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罗汉竹”的艺术风采及竹的特色

合集下载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摘要】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竹作为常见的造型元素,在紫砂壶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竹在紫砂壶中的塑造方式、不同风格壶中竹的表现、配以其他元素的竹形象等方面,探讨了竹在紫砂壶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结合竹文化对紫砂壶的影响以及竹形象与壶型的匹配关系,阐释了竹在紫砂壶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总结了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展示了竹在紫砂壶艺术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紫砂壶艺术中竹形象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艺术、竹、象征意义、造型技巧、风格、元素、文化影响、壶型匹配、意义、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紫砂壶艺术的价值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其独特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使其成为艺术家们展现创意和技艺的重要载体。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可以用来冲泡茶水,更是一种陶瓷艺术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挑选泥料、制作坯胎、雕刻纹样等,这些工艺都显示出制作者的匠心和技艺。

而紫砂壶的形态多样,风格各异,从简约的造型到复杂的雕刻,无不展现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功力。

除了作为工艺品和艺术品外,紫砂壶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由于紫砂壶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市场价值较高,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爱好者。

一件精美的紫砂壶不仅可以提升茶具品质,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竹在紫砂壶中的象征意义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赋予高洁、不屈、节操的品质,因此在紫砂壶中常常用竹作为造型元素,以传达这些正面的寓意。

竹在紫砂壶中的象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竹象征着君子之风。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紫砂壶和竹器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其造型多样且独特。

本文将对紫砂壶和竹器的造型进行探析,探讨其创作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紫砂壶的造型创作紫砂壶是中国独特的陶瓷器,以泥胎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制作而成。

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方形、圆形,也有现代的流线型、动物形态等。

紫砂壶的最大特点是“形似器、器似形”,即形态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紫砂壶的造型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态:古代文人喜爱以诗文题字作为壶身,形似秀丽的女子或贤者。

这种形态既有装饰性,又能体现主人的品位和文化素养。

2.动物形态:紫砂壶常见的动物形态有龙、虎、马等,这些动物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贵和勇壮。

壶身上的雕刻细节将动物的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寓意着好运和祝福。

3.自然形态:紫砂壶也可以仿生自然中的花草、山水等形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这种造型常见于文人雅士之家,用以表现审美情趣和文化的精髓。

二、竹器的造型创作竹器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非常独特,常用的造型创作方法主要有削、拆、切、弯、缝、编等。

竹器的造型多种多样,包括筐、篮、箱、椅、凳、笔筒、香囊等。

竹器的造型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性:竹器的造型首先要符合实用性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竹篮的造型需要承载物品并方便携带,椅子的造型需要舒适稳固。

竹器的造型也注重人体工程学,以保证使用时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2.工艺性:竹器的造型也具有一定的工艺性,通过切割、编织等方法,将竹材变为各种形状,展现出艺术家的匠心独具。

竹器的造型常常参考自然界的形态,如竹叶、藤蔓等,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3.装饰性:竹器的造型也注重装饰性,通过削、切、彩绘等方法,将竹器表面装饰得绚丽多彩,增加观赏价值。

装饰的方式包括纹样、彩绘、雕刻等,充分展现了竹材的美感和艺术性。

紫砂壶和竹器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其造型多样且独特。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

紫砂壶竹器造型的创作探析紫砂壶与竹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两个重要代表,它们既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将两者结合,创造出紫砂壶竹器造型,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艺术的提升和创新。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为人所熟知。

而竹器则是一种简单、自然、环保的制品,受到众多人的喜爱。

在将这两种手工艺品结合起来时,需要将它们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品。

例如,可以将紫砂壶与竹器的外形进行结合,在紫砂壶的外壳上刻画竹叶、竹枝等竹子的形象,使其呈现出清新自然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在紫砂壶的盖子上进行一些设计和装饰,例如雕刻竹子的造型,既美观又富有艺术感。

在紫砂壶竹器的造型中,还可以利用双方的共性进行创作。

例如,在设计紫砂壶的鼻、嘴、耳等部位时,可以参考竹子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设计,强调其线条流畅,造型简洁的特点,既符合紫砂壶的特点,又具有竹子的气息。

同时,在选择紫砂壶的形状和大小时,也可以参考竹子的高矮、细粗等特点,既具有实用价值,也具有艺术品位。

除了在形态上将紫砂壶和竹器结合起来,还可以在色彩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在传统的紫砂壶中,颜色多以紫色为主,而竹器则常常呈现出大自然的色彩,例如青绿色、浅黄色等。

将紫砂壶的紫色与竹器的自然色进行混合,既能凸显紫砂壶的重要性,同时又能调和它的颜色,使其更加自然柔和,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总之,紫砂壶竹器是两种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品,将它们的特点融合起来,可以产生出更具创意和创新的艺术作品。

在设计制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将其充分发挥出来,使艺术品更加美观、实用,具有更高的价值。

这种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贡献。

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

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

及“ 未 出土 时先 有节 , 于凌 云处 仍 虚心 ” 的 君 子 气 质 和 风
范, 萌发 了以竹 为题 材创作 的心愿和设想 。作品处处 紧扣
主题 , 壶 嘴竹 段 造 型 , 数片竹 叶点缀 壶身 , 枝 盘 叶翠 , 生 机
勃勃 。 竹之君 子 , 壶之 君子 , 《 团团 圆圆壶》 注 定 了 不 凡 与 脱
2 紫砂 壶 之 竹 韵魅 力
茶器 的颜色包 括材料 本身 的颜 色与 装饰其 上 的釉 色 或颜料 。白瓷土显得亮 洁精致 , 用 以搭配绿茶 、 白毫乌龙与
红 茶 颇 为适 合 , 为保 持 其 洁 白 , 常 上 层 透 明釉 。 黄 泥 制 成 的 茶器 显得甘饴 . 可 配 以黄 茶 或 白茶 。 朱 泥 或 灰 褐 系 列 的 火
石器 土制成的茶器显得 高香 、 厚实, 可配以铁观音 、 冻顶等 轻、 中焙 火的茶类 。紫砂或较深沉 陶土制成 的茶器显得 朴
实、 自然 , 配 以 稍 重 焙 火 的铁 观 音 、 水 仙 相 当 搭 调 。若 在 茶
俗, 他 是文人 心境 的一 种宣 泄 , 是 世人 品质 的 一 次认 同 。 《 团团 圆圆壶 》 将竹 与壶 的君 子之风完 美融合 , 提 炼升 华 , 形成 一道精 神 内涵 。同时 ,更是将竹 文化 与紫 砂艺术 结 合, 结合 前人精华 , 塑造 出 自己的全新感悟 。
竹段壶可 以说是 紫砂壶 中传统 的不 能再传 统 的器形 了, 自明代 以来 , 宜 兴 的历代 紫砂工 手就喜 欢采 用竹子 作
为紫砂壶 的创作题 材 , 除 了 竹 子 本 身 质 朴 自然 、 不 尚奢 华
的特点 和紫砂 陶温润精 细 、含 蓄内敛 的本质特 别契合 之 外. 竹子还 寄托 了人们心 中的美好 愿望 和理想 。据《 酉阳 杂 俎续 集 ・ 支植 下》 记载 : “ 北 都 唯童 子寺 有竹 一窠 , 才 长 数尺 , 相传其 寺纲维 , 每 日报竹平安 。” 可见竹段 壶既有仿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珍品,其艺术魅力源自于对各种形象的塑造和表现。

竹作为紫砂壶中常见的造型元素,承载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艺术内涵。

竹在紫砂壶中的造型特点独特而明显,具有清新俊秀的外表和优雅的曲线。

不同作品中的竹形象表现手法各异,但都展现了对竹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竹形象的塑造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内涵,并且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来源。

通过对竹在紫砂壶中的塑造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重要的艺术意义和文化内涵。

竹在紫砂壶中的塑造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传承和展示。

【关键词】紫砂壶、竹、塑造、造型特点、象征意义、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创作灵感、艺术内涵、重要性、论文、文章、结论等。

1. 引言1.1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技艺一直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紫砂壶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茶具,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品。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雅致,被誉为“陶瓷之花”,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细腻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设计等方面。

每一个紫砂壶都是匠人们用心血与智慧创作的结晶,其制作过程复杂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而紫砂壶的纹饰则多样丰富,有的以花鸟虫鱼为题材,有的以人物故事为主题,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从简约雅致的小巧壶身到雕刻精美的龙凤纹饰,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艺术的追求。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在于其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展现出了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彰显个性和品味的艺术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相信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将会继续发光发热,成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浅析紫砂壶“罗汉竹”的艺术风采及竹的特色

浅析紫砂壶“罗汉竹”的艺术风采及竹的特色

浅析紫砂壶“罗汉竹”的艺术风采及竹的特色作者:范亚萍来源:《江苏陶瓷》2017年第06期宜兴紫砂陶历史悠久,紫砂壶造型朴雅大方、品种繁多。

江南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造就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宜兴紫砂壶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和称颂。

陶都宜兴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美誉,有竹的地方从来不乏文人雅士眷顾,而在这片紫砂的国度,竹子常常成了造型立意的主角。

“罗汉竹壶”(见图1)显然亦是以此为题,独辟新意,于潇洒竹海中诠释荆溪之美、江南之美。

1 自然情怀:罗汉竹的描述罗汉竹又称佛肚竹、密节竹,别名:人面竹、寿星竹、布袋竹、算盘竹。

罗汉竹制成的盆栽可以摆放在室内,不但能增加勃勃生机,同时也能净化室内空气,罗汉竹在呼吸时会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多种有毒物质全部吸收,并转化成氧气释放出来,会让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量增加,对人类身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这款紫砂“罗汉竹壶”摆放在茶案上,同时也可以调节情绪,减少烦恼心情的出现。

2 人文情怀:竹的君子气节“罗汉竹壶”首先借鉴和继承了传统竹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将轻灵雅秀的竹叶以浮雕的形式装饰在壶面上,竹叶轻盈舒展,飘飘然贴在暗红色的素壁上。

寻根究底,这一脉竹叶根连壶嘴,而壶嘴恰好塑成了一节短小圆鼓的竹节,竹叶便好似从竹节上缓缓抽出来,这是对竹的生长情态的临摹,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壶体的形状犹如罗汉圆圆的肚子,圆润柔和、光滑亭匀,透露出紫砂泥不为浮华、包容乃大的气韵。

“罗汉竹壶”情趣盎然,我们惊讶于创作者不仅创作出一把无可挑剔的紫砂大品,更对其像孩子般疼爱怜惜,将内心情感灌输于壶的整体气场里。

“罗汉竹壶”情真意切,有一种风韵妙不可言,有一种凝练触动情怀,有一种气质拜服天地。

“罗汉竹壶”秀美典雅,素净而又格调绚丽,同时又不乏竹子的苍劲之风,着实让人雅兴大发,品茗之余,把玩在手,乐趣无穷。

壶把竹段造型别致,壶流蓄势而出,引流向上,出水流畅,一泻千里,一枝细竹破节而出,几片竹叶轻抚壶身,生机涌动,每片竹叶比例协调、刻画逼真、意境唯美。

浅谈紫砂《竹形》壶的艺术魅力

浅谈紫砂《竹形》壶的艺术魅力
宜兴多竹袁有毛竹尧淡竹尧刚竹等袁被人们誉为野竹 乡冶遥 竹子之乡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竹子有着密切的关 系袁人们爱竹袁以竹子为题材袁制作茗壶袁便是自然的了遥
现存传器中见最早竹节形茗壶为香港罗桂祥茶具博 物馆中收藏的陈仲美款叶束竹柴圆壶曳袁壶底刻款院万历癸 丑陈仲美作遥
近三百年来的竹形茗壶的发展与演变袁 产生了以下 几种较有代表的器形种类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景端尧王敖盘叶茗壶竞艳曳袁江苏译林出版社 1992 年版
渊上接第 59 页冤
艺的基础之上加以提升变化遥 此壶为范大生的代表作袁制 作技巧胜过前人遥
3 结语
综上所述的四种形态袁虽有不同袁略有变化袁但制作 方法却基本相同遥 方器镶身筒尧圆器打身筒袁一些写真尧细
腻的为搪身筒遥 基本成型后袁再精加工遥 装饰方法有模印尧 印戳尧泥绘袁彩绘袁刻尧雕塑尧镂孔尧贴尧镶嵌等遥 每个时期袁 每个作者袁 对所要表现或强调的竹节都有些区别遥 有细 腻尧有粗犷遥 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了时代的痕迹遥
此种类型茗壶袁多受中国竹简之影响袁如院竹简茶具遥 竹简为中国古代的书籍袁古人无纸袁把文字写或刻在竹片 上袁串联起来便是书籍遥 作者受此启发袁将竹简组合成方 壶袁口尧盖为圆形袁的子为竹节形袁方圆皆有袁壶体刻铭院 野擒庞涓冶之文袁意在劝导饮者袁更寄望于同行切勿嫉才妒 能袁用心可谓良苦遥 此壶形式古雅而新颖袁寓意深刻而切 实遥 曾在一九八四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国际金奖遥 另 外有顾绍培大师制作的高风亮节壶袁也属竹片组合壶遥
渊上接第 60 页冤
较为丰富复杂的塑像作品, 如 叶史陶异僧曳尧叶饮中八仙曳尧 叶萧翼赚兰亭曳尧叶煮酒论英雄曳尧叶紫砂先贤系列曳等遥 它们 多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也较明显遥
3 总结
紫砂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感染着触碰过它的每一 个人遥它就像一本厚厚的古籍,翻开它,品读它,你会被丰富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作品“劲竹虚心壶”的创作

论“竹”形象在紫砂壶中的塑造——作品“劲竹虚心壶”的创作

027创作实践范建强[关 键 词]紫砂;造型;装饰;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无论物质如何进步,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始终是人类不变的追求之一,很多传统的工艺创作就承担了承载这一精神追求的效用,为自身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整体的驱动力。

科学和文化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两个极端,当代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创作,比世人想象的更早投入科学的怀抱,比如在紫砂行业内,对于原材料的制取、提炼、分类等就离不开工业时代机器所提供的种种便利,更不要说现代气窑取代传统的柴窑、煤窑等,更加精准的温度控制,让紫砂烧制过程中的成品率直线上升,大大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制造成本,这些都可以说是主动拥抱科学所带来的好处。

同时主观的、形意方面的创作则传承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一些乐观的、向上的正能量的元素,通过紫砂形体的塑造来传递出来,这就是当代紫砂壶的艺术塑造。

作品“劲竹虚心壶”就是一件传统“竹”题材的创作,紫砂壶诞生的故乡到处是竹海,这里本身是一片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土地,所以很多紫砂花货都将竹子选作创作主题。

竹子在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具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所以历史上以竹为名的经典紫砂作品有很多,这些作品可以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创作者不断地学习、临摹,传统“竹”形壶的艺术元素逐渐被挖掘殆尽,单单从“形”上无法展现独有的创作,所以新的创作者就需要开始思考超越形体本身的表达。

在这把壶上我们可以看到,其有着传统紫砂壶鲜明的方圆变化痕迹,形方而壶圆,且以竹为题,竹子是壶面的装饰,壶本身更是对“竹子”这一形态的抽象表达,并且这种抽象的表达还跟壶面的“竹”的装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种竹上有竹,竹中更有竹的双重韵味。

传统竹筒造型再现了自然界中竹的样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竹节的壶流、钮、壶把以及壶身。

但在作品“劲竹虚心壶”当中,流把钮延续了过去的塑造方式,唯独壶身选择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方法,竹节不再是横平竖直的平铺直叙,而是根据人视角随意变换了一个倾斜的观察角度,这就如同在想象的世界中又加入了一面镜子,让人的思维视角不自觉地跟随者壶面的线条而变换,并在这种变换的基础上,加入了完整的竹子的贴塑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竹壶” 情真意切 . 有 一 种 风 韵妙 不可 言 , 有一 种 凝 练 触动 情 怀 . 有 一种 气质拜 服 天地 。“ 罗汉 竹壶 ” 秀美 典雅 . 素净 而 又格 调 绚丽 , 同时又 不乏 竹 子 的苍 劲之
特 的艺术 形式 .宜兴 紫砂 壶 深受 国 内外 人 们 的喜 爱 和称颂 。陶都 宜 兴 自然 条件 优越 。 自古便 有 “ 竹 的海
足、 从 容 和淡 泊 , “ 罗 汉竹 壶 ” 将竹 文 化与 佛 文化 的意
2 人文情怀 : 竹 的君子气 节
“ 罗 汉竹 壶 ”首 先借 鉴 和继 承 了传 统 竹 壶 的特 点。 在此 基础 上进 行创 新 将轻 灵雅 秀 的竹 叶 以浮雕 的形式 装饰 在 壶 面上 , 竹 叶轻 盈舒 展 . 飘 飘 然贴 在 暗 红 色 的素壁 上 。寻根 究底 . 这 一 脉竹 叶根 连 壶 嘴 。 而
3 6
第 5 0 卷 卷第 ‘ 蓊 诼 6 期
蕊覆 篮 监 釜 莲 幽 面目 一
浅 析紫砂 壶“ 罗汉竹 ’ ’ 的艺术风 采及竹 的特 色
范 亚 萍
( 宜兴 2 1 4 2 2 1 )
宜 兴 紫砂 陶历 史 悠久 . 紫 砂 壶造 型朴 雅 大 方 、 品 种 繁 多 。江南 特 有 的历史 文 化和 人 文景 观 造 就 了独 疼 爱怜 惜 , 将 内心 情感 灌输 于 壶 的整体 气 场里 。“ 罗
发. 实 物性 质 的造 型则 是对 文 化最 好 的演 绎 与优 化 。 造 型具 有 相对 的独 立性 .同 时又 与文 化有 着 千 丝万 缕、 不容 分 离 的联 系 。从竹 文 化展 开造 型 构造 , 又 以 造 型升 华竹 文化 内涵 . 是“ 罗汉 竹壶 ” 造 型的根 源 整
自然情 1 : 罗汉竹的描述
罗汉 竹 又称 佛 肚竹 、 密节 竹 , 别名 : 人面竹 、 寿 星 竹、 布 袋竹 、 算 盘竹 。罗汉 竹 制成 的盆 栽 可 以摆 放 在 室 内 .不但 能 增加 勃 勃 生机 .同时也 能 净 化室 内空 气 .罗汉竹 在 呼 吸时 会把 空 气 中的 二氧 化碳 和多 种 有 毒物 质全 部 吸 收 . 并 转 化成 氧气 释 放 出来 . 会 让 室
是 否觉 得心 神俱 静 . 享 受平 日清 闲 呢 。 图 1 罗汉 竹 壶 人 文属 性是 一 个相 对抽 象 的概 念 .从 概 念化 出
眷顾 . 而在 这 片 紫 砂 的 国度 . 竹 子 常常 成 了造
型 立 意 的 主 角 “ 罗汉 竹 壶” ( 见图 1 ) 显 然亦 是 以 此 为题 .独 辟 新 意. 于 潇 洒 竹 海 中 诠 释 荆 溪 之美 、 江 南之 美 。
壶 流 淌着 一种 包容 、 通 融 的思 想 , 它是 文 化 与器 物 的
结合 , 壶 钮 呈 椭 圆状 。 使 整 壶 更 显古 韵 盎 然 、 细 腻 精 致 此壶 经提 炼取 舍 . 充 分展 示竹 子最 富有 生命 力 的 部分 , 将 竹 枝 质 地勾 勒 得 淋 漓 尽 致 、 韧度强劲 , 阳 刚
洋” 之美 誉 . 有 竹 的地
方 从 来 不 乏 文 人 雅 士
风. 着 实 让人 雅兴 大 发 , 品茗 之余 , 把 玩在 手 , 乐 趣无
穷 壶把 竹 段造 型别 致 . 壶 流蓄 势而 出 , 引流 向上 , 出 水流畅 . 一泻 千 里 . 一 枝 细竹 破 节 而 出 , 几 片 竹 叶 轻 抚壶 身 , 生机 涌 动 , 每 片竹 叶 比例协调 、 刻 画逼 真 、 意 境 唯美 。壶 身大 气卓 然 . 圆盖 中心微 鼓 , 呈 现 出一 种 大度 君 子 的气息 . 浑 厚 而端 庄 。壶 身筒 高且 圆融 。 泥 质极 为 淳厚 , 容量大, 显 得大 气 、 稳重 。泡上 一 壶 茶 ,
壶 嘴恰 好 塑成 了一节 短小 圆鼓 的竹 节 .竹 叶便 好 似
蕴 皆表达 了 出来 . 从 造型 而观 , 可 见个性 之包 容
3 结


紫砂 茶具 的美 学 价值 .不 仅 表现 在 千 姿百 态 的
造 型 和肌 理 色泽本 身 所具 有 的装 饰性 上 .更在 于 它
从 竹 节上 缓缓 抽 出来 , 这 是 对竹 的 生长 情态 的临 摹 . 为其 注入 了鲜 活 的生 命 力 壶体 的形状 犹 如 罗汉 圆 圆 的肚 子 , 圆润 柔 和 、 光 滑亭 匀 , 透 露 出 紫砂 泥不 为

“ 罗汉 竹 壶 ” 情趣 盎 然 . 我 们 惊 讶 于创 作 者 不 仅 创 作 出一 把无 可 挑剔 的紫砂 大 品 .更对 其 像 孩子 般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1 0 — 2 6
内空气 中的负 氧离 子 数量 增加 .对人 类 身体 的健 康
有很 大 的好 处 这 款紫 砂 “ 罗汉 竹壶 ” 摆放 在茶 案 上 . 同时也 可 以调节 情绪 , 减 少烦恼 心情 的出现
之 气 呼之 欲 出 , 从 而精 、 气、 神 毕现 , 达 到 借竹 叙 情 的
效果 , 充满 了大 自然 的生 动情 趣 和人 文气 息 。 罗汉 , 阐释 着 佛 家 的大 悟 、 包 容精 神 ; 竹, 阐释 着 人 心 的 知
浮华 、 包容 乃大 的气 韵
的精 神 内涵 . 在 于一 种透 彻表 里 的浓 郁 的 文化 气息 。 在 中 国的传 统文 化 中 , 竹 子 又象 征着 生 命 的弹 力 、 长 寿、 幸 福 和精神 真 理 。 想必 此壶 表 达 的不 仅 是作 者对 淡泊 、 清高、 正 直 的人 格 追 求 。 也 蕴含 希望 生 命 如 竹 子一 样长 青 不败 的美 好 愿望 .给人 一种 与 众 不 同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