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的呼吸道护理
3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可防 治 抽 搐 发作 和 缓解 肌 肉痉 挛 , 常用 地 西 泮 0 ~ .mg g . 05 / ・ 3 k
次, 开始每4h 次 , 1 缓慢静注( 鼻饲者可 由胃管内注入 )待痉挛减 , 轻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 苯巴比妥 :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
小剂 量镇 静 、 中剂 量 催 眠 、 大剂 量 止痉 。 惊 厥 6 1 g g 次[ 6 抗 0m / ・ 3 k 1 。 8 1 , 种 药 物交 替使 用 。 痉挛 发作 后 停 止用 药 。 次 两 h 无 2 抗 毒 素及 抗 生素 的应 用 . 5 抗 毒 素 以 中和 游离 的外毒 素 , 已与 神 经 结 合 的 毒素 不 起 作 对 用 , 早 使 用 ,A 12 静滴 , 应尽 T T — 万U 连用 3 , 前 应 做皮 试 。 用 d 甲硝 唑 0 5 g次 , 滴 , 日2 , 隔 1 , 用 7 0d 青 霉 素 1万 u ./ ・ 静 0k 每 次 间 2h连 1 。 O /
现 的症 状 是 张 口 困难 , 乳 时不 易 塞入 乳 头 , 牙 关 紧 闭 , 哺 继之 面肌 痉挛, 出现 “ 笑 ” 容 。 “ 弓反 张 ”甚 至 窒息 。 苦 面 角 。 任何 轻 微 的刺 激 均 可引 起 全 身肌 肉抽搐 。 病人 神 志 清楚 , 般无 高热 , 出现 高 热 一 如
新 生儿 破 伤 风是 因为 断 脐时 消 毒处 理 不 当 , 伤 风杆 菌 自脐 破
24 镇 静 止 痉 .
部侵入 后 , 在缺氧环境 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 , 外毒素与神经细胞 结合引起 的全身肌 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 破伤 风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 氧菌 , 其芽胞抵抗力 较强 , 普通 消毒剂无 效。 其产 生的瘦挛毒素沿神经干 、 巴液等传至脊髓前 角细胞和 淋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论文

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18-01【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护理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梭状杆菌由脐部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死亡率极高。
随着无菌接生的推广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随着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私自接生者仍屡见不鲜。
我院对收治新生儿破伤风(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标准[1])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护理1.1 一般护理:患儿入住病室要求单间,室内及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的刺激,保持室内温度22℃~26℃,湿度50%~65%。
一切治疗护理操作要集中安排在镇静剂使用5~15 min后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细,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
吸氧,保持全身供氧需要。
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干燥,要求每次大便后以柔软吸水的尿布蘸温水擦洗肛门,避免皮肤皱褶及臀部炎症,当皮肤出现炎症糜烂时,紫草油涂抹患处。
注意监测体温、心率、呼吸及抽搐情况的变化。
1.2 脐部处理 52例有脐部化脓感染者,应用3%过氧化氢反复清洁脐部伤口,并去除坏死组织,将脐轮翻开,用2.5%碘酒棉签对脐凹处稍加按压片刻,若渗血过多者可加用云南白药,再用75%酒精擦洗脐周皮肤,最后盖上无菌纱布,每天护理次数:一般根据伤口情况而定,3~4次。
脐部首次清洁后,脐周注射1 500 u破伤风抗毒素[2],经以上处理脐部伤口一般5~7 d可痊愈。
1.3 口腔护理: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拭2~6次/d,以防止发生口腔感染及黏膜溃疡。
口唇干裂者,涂液状石蜡油。
若有口疮,每天用棉签蘸2%的碳酸氢钠加制霉菌素5~10万u/kg溶液清洗3次,注意蘸水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呛咳窒息。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杆菌的特性
破伤 风
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 性芽孢菌
广泛存在于泥土 和人畜粪便中
不能侵入正常的皮 肤和粘膜
整理课件
二、致病因素(发病的三个条件)
破伤风杆菌 直接侵入人 体伤口内
机体抵抗 力降低
伤口有 厌氧环境
整理课件
三、生理病理
整理课件
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治疗的中心环节是( E )
A.及时处理伤口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使用大量抗生素
E.控制和解除痉挛
3.冲洗此病人伤口所用的溶液为( B )
A.3%碘酊 B.3%过氧化氢 C.5%盐水
D.10%硝酸银溶液 E.生理盐水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青霉素阳性:隆起出现红晕
硬块,直径>1cm或周围出现 伪足有痒感。
整理课件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 目前解决的方案有两个:
(1)脱敏注射; (2)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两者各有利弊,结果按照病人 及家属的选择进行注射, 医患关系明显改善选择。【2】
【2】高来娣.破伤风抗毒素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选择.中国保 健营养(下旬刊), 2013,23(4):1175-1176
整理课件
角 张弓
反
整理课件
(二)并发症
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 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1、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 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
2、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 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 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
整理课件
3、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 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 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 代谢性酸中毒;
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2 临 床 表 现
潜伏期 : 3— 1 4 d , 一般 为 4— 8 d ; 潜伏 期越 短病情 越重 , 病死率 越高 。
2 . 1 前驱期
病儿烦 躁不 安 、牙关 紧 闭 、哺乳 困难 。
2 . 2 痉挛期
由前驱 期到 此期 时间越短 ,预后 越差 。痉挛期 时 口角 向 上 牵 动 呈 苦笑 面容 ,皱 额 举 眉 、牙关 紧闭 、面肌 紧 张 ;四 肢强 直 性 痉挛 ,重 者角 弓反 张 ,间歇 时 肌 肉仍 紧 张 ,上 肢 屈 曲 、下肢 强 直 ,一旦 有 轻 微 刺激 即可 导致 痉 挛 发作 ;痉 挛 影 响 到 呼吸 肌 与 喉肌 则 引起 呼 吸 困 难 、发绀 或 窒 息 ;病 儿 神志清 醒 、体 温正 常或发 热 。此 期 1~4周 。
l 病 因
胎儿 娩 出后 ,由于接生 者 的手未 消毒或结 扎脐带 用 的工 具 未彻 底 灭 菌 等原 因 ,造 成 了破 伤 风 杆菌 自脐 部入 侵 ,在 缺 氧 的环 境 中繁 殖 ,产 生 毒 素 ,外 毒 素 沿 神 经 干 、淋 巴 、 血液传 人 中枢神 经系统 ,与神经 组织 结合后 产生 临床症状 。 破 伤 风 杆菌 为革 兰 阳性 厌 氧 菌 ,广 泛 存 在 于泥 土 ,尘 埃及 人 畜 粪 便 中 。芽胞 抗 热 力极 强 。普 通 消 毒剂 无 效 ,在 1 0 0 ℃高温 时生存 2 0—6 0 mi n ,需用 压力 蒸气或 环氧 乙烷才 能达 到灭菌 状态 。
5 护 理 目标
及 时 消 除 痰 液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患儿 住院期 间无 窒息受伤 情况 出现。 家长 了解疾 病相关 知识 ,能够 正确认识该 疾病 ,积极配 合 医护人员 。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感染。
是以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一、病因破伤风杆菌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但一切开放性损伤,如火器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木刺或锈钉刺伤等,一旦形成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均可能引起破伤风。
二、临床表现1.潜伏期:平均为7~8日,最短24小时,最长可达数月。
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症状:全身乏力、头晕、多汗、咀嚼无力、烦躁不安等。
以张口不便为特点。
常持续12~24小时。
3.典型症状:在肌肉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烈痉挛。
起始表现为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痉挛时可出现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项肌和四肢痉挛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呼吸肌群痉挛可导致面唇发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
在肌肉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接触、震动或触碰病人身体,均可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
4.其他症状少数病人仅有局部肌肉持续性强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后逐渐消退。
新生儿破伤风,因其肌肉纤弱而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不能啼哭和吸吮乳汁、活动少、呼吸弱甚至呼吸困难。
三、辅助检查伤口渗出物作涂片检查可发现破伤风杆菌。
四、治疗原则1.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敞开伤口,充分引流。
2.中和游离毒素: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故应尽早使用。
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②深部肌内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一次,早期应用有效。
3.控制并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目的:是使病人镇静,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而控制并解除痉挛。
包括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根据病情交替使用镇静及解痉药物。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PPT课件

肤受到伤口或破损,保持伤口干燥,避 免细菌滋生。
病症识别
病症识别
早期症状: - 疲倦和不安:新生儿破伤
风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异常的 疲倦以及长时间的持续性哭泣 。
- 吮吸困难:新生儿可能出 现吮吸困难和喂养问题。
- 关节僵硬:新生儿的肌肉 和关节可能护理PPT课 件
目录 注意事项 病症识别 紧急处理措施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儿童破伤风概述: - 破伤风是由产生破伤风梭
菌毒素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 感染病。
-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儿童出 生后28天内感染破伤风的一种 情况。
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 接种破伤风疫苗:婴儿应按计划接
种破伤风疫苗,以提供免疫保护。 - 维持清洁环境:保持婴儿周围的环
紧急处理措施
治疗措施:医生将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毒素和抗生素来 控制感染。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病症识别
基本护理技巧: -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
,并及时就医。 - 保持温暖:确保新生儿保持温暖,
避免低温引发并发症。 - 提供舒适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
适的环境,帮助新生儿放松身心。
紧急处理措施
紧急处理措施
送医就诊:一旦怀疑婴儿患上 破伤风,立即送医就诊。 确保呼吸道通畅:尽快确保新 生儿呼吸通畅,采取相应的呼 吸支持措施。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住单间隔离,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的声音的刺激。
治疗、护理等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3、绝对卧床休息,给侧卧位。
4、加强营养。
早期痉挛频繁发作时暂禁食,作静脉滴注液体、血浆等维持。
痉挛减轻后用鼻饲喂养,但插胃管前应给足量的镇剂,以防诱发抽搐。
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以免呕吐引起窒息。
5、应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痉挛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配合医生观察,确定镇静剂的合适用量及间隔时间。
6、加强脐部护理,用破伤风抗毒素封闭脐周。
有脓性分泌物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脐部,洗后涂以2.5碘酊,每天一次,按时更换敷料直至伤口愈合,污敷料应焚烧处理。
一切用物须高压灭菌。
7、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定时更换卧位。
以防坠积性肺炎以及褥疮。
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擦干净口腔分泌物。
8、室内备齐各种抢救物品。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逐渐缓慢复温,切忌过速。
根据体温及硬肿范围估计轻重度,轻者可用恒温床复温,重者用保温箱复温,床上及箱内温度从26度开始,以每小时升高1度逐渐升至30-32度,相对湿度在65%左右,力求在12-24小时内使病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
在此期间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平稳后改4小时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3、喂给足够的热量和水份,能吸吮者喂母乳,吸吮差者用滴管,必要时鼻饲,每2小时喂一次,忌过量过速。
发现面色改变立即停止,以防窒息。
4、热量不足者,按医嘱给静脉补液或输血浆,以促进代谢,改善循环,补液量宜偏小,注意观察输液情况,滴速宜慢,以免引起水肿。
5、注意观察硬肿范围、体温、心率、入量、呕吐及有无出血倾向。
6、护于是、治疗应集中,动作轻快,以免影响复温。
注射时应避开硬肿部位。
7、定时更换卧位,包被、衣服、尿布应柔软,防止皮肤损伤及坠积性肺炎。
8、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重症破伤风的护理

重症破伤风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03-10T07:59:13.8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邓诗凤[导读]邓诗凤(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科;广西桂林541001)摘要:破伤风是临床上比较高发的一种普外科疾病,破伤风梭菌主要以黏膜伤口或者是皮肤为途径侵入人体内部,在缺氧环境为基础进行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会引起局部和全身的肌肉强直、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全身肌肉陈发性痉挛,常因喉肌痉挛发生窒息而死亡。
关键词:重症破伤风;护理进展;护理策略破伤风在临床上通常和创伤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感染,其中尤其以开放性骨折、伤口小但是比较深的刺伤、火气伤、含铁锈的伤口以及盲管外伤等受破伤风感染的概率更高。
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重症破伤风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本文主要以重症破伤风患者为中心,就其临床护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一般护理(一)基础护理1.1:皮肤护理:破伤风患者由于抽搐和应用镇静剂使皮肤处于高危压力性损伤状态,因此应做好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每隔2h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1次,背部垫翻身枕,防止皮肤受压、受损、保持皮肤完整。
维持患者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及时对患者的尿液、汗液等进行擦拭,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在患者因膀胱括约肌而发生尿潴留时需为患者留置导管等[1]。
1.2:口腔护理:由于患者张口困难、气管切开、禁食等易引起口腔感染,口腔溃疡的发生,故每日进行2-3次口腔护理,以患者口腔粘膜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清洗液进行选择。
1.3:会阴护理:留置尿管的患者应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每日清洁消毒2次,女性要消毒整个外阴,男性要翻转包皮,彻底清除包皮内板于阴茎头之间的包皮垢,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尿袋不得高于膀胱水平,以免尿液反流并发感染,每日更换尿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护 理要 点
3 . 雾化 吸入 , 善痰 的粘 稠度 使 痰 易 于 吸 出 。 用生 理 盐水 .4 2 改 常 2 m 、 大 霉 素 8 U a 糜 蛋 白 酶 1 , 嗽 平 8 g每 日2 , 次 O】 庆 万 、一 支 必 m, 次 每 2 rn 在头 罩 吸氧 下给 予雾 化 吸 入 。 化 吸 入后 再 吸痰 。 OT , l i 雾
温度2 4 相对湿度5%~ o 每 日用紫外线进行病 房空气消 2 2 ℃、 0 6 %。
毒 2 , 6 mn有 利 于减 轻 呼 吸道 感染 。 次 每次 0 i,
4 护理 体 会
41 新 生 儿 破 伤风 是 因破 伤 风梭 状 杆 菌 以脐 部侵 入引 起 的一 种 .
急性严重感染。 常在生后7左 右发病 , d 发病越早 , 发作期越 短, 预
本 科 从2 0年 ~ 00 共 收治 新 生儿 破 伤 风 患J l例 。均 来 0 5 2 1年 LO 自农村 , 乡村 医生 用 传 统 方 法 接 生 。 中男3 , 7 , 龄 最 为 其 例 女 例 年
大 的l d 最 小 的4 , 均7 。 O, d平 d 发病 天 数 最早 的3 , 晚9 , 均 6 。 d最 d平 ( 1
在 温盐 水 中 浸泡 半 分钟 使 管 口软 化 , 少 刺 激 。4 带 氧吸 痰 具 减 () 。 体 吸 痰 方 法 由2 共 同 完成 , 绍 如 下 : 用 止 痉 剂后 1— 0 i, 人 介 使 0 2r n a 患 儿取 仰 卧位 , 头颈 部 抬高 l。 3。使气 道 伸 直 , 5~ O , 由一 人用 无 菌玻 璃 导 管从 一 侧 鼻 腔 将 氧 气 吹人 , 一 人 动 作 轻 快 , 吸 痰 管 插入 另 将
2 护 理
随着 社 会 经济 的 发展 和 人们 文 化 水平 的不 断 提 高 , 幼 儿 的 婴 健 康保 健越 来 越受 到 人 们 的重 视 , 由于早 产 儿是 新 生 儿 中的特 殊
群体 , 有 生理 和病 理 的特殊 性 , 组 织 器官 发 育 不 成熟 , 能不 具 其 功 全 , 活能 力 差 , 抗 力 低 , 此要 加 强对 早 产 儿 的护 理 。 生 抵 因 在他 们
后 回访 了解 患 儿情 况。 为 水 疗 结 合抚 触 能促 进 早 产 儿 生 长发 育 、 进神 经 系统 的发 育 , 早 产 儿 的健 康 成 长 意 义 重 大 。 认 促 对 关 键 词 : 产 儿 ; 疗 ; 触 ; 理 早 水 抚 护 中图 分类 号 : 437 R 7.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号 :0 6 61 (0 10— 07 0 10 — 4 12 1 )8 0 7— 2
新 生 儿破 伤 风 又称 “ 四六 风 ”“ 、脐风 ” “ 日风” , 指 破 伤 、七 等 是 风 梭 状杆 菌 侵入 脐 部 、 产生 痉 挛毒 素而 引 起 以牙 关 紧 闭和 全 身 并
肌 肉强 直 性 痉挛 为 特征 的急性 感 染性 疾 病 。 随着 我 国 城 乡新 法 接
3 . 氧气 吸入 。 .2 2 避免用鼻导管给氧 , 因为鼻导管的插入和氧气
间 隔 时 间以 3 5 i为宜 , - rn a 以同 样 方法 吸引 另一 侧 , 每侧 吸 引3 左 次 右 。5 插 管动 作 轻 、 、 恰 当 , 力 过 高会 损 伤 呼 吸道 粘 膜 并 () 快 负压 压 减 弱 呼 吸道 抵抗 力 , 过低 吸痰 无 效 。 作 时严 密 观 察患 儿 的 面色 , 操 若 出 现青 紫加 重 , 停止 吸痰 。 液 多 且 粘 稠 时应 在 雾 化 吸入 后 应 痰
患儿 , ,d 足月 生产 , 女 7, 乡村 医生 传 统方 法 接生 , 出生 时哭声 响亮 , 面色 口唇 红 润 , 吸平 稳 , 吮 良好 , 日患 儿 哭 声 弱 , 呼 吸 近 烦 躁 , 吃 , 口张 不大 , 吮 困难 , 2 1年 5 2 日入 院 。 院 查 想 但 吸 于 00 月 0 入 体 : 温3 . 脉搏 10 rn 呼 吸4 次/ i、 巴细胞 比例06 、 体 62 ℃、 2 次/ i、 a 5 rn淋 a . 0 中性 细 胞 比例 0 0 大 小 便 正常 , 色黄 染 , .、 4 而 口唇 稍绀 , 吸平 稳 , 呼 烦 躁 , 声 弱 , 口 困难 , 拳 紧 握 , 刺 激 后 症 状 加 重 , 现抽 哭 张 双 受 出
通畅 , 取得 较好 效 果 , 报 告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 料
3 . 及时 吸痰 , 持 呼 吸道 通 畅 。 用 橡 胶 吸 球 吸 出 口鼻腔 分 .3 2 保 使 泌物 , 当吸 球 无 法 清 除分 泌物 的时 候 使 用 吸 痰 机 。 用 吸 痰 机应 使 注 意 五点 :1通 过 听诊 确定 肺 部 、 头 有 痰 液潴 留 。2 在 使 用 止 () 喉 () 痉 剂 ( 定 ) 1~ 0 n 痰 。3 选 择 细 、 的吸 痰 管 , 痰 管先 安 后 0 2mi 吸 () 软 吸
吸 入 、 痰 、 变病 室条 件 等 护理 措 施 出发 , 持 患儿 呼 吸道 通 畅 。 吸 改 保
关 键词 : 生 儿 ; 伤风 ; 新 破 呼吸 道 ; 理 护
中图分 类号 :_ 37 R 7. 4 2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 10
1(0 10 — 06 0 12 1 ) 0 7 — 2 8
平均 住 院天 数9 , d 治愈 8 , 亡 2 。 例 死 例
2 典型 病例
另一侧鼻腔 , 再启动开关 , 吸痰时动作轻巧 , 吸痰管左右旋转缓 将
缓拔出, 听到 痰 音 时放 慢速 度 , 当痰 音 变轻 至 消失 时 , 速 拔 出吸 快
痰 管 , 观察 痰 液 的性 状 、 稠 度 、 等 。 次吸 引 时 间为 1~5 , 并 粘 量 一 0 1s
到 说话 轻 、 路 轻 、 作 轻 。 外病 室应 保持 空气 清 洁 , 日开 窗 走 操 另 每
挛、 牙关紧闭 、 轻刺激即可引起抽搐 , 产生大量的分泌物不能 自行
咽下 , 易 引起 窒 息 , 极 因此 采取 侧 卧位有 利 于分 泌 物的流 出。 3 保 持呼 吸道 通 畅 . 2
生 技 术 的应 用 和推 广 , 临床 上 已 不多 见【 在 城市 及 卫 生条 件 较 好 l _ 。 的地 区 , 病 已 甚 罕 见 , 在 基层 医 院 , 病 仍 时 有 发 生 , 重 威 本 但 本 严 胁 新 生儿 的 健康 , 因此 , 练地 掌 握 本病 的 防治 知识 , 熟 对于 广 大 医
当 代 护 士 2 1年 8 下 旬 刊 ( 科 版 ) 01 月 专
・ 7・ 7
早产儿水疗结合抚触 的护理体 会
于淑 贤
摘要 总结 了8例 早 产 儿进 行 水 疗结 合 抚 触 的 护 理要 点 , 0 包括 水 疗 抚 触 前充 分 的准 备 , 疗 抚 触 过 程 中专人 看 护加 强 交 流 , 疗抚 触 水 水
・
7 ・ 6
TOD AY NURS Au s , 0 , . E,  ̄ t 2 1 No8 1
新生儿破伤风 的呼吸道护理
李 森 红
摘要 窒息是 新 生 儿破 伤 风 死 亡 的主 要 原 因之 一 , 了提 高 新 生儿 破 伤 风 的 治愈 率 , 者 对 1g 新 生 儿破 伤 风 患 儿侧 重从 体 位 、 气 为 笔 0g 氧
换气 , 冬季开 窗时间每 F3m n 1 0 i为宜 , 其它季节可 延长通风 时间 。
开 窗 时注 意 不使 对 流 风直 吹 患者 。病 室保 持 适 宜 的温 度 和 湿度 ,
3 . 病 室应备有足够 的抢救物品如氧气 、 .1 2 吸引器 、 气管插管或
气 管 切 开用 物 及抢 救 药 品等 。 工 作 单位 :35 0 永 丰 江 西 省永 丰县 人 民 医院 护理 部 3 10 收 稿 日期 :0 10 — 8 2 1 - 6 1
33 改变病室条件 , . 预防感染 , 减轻呼吸道梗阻。 任何轻微刺激均
可 引起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患儿 全 身 骨 骼 肌 痉 挛 。所 以 患者 应 单 独 放
31 体 位 : 予 头 低侧 卧位 , 生 儿破 伤 风 主 要 表现 为 呼 吸 肌 痉 . 给 新
置, 专人看护 , 病室要求避光 、 隔音 , 治疗护理操作应集 中进行。 做
直接 刺 激 鼻粘 膜 可使 患 儿 不 断受 到 不 良刺 激 , 而加 剧 骨 骼 肌痉 从 挛 。 面介 绍 2 氧气 吸 入 的方 法 : 一 种 , 病情 初 期 或恢 复期 , 下 种 第 在 抽 搐不 频 繁 且能 自行 缓 解 时 , 给予 间歇 给 氧 。 法 是 用 无 菌玻 璃 方 接 管直 接 对 准一 侧 鼻腔 ( 触 及 患儿 )将 氧气 吹入 。 时 , 流量 未 , 此 氧
务 人 员 来说 , 属 十 分必 要 。 息 是新 生 儿 破 伤 风死 亡 的 丰 要 原 仍 窒 因之 一 , 呼吸 道 管理 至关 重 要 。 者 在 20 年~ 00 故 笔 05 2 1年期 问对 1 0
为2 3 i, ~ Umn 待抽搐缓解 , 脸色转红即可停氧。 第二种是在高峰期 ,
一
21 水 疗 抚 触前 的 准备 : 室 中可 以播 放 轻 柔 音乐 , 室 温 控 制 . 病 将 在 2 ℃左 右 , 温3 ~ O , 深 以新 生 儿 足底 不 能触 及 为 准 。 8 水 94℃ 水 并加 人 模 拟母 体 羊 水 性 质 的 溶质 , 到 平 衡 渗透 压 , 养 新 生儿 皮 肤 , 起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