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10、《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上)10、《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上)10、《比尾巴》教学设计

10、《比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云”、“公”、“车”三个字。认识新笔画撇折和三个偏旁“矢、八、鸟”。

2、能够认真听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轻松、欢快、俏皮的语气。在问句的朗读上有所发展,能词儿连读,句末语气上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4、培养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4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并板书:比尾巴

2、读课题,认识生字(“巴”单读时是第一声,在“尾巴”这个词中读轻声)。

3、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吗?(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准确。如“XX有尾巴”)

4、识记“尾”字

二、听读训练

1、听教师读课文,回答:有哪些动物报名参加比尾巴的比赛了呢?

2、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图片,认读动物名:猴子、兔子、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帮助识字“兔、松、鸡”。读“松鼠”时正音,区分平翘舌。

三、指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阅读提示:指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或请教同桌。

2、出示带有动物和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3、去掉图片和音节读准动物名。

4、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字形:松、鼠、鸭、公、猴。(讲解新偏旁)

5、给动物分两类排排队,并说明理由。(分法多种,言之有理即可)

6、识记生字“把、扁、短、最”。

四、检查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师生合作回答,同桌合作问答。)问:谁的尾巴长?答:猴子的尾巴长。

问:谁的尾巴短?答:兔子的尾巴短。

问: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答: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

2、讲解“?”“。”

3、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

4、鸭子、公鸡、孔雀的尾巴又有什么特点?(教学方法同上)

5、“小尾巴找主人”游戏:学生开火车回答,将尾巴与正确的主人连线。

6、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指导写好“公”字。

1、认识新笔画“撇折”,认识新偏旁“八”。

2、请学生观察“公”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指名回答。

3、教师示范写,边写边说注意点。

4、学生描红、仿写。

5、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篇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我抓住这篇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环环相扣,以“比尾巴”

大赛导入课堂,以“认识参赛选手”形式学习生字,以“比尾巴、评尾巴”学习课文,以“找尾巴”进行巩固训练。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都采用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小问题:第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时,缺乏评价与引导。第二、在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时,缺少指导,导致学生“过分表现”。第三、课堂的整体掌控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我的一些不足,课堂未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致使整个创设的情境未能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对学生生成的闪光点也未能及时抓住并进行延伸。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实践当中继续摸索、学习。

《比尾巴》当堂过关测验

一、圈出正确的读音

1、松(sōng shōng)鼠(shǔ sǔ)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2、谁的尾巴最(zuì zhuì)好看?

3、公鸡的尾巴(ba bā)弯。

二、数一数,写一写

“公”字共()画,第三笔是()。组词()()。

三、找找反义词,连一连

大短直前上

下长后小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