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1章PPT

合集下载

化工热力学讲义-1-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36页PPT文档

化工热力学讲义-1-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36页PPT文档
②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的规律。
二、研究方法 热力学研究方法:分为宏观、微观两种。本书就工程应用而言, 主要介绍的是宏观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特点: ①研究对象:将大量分子组成的体系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大量 分子中发生的平均变化,用宏观物理量来描述体系的状态;
②研究方法:采取对大量宏观现象的直接观察与实验,总结出 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2a
VC3
而:V2p2 T
2RT
Vb3
6a V4
V 2p2TTC V2CRbC T3 V 6C a4 0
2RTC VC b
3
6a
VC4
上两式相除,得:
VC b VC 23
1
b 3 VC
则: a
VC3 2
②图3中高于临界温度Tc的等温线T1、T2,曲线平滑且不与相界线相交, 近似于双曲线,即:PV=常数; 小于临界温度Tc的等温线T3、T4,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水平线表示 汽液平衡共存,压力为常数,等于饱和蒸汽压。
③从图3还可知道:临界等温线(蓝线所示)在临界点处的斜率和 曲率等于零,即:
p 0 V TTC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①P、V、T的可测量性:流体压力P、摩尔体积V和温度T是可以 直接测量的,这是一切研究的前提;
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利用P、V、T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 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其他性质,如焓H、内能U、熵S和自由能G。
一、p-V-T图
2.1纯物质的P-V-T关系
说明:①曲面以上或以下的空间为不平衡区; ②三维曲面上“固”、“液”和“气(汽)”表示单相区 ; ③“固-液”、“固-汽”和“液-汽”表示两相区;
③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它的密度接近于液体,但同时具有气体的 “体积可变性”和“传递性质”。所以和气体、液体之间的关系是: 既同又不同,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3)好处:用系统的参数来计算;可以作 好处:用系统的参数来计算; 为实际过程中能量转换效果比较的标准和极 限;可把实际过程当作可逆过程进行分析计 然后再用经验系数加以修正。 算,然后再用经验系数加以修正。 (4)热量和功量 热量和功量都是过程量, 热量和功量都是过程量,它们的大小不仅与 过程的初终状态有关, 过程的初终状态有关,而且与过程的性质有 关。 可逆过程的功量: 可逆过程的功量: w = ∫ pdv 可逆过程的热量: 可逆过程的热量: q = ∫ Tds
C B A
课后题1 课后题1-5;1-6;1-9
(c)系统内部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d)系统内部状态不发生改变 2.均质等截面杆的两端的温度由分别维持 2.均质等截面杆的两端的温度由分别维持 t1 t2的两热源保持 t1 t2 不变,取此杆为系统, 不变,取此杆为系统, 则系统处于( 则系统处于(B)。 平衡状态, (a)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随时间改 变 非平衡状态, (b)非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等 平衡状态, (c)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随时间改 变,且流入系统的热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 非平衡状态, (d)非平衡状态,因其处于重力场
4.基本状态参数:温度、压力、 4.基本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 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 (1)温度:是热平衡的惟一判据
t = T − 273.15
(2)压力Βιβλιοθήκη p = B + pg
p = B−H
(3)比体积 二、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 平衡状态、 1.定义 是指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 定义: 1.定义:是指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实现平衡的条件: 2.实现平衡的条件: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 实现平衡的条件 之间各种不平衡势差消失

工程热力学幻灯片(绪、1、2章)(上课)

工程热力学幻灯片(绪、1、2章)(上课)

B
Pg
H
压力的测量示意图
环境压力与标准大气压:环境压力指压力 表所处环境的压力(当地大气压力)
标准大气压 1atm=760mmHg 注意:当地大气压随时间、地点变化。一般认 36 为等于标准大气压(当h变化不大)。
3、比容和密度
pg
p
正压 大气压力B
都是描述系统内 工质稀密程度的宏观 物理量
H
B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有一种保持平衡 的趋势;对于不平衡的系统有一种达到平 衡的趋势。
41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铜棒: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它的稳 定是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去掉外界影 响,则状态变化,直 到温度均匀为止 稳定不一定平衡
绝热,不受外界温度影响
但平衡一定稳定
42
平衡与均匀
平衡:时间上
24
例如:
m W 4 Q 2
1 开口系 1+2 闭口系 1+2+3 绝热闭口系 1+2+3+4 孤立系
1
3
非孤立系+相关外界 25 =孤立系
四、系统的内部状况(热力系统其它 分类方式)
均匀系
物理化学性质 非均匀系
单元系 其它分类方式 工质种类
多元系
单相
相态
多相
26
1、均匀系与非均匀系:系统内各部分的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 称为均匀系。 2、单相系与复相系:由单一物相组成的 系统称为单相系。 3、单元系与多元系:由一种均匀的和化 学成分保持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单 元系。(空气常可看作纯物质,属单元系 )
凝 汽 器
给水泵
只交换功 既交换功 也交换热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9
1.3.1、基本术语-状态、状态参数
1、状态:工质在热力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 物理状况称状态
2、状态参数:表示状态特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状态与状态参数是一一对应的
3、状态参数特点
数学特征为点函数: 微元变化的微增量具全微分性质
4、热力学基本状态参数为三个:比容、压力、 温度
10
1.3.2、基本状态参数--比容及密度
C 1 2 B B A
16
1-4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1.4.1 平衡状态与非平衡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 内、外同时建立了热平衡、力平衡(及 化学平衡),此时系统所处状态为平衡态 非平衡态: 系统与外界,系统内部各部分间 存在能量传递及相对位移,状态将随时间 变化,称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受逐渐变化的压力作用下的活塞的移动过程 发生系统状态变化 (力作用)(NEXT)
受变化的恒温热源缓慢加热的活塞系统发生 系统状态变化(热的作用) (NEXT)

26
P3 P2
P1
工质 工 质
工质
受逐渐变化压力作用下的活塞移动过程发生系 统状态变化(P、V、T变化) (力作用)
27
工质
工质
工质
热源T
31
1-6
过程功与热量
1.6.1 功的定义: 1、功的力学定义: 将物体间通过力的作用而传递的能量称为功并 定义:功等于力F与物体在力作用方向上的位移X 的乘积(点积) dW = F ·dX 2、功的热力学定义: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通过边界而传递的能量, 其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区别:功与系统动能、重力位能等“储存能”变化传递 的机械能的本质区别

热工基础第一章

热工基础第一章
工质在体积膨胀时所 作的功称为膨胀功。
符号:W
单位:J 或 kJ 对于微元可逆过程,
W pAdx pdV
对于可逆过程1~2:
W pdV
1
2
40
单位质量工质所作的膨胀功用符号 w 表 示,单位为J/kg 或 kJ/kg。
w pdv
膨胀:dv > 0 , w > 0 压缩:dv < 0 , w < 0 (2) 示功图(p-v图) w 的大小可以 pv 图上的过程曲线下 面的面积来表示 。 功是过程量而不 是状态量。
常用温标
绝对K 373.15 摄氏℃ 100 水沸点 37.8 华氏F 212
273.16 273.15
发烧 100 0.01水三相点 0 冰熔点 32
-17.8 -273.15
盐水熔点 0
-459.67
0温标的换算Fra bibliotekT [ K ] t [ C ] 273.15
O
5 t[ C ] (t[ F ] 32) 9
固定、活动 真实、虚构
热力系统:
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 空间作为研究的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 称系统。系统以外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1)闭口系统 与外界无物质交 换的系统。系统的质 量始终保持恒定,也 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闭口 系统
边界
外界
10
(2)开口系统 与外界有物质交 换的系统。系统的容 积始终保持不变,也 称为控制容积系统。
p f (v, T ) F p, v, T 0
T f ( p, v) pv RT
35
(3)状态参数坐标图
以独立状态参数为坐标的坐标图。 在以两个独立状态参数为坐标的平面 坐标图上,每一点都代表一个平衡状态。

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s2
s
a)P-v 图
1. 熵的定义:熵的增量等于系统在可逆过程中交 换的热量除以传热时绝对温度所得的比值。
ds dq / T
2. 熵的性质 1)熵是一个状态参数; 2)只有在平衡状态下,熵才有确定值; 3)与内能和焓一样,通常只求熵的变化量,而不 必求熵的绝对值; 4)熵是可加性的量; 5)在可逆过程中,从熵的变化中可判断热量的传 递方向; 6)熵是判据,判断自然界一切自发过程实现的可 行性。
系统吸热 热量为正 热量为负
系统放热
过程量
3. 内能
工质的内能:工质内部所具有的各种能量的总称。 对于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工质的内能 是一个状态参数 。 1kg工质的内能: u mkg工质的内能: U
U mu
二、封闭系统能量方程式
已知: 1kg工质封闭在气缸内 进行一个可逆过程的 膨胀作功。
Q2 Q1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达
根据长期制造热机的经验总结出:为了 连续的获得机械能,必须有两个热源,热机
t 100 % 工作时,从高温热源取得热量,把其中一部 根据长期制造制冷机的经验总结出: 表述: 分转变为机械能,而另一部分传给低温热源, 不管利用什么机器,都不可能不付代价的 这是实现热功转换的必要条件。 1)不可能创造出只从热源吸热作功而不向冷源放热 实现把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的热机。
2)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冷物体转移到热物体。
三、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1. 卡诺循环
1)卡诺循环的组成
工作于两个热源间的,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
绝热过程所组成的可逆正向循环。
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
tc
w0 q1 1 q2 q1 1 T2 T1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力学 第1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力学 第1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第1-2节 热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热与流体中心
二、热力系统分类
——根据系统与外界物质交换、热量交换的情况
(3)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W
Q
冷源
把冷源包括在内的绝热系统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第1-2节 热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热与流体中心
二、热力系统分类
——根据系统与外界物质交换、热量交换的情况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第1-3节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西安交通大学热与流体中心
三、温度
温度计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第1-3节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西安交通大学热与流体中心
三、温度
温度T 的一般定义 传统:冷热程度的度量。感觉,导热,热容量
微观: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T 0.5 m w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工程热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中心 吴江涛
Email:jtwu@
西安交通大学热与流体中心
目录
§ 1-1 热力系统
§ 1-2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 1-3 平衡状态、平衡方程、坐标图 § 1-4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 1-5 过程功和热量
(4)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无物质、无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的 一切相互作用都
发生系统内部。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第1-2节 热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热与流体中心
二、热力系统分类
按物质交换

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口系: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CM CV
按能量交换 简单可压缩系:热力系与外界只有热量和可逆体积变化 功的交换。 孤立系:与外界无任何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热力系。 绝热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热 源:与外界仅有热量的交换,且有限热量的交换 不引起系统温度变化的热力系统。

(1)热力学第一章1

(1)热力学第一章1

热力系统选取
只交换功
过热器 锅 炉 汽轮机
绝热系统
只交换热
发电机
绝功系统
凝 汽 器 给煤
给水泵 发电
既交换功 工质质量 不变 也交换热
闭口系统
热力系统
m W 4 Q
1 开口系 1+2 闭口系 1+2+3 绝热闭口系 1+2+3+4 孤立系
1
2
3
非孤立系+相关外界 =孤立系
简单可压缩系统
5 t[ C ] (t[ F ] 32) 9
O
• 答案:t=-40℃
本节总结
• 绪论 • 第一章

• •

热能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 热力系统 状态参数的特征 基本状态参数(温度)
课后作业
• 1-1 • 1-2(1)、(2)问
温度计感应元件的物体应具备某种物理性质,它 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几种类型的温度计及其测量属性
温度计 气体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 电阻温度计 热电偶 磁温度计 光学温度计 测温属性 压力或体积 体积 电阻 热电动势 磁化率 辐射强度


温标就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经验温标: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量物质的 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 则所得到的温标。
介物质称为工质。 • 热源(高温热源):把工质从中吸收热 能的物系称为热源。 • 冷源(低温热源):把接收工质排出热 能的物系叫做冷源。
蒸汽动力装置
1、热源,冷源 2、工质 (水、蒸汽) 3、膨胀做功 4、循环 (加压、加热、 膨胀做功、放热)
过热器 锅 炉
汽轮机
发电机
凝 汽 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讨论: 1)系统平衡与均匀 2)平衡与稳定
— 平衡可不均匀
— 稳定未必平衡
25
三、纯物质的状态方程 (pure substance state equation)
状态方程
f p, v, T 0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ideal-gas equation; Clapeyron’s equation)
t C TK 273.15
19
附:
华氏温标和朗肯温标
{T} °R={t} ℉ +459.67
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
{t} ℃=5/9[{t} ℉-32]
{t} ℉ =9/5{t} ℃ +32
20
五、压力(pressure)
绝对压力 p(absolute pressure) 表压力 pe(pg)(gauge pressure; manometer pressure) 真空度 pv(vacuum; vacuum pressure) 当地大气压pb(local atmospheric pressure)
1.状态参数是宏观量,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平均效 应,只有平 衡态才有状参,系统有多个状态参数,如
p,V , T ,U , H , S
16
2.状态的单值函数。 物理上—与过程无关; 数学上—其微量是全微分。
dx 0

1b 2
dx dx
1a 2
3.状态参数分类 广延量(extensive property) 强度量(intensive property ) 又:广延量的比性质具有强度量特性,如比体积
37
4.功的符号约定: 系统对外作功为“+”
外界对系统作功为“-”
5.功和功率的单位:
J
或 kJ
J/s W kJ/s kW
附: 1kWh 3600kJ
38
6.讨论 有用功(useful work)概念
Wu W Wl Wp
其中:
pb
f
W—膨胀功(compression/expansion work); Wl—摩擦耗功; Wp_排斥大气功。
温度的定义: 测温的基础—热力学零定律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温标和国际摄氏温标 (thermodynamics scale; Kelvin scale;absolute temperature scale and internal Celsius temperature scale)
5.可逆过程可用状态参数图上实线表示
36
1-6 功和热量
一、功(work)的定义和可逆过程的功
1.功的力学定义 2.功的热力学定义: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其全部 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3.可逆过程功的计算
W δW
1
2
pAdx pdV
1 1
2
2
▲功是过程量 ▲功可以用p-v图上过程线 与v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1.定义:无外界影响系统保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热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 : 在无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系统与外界 处处温 度相等。 •力平衡(mechanical equilibrium): 在无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系统与外 界处处压力相等。
•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 —系统同时达到热平衡和力平衡。
例A4001441 例A4002771
1kPa 1103 Pa
22
六、比体积和密度
比体积(specific volume)
V v m
单位质量工质的体积
m3 /kg
kg/m3
密度(density)
m V
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
两者关系:
v
1

23
1-4 平衡状态
一、平衡状态(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33
二、可逆过程( reversible process)
定义:系统可经原途径返回原来状 态而在外界不留下任何变化 的过程。
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的关系
●单纯传热过程 非准静态 不可逆 准静态 可逆
34
●作功过程
p
pb

F
f
pA F cos f pb A pA F cos f pb A
孤立系(isolated system)—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4. 简单可压缩系(simple compressible system) —由可压缩物质组成,无化学反应、与外界有交 换容积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
注意: 1)闭口系与系统内质量不变的区别; 2)开口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3)孤立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p pb pe ( p pb )
p pb pv ( p pb )
21
常用压力单位:
N 1Pa 1 2 1MPa 1106 Pa m 1bar 1105 Pa 1atm 101325Pa 760mmHg 1mmHg 133.32Pa 1mmH 2O 9.80665Pa
非准静态过程 (nonequilibrium process) 准静态过程,不可逆
pA F cos pb A ( f 0)
准静态过程,可逆
35
讨论: 1.可逆=准静态+没有耗散效应
2.准静态着眼于系统内部平衡,可逆着眼于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作用的总效果
3.一切实际过程不可逆
4.内部可逆过程的概念
v

V m
工程热力学约定用小写字母表示单位质量参数。
17
三、系统状态相同的充分必要条件 系统两个状态相同的充要条件: 所有状态参数一一对应相等 简单可压缩系两状态相同的充要条件: 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
18
四、温度和温标(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scale)
定义: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热能并利用热能得到动力 的整套设备。 气体动力装置(combustion gas power plant) 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gas engine) 燃气轮机装置(gas turbine power plant) 喷气发动机(jet power plant) …… 蒸气动力装置 (steam power plant)
• 系统(thermodynamic system, system) 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 研究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 外界(surrounding ): 与体系发生质、能交换的物系。 • 边界(boundary):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5
二、系统及边界示例
• 汽车发动机
6
• 汽缸-活塞装置(闭口系例)
一般地讲:输入净功; 在状态参数图逆时针运行; 吸热小于放热。
32
1-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一、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 quasi-equilibrium process)
定义:偏离平衡态无穷小,随时 恢复平衡的状态变化过程。 进行条件: 破坏平衡的势—
p, T 无穷小
过程进行无限缓慢 工质有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静态过程可在状态参数图上用连续实线表示
7
• 移动和虚构边界
8
注意:
1)系统与外界的人为性 2)外界与环境介质 3)边界可以是: a)刚性的或可变形的或有弹性的 b)固定的或可移动的 c)实际的或虚拟的
9
三、热力系分类
1. 按组元和相 按组元数 单元系(one component system;pure substance system) 多元系(multicomponent system) 按相数 单相系(homogeneous system) 复相系(heterogeneous system)
45
三、动力循环(正向循环)(power cycle; direct cycle )
输出净功; 在p-v图及T-s图上顺时针进行; 膨胀线在压缩线上方;吸热线在放热线上方。
46
四、逆向循环(reverse cycle)
▲制冷循环(refrigeration cycle) ▲热泵循环(heat-pump cycle)
第一章 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过程
1-2 热力系统
1-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4 平衡状态 1-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1-6 功和热量 1-7 热力循环
1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一、热能动力装置(Thermal power plant)
3
三、热源(heat source; heat reservoir)
定义:工质从中吸取或向之排出热能的物质系统。 • 高温热源—热源 ( heat source ) 低温热源—冷源(heat sink) • 恒温热源(constant heat reservoir) 变温热源
4
一、定义
1-2 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体系) 外界和边界
R MRg
27
四、 状态参数坐标图(parametric coordinates)
一简单可压缩系只有两个独立参数,所以可用平
面坐标上一点确定其状态,反之任一状态可在平面坐
标上找到对应点,如:
p
T
p
p1

1
T2

s2
2
p3
3
T3 T
30
O
v1
v O
s O
附:纯物质的p-v-T图
31
水p-v-T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