jìn g

z hǐ

止。”

w?i

r?n

jūn

君,

z hǐ

r?n

仁;

w?i

r?n

c h?n

臣,

zhǐ止yú

jìng

敬;

w?i

r?n

子,

zhǐ

xiào

孝;

w?i

r?n

父,

zhǐ止yú

慈;

gu?

r?n

jiāo

交,

zhǐ

xìn

信。

yuē

曰:“

tīng

s?ng

讼,

y?u

r?n

也;

shǐ使wú

s?ng

乎!”

qíng

zhě

者,

d?

jìn

辞,

dà大wai

mín

zhì

志。

wai

zhī

běn

本。

s uǒ

wai

x iū

s hēn

zài

z hanɡ

xīn

z hě

者:

s hēn

yǒu

s uǒ

fan

忿

z hì

懥,z?

d?

z hanɡ

正;

yǒu

s uǒ

kǒnɡ

惧,

z?

d?

qí其z hanɡ

正;

yǒu

s uǒ

hǎo

la

乐,

z?

d?

z hanɡ

正;

yǒu

s uǒ

yōu 忧h uàn

患,

z?

d?

z hanɡ

正。

xīn

zài

yān

焉,

s hì

?r

bù不j iàn

见,

tīnɡ

?r

w?n

闻,

s hí

?r

z hī

wai

味。

wai 谓x iū

s hēn

zài

z hanɡ

xīn

心。

s uǒ

wai

j iā

zài

x iū

s hēn

z hě

者:

r?n

z hī

s uǒ所qīn

ài

?r

yān

焉,

z hī

s uǒ

j iàn

?r

yān

焉,

z hī之qí

s uǒ

wai

jìnɡ

?r

yān

焉,

z hī

s uǒ

āi

jīn

?r

yān

焉,z hī

s uǒ

áo

d u?

?r

yān

焉。

ɡù

hào

?r

z hī

恶,wù

?r

z hī

měi

z hě

者,

t iān

x ià

x iān

矣。

ɡù

yàn

yǒu 有z hī

y uē

曰:“

r?n

m?

z hī

z hī

a

恶,

m?

z hī

m iáo 苗z hī

s hu?

硕。”

wai

s hēn

x iū

修,

j iā

家。

s uǒ所wai

z hì

ɡu?

x iān

j iā

z hě

者:

j iā

kě可j iào

教,

?r

n?nɡ

j iào

r?n

z hě

者,

z hī

之。

ɡù

jūn

c hū出j iā

家,

?r

c h?nɡ

j iào

ɡu?

国。

x iào

z hě

者,

s uǒ

s hì

jūn

也;

z hě

者,

s uǒ

s hì事z hǎnɡ

也;

z hě

者,

s uǒ

s hǐ

使

z h?nɡ

也。《

kānɡ

ɡào

诰》

y uē

曰:“rú

bǎo

c hì

子。”

xīn

c h?nɡ

q iú

z hī

之,

s uī

z hōnɡ中,

y uǎn

矣。

wai

yǒu

x u?

yǎnɡ

?r

h?u

j ià

z hě

也。

j iā

r?n

仁,

ɡu?

xīnɡ

r?n

仁;

j iā

rànɡ

让,

ɡu?国xīnɡ

rànɡ

让;

r?n

tān

戾,

ɡu?

z u?

l uàn

乱。

rú如cǐ

此。

wai

yán

fan

s hì

事,

r?n

dìnɡ

ɡu?

国。

yáo

s hùn 舜s huài

t iān

x ià

r?n

仁,

?r

mín

c?nɡ

z hī

之;

j i?

z h?u

s h uài

t iān

x ià下yǐ

bào

暴,

?r

mín

c?nɡ

z hī

之。

s uǒ

lìnɡ

fǎn

s uǒ

hào

好,

?r 而mín

c?nɡ

从。

s hì

ɡù

jūn

yǒu

z hū

己,

?r

h?u

q iú

z hū诸r?n

人;

z hū

己,

?r

h?u

fēi

z hū

r?n

人。

s uǒ

cánɡ

s hēn 身bù

s hù

恕,

?r

n?nɡ

z hū

r?n

z hě

者,

wai

z hī

yǒu

也。

ɡù故z hì

ɡu?

zài

j iā

家。

s hī

诗》

yún

云:“

táo

z hī

yāo

yāo

夭,

ya

z hēn

z hēn 蓁。z hī

ɡuī

归,

j iā

r?n

人。”

j iā

r?n

人,?r

h?u

j iào

ɡu?

r?n

人。《

s hī

诗》

yún

云:“

yí宜x iōnɡ

弟。”

x iōnɡ

弟,

?r

h?u

j iào

ɡu?国r?n

人。《

s hī

诗》

yún

云:“

ta

忒,

z hanɡ

s hì

sì四ɡu?

国。”

w?i

x iōnɡ

法,

?r

h?u

mín

fǎ法z hī

也。

wai

z hì

ɡu?

zài

j iā

家。

s uǒ

wai

pínɡ

t iān

x ià

zài

z hì

ɡu?

z hě

者:

s hànɡ

lǎo

lǎo

老,

?r 而mín

xīnɡ

x iào

孝;

s hànɡ

z hǎnɡ

z hǎnɡ

长,

?r

mín

xīnɡ

弟;

s hànɡ

ɡū

孤,?r

mín

bai

倍。

s hì

jūn

yǒu

x i?

z hī

dào

也。s uǒ

s hànɡ

上,

s hǐ

使

x ià

下;

s uǒ

x ià

下,

wú毋yǐ

s hì

s hànɡ

上;

s uǒ

q ián

前,

x iān

h?u

后;

s uǒ

wù恶yú

h?u

后,

c?nɡ

q ián

前;

s uǒ

y?u

右,

j iāo 交yú

z uǒ

左;

s uǒ

z uǒ

左,

j iāo

y?u

右。

z hī之wai

x i?

z hī

dào

道。

s hī

诗》

yún

云:“

la

z hī

jūn

子,

mín

z hī

母。”mín

z hī

s uǒ

hào

hào

z hī

之,

mín

z hī

s uǒ

z hī

之,

cǐ此z hī

wai

mín

z hī

母。

s hī

yún

云:“

j i?

nán

s hān

山,

w?i 维s hí

yán

yán

岩。

ha

ha

s hī

yǐn

尹,

mín

ěr

z hān

瞻。”

yǒu

ɡu?

z hě者bù

s han

慎,

z?

w?i

t iān

x ià

矣。

s hī

诗》

yún

云:“

yīn

z hī

wai

sànɡ

s hī

师,

ka

pai

s hànɡ上dì

帝。

j iàn

yīn

殷,

jùn

mìnɡ

易。”

dào

d?

z h?nɡ众z?

d?

ɡu?

国,

s hī

z h?nɡ

z?

s hī

ɡu?

国。

s hì

ɡù

jūn

x iān

s han 慎hū

d?

德。

yǒu

d?

yǒu

r?n

人,

yǒu

r?n

yǒu

土,

yǒu 有tǔ

yǒu

cái

财,

yǒu

cái

yǒu

y?nɡ

用。

d?

z hě

běn

也,

cái 财z hě

m?

也。

wài

běn

nai

m?

末,

z hēnɡ

mín

s hī

d u?

夺。

s hì

ɡù故cái

z?

mín

sàn

散,

cái

sàn

z?

mín

聚。

s hì

ɡù

yán

bai 悖?r

c hū

z hě

者,

bai

?r

入;

h u?

bai

?r

z hě

者,

bai 悖?r

c hū

出。

kānɡ

ɡào

诰》

y uē

曰:“

w?i

mìnɡ

c hánɡ

常。”

dào 道s hàn

z?

d?

z hī

之,

s hàn

z?

s hī

z hī

矣。《

c hǔ

s hū

书》

y uē

曰:“c hǔ

ɡu?

w?i

bǎo

宝,

w?i

s hàn

w?i

bǎo

宝。”

j iù舅fàn

y uē

曰:“

wánɡ

r?n

w?i

bǎo

宝,

r?n

qīn

w?i

bǎo

宝。”《qín

s hì

誓》

y uē

曰:“

r u?

yǒu

j ia

c h?n

臣,

d uàn 断d uàn

技,

xīn

x iū

x iū

yān

焉,

yǒu

r?nɡ容yān

焉。

r?n

z hī

yǒu

技,

r u?

yǒu

z hī

之;

r?n

z hī

yàn

s hanɡ圣,qí

xīn

hào

z hī

之;

c hì

r u?

kǒu

c hū

出,

s hí

n?nɡ能r?nɡ

z hī

之,

n?nɡ

bǎo

sūn

mín

民,

s hànɡ

yǒu

lì利zāi

哉!

r?n

z hī

yǒu

技,

mào

z hī

之;

r?n

z hī

yàn 彦s hanɡ

圣,

?r

w?i

z hī

tōnɡ

通,

s hí

n?nɡ

r?nɡ

容,

bù不n?nɡ

bǎo

sūn

mín

民,

y uē

dài

zāi

哉!”

w?i

r?n

r?n

fànɡ

l iú

z hī

之,

bǐnɡ

z hū

夷,

t?nɡ同z hōnɡ

ɡu?

国。

wai

w?i

r?n

r?n

w?i

n?nɡ

ài

r?n

人,

n?nɡ

r?n

人。j iàn

x ián

?r

n?nɡ

举,

?r

n?nɡ

x iān

先,

mìnɡ

也;j iàn

s hàn

?r

n?nɡ

t uì

退,

t uì

退

?r

n?nɡ

y uǎn

远,

ɡu?过yě

也。

hào

r?n

z hī

s uǒ

恶,

r?n

z hī

s uǒ

hào

好,

s hì

wai 谓fú

r?n

z hī

xìnɡ

性,

zāi

dǎi

s hēn

身。

s hì

ɡù

jūn

yǒu 有dà

dào

道,

z hōnɡ

xìn

d?

z hī

之,

j iāo

tài

s hī

z hī

之。

s hēnɡ

cái

yǒu

dào

道:

s hēnɡ

z hī

z hě

z h?nɡ

众,

s hí

z hī

z hě

ɡuǎ

寡,w?i

z hī

z hě

疾,

y?nɡ

z hī

z hě

s hū

舒,

z?

cái

h?nɡ

矣。r?n

z hě

cái

s hēn

身,

r?n

z hě

s hēn

cái

财。

wai 未yǒu

s hànɡ

hào

r?n

仁,

?r

x ià

hào

z hě

也;

wai

yǒu

hào 好yì

义,

s hì

z hōnɡ

z hě

也;

wai

yǒu

cái

财,

fēi 非qí

cái

z hě

也。

měnɡ

x iàn

y uē

曰:“

s hanɡ

乘,

bù不c há

tún

豚;

bīnɡ

z hī

j iā

家,

n iú

yánɡ

羊;

bǎi 百s hanɡ

z hī

j iā

家,

l iǎn

z hī

c h?n

臣;

yǒu

l iǎn 敛z hī

c h?n

臣,

nìnɡ

yǒu

dào

c h?n

臣。”

wai

ɡu?

w?i 为lì

利,

w?i

也。

z hǎnɡ

ɡu?

j iā

?r

cái

y?nɡ

z hě

者,bì

x iǎo

r?n

矣,

w?i

s hàn

z hī

之。

x iǎo

r?n

z hī

s hǐ使w?i

ɡu?

j iā

家,

zāi

hài

bìnɡ

z hì

至,

s uī

yǒu

s hàn

z hě

者,

wú无rú

z hī

h?

矣。

wai

ɡu?

w?i

利,

yì义w?i

也。

《大学》完整拼音版

大学 大d à学xu ?之zh ī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 , 在 z ài 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于y ú至zh ì善sh àn 。 知zh ī止zh ǐ而?r 后h ?u 有y ǒu 定d ìng ,定d ìng 而?r 后h ?u 能n ?ng 静j ìng ,静j ìng 而?r 后h ?u 能n ?ng 安ān ,安ān 而?r 后h ?u 能n ?ng 虑l ǜ,虑l ǜ而?r 后h ?u 能n ?ng 得d ? 。 物w ù有y ǒu 本b ěn 末m ?,事sh ì有y ǒu 终zh ōng 始sh ǐ,知zh ī所su ǒ先xi ān 后h ?u ,则z ?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古g ǔ之zh ī欲y ù明m ín ɡ明m ín ɡ德d ?于y ú天ti ān 下xi à者zh ě,先xi ān 治zh ì其q í国gu ?;欲y ù治zh ì其q í国gu ?者zh ě,先xi ān 齐q í其q í家ji ā,欲y ù齐q í其q í家ji ā者zh ě,先xi ān 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欲y ù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者zh ě,先xi ān 正zh ang 其q í心x īn ;欲y ù正zh ang 其q í心x īn 者zh ě,先xi ān 诚ch ?ng 其q í意y ì;欲y ù诚ch ?ng 其q í意y ì者zh ě,先xi ān 致zh ì其q í知zh ī;致zh ì知zh ī在z ài 格g ?物w ù 。 物w ù格ɡ?而?r 后h ?u 知zh ī至zh ì,知zh ī至zh ì而?r 后h ?u 意y ì诚ch ?ng 。意y ì诚ch ?ng 而?r 后h ?u 心x īn 正zh ang ,心x īn 正zh ang 而?r 后h ?u 身sh ēn 修xi ū,身sh ēn 修xi ū而?r 后h ?u 家ji ā齐q í,家ji ā齐q í而?r 后h ?u 国gu ?治zh ì,国gu ?治zh ì而?r 天ti ān 下xi à平p íng 。 自z ì天ti ān 子z ǐ以y ǐ至zh ì于y ú庶sh ù人r ?n ,壹y ī是sh ì皆ji ē以y ǐ修xi ū身sh ēn 为w ?i 本b ěn 其q í本b ěn 乱lu àn 而?r 末m ?治zh ì者zh ě,否f ǒu 矣y ǐ 。

大学注音版(免费下载)

大学 【导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

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 dà大x ué 学 z hī 之 dào 道, zài 在 mínɡ 明 mínɡ 明 dé 德, zài 在 qīn 亲 mín 民, zài 在z hǐ 止 yú 于 z hì 至 s hàn 善。 z hī 知 z hǐ 止 ér 而 hòu 后 yǒu 有 dìnɡ 定, dìnɡ 定 ér 而 hòu 后 nénɡ能jìnɡ 静, jìnɡ 静 ér 而 hòu 后 nénɡ 能 ān 安, ān 安 ér 而 hòu 后 nénɡ 能 lǜ 虑, lǜ 虑 ér 而hòu 后 nénɡ 能 dé 得。 wù 物 yǒu 有 běn 本 mò 末, s hì 事 yǒu 有 z hōnɡ 终 s hǐ 始, z hī 知 s uǒ所x iān 先 hòu 后, zé 则 jìn 近 dào 道 yǐ 矣。 ɡǔ 古 z hī 之 yù 欲 mínɡ 明 mínɡ 明 dé 德 yú 于 t iān 天 x ià 下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ì 治 qí 其 ɡuó 国;yù 欲 z hì 治 qí 其 ɡuó 国 z hě 者, x iān 先 qí 齐 qí 其 j iā 家; yù 欲 qí 齐 qí 其 j iā家z hě 者, x iān 先 x iū 修 qí 其 s hēn 身; yù 欲 x iū 修 qí 其 s hēn 身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ènɡ 正 qí其xīn 心; yù 欲 z hènɡ 正 qí 其 xīn 心 z hě 者, x iān 先 c hénɡ 诚 qí 其 yì 意; yù 欲 c hénɡ 诚 qí其yì 意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ì 致 qí 其 z hī 知; z hì 致 z hī 知 zài 在 ɡé 格 wù 物。 wù 物 ɡé 格 ér 而 hòu 后 z hī 知 z hì 至, z hī 知 z hì 至 ér 而 hòu 后 yì 意 c hénɡ 诚, yì意c hénɡ 诚 ér 而 hòu 后 xīn 心 z hènɡ 正, xīn 心 z hènɡ 正 ér 而 hòu 后 s hēn 身 x iū 修, s hēn 身 x iū 修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大学》原文带拼音《大学》完整拼音版全文【可直接打印】

《大学》原文带拼音 大d à 学xu é 大d à学xu é之zh ī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 ɡ明m ín ɡ德d é,在z ài 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于y ú至zh ì善sh àn 。知zh ī止zh ǐ而ér 后h òu 有y ǒu 定d ìn ɡ,定d ìn ɡ而ér 后h òu 能n én ɡ静j ìn ɡ,静j ìn ɡ而ér 后h òu 能n én ɡ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 ɡ虑l ǜ,虑l ǜ而ér 后h òu 能n én ɡ得d é。物w ù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事sh ì有y ǒu 终zh ōn ɡ始sh ǐ,知zh ī所su ǒ先xi ān 后h òu ,则z é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 古g ǔ之zh ī欲y ù明m ín ɡ明m ín ɡ德d é于y ú天ti ān 下xi à者zh ě,先xi ān 治zh ì其q í国gu ó;欲y ù治zh ì其q í国gu ó者zh ě,先xi ān 齐q í其q í家ji ā;欲y ù齐q í其q í家ji ā者zh ě,先xi ān 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欲y ù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者zh ě,先xi ān 正zh èn ɡ其q í心x īn ;欲y ù正zh èn ɡ其q í心x īn 者zh ě,先xi ān 诚ch én ɡ其q í意y ì;欲y ù诚ch én ɡ其q í意y ì者zh ě,先xi ān 致zh ì其q í知zh ī;致zh ì知zh ī在z ài 格g é物w ù 。 物w ù格g é而ér 后h òu 知zh ī至zh ì,知zh ī至zh ì而ér 后h òu 意y ì诚ch én ɡ,意y ì诚ch én ɡ而ér 后h òu 心x īn 正zh èn ɡ,心x īn 正zh èn ɡ而ér 后h òu 身sh ēn 修xi ū,身sh ēn 修xi ū而ér 后h òu 家ji ā齐q í,家ji ā齐q í而ér 后h òu 国gu ó治zh ì,国gu ó治zh ì而ér 后h òu 天ti ān 下xi à平p ín ɡ。自z ì天ti ān 子z ǐ以y ǐ至zh ì于y ú庶sh ù人r én ,一y ī是sh ì皆ji ē以y ǐ修xi ū身sh ēn 为w éi 本b ěn 。其q í本b ěn 乱lu àn 而ér 末m ò治zh ì者zh ě,否f ǒu 矣y ǐ;其q í所su ǒ厚h òu 者zh ě薄b ó,而ér 其q í所su ǒ薄b ó者zh ě厚h òu ,未w èi 之zh ī有y ǒu 也y ě。此c ǐ谓w èi 知zh ī本b ěn 。此c ǐ谓w èi 知zh ī之zh ī至zh ì也y ě 。 ②所su ǒ谓w èi 诚ch én ɡ其q í意y ì者zh ě,毋w ú自z ì欺q ī也y ě。如r ú恶w ù恶è臭xi ù,如r ú好h ào 好h ǎo 色s è,此c 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四书五经英文版

四书The Four Books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will constantly go over what he

has acquired and keep continually adding to it new acquirements, he may become a teacher of men.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perilous.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书五经十三经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期节目由我与大家共同分享。提起礼仪,我首先想起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大家知道,古代儒家建立起一套礼乐制度,逐渐演变为我中华文明礼仪的内核。而整套礼乐制度,都蕴藏于古代的典籍中。也就是这期,我们要谈的主题。 记得不久前,咱们单位的一位老大哥,问过我,什么是《四书》、《五经》、《十三经》,我当时大体的解释了一下。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四书》、《五经》、《十三经》。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经,我们知道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设立,经、史、子、集四部,这里经部就是专指儒家的经典与解释经典的著作。早在汉代,人们尊重儒家古典著作称为经书,其实“经”的原意就是线,所谓经书就是线装书。古代记事写于竹简,事多一简不能尽,便连续记在数简上,连系各简的线,就称为“经”。可见经不过是当时的书罢了,并没有其他的深意。(曹伯韩意

见。自己谈金刚经集解)。 其实,《五经》的名目,最早为六经,首先曾在《庄子》中发现。《庄子》及《礼记经解篇》都以《诗》、《书》、《礼》、《乐》、《春秋》、《易》为六经。班固《汉书〃艺文志》称为六艺。但因《乐》已经散失,只存《乐记》一篇,并入《礼经》中,于是有《五经》的名目。 到了唐朝,《春秋》按照《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成三种,《礼经》也分为《周礼》、《仪礼》、《戴礼》…《礼记》)三种,立《三传》、《三礼》的称号,配合《易》、《书》、《诗》,称为《九经》。宋朝,把《尔稚》、《孝经》、《论语》、《孟子》四种加上去,成为《十三经》。 宋儒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印单行本,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给它们作详细注释。于是科举考试,必根据《四书》出题,而四书便成为小学生必读书了。 现在经书最完备的通行本是清朝阮元所刻的《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dà学xué ①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在zài明mínɡ明mínɡ德dé,在zài亲qīn民mín,在zài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知zhī止zhǐ而ér后hòu有yǒu定dìnɡ,定dìnɡ而ér后hòu能nénɡ静jìnɡ,静jìnɡ而ér后hòu能nénɡ安ān,安ān而ér后hòu能nénɡ虑lǜ,虑lǜ而ér后hòu能nénɡ得dé。物wù有yǒu本běn末mò,事shì有yǒu终zhōnɡ始shǐ,知zhī所suǒ先xiān后hòu,则zé近jìn 道dào矣yǐ。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ɡ明mínɡ德dé于yú天tiān下xià者zhě,先xiān治zhì其qí国guó;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先xiān 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先xiān修xiū其qí身shēn;欲yù修xiū其qí身shēn者zhě,先xiān正zhènɡ其qí心xīn;欲yù正zhènɡ其qí心xīn者zhě,先xiān诚chénɡ其qí意yì;欲yù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先xiān致zhì其qí知zhī;致zhì知zhī在zài格gé物wù。 物wù格gé而ér后hòu知zhī至zhì,知zhī至zhì而ér后hòu意yì诚chénɡ,意yì诚chénɡ而ér后hòu心xīn正zhènɡ,心xīn 正zhènɡ而ér后hòu身shēn修xiū,身shēn修xiū而ér后hòu家jiā齐qí,家jiā齐qí而ér后hòu国guó治zhì,国guó治zhì而ér后hòu 天tiān下xià平pínɡ。自zì天tiān子zǐ以yǐ至zhì于yú庶shù人rén,一yī是shì皆jiē以yǐ修xiū身shēn为wéi本běn。其qí本běn 乱luàn而ér末mò治zhì者zhě,否fǒu矣yǐ;其qí所suǒ厚hòu者zhě薄bó,而ér其qí所suǒ薄bó者zhě厚hòu,未wèi 之zhī有yǒu也yě。此cǐ谓wèi知zhī本běn。此cǐ谓wèi知zhī之zhī至zhì也yě。 ②所suǒ谓wèi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毋wú自zì欺qī也yě。如rú恶wù恶è臭xiù,如rú好hào好hǎo色sè - 2 -

大学拼音版儿童读物版

大dà 学xué 大d à学xu é之zh ī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é,在z ài 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于y ú至zh ì善sh àn 。 知zh ī止zh ǐ而ér 后h òu 有y ǒu 定d ìng ,定d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静j ìng ,静j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 h òu 能n éng 虑l ǜ,虑l ǜ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得d é。物w ù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 ,事sh ì有y ǒu 终zh ōng 始sh ǐ ,知zh ī所su ǒ 先xi ān 后h òu ,则z é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 古g ǔ之zh ī欲y ù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é于y ú天ti ān 下xi à者zh ě ,先xi ān 治zh ì其q í国gu ó;欲y ù治zh ì其q í国gu ó者zh ě,先xi ān 齐q í其q í家ji ā;欲y ù齐q í其q í家ji ā者zh ě ,先xi ān 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欲y ù修xi ū其q í身 sh ēn 者zh ě ,先xi ān 正zh èng 其q í心x īn ;欲y ù正zh èng 其q í心x īn 者zh ě ,先xi ān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 ;欲y ù诚 chéng 其q í意y ì者zhě ,先xiān 致z h ì其q í知z h ī ;致z h ì知z h ī在z ài 格g é物w ù。 物w ù格g é而ér 后h òu 知zh ī至zh ì ,知zh ī至zh ì而ér 后h òu 意y ì诚ch éng ,意y ì诚ch éng 而ér 后h òu 心 x īn 正zh èng ,心xīn 正zhèng 而ér 后hòu 身shēn 修xiū,身sh ēn 修xi ū而ér 后h òu 家ji ā齐q í ,家ji ā齐q í而ér 后h òu 国gu ó 治zh ì ,国gu ó治zh ì而ér 后h òu 天ti ān 下xi à平p íng 。 自z ì天ti ān 子z ǐ 以y ǐ至zh ì于y ú庶sh ù人r én ,一y ī是sh ì皆ji ē以y ǐ修xi ū身sh ēn 为w éi 本b ěn ,其q í本 b ěn 乱lu àn 而ér 末m ò治zh ì者zh ě,否f ǒu 矣y ǐ ;其q í所su ǒ厚h òu 者zh ě薄b ó ,而ér 其q í所su ǒ薄b ó者zh ě厚h òu ,未 w èi 之zh ī有y ǒu 也y ě 。此c ǐ谓w èi 知zh ī本b ěn ,此c ǐ谓w èi 知zh ī之zh ī至zh ì也y ě 。

四书五经简介

四书五经简介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以下聊作简介。 一、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着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着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

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着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

(完整版)《大学》完整拼音版

大 学 ?. 大d à 学xu é 之zh ī 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é, 在z ài 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于y ú 至zh ì 善sh àn 。知zh ī 止zh ǐ 而ér 后h òu 有y ǒu 定d ìng ,定d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静j ìng ,静j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虑l ǜ,虑l ǜ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得d é。物w ù 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事sh ì 有y ǒu 终zh ōng 始sh ǐ,知zh ī 所su ǒ 先xi ān 后h òu ,则z é 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 古g ǔ 之zh ī 欲y ù 明m ín ɡ 明m ín ɡ 德d é 于y ú 天ti ān 下xi à 者zh ě,先xi ān 治zh ì 其q í 国gu ó;欲y ù治zh ì 其q í 国gu ó 者zh ě,先xi ān 齐q í 其q í 家ji ā,欲y ù 齐q í 其q í 家ji ā 者zh ě,先xi ān 修xi ū 其q í 身sh ēn ;欲y ù 修xi ū 其q í 身sh ēn 者zh ě,先xi ān 正zh èng 其q í 心x īn ;欲y ù 正zh èng 其q í心x īn 者zh ě,先xi ān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欲y ù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 者zh ě,先xi ān 致zh ì 其q í 知zh ī;致zh ì 知zh ī 在z ài 格g é 物w ù。物w ù 格ɡé 而ér 后h òu 知zh ī 至zh ì,知zh ī 至zh ì 而ér 后h òu 意y ì 诚ch éng ,意y ì 诚ch éng 而ér 后h òu 心x īn 正zh èng , 心x īn 正zh èng 而ér 后h òu 身sh ēn 修xi ū,身sh ēn 修xi ū 而ér 后h òu 家ji ā 齐q í,家ji ā 齐q í 而ér 后h òu 国gu ó 治zh ì,国gu ó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古文大学拼音版

①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 ,在zài 明mínɡ明mínɡ德dé,在zài 亲qīn 民mín ,在zài 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 。知zhī止zhǐ而 ér 后hòu 有yǒu 定dìnɡ,定dìnɡ而ér 后hòu 能nénɡ静jìnɡ,静jìnɡ而ér 后hòu 能nénɡ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òu 能nénɡ虑lǜ ,虑lǜ而ér 后 hòu 能nénɡ得dé 。物wù有yǒu 本běn 末mò ,事shì有yǒu 终zhōnɡ始shǐ ,知zhī所suǒ先xiān 后hòu ,则zé近jìn 道dào 矣yǐ 。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ɡ明mínɡ德dé于yú天tiān 下xià者zhě,先xiān 治zhì其qí国guó ;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 ,先 xiān 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 ,先xiān 修xiū其qí身shēn ;欲yù修xiū其qí身shēn 者zhě,先xiān 正zhènɡ其 qí心xīn ;欲yù正zhènɡ其qí心xīn 者zhě ,先xiān 诚chénɡ其qí意yì ;欲yù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 ,先xiān 致zhì其qí知zhī ; 致zhì知zhī在zài 格gé物wù 。 物wù格gé而ér 后hòu 知zhī至zhì,知zhī至zhì而ér 后hòu 意yì诚chénɡ ,意yì诚chénɡ而ér 后hòu 心xīn 正zhènɡ ,心 xīn 正zhènɡ而ér 后hòu 身shēn 修xiū,身shēn 修xiū而ér 后hòu 家jiā齐qí ,家jiā齐qí而ér 后hòu 国guó治zhì ,国guó治zhì而ér 后hòu 天tiān 下xià平pínɡ 。 自zì天tiān 子zǐ以yǐ至zhì于yú庶shù人rén ,一yī是shì皆jiē以yǐ修xiū身shēn 为wéi 本běn 。其qí本běn 乱luàn 而ér 末mò治 zhì 者zhě,否fǒu 矣yǐ ;其qí所suǒ厚hòu 者zhě薄bó ,而ér 其qí所suǒ薄bó者zhě厚hòu ,未wèi 之zhī有yǒu 也yě 。此cǐ谓wèi 知 zhī 本běn 。此cǐ谓wèi 知zhī之zhī至zhì也yě 。 ②所suǒ谓wèi 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 ,毋wú自zì欺qī也yě 。如rú恶wù恶è臭xiù ,如rú好hào 好hǎo 色sè ,此 cǐ 之zhī谓wèi 自zì谦qiè 。故ɡù君jūn 子zǐ必bì慎shèn 其qí独dú也yě 。小xiǎo 人rén 闲xián 居jū为wéi 不bù善shàn ,无wú所suǒ不 bù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经典100句,句句精辟,值得收藏! 诗词散文世界2018-03-23 12:53:45 先秦典籍,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 本儒家经典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6.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财,有财有此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7.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 9.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0.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11.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2.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1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4. 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15.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6.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7.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8.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9.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20.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大学》拼音版

大dà 学xué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不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近代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大学》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文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 ,在zài 明míng 明míng 德dé,在zài 亲qīn 民mín ,在zài 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 。知 zhī 止zhǐ而ér 后hòu 有yǒu 定dìng ,定dìng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静jìng ,静jìng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虑lǜ ,虑lǜ而ér 后hòu 能néng 得dé。物wù有yǒu 本běn 末mò,事shì有yǒu 终zhōng 始shǐ,知zhī 所suǒ 先xiān 后hòu ,则zé 近jìn 道dào 矣yǐ 。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g 明míng 德dé于yú天tiān 下xià者zhě,先xiān 治zhì其qí国guó;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先 xiān 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 iā者zhě,先xiān 修xiū其qí身shēn ;欲yù修xiū其qí身shēn 者zhě,先xiān 正zhèng 其qí心xīn ;欲yù正zhèng 其qí心xīn 者zhě,先xiān 诚chéng 其qí意yì;欲y ù诚chéng 其q í意y ì者zhě,先xiān 致zhì其q í知zhī ;致zhì知zhī在zài 格gé物wù 。 物wù格gé而ér 后h òu 知zhī至zhì,知zhī至zhì而ér 后hòu 意yì诚chéng ,意yì诚chéng 而ér 后hòu 心xīn 正zhèng ,

最新大学原文注音版

大学原文注音版 大学原文注音版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qīn)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bó),而其所薄(bó)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2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àn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wéi)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

掩其不善,而著(zhù)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3《诗》云:“瞻彼淇(qí)澳(yù),菉(lù)竹猗(yī)猗,有斐(fěi)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xiàn)兮者,恂(xún)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4《诗》云:“於(wū)戏(hū)!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gào)》曰:“克明德。”《大(tài太)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yú)。”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5《诗》云:“穆穆文王,於(wū)缉(qì)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