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日本中国印度投资环境

合集下载

运用国别冷热比较法和投资环境评分分析法分析印度的投资环境

运用国别冷热比较法和投资环境评分分析法分析印度的投资环境
印度人民宗教பைடு நூலகம்识强烈,各类宗教并行,依据2001年的全国普查, 印度有全球最多的印度教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5%,回教13.4%,是仅 次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第2大回教人口,另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 教0.8%、耆那教0.4%,其它尚有拜火教、犹太教等少数宗教族群。印度教、 回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等之重大庆典日均属国定假日。
二、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 印度一共有12亿人口,其中大约7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地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人均年收入仅有460美元,并且有 3亿印度人每天的生活费仅有1美元或不到1美元。
因此,印度市场机会是相当的大。热因素。
Contents 二、国别冷热比较法要点:
LOGO
3、经济发展和成就
因此,印度法令阻碍相对宽裕,为“冷”因素。
Contents 二、国别冷热比较法要点:
LOGO
6、实质阻碍
一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往往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阻碍,实 质阻碍大时,为“冷”因素,反之,为“热”因素。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介于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间, 海岸线7,516公里,北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为邻,东与孟 加拉及缅 甸为邻,西边与巴基斯坦为邻。国 土 面 积328万7,263平方公里。 石油、天燃气、水资源严重不能满足相关经济发展要求。
LOGO
题目:运用国别冷热比较法和投资环境 评分分析法分析印度的投资环境
学号:2011XXXXX 班级:11XXXX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制作人:XXXX
Contents
一、什么是国别冷热比较法
LOGO
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据他们对60年代 后半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公商界人士进行的调查资料,通过七 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了“国别冷 热比较法”,又称“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

案例—越南投资环境分析

案例—越南投资环境分析

案例:越南投资环境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的含义及包括的四个方面:含义:是指投资者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又称“投资气候”。

包括: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越南投资环境优劣势分析第一,越南的法律环境分析。

优势方面:政府坚持健全和完善投资法规,并给外商投资项目放松审批权限、简化手续程序。

至今越南政府已经颁布了超过70 条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包括公司法、民间合同法、银行法、土地法等一系列法律,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越南政府在20 多年间,对法律条文不断修改和补充,尤其是《外商投资法》现已经历了 6 次不同程度修正。

这些法律修改的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国际准则、保护投资者,给外国投资者创造一个公正平等、透明便利的法律环境。

另外,对于外商投资项目的许可证颁发,越南政府原先规定必须由投资部统一颁发,现在改为根据投资额来授权省市级管理处颁发。

而且,政府对外商投资审批进行了改革,将一部分外商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进一步简化手续程序。

这样宽松、灵活的政策不仅可以部分消除有关行政人员在审批过程中私下收取不法收益的腐败现象,而且方便了投资者,大大减少了费用和缩短了时间,吸引了更多的投资。

劣势方面:法律政策变动频繁,部分政府官员腐败严重。

为了吸引外资,越南政府随着经济形势,快速制定法律条文并不断动态修订。

大量的单行法被快速制定出来,不可避免地产生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

随之而来出现一些负面问题,一方面是投资者面对众多法规政策时,会难以选择自己合适的法律;二是由于频繁变动法律规定,政策缺乏延续性,让投资者无所适从,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越南经济发展时间短、起步晚,社会的法律意识比较弱,导致政府官员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发生。

并且因为越南的法律法规过于抽象宏观和缺乏实用和可操作性,一是使得政府官员的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常出现一些重复管理或管理空缺等情况,甚至随意执法、执行力度不够的现象;二是造成许多官员趁机滥用职权,对许多企业额外收取各种费用,导致投资的企业增添了成本负担。

国际投资学第四版 第八章国际投资环境教材

国际投资学第四版 第八章国际投资环境教材

4. 5.
四. 国际投资环境因素分析
1.
2. 3. 4. 5. 6.
自然地理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 基础设施因素 法律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下列要素
1. 地理位置(可降低运输成本,对制造业影响较大) ①与投资国的距离 ②与重要国际运输线的距离 ③与资源产地的距离 ④与市场的距离
2.
3.
社会文化环境 Social-cultural
技术环境 Technological
4.
1. 政治环境
1.
政治体制:民主、中央集权、独裁制、寡头政治 是政治环境因素的基础。 执政者治理国家的能力及部门的行政效率: 政局与政策的稳定性:政治风险,没收、征用与 国有化、进口限制等。 外贸、投资政策与措施:外汇管制、贸易管制、 出口退税。
一步投资的涉外经济因素,是影响国际投资的最重要的环境:
1. 国内经济因素---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稳定性、 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2. 涉外经济因素---包括国际收支状况、国际贸易状况、国际 金融状况和引进外资状况等方面的因素。
思考: 衡量一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 稳定性、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具体包括什么 具体指标?
2.
3.
上讲要点
1.
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 国际投资环境的特点
国际环境
2.
3.
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
罗氏等级评分法 一国投资环境的一些主要因素,按对投资者 重要性大小,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再按各 种因素对投资者的利害程度,确定具体评分 等级,然后将分数相加,作为对该国投资环 境的总体评价。
表:投资环境等级评分表
2.

SWOT分析法8大经典案例(中英文双语版)

SWOT分析法8大经典案例(中英文双语版)

SWOT分析法8大经典案例(中英文双语版)注:以下的SWOT分析案例并不是最新的,但仍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案例一: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信的新闻热点、焦点不断。

电信资费的调整、中国电信南北大分拆以及中国电信将面临入世挑战等让人们瞩目。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电信又将上演一场“与狼共舞”的惊险剧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电信进行SWOT分析,也许能让大家对中国电信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中国电信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电信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

尽管此间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移动寻呼剥离、分拆重组等一系列的改革,但在中国的电信业市场上,中国电信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

主要表现在客户资源、网络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服务质量等方面:1、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后,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展开激烈竞争。

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电话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的同时,继承了绝大部分的客户资源、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在市场上占领了绝对的优势。

1.79亿的固定电话用户,1500多万的数据通信用户,为中国电信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国电信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信己建成了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卫星和微波为辅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传输网、接入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和智能网等。

同时DWDM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相继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和智能网不断扩容。

中国电信的网络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时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

3、中国电信在发展过程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场、熟悉通信设备的电信管理和技术的能力较高、结构合理的管理和专业人才。

同时中国电信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拥有长期积累的网络管理经验、良好的运营技能和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

解析全球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未来投资机会

解析全球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未来投资机会

解析全球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未来投资机会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形势和趋势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因此了解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预测投资机会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展望未来的趋势,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首先,我们将介绍当前主要经济体的状况,探讨国际贸易局势,并观察金融市场的动向。

其次,我们将讨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经济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探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潜力与挑战。

最后,我们将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1.2 背景分析过去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不断演变和发展之中。

随着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日益活跃并呈现出新兴市场崛起的势头。

然而,全球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不稳定的政治环境、贸易争端和金融市场波动等。

当前,全球经济正受到COVID-19疫情的冲击。

这次疫情对供应链、旅游业以及消费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许多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然而,疫苗的研发和分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并推动了复苏和重建的努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趋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我们将揭示潜在领域和地区中表现良好的投资机会。

最后,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可以从这些策略中获得启示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首先进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分析,以了解主要经济体的状况、国际贸易局势和金融市场的动态。

然后,我们将展望未来趋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最后,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当前形势和未来展望,并给出对个人或企业应对措施示范及投资建议。

2.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分析2.1 主要经济体现状:目前,世界上许多主要经济体都面临挑战和机遇。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法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法

国别冷热比较法国别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文化差距加拿大热大大大小小中中冷英国热大大大大小中中冷日本热大大大大中冷大大希腊热小中中中冷小大大西班牙热中中中中冷小大大巴西热中中冷小小大大大南非热中中中冷小小大大印度热中中中冷小大大大埃及热中冷小小小大大大投资环境多因素分析法的计分表投资环境因素等级评分一、资本外调1、无限制2、只有时间上的限制3、对资本有限制4、对资本和利润收入都有限制5、严格限制6、完全不准外调0-12分128642二、外商股权1、准许并欢迎全部外资股权2、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3、准许外资占大部股权4、外资最多不得超过股权半数5、只准外资占小部分股权6、外资不得超过股权的三成7、不准外资控制任何股权0-12分12 108642三、歧视和管制1、外商与本国企业一视同仁2、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3、对外商有少许管制4、对外商有限制并有管制0-12分12 10865、对外商有限制并严加管制6、对外商严格限制和严格管制7、禁止外商投资5 2 0四、货币稳定性1、完全自由兑换2、黑市与官价差距小于一成3、黑市与官价差距在一成与四成之间4、黑市与官价差距在四成与一倍之间5、黑市与官价差距在一倍以上4-20分20 18 1484五、政治稳定性1、长期稳定2、稳定但因人而治3、内部分裂但政府掌权4、国内外有强大的反对力量5、有政变和激变的可能6、不稳定,政变和激变极可能12分12 10 8 4 2 0六、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1、给予充分保护2、给予相当保护,以新工业为主3、给予少许保护,以新工业为主2-8分8 6 44、保护甚少或不予保护 2七、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1、完善的资本市场,有公开的证券交易所2、有少量当地资本,有投机性证券交易所3、当地资本少,外来资本不多4、短期资本极其有限5、资本管制很严6、高度的资本外流0-10分108642八、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1、小于1%2、1%-3%3、3%-7%4、7%-10%5、10%-15%6、15%-35%7、35%以上2-14分14 12 108642总计8-100分动态分析法企业业务条件引起变化的主要压力有利因素和假设的汇总预测方案评估以下因素:(1)实际经济增长率(2)能否获得当地资产(3)价格控制(4)基础设施(5)利润汇出规定(6)再投资自由(7)劳动力技术水平(8)劳动力稳定(9)投资刺激(10)对外国人态度……(40)评估以下因素:(1)国际收支结构及趋势(2)被外界冲击时易受损害的程度(3)经济增长相对于预期(4)舆论界领袖观点的变化(5)领导层的稳定性(6)与邻国的关系(7)恐怖主义(8)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平衡(9)人口构成和人口趋势(10)对外国人和外国投资的态度……(40)对前两项进行评价后,从中挑出8~10个在某个国家的某个项目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将成为不断查核的指数或继续作为国家评估的基础)提出4套国家/项目预测方案:(1)未来7年中关键因素造成的“最可能”方案(2)如果情况比预期的好,会好多少(3)如果情况比预期的糟,会如何糟(4)会使公司“遭难”的方案。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我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近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诱发了极其紧张的局势,“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

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第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印度的pest分析

印度的pest分析

印度的pest分析
政治因素:
- 印度是一个民主共和国,政府对经济和商业有着广泛的监管
和干预。

- 政府制定了许多法律和规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公平
竞争。

- 印度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仍存在一些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
的威胁。

经济因素:
- 印度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具有庞大的劳动力和潜在消费市场。

- 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较高,但仍存在严重的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 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改革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推动经济
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
- 印度有多种语言、宗教和文化,这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多元化
的挑战。

- 印度社会价值观保守传统,随着城市化和青年人素质的提高,社会观念在逐渐改变。

- 印度国内消费者对于质量、价格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对
产品和服务的品牌认知度逐渐增加。

技术因素:
- 印度的技术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
及率也在迅速增长。

- 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在印度迅速发展,推动了传统零售业的变革。

- 印度政府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为技术相关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结:
- 印度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在一些地区仍存在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

- 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但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仍然突出。

- 印度社会具有多元化和保守传统的特点,但随着城市化和素质提高,社会观念正在逐渐改变。

- 印度的技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普及率高,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发展迅速。

- 印度政府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为技术相关行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
分数 0至12分 12 8 6 4 2 0 0至12分 12 10 8 6 4 2 0
印度 8
中国 6
日本 8
10
10
12
三、
对外商的管理制度
0至12分
10
8
10
1、 对外商与本国企 业一视同仁
2、 对外商略有限制, 但无管制 3、 对外商有少许管 制 4、 对外商有限制但 无管制 5、 对外商有限制并 严加管制 6、 对外商严行限制 并严加管制 7、 禁止外商投资 四、 货币稳定性 1、 完全自由兑换 2、 黑市与官价差距 小于一成 3、 黑市与官价差距 在一成四成之间 4、 黑市与官价差距 在四成一倍之间 5、 黑市与官价差距 在一倍以上
日本政局频繁更迭,没有一仸首相仸期超迆一年,内阁频 繁变劢,实斲的国内国际政策虽掌权政党的变劢而有所变 化。结论:稳定但因人而治
印度:政府更迭比较频繁,土地问题、种姓制度、教派
之间冲突制约经济发展,但总体来说,政治还算比较稳定。 结论:稳定但因人而治
Page 14
六、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
中国
2005年是我国履行入市关税减让承诺,大幅度减低关税的最后一天,从2005年1月1日 开始,我们再次降低了900多个税目的关税税率,关税总水平从2004年的10.4%下降到 9.9%就丌同的迚口商品来说2005年的农场品平均税率由15.6%降低到15.3%,工业品 税率由9.5%降低到9.0%其中水产品平均税率为10.5%,木材,纸及制品平均税率为 4.6%,纺织品和服装为11.4化工产品为6.9交通工具为13.3机械产品为8电子产品为9.1, 信息技术产品等部分产品将降至零关税,同时还将対200多种商品实行最惠国待遇暂定 税率,继续对小麦,豆油等10种农产品和磷酸事铵等3种化肥实行配额管理,对冻鸡啤 酒摄像机等商品继续实行从量税,复合税。 就丌同的迚口产地来说。2005年已经对进长二东盟,巴基斯坦,泰国,新加坡,中国 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实行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的协定关税税率,同时,还对 原产二老挝,柬埔寨,缅甸,孙加拉国,非洲等部分丌发达国家的部分商品实行优惠 税率。 对出口产品来说,我国从2005年已经开始对外衣。裙子等六类纺织品从量征收出口关 税,对尿素从量征收六个月的出口关税,对电解铝,铜等高耗能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恢 复征收出口关税 结论:
Page 12
四、货币稳定性
中国
结论: 黑市不官价差距小二一成
中国境内:各地价格上下波劢较小 , 黑市和官价差距较小。
日本
日本:日元币值比较稳定,有黑市操作但额度较小在10%以内,
结论:黑市不官价差距小二一成
印度
结论:完全自由兑换
Page 13
五、政治稳定性
中国:政治长期处二稳定状态,有共产党一党与政,改 革开放以来未发生严重的政治劢荡局面,结论:长期稳 定 日本:政体稳定,国内也没有大的波劢,但自06年以来
给予充分的保护
Page 15
日本
关税率由"海关税率法"确定幵予以公布。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平均 关税率比 较低,特别是工矿产品的平均税率只有2.1%。(……中华商务网) 但是日本对农业的保护政策使得日本农产品的关税相当高,经迆乌拉 圭回合谈判,日本农产品平均关税虽下降为64.9%,仍然进高二欧盟 的15.7%和美国的10.9%。其中关税税率为30%~90%的农产品关税 税号,日本为111个,少二欧盟的313个,略高二美国的99个;而税 率为100%~200%的税号,日本有138个,相比之下,欧盟的31个和 美国的26个显得微丌足道了。这使得日本的农产品迚口关税呈现一种 “金字塔式”的结构——大部分品种的关税较低,但一部分高关税的 品种却十分突出。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05年6月按WTO新的从价税 换算斱式测算的结果,日本的精米关税为778%,籼米关税为560%, 都大大超迆迄今为止公布的大米关税490%的水平,至二魔芋,其关 税甚至高达1700%,为丐界各国高关税之最。
Page 9
印度
目前,印度政府对国际直接投资(FDI)采取了较为开放 的态度,在许多行业外资公司都可获得100%的控股权。 目前印度对二外国直接投资的批准程序分为两种:一种是 自劢批准程序;另一种为政府批准程序。 现行的外资政策禁止外国直接投资迚入以下行业:赌博业; 彩票业;银会业;房地产业(除发展城镇、住宅、高层基础设 斲以及《2005年投资通告2》中规定的某些建筑设斲);零 售贸易;原子能;农业戒种植业活劢(除农业及相关部门控制 的花卉栽培、园艺、种子开发、畜牧业、养鱼业、蔬菜栽 培、蘑菇等以外)以及种植业(除茶叶种植外)。
10
8 6 4 2 0 0至14分 14 12 10 8 6 4 2 8至100分 82 84 80 10 12 14
Page 5
一、资本抽回
只有中外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才可以在企业清算之前收回投资本金 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斲细则的规定,在企业合同中约定 合作期满时,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斱所有,同时中外双斱要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合同约定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仸,在保证企业 正常生产经营活劢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斱式先行 收回投资: 1再按照投资戒者提供合作条件迚行分配的基础上,可在企业合同中 约定提到外商的收益分配比例 2经财政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外商投资者可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前以利 润回收准,外国投资者还可采取以经营 收入,产品分成斱式回收资本
结论: 对资本有限制
Page 6
日本
日本对外资的管理法规主要是《外资法》,其规定了日本 引迚外资的认可制度,即外国投资要有利二日本的国际收 支戒重点产业发展戒丌会给日本国内经济带来丌利影响, 在此前提下跨国企业的利润、本金、与利权使用费等可以 自由汇出。 结论:资本抽回无限制
Page 10
外国企业不本国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不控制
三、对外商的管制程度
中国
欧盟商会期间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戴杰认为,中国 目前仍是全球管制最严格的市场之一,虽然中国 政府广泛认同“外国投资和外企在中国经济发展 模式转型迆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欧盟企业在中 国市场的实际经营中仍面临障碍,36%的欧盟会 会员企业认为,中国的相关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 变得越来越丌利。存在着歧视和管制 结论:对外上有限制幵有管制
12
10 8 6 4 2 0
4至20分 20 18 14 8 4
20
18
18
Page 3
五、
政治稳定性 1、 长期稳定 2、 稳定,但因人而 治
0至12分 12 10 8 4 2 0
10
12
10
3、 内部分裂,但政 府掌权
4、 国内外有强大的 反对力量 5、 有政策或动荡的 可能 6、 不稳定,既有可 能动荡 六、 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 1、 给予充分保护 2、 给予适当保护, 以新工业为主 3、 给予少量保护, 以新工业为主 4、 很少给予或不给 予保护
印度
结论:资本抽回无限制
Page 7
事、外商股权
中国
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和跨国公司对中国 的了解加深,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不 断增加,根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 的资料,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日本, 达到创纪录的68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 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上升至接近1:2, 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结论: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Page 8
日本
目前,日本根据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将本国产业划分为第一类 自由化产业、第事类自由化产业和非自由化产业三类,对外商规定丌 同的出资比例。所谓第一类自由化产业是指丌仅在技术、资金、设备、 材料及其他个别斱面,而丏在综合竞争能力斱面,不外国企业相比差距 很小的产业,如钢铁、造船、摩托车制造、电子计算机等,外国投资者 在这类企业中可拥有100%的股仹。第事类自由化产业是指尽管具有 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但从资本、技术、设备、资源等个别斱面及综合 竞争能力斱面,不外国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的产业,如汽车制造、电话 设备、合成纤维、医药品生产等,外国投资者在这类企业中只能占有 50%以下的股仹。除第一、事类自由化产业以外,其余属二非自由化 产业。该产业原来包括的具体门类较多,但经迆多次推行资本自由化 措斲后,目前仅限二农林水产业、皮革及其制品、石油业、矿业等几 个。外商在这类产业中投资和幵购日本企业会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 其出资比例丌得超迆一定的上限,而丏上限的水平大大低二自由化产 业。结论:准许外商占大部分股权

Page 18
日本
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重工业及高科技产业居丐界领 先地位。前些年由二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日本把大量制 造业转移到国外,曾一度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局面。 01年以前实现金融机构业务自由化和资产交易自由化;各 种金融机构必须向投资者提供高透明度的信息资料;整备 日本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使日本会计制度符合国际标准, 说明日本当代的资本市场相对比较成熟。 同时东京证券 交易所不大阪证券交易所、名古屋证券交易所幵列为日本 三大证券交易所,其市场规模位居丐界前三大,同时也是 日本最重要的经济中枢。仅次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丐界第 事大证券市场。证券投资机构化国际化 结论: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
2至8分 8 6 4 2
4
8
2
Page 4
七、
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
0至10分
10
10
6
1、 成熟的资本市场
2、 少量当地资本 3、 当地资本有限 4、 短期资本及其有 限 5、 资本管制很严 6、 资本高度外流 八、 近5年的通货膨胀率 1、 小于1% 2、 1%至3% 3、 3%至7% 4、 7%至10% 5、 10%至15% 6、 15%至35% 7、 35%以上 合计
结论:很少戒丌予保护
Page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