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 T 486-2004 霍山石斛安徽省地方标准
霍山石斛 标准

霍山石斛标准
霍山石斛的标准主要包括质量指标标准和药材加工标准。
1.质量指标标准:包括显微鉴别、水分、总灰分、总酸、挥发油、总皂苷等方面。
•显微鉴别:通过显微镜对霍山石斛进行分析,以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水分:霍山石斛中的所含水分含量,一般应在10%以下。
•总灰分:霍山石斛中的不挥发物质含量,一般应在8%以下。
•总酸:霍山石斛中的酸含量,一般应在0.5%以下。
•挥发油:霍山石斛中的挥发性成分含量,一般应在0.3%以下。
•总皂苷:霍山石斛中的皂苷含量,一般应在1.6%以下。
2.药材加工标准:包括采收、处理、贮存等方面。
•采收:应在霍山石斛成熟期进行,采下的霍山石斛应该挑选块大、纤维细、色泽黄白、表皮有淡雅香气等优质品种为宜。
•处理:应包括清洗、晾干、烘干等过程。
•贮存: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环境,防止霉变、虫害等情况发生。
此外,安徽霍山作为霍山石斛的主要产地之一,其地方标准规定霍山石斛应生长于海拔约600米左右的山坡或山谷开阔处,种植密度以一株约三到五平方米为宜,每年进行一次成熟株的更新繁殖,并遵循采摘后定植、浇水、控制温度等一系列的种植方法,以确保霍山石斛的品质。
了解霍山石斛的标准有助于购买并使用优质的霍山石斛产品,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同时,厂家生产霍山石斛产品也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在材料质量上保证到位,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霍山石斛产品。
1。
霍山石斛 标准

霍山石斛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霍山石斛,又名“华中女儿脂”、“龙枕花”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被誉为“骨中之药”、“滋阴圣品”。
霍山石斛的品质和功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其药效和品质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霍山石斛的相关标准内容。
一、原料产地标准1. 分布范围:霍山石斛属兰科植物,主要产于中国中部地区,以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等省为主要产地。
2. 适宜气候:霍山石斛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3. 适宜土壤:霍山石斛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
4. 种植技术:霍山石斛的种植主要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避免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对其产生影响。
二、质量标准1. 形态特征:霍山石斛的根茎长而细,呈马尾状,表面光滑无毛,色泽白皙。
2. 成分含量:霍山石斛主要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其含量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 药效评价:霍山石斛具有滋阴润燥、养生增强等功效,药效评价需符合相关规定。
4. 检测方法:对霍山石斛中的有害成分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鉴别方法:鉴别真伪,确保产品的品质。
三、加工标准1. 采收规范:霍山石斛的采收需选择在生长季节的合适时机,避免对植物造成影响。
2. 曝晒处理:采收后的霍山石斛需进行曝晒处理,保证其质量。
3. 精加工:对采收完成后的霍山石斛进行精加工,去杂质,保证产品的纯度。
四、包装标准1. 包装规格:霍山石斛的包装需符合产品规格,规格需符合国家标准。
2. 包装材质:包装材质需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3. 封装标签:产品需贴有详细的封装标签,标注产品名称、规格、质量等信息。
五、储存标准1. 温度要求:霍山石斛的储存环境需保持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的条件下,温度适中。
2. 保存期限:霍山石斛的保存期限需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避免过期造成影响。
六、销售标准1. 销售环境:霍山石斛的销售环境需选择在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受潮污染。
DB 34-T 319-2003-霍山黄芽茶

安徽省地方标准霍山黄芽茶DB34/T319-200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霍山黄芽”茶的定义、品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霍山县境内生产的霍山黄芽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009.12 茶叶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 茶叶中铜的测定方法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57 茶叶标签运用标准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8302 茶 取样GB/T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 茶 水份测定GB/T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 茶 总灰分测定GB/T8310 茶 粗纤维测定GB/T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9679 茶叶卫生标准GB9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指标GB/T14456 绿茶GB/T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76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17332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方法NY5017 无公害食品 茶叶3 定义“霍山黄芽”茶是产自霍山县境内茶区,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茶叶。
4、要求4.1 分级霍山黄芽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共五个级别,其中特一级茶叶产地为特定区域。
各级别茶叶鲜叶组成见表1。
表1:霍山黄芽茶产品分级等 级 鲜叶组成% 备 注特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90% 产地为特定区域特二级 一芽一叶初展≥80%一 级 一芽一叶≥70% 一芽二叶初展≤30%二 级 一芽二叶初展≥50% 一芽二叶≤50%三 级 一芽二叶≥40% 一芽三叶初展≤60%注:①特定区域指金鸡山、乌米尖、金竹坪。
安徽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农村饮水安全管材管件质量监督抽查 实施规范》等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安徽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农村饮水安全管材管件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68项地方标准的公告关于发布《农村饮水安全管材管件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68项地方标准的公告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批准“农村饮水安全管材管件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68项安徽省地方标准(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安徽省质监局2017年3月27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DB34/T2806-2017竹拉丝2017-3-302017-4-302DB34/T2807-2017油茶扩根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3DB34/T2808-2017油茶中幼林整形修剪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4DB34/T2809-2017枫香大径级无节材培育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DB34/T2810-2017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6DB34/T2811-2017水稻稻曲病抗病性鉴定方法2017-3-302017-4-307DB34/T2812-2017水稻稻曲病菌PCR快速筛查法2017-3-302017-4-308DB34/T2813-2017梨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2017-3-302017-4-309DB34/T2814-2017玉蜀黍赤霉检疫鉴定方法2017-3-302017-4-3010DB34/T2815-2017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2017-3-302017-4-3011DB34/T2816-2017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定量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2017-3-302017-4-3012DB34/T2817-2017禽类产品中杆菌肽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13DB34/T2818-2017茶鲜叶中氯噻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14DB34/T2819-2017畜禽产品中左旋咪唑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15DB34/T2820-2017中草药中330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16DB34/T2821-2017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17DB34/T2822-2017植物源产品中22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18DB34/T2823-2017菌类产品中石蜡定性鉴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2017-3-302017-4-3019DB34/T2824-2017中草药中4种砷形态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017-3-302017-4-3020DB34/T2825-2017畜、禽产品中苯海拉明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3-302017-4-3021DB34/T2826-201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7-3-302017-4-3022DB34/T2827-2017蒸压砖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7-3-302017-4-3023DB34/T2828-20173G/4G图传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要求2017-3-302017-4-3024DB34/T2829-2017超厚电解铜箔技术条件2017-3-302017-4-3025DB34/T2830-2017棕榈藤复合装饰板2017-3-302017-4-3026DB34/T2831-2017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27DB34/T2832-2017沥青砂处治水泥路面裂缝技术实施指南2017-3-302017-4-3028DB34/T2833-201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设计规程2017-3-302017-4-3029DB34/T2834-201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施工规程2017-3-302017-4-3030DB34/T2835-2017船闸运营人员服务规范2017-3-302017-4-3031DB34/T2836-2017链条式自动循环菜肴输送机技术规范2017-3-302017-4-3032DB34/T2837-2017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数据接口规范2017-3-302017-4-3033DB34/T2838-2017农村饮水安全管材管件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2017-3-302017-4-3034DB34/T2839-2017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2017-3-302017-4-3035DB34/T2840-2017岩棉保温防火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与质量要求2017-3-302017-4-3036DB34/T2841-2017MPE双壁波纹管通用技术要求2017-3-302017-4-3037DB34/T2842-2017珠宝玉石饰品标识2017-3-302017-4-3038DB34/T2843-2017高温超导叠制造工艺及试验方法2017-3-302017-4-3039DB34/T2844.1-2017大型低温超导磁体结构部件设计准则第1部分:应力术语2017-3-302017-4-3040DB34/T2844.2-2017大型低温超导磁体结构部件设计准则第2部分:金属部件2017-3-302017-4-3041DB34/T2844.3-2017大型低温超导磁体结构部件设计准则第3部分:非金属部件2017-3-302017-4-3042DB34/T2845-2017大型游乐场所防雷技术规范2017-3-302017-4-3043DB34/T2846-2017硫肥合理施用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44DB34/T2847-2017硅肥合理施用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45DB34/T2848-2017自走式精细旋耕施肥(药)机2017-3-302017-4-3046DB34/T2849-2017猪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47DB34/T2850-2017番鸭细小病毒PCR检测方法2017-3-302017-4-3048DB34/T2851-2017番鸭细小病毒防控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49DB34/T2852-2017茶尺蠖测报与防控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0DB34/T2853-2017玉米秸杆揉丝青贮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1DB34/T2854-2017皖北地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2DB34/T2855-2017皖南花猪皖D/XM06-872017-3-302017-4-3053DB34/T2856-2017家蚕蛹虫草人工培植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4DB34/T2857-2017皇菊栽培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5DB34/T2858-2017茶花生产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6DB34/T2859-2017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7DB34/T2860.1-2017水稻秸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沿淮区域2017-3-302017-4-3058DB34/T2861-2017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59DB34/T2862-2017烟稻轮作生产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60DB34/T2863-2017稻麦轮作秸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61DB34/T2864-2017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62DB34/T2865-2017铸造企业能耗规范2017-3-302017-4-3063DB34/T2866.1-2017公交车无线视频监控平台可靠性评价方法第1部分:高加速极限试验(HALT)2017-3-302017-4-3064DB34/T2866.2-2017公交车无线视频监控平台可靠性评价方法第2部分:可靠性试验2017-3-302017-4-3065DB34/T2867-2017公路斜拉桥养护检测技术规程2017-3-302017-4-3066DB34/T2868-2017高速公路中小梁桥安全性评估规程2017-3-302017-4-3067DB34/T2869-2017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施工标准化指南2017-3-302017-4-3068DB34/T2870-2017农机维修服务规范2017-3-302017-4-30。
DB 34 T 485-2004大别山灵芝

DB34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485—2004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质量要求 (1)5 检验方法 (2)6 检验规则 (2)7 标签、包装、运输、贮运 (3)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灵芝多糖含量的测定 (4)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灵芝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5)IDB34/T 485—2004II前 言本标准由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天霖、秦绍新、陈 萍、丁昌东、李婷婷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9日首次发布。
DB34/T 485—2004 1大别山灵芝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别山灵芝(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的定义、分级、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寨、霍山为中心的大别山野生驯化灵芝(赤芝)菌株培育原木栽培的灵芝子实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2530-1990 食用菌取样方法GB/T12531-1990 食用菌水分测定GB/T12728-1991 食用菌术语3 定义按GB/T12728-1991规定。
4 质量要求4.1 等级标准按感官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
霍山石斛高海拔规范化有机种植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9期园艺学霍山石斛高海拔规范化有机种植技术王秀松(岳西县农业农村局,安徽岳西246600)摘要本文从基地选址、基础设施建设、栽种、日常养护、高温预防及越冬管理、开春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霍山石斛高海拔规范化有机种植技术,以期为霍山石斛高海拔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霍山石斛;高海拔;规范化;有机种植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9-0086-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9.02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俗称米斛,又名霍石斛、霍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植物,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产区为霍山县,岳西县、金寨县、英山县等大别山周边区域亦有分布。
其药用部位为干燥或新鲜茎,可补五脏、厚肠胃、逐虚邪、壮筋骨、强阴益精、除痹下气、定志除惊、轻身延年,是中国历代本草中明确记载的具有确切名称、产地来源、植物形态描述且药用历史悠久的药用石斛。
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抗白内障、抗肿瘤及护肝等活性[1-3]。
2016年安徽省公布“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名单,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10种皖产道地药材入选“十大皖药”,霍山石斛排在首位。
经评估考证与实地考察,《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石斛应是霍山石斛,其是最早应用的道地优质石斛药材[4]。
《名医别录》中记载,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山[5];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有霍山石斛相关记载。
野生霍山石斛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自然繁殖率极低,2012年被录入国家一级濒危药用植物[6]。
随着霍山石斛种子组培育苗技术及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霍山石斛设施栽培面积达333.33hm2,林下种植面积200hm2,拟境栽培面积133.33hm2。
DB34T 319-2003 霍山黄芽茶.pdf

安徽省地方标准霍山黄芽茶DB34/T319-200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霍山黄芽”茶的定义、品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霍山县境内生产的霍山黄芽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009.12 茶叶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 茶叶中铜的测定方法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57 茶叶标签运用标准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8302 茶 取样GB/T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 茶 水份测定GB/T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 茶 总灰分测定GB/T8310 茶 粗纤维测定GB/T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9679 茶叶卫生标准GB9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指标GB/T14456 绿茶GB/T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76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17332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方法NY5017 无公害食品 茶叶3 定义“霍山黄芽”茶是产自霍山县境内茶区,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茶叶。
4、要求4.1 分级霍山黄芽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共五个级别,其中特一级茶叶产地为特定区域。
各级别茶叶鲜叶组成见表1。
表1:霍山黄芽茶产品分级等 级 鲜叶组成% 备 注特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90% 产地为特定区域特二级 一芽一叶初展≥80%一 级 一芽一叶≥70% 一芽二叶初展≤30%二 级 一芽二叶初展≥50% 一芽二叶≤50%三 级 一芽二叶≥40% 一芽三叶初展≤60%注:①特定区域指金鸡山、乌米尖、金竹坪。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2014年第1号(总第169号)--依法备案地方标准487项的公告

40189-2014
DB41/T 845-2013
起重机械用铜包铝导体改性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弹性体护套软电缆
2013-09-26
2013-12-26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6
40190-2014
DB41/T 846-2013
电缆用铜包铝导体
2013-09-26
2013-12-26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12-01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1
40011-2014
DB11/ 1014-2013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
2013-11-01
2014-02-01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2
40019-2014
DB11/T 1015-2013
科教旅游示范单位服务质量与评定
2013-11-01
2014-02-01
53
40217-2014
DB41/T 875-2013
地理标志产品 广武大葱
2013-12-25
2014-02-25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54
40218-2014
DB41/T 876-2013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管理指南
2013-12-25
2014-02-25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55
40219-2014
国家公园管理评估规范
2013-12-10
2014-02-10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9
40009-2014
DB53/T 542-2013
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规范
2013-12-10
2014-02-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格 条长 2.8cm 以内,直径 0.25cm 以内。
条长 2.8cm 以内,直径 0.30cm 以内。 条长 3.0cm 以内,直径 0.35cm 以内。 条长 3.5cm 以内,直径 0.4cm 以内。 条长 4cm 以内,直径 0.4cm 以内。
2
DB34/T 486—2004
续表 1
足干,螺旋紧贴,2—4个旋纹,质地结实, 条长 3.5cm 以内,直径 0.4cm 以内。
6 要求
6.1 等级标准 各品种商品分级标准见表1
表 1 等级技术要求
品别
霍山 米斛
霍山 铁皮 石斛
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感官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 结实,全部具有“龙头凤尾”,金黄色, 无杂质,无霉,不捶破,表面光滑,无叶 鞘。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 结实,金黄色。无杂质,无霉,不捶破, 表面光滑,无叶鞘。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 结实,金黄色,无杂质,无霉。不捶破, 表面光滑,无叶鞘。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螺纹,质地结 实,暗金黄色,无杂质,无霉,不捶破。 足干,螺旋形紧贴,3—5个旋纹,质地结 实,暗金黄色,无杂质,无霉,不捶破。
1
DB34/T 486—2004
长约 0.3cm;花黄绿色,稍有香气,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 1.2~1.4cm,宽 0.4~0.5cm,端钝;侧萼 片镰刀状披针形,长 1.2~1.4cm,基部宽 0.5~0.7cm,端钝;萼囊短钝而近圆形;花瓣卵状长圆形, 与中萼片等长而稍宽,端钝;唇瓣近阔菱形,长宽约相等,1~1.5cm,基部楔形并且具一个胼胝体,上 部稍 3 裂,侧裂片近半卵形,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中裂片半周状三角形,基部密生长白毛,并且具 一个椭圆形横向的黄色斑块,端近尖;蕊柱足密生长白毛;药帽绿白色,近半球形,顶端微凹。花期 5 月。 5.2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茎直立,圆柱形,通常长 20~35cm,粗 0.2~0.4cm.幼嫩茎长 5~7 ㎝,肥壮饱满,可粗达 0. 9cm。 长茎着花时略弯垂。叶 3~5 枚,生于茎上部节上。二列,长圆状批针形,纸质,长 3~4(~7)cm, 宽 0.9~ 1.1(~1.5)cm,先端钝且多稍钩转。花序生于无叶的茎上部节上,花序轴稍弯曲,长 2~4cm, 具 2~3 花;花直径 1.5~2 cm,萼片花瓣淡黄绿色或白色,唇瓣白色而在上部具 1 枚紫红色大斑块,下 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中萼片与花瓣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 1.7~1.9cm,宽 0.4~0.5cm;萼囊圆锥 形,长 0.5cm,唇瓣卵状披针形,长 1.6cm。不明显 3 裂或不裂;唇盘上密被乳突状短柔毛,基部有 1 枚黄绿色胼胝体。花期 3~6 月。 5.3 铜皮石斛( 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 GB/T5009.15 GB/T5009.17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总镉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茎多直立,圆柱形,灰绿色、紫绿色或紫红色,通常长 25~40cm,粗 0.3~0.5cm。近基部稍纤细, 具多节,被膜质鞘。叶披针形,长 4~6cm,宽 0.7~0.9cm。先端钝且稍不等侧 2 裂。花序生于无叶茎 的节上,通常具 2 花,花苞片膜质,浅白色带赤褐色斑痕,花白色至淡黄色,萼片与花瓣披针形至狭卵 状披针形,长 1.5~1.7(~2.5)cm,宽 0.3~0.4(~0.9)cm;萼囊圆锥形,长 4~5cm;唇瓣卵状披 针形,长 1.4~2.5cm,不明显 3 裂,中裂片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至渐尖,无毛,密布短柔毛,基部 常具 1 枚椭圆形胼胝体,唇盘在两侧裂片之间近中裂片基部常具 1 个紫红色、淡褐色或淡黄色斑块。花 期 3~5 月。
附录ⅡA 药材取样法 附录IX H 水分测定法
3 产地范围
本标准所指霍山石斛为安徽省霍山县境内所产石斛。
4 定义
4.1 霍山石斛 本标准霍山石斛指著名道地产区安徽省霍山县所产三种石斛:霍山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霍山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霍山铜皮石斛(Dendrobium crispulum Kimura et Migo)。 4.2 龙头凤尾
多糖
霍山铁皮石斛
≥8.0%
霍山铜皮石斛
≥6.0%
霍山米斛
≥0.025%
总生物碱
霍山铁皮石斛
≥0.050%
霍山铜皮石斛
≥0.025%
铅
≤5.0mg/kg
镉
≤0.3mg/kg
砷
≤2.0mg/kg
汞
≤0.2mg/kg
黄曲霉毒素B1
≤5μg/kg
六六六
≤0.1 mg/kg
DDT
≤0.1 mg/kg
7 试验方法
7.1 等级标准检验 感观用感官检查,规格用游标卡尺测量。
7.2 理化指标测定 7.2.1 水分
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附录 IX H 水分测定法的规定执行。 7.2.2 多糖含量的测定
按附录 A 规定执行。 7.2.3 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按附录 B 规定执行。 7.2.4 铅的测定
按 GB/T5009.12 的规定执行。 7.2.5 镉的测定
石斛剪去部分须根经揉制、整形、烘烤等加工,制成螺旋形金黄色的商品,茎基残留短须根, 习称龙头,茎末保留顶梢较细习称凤尾。 4.3 足干
指经过加工干燥含水量达到标准。
5 原植物形态
5.1 霍山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 茎丛生,直立,肉质状,长 3~9cm,从下部向上逐渐变细,下部直径 0.25~0.3cm或更宽,具 3~7 节, 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叶薄革质, 2~3 片互生于茎的上部,舌状长圆形,长通常 2~3cm, 宽 0.5~0.7cm,端钝并且微凹。总状花序出自于已经落了叶的茎上部;花苞片浅白色带栗色,卵形,
ICS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86—2004
霍山石斛
2004-11-09 发布
2004-11-09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486—2004
目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范围 ............................................................................ 1 4 定义 ................................................................................ 1 5 原植物形态 .......................................................................... 1 6 要求 ................................................................................ 2 7 试验方法 ............................................................................ 3 8 检验规则 ............................................................................ 4 9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石斛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石斛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 6
II
DB34/T 486—2004
霍山石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霍山石斛的产地、定义、形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收期为三年以上霍山石斛干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
DB34/T 486—200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石斛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1 仪器 分光光度计 2 试剂 葡聚糖标准品 无水乙醇 香草醛-冰乙酸 高氯酸 乙酸乙酯 3 方法 3.1 制作标准曲线 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 20mg 于 5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 0.4ml、0.6 ml、0.8 ml、 1.0 ml、1.2 ml、1.4 ml、1.6 ml 及 1.8 ml,各以蒸馏水补至 2.0ml ,然后加入 6%苯酚 1.0ml 以及浓硫 酸 5.0ml,静置 10 分钟,摇匀,室温放置 20 分钟后,于 490nm 测光密度。用 2.0ml 水按同样显色 操作为空白,以横坐标为多糖为微克数,纵坐标为吸光度值,得标准曲线。 3.2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精确称取石斛粗粉(60 目)50g,加三倍体积蒸馏水,80℃提取 2 小时,重复二次,合并三次 提取离心上清夜,旋转蒸发浓缩至一定体积,流水透析过夜后,继续用蒸馏水透析 2 小时,取 5ml 透析液,定容至 250ml,测定时吸取该液 0.3 ml、0.5 ml、1.0 ml。按上述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 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4 计算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多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