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件 第1章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01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01第一章

第1章(第一章)基本知识本章将介绍推导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所需要的概念。

在这部分里,将概念按照工质、系统、状态、过程和循环五部分归类,突出“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整体性,明确指出“工程热力学”最关心的量是那些,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

1.1.工质热能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热能的载体。

热能是物质内部以分子运动、振动、旋转和位能形式具有的内部微观能量,它可以随物质的转移而转移,也可以通过温差传热传给其它物质。

在温差的作用下两个物体之间传递中的热能叫做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互换转化以及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一种工作物质,这种工作物质简称为工质(Working fluid)。

工质的种类很多,有气体、有液体。

例如水泵中的工质是水;制冷机中的工质是HCFC;汽油机中的工质是燃气。

Working fluid is the matter contained within boundaries of a system. Matter can be in solid, liquid, vapor or gaseous phase. The working fluid in applied thermodynamic problems is either approximated by a perfect gas or a substance that exists as liquid and vapor. The state of the working fluid is defined by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known as properties.1.1.1.实际气体实际气体(actual gas)是比较复杂的,其分子有质量、有体积而且分子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实际气体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详见后面】。

如果模型复杂,有的问题就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

在工程热力学中,为了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经常将问题理想化、简单化,然后解决问题,再修正。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1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1章  基本概念
2 r 3 r 2 r 3 r 5 r
(a22 a23 / Tr a24 / Tr2 a25 / Tr3 a26 / Tr4 ) r6 (a27 / Tr a28 / T a29 / T a30 / T )
4 r 7 r
(a31 a32 / Tr a33 / Tr2 ) r8 (a34 a35 / Tr2 a36 / Tr3 ) r9
热力循环的评价指标
逆循环:消耗外部功,将低温热源的热量传给高温 热源→制冷循环 T0
目的:要Q2
评价指标:制冷系数
Q1
W
Q 收益 吸热 2 e = W 代价 耗功
Q2
T2
[例] 某空调名牌上参数:制冷量:3200W;输入电功率: 1200W,求:该空调机的制冷系数。
混合过程
p1 p1>p2
p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入可逆过程的意义
准静态过程是实际过程的理想化过程,但并非最优
过程,可逆过程是最优过程,为评价实际过程的完善程 度提供了一个比较基准。
可逆过程的功与热完全可用系统内工质的状态参数
2 2
强度参数与广延参数
强度参数:与物质的量无关的参数,如压力 p、温度T
广延参数:与物质的量有关的参数可加性 如 质量m、容积 V、内能 U、焓 H、熵S
V 比参数: v m 比容
单位:/kg
U u m 比内能
/kmol
H h m 比焓
S s m 比熵
具有强度量的性质
1.2.3 平衡状态

工 程 热 力 学 第一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工 程 热 力 学  第一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本篇主要讲述: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热力 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和 热力过程;参与能量转换与传递的工作介质(水蒸气、混 合气体、湿空气等)的热力性质;蒸汽动力循环;气体和 蒸汽的流动等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
学习导引
本章介绍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对于后续内 容的学习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 相关的概念串接起来,既对单个概念的物理意 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又能从整体上将这些概念 有机的联系起来。
气缸
活塞
(2)开口热力系
1
进口
与外界有能量、
物质交换的系统。系
1
统的容积始终保持变。
(3)绝热热力系
与外界没有热 量交换的系统。
汽轮机
边界
2 出口
叶轮
2
(4)孤立热力系
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量)交 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特殊热力系
如:热源
本身热容量很大, 且在放出或吸收有限量 热量时自身温度及其它 热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变 化的物体。
提供热量的热源称 为高温热源;吸收热量 的热源称为低温热源。
高温热源
吸热Q1 作功W
热机 机械能
放热Q2
低温热源
第二节 工质的热力状态和基本状态参数
工质在进行热
量传递和能量转

换的过程中, 其

状态不断发生变
化.
汽机轮
凝 汽 器
一、 热力状态和状态参数
1.热力状态
——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 简称状态。
• 可为真实的物质、设备或假想的热力学模型 如:泵中的水、汽轮机 、卡诺热机
如: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循环过程——工质从某一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全过程为循环过程(简称为循环)。 如图:循环1-2-3-4-1
1-5 热力循环
P
V
0
1
2
4
3
循环概念
循环过程的特点——经一个循环后系统的内能不变。 净功 A = 循环过程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V
0
A
a
2
分度方法:认定测温物质的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是线性 的。0℃与100℃这两个基准点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1度。
基 准 点:纯水的汽、液、固三相平衡共存的状态点(三相 点)为基准点,并规定它的温度为273.16K。
t = T—273.15
二、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的实现
准静态过程 + 无耗散效应 = 可逆过程
无不平衡势差
通过摩擦使功 变热的效应(摩阻,电阻,非弹性变性,磁阻等)
不平衡势差 不可逆根源 耗散效应
耗散效应
典型的不可逆过程
不等温传热
节流过程 (阀门)
二、状态公里
闭口系:
不平衡势差 状态变化 能量传递
消除一种不平衡势差 达到某一方面平衡 消除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而不平衡势差彼此独立
独立参数数目N=不平衡势差数 =能量转换方式的数目 =各种功的方式+热量= n+1
2
1
1
2
逆循环的评价指标
逆循环:净效应(对内作功,放热)
Wnet
T0
Q1
Q2
T2
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制热循环:制热系数
实际过程不是可逆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先按理想情况(可逆过程)处理,用系统参数加以分析,然后考虑不可逆,因素加以修正。

工程热力学.ppt课件

工程热力学.ppt课件
.
1.1 工质及热力系
工 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热源(高温热源) :工质从中吸取热能的物系
冷源(低温热源) :接受工质放出热能的物系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热力学中常把分析对象从周围 物体中分割出来,研究它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能量和物 质的传递。
.
热力系统(热力系):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 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外 界:热力系统以外的部分。 边 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
四. 平衡状态
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 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 平衡状态。
.
实现平衡的充要条件: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一切不平衡
势差(力差、温差、化学势差)消失是系统实 现热力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
.
热力平衡状态满足:
热平衡: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的 传递。
由于压力计的测压元件处于某种环境压力 的作用下,因此压力计所测得的压力是工质的真 实压力 p (或称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 p b 之差,叫做表压力 p e斯卡(简称帕) 符
号: p a ,
1pa 1N/m2
工程单位:
标准大气压(atm , 也称物理大气压) 巴 (bar) 工程大气压(at) 毫米汞柱(mmHg) 毫米水柱(mmH2O)

气 燃机
燃 气 轮




.
压缩制冷装置系统简图
.
地源热泵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水蒸汽 湿空气 制冷循环
.
第一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 1.1 工质及热力系 1.2 热力系的宏观描述 1.3 基本状态参数 1.4 热力过程及热力循环

工程热力学 课件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 课件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热能在热机中转变成机械能的过程
➢ 热能动力装置
▪ 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得到动力的 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统称为热能动力装置
▪ 燃气动力装置—内燃机,由气缸和活塞组成 ▪ 蒸气动力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泵等组
成 ▪ 共性:用某种媒介物质(工质)从某个能源(高温
2.取全部气体为热力系,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m p1,minV1 p2 V1 VB
RgT1
RgT2
3.气球排斥大气作功,界面上反力为恒值,可用如下公式
计算
W p0V2 V1
➢ 过程热量
▪ 热力学中把热量定义为热力系和外界之间仅仅由 于温度不同而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 热量的单位是J(焦尔),工程上常用kJ(千焦)
➢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 当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如果有可能使工质沿相 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作用 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亦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 何改变,这一过程就叫做可逆过程
▪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 可逆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准平衡过程,满足热的 和力的平衡条件,同时过程中没有任何耗散效应
m
2
w12 1 pdv
▪ 工程热力学中约定:气体膨胀所作的功为正值, 外力压缩气体所消耗的功为负值
▪ 功不是状态参数而是过程量,功的数值不仅决定 于工质的初态和终态,还和过程的中间途径有关
▪ 闭口系工质在膨胀过程中所作的功一部分因摩擦 而耗散,一部分反抗大气压力作功,余下部分才 是可被利用的功
w=W/m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称为功率,单位为W(瓦)
1W=1J/s
1kW=1kJ/s
➢ 可逆过程的功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配套教学课件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配套教学课件
传热面积是影响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传热面积,可以 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
流体流动模式
流体流动模式会影响传热系数。合理设计流体流动路径,可以增强 传热效率。
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需要考虑流体腐蚀性,耐温性,成本等因素。合适的材料 可以确保换热器寿命和可靠性。
课程总结与反馈
1 1. 课程回顾
回顾课程内容,掌握核心概念。
3 3. 混合物热力学性质
混合物热力学性质包括焓、 熵、吉布斯自由能等,可用 于分析混合物的能量变化。
4 4. 应用
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在许多工 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 如制冷剂、燃料和化学反应 过程。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
1
2
3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

3
功是能量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力作用在物体上所做的功。
内能
4
内能是系统内部所有能量的总和,包括热能、动能和势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述了热量传递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以及熵增原理。
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需要外界做功。
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工程热力学》第四 版教学课件
本套课件旨在为学习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学生提供更直观、更易懂的学习体 验。
课件内容涵盖了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丰富的图文和动画进行讲 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hd by h d
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了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定律、流体性质、传热原理以及常见热力学系统等方面内容。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PPT课件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PPT课件
等压过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等压过程在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蒸汽机、汽轮机、燃气轮机等热力机械中的工作过程。此外, 在制冷技术、气体压缩、气体分离等领域也广泛应用等压过程。在生活中,等压过程也随处可见,如气瓶的压力 保持、气瓶压力的调节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热力学第三定律
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理论 上不可能通过任何有限过程达到。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揭示了热力 学过程不可逆性。
这是由于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熵在 绝对零度时为零,而熵是系统无序度 的量度,因此系统必须经历无限的过 程才能达到绝对零度。
04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1 2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能
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动能、分子位能 和内部势能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能量的变化,Q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热量与功的转换
是与系统相互作用的其它物质或 能量的总和。
状态与状态参数
状态
描述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物理状态,包括宏观和微观状态。
状态参数
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如压力、温度、体积、内能等。
热力学平衡
热力学平衡
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 之间达到相对静止的一种状态。
热力学平衡的条件
系统内部不存在宏观的净力、净热和 净功。
热力学的应用领域
能源转换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如内燃机、蒸汽机和 燃气轮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1)不计恒外力场影响;
2)复相系未必不均匀—湿蒸汽; 单元系未必均匀—气液平衡分离状态。
10
2.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closed system) (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open system) (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11
3.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adiabatic system)—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v

V m
工程热力学约定用小写字母表示单位质量参数。
17
三、系统状态相同的充分必要条件 系统两个状态相同的充要条件: 所有状态参数一一对应相等 简单可压缩系两状态相同的充要条件: 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
18
四、温度和温标(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scale)
32
1-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一、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 quasi-equilibrium process)
定义:偏离平衡态无穷小,随时 恢复平衡的状态变化过程。 进行条件: 破坏平衡的势—
p, T 无穷小
过程进行无限缓慢 工质有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静态过程可在状态参数图上用连续实线表示
37
4.功的符号约定: 系统对外作功为“+”
外界对系统作功为“-”
5.功和功率的单位:
J
或 kJ
J/s W kJ/s kW
附: 1kWh 3600kJ
38
6.讨论 有用功(useful work)概念
Wu W Wl Wp
其中:
pb
f
W—膨胀功(compression/expansion work); Wl—摩擦耗功; Wp_排斥大气功。
12
四、热力系示例
1.刚性绝热气缸-活塞系统,B侧设有电热丝 红线内 ——闭口绝热系 黄线内不包含电热丝 ——闭口系 黄线内包含电热丝 ——闭口绝热系 兰线内 ——孤立系
13
2.刚性绝热喷管
取红线为系统— 取喷管为系统—
闭口系 开口系绝热系?
14
3.A、B两部落“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热是无条件的;
功是有条件、限度的。
43
思考题:
容器为刚性绝热,抽去隔板, 重又平衡,过程性质。
逐个抽去隔板,又如何?
44
1-7 热力循环
一、定义:
封闭的热力过程 特性:一切状态参数恢复原值,即
dx 0
二、可逆循环与不可逆循环(reversible cycle and irreversible cycle )
p pb pe ( p pb )
p pb pv ( p pb )
21
常用压力单位:
N 1Pa 1 2 1MPa 1106 Pa m 1bar 1105 Pa 1atm 101325Pa 760mmHg 1mmHg 133.32Pa 1mmH 2O 9.80665Pa
孤立系(isolated system)—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4. 简单可压缩系(simple compressible system) —由可压缩物质组成,无化学反应、与外界有交 换容积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
注意: 1)闭口系与系统内质量不变的区别; 2)开口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3)孤立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1.状态参数是宏观量,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平均效 应,只有平 衡态才有状参,系统有多个状态参数,如
p,V , T ,U , H , S
16
2.状态的单值函数。 物理上—与过程无关; 数学上—其微量是全微分。
dx 0

1b 2
dx dx
1a 2
3.状态参数分类 广延量(extensive property) 强度量(intensive property ) 又:广延量的比性质具有强度量特性,如比体积
pv RgT
pV mRgT
pV nRT
T K
摩尔质量
p Pa N/m 2 v m3 /kg
Rg —气体常数 (gas constant) J/(kg K)
R 8.3145J/(mol K) R—通用气体常数 (universal(molargas constant )
一般地讲:输入净功; 在状态参数图逆时针运行; 吸热小于放热。
24
讨论: 1)系统平衡与均匀 2)平衡与稳定
— 平衡可不均匀
— 稳定未必平衡
25
三、纯物质的状态方程 (pure substance state equation)
状态方程
f p, v, T 0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ideal-gas equation; Clapeyron’s equation)
3
三、热源(heat source; heat reservoir)
定义:工质从中吸取或向之排出热能的物质系统。 • 高温热源—热源 ( heat source ) 低温热源—冷源(heat sink) • 恒温热源(constant heat reservoir) 变温热源
4
一、定义
1-2 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体系) 外界和边界
第一章 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过程
1-2 热力系统
1-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4 平衡状态 1-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1-6 功和热量 1-7 热力循环
1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一、热能动力装置(Thermal power plant)
Q TdS
1
2
(可逆过程)
δQ TdS
热量是过程量
42
四、热量与功的异同:
1.均为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2.均为过程量; 3.功传递由压力差推动,比体积变化是作功标志; 热量传递由温差推动,比熵变化是传热的标志; 4.功是物系间通过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传递的能量; 热是物系间通过紊乱的微粒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 能量。 功 热
5.可逆过程可用状态参数图上实线表示
36
1-6 功和热量
一、功(work)的定义和可逆过程的功
1.功的力学定义 2.功的热力学定义: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其全部 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3.可逆过程功的计算
W δW
1
2
pAdx pdV
1 1
2
2
▲功是过程量 ▲功可以用p-v图上过程线 与v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t C TK 273.15

19
附:
华氏温标和朗肯温标
{T} °R={t} ℉ +459.67
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
{t} ℃=5/9[{t} ℉-32]
{t} ℉ =9/5{t} ℃ +32
20
五、压力(pressure)
绝对压力 p(absolute pressure) 表压力 pe(pg)(gauge pressure; manometer pressure) 真空度 pv(vacuum; vacuum pressure) 当地大气压pb(local atmospheric pressure)
分 类
共同本质:由媒介物通过吸热—膨胀作功—排热
2
二、工质(working substance; working medium)
定义: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质。
对工质的要求:
1)膨胀性 2)流动性 物质三态中 气态最适宜。
3)热容量
4)稳定性,安全性 5)对环境友善 6)价廉,易大量获取
例A4001441 例A4002771
1kPa 1103 Pa
22
六、比体积和密度
比体积(specific volume)
V v m
单位质量工质的体积
m3 /kg
kg/m3
密度(density)
m V
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
两者关系:
v
1

23
1-4 平衡状态
一、平衡状态(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非准静态过程 (nonequilibrium process) 准静态过程,不可逆
pA F cos pb A ( f 0)
准静态过程,可逆
35
讨论: 1.可逆=准静态+没有耗散效应
2.准静态着眼于系统内部平衡,可逆着眼于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作用的总效果
3.一切实际过程不可逆
4.内部可逆过程的概念
R MRg
27
四、 状态参数坐标图(parametric coordinates)
一简单可压缩系只有两个独立参数,所以可用平
面坐标上一点确定其状态,反之任一状态可在平面坐
标上找到对应点,如:
p
T
p
p1

1
T2

s2
2
p3
3
T3 T
30
O
v1
v O
s O
附:纯物质的p-v-T图
31
水p-v-T图
温度的定义: 测温的基础—热力学零定律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温标和国际摄氏温标 (thermodynamics scale; Kelvin scale;absolute temperature scale and internal Celsius temperature scale)
33
二、可逆过程( reversible proc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