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1(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1(新版)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与要求: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理清各段的内容,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

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

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出台实施。

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模块一:自主学习记。

112345模块二:交流研讨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

)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模块三:巩固内化课题: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1)授课时间第14周班级姓名模块四:当堂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yīng)安之若素.(平常)致.(使……丧失)命B.诺.(luò)言公诸.(之于)于众手足..(喻兄弟)之情C.磐.(pán)石不可理喻.(明的)承诺.(诺言)D.无济.(帮助)于事不言而喻.(明白)履.(nǚ)行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义愤填膺坚如磐石安之若素对现诺言B.公诸于众如丧考妣携手前进不言而喻C.坎坷曲折巍巍峰巅无济于事汹涌澎湃D.种族歧视心急如焚资金不足息息相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出后,在广大青年中引起____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在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14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法指导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语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事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中的理解。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1.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

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

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他主张以德报怨,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作者及文学常识(1)马丁路德·金是________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63年他在_______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集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抨击________政策。

(2)演讲词在内容和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本篇演讲词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一)在内容上:a.有针对性,短小精悍B.有启发性,立场鲜明: C.有感染力,感情强烈:(二)语言上,A.句式运用,简洁明快:多用整散结合的短句,具有整饰美、音乐美,加强感情的表达。

B.多用人称及呼告语,使演说充满感情,富于感召力。

C.多种修辞的灵活运用,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3.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祈祷()镣铐()枷锁()萎缩()缔造者()履行()戳子( ) 侈谈()拯救()磐石()心急如焚()崭新()蜕变()赎罪()匿迹()蜿蜒()4.解释词语骇人听闻: 息息相关: 气壮山河: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大失所望: 公之于众: 无济于事: 摇摇欲坠: 不言而喻: 手足之情: 崇山峻岭: 5.整体感知通读这篇演讲辞,查阅资料和结合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我有一个梦想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济于事:济,________________。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戚相关: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难点: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导学过程
主讲人备课




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MV,营造情境导入。
自主预习单:
一、走近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安之若素:安,______________;之,代词,指人或物;素,_______。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大失所望:指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方面的特点:
针对性: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逻辑性: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 思想性: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可讲性:上口入耳。鼓动性:激发情绪,赢得赞同。艺术性:巧妙的角度,生动形象的语言
快乐 自测(我是自学小能手)
一、填空。
马丁路德•金是________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3年他在________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集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抨击________政策。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14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语文版.doc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14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语文版.doc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14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学生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掌握演讲词特点。

3.揣摩重要词句,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昂飞扬、文质兼美、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提高理解能力。

4.体悟马丁·路德·金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理清演讲思路的逻辑性,理清文章脉络,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2.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品味演讲中精彩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1.文章的整体思路。

2.辨析、品味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

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诵读重点段落,合作探究关键词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2课时课程安排第一课时一、导入。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

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

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

他让我攀登险峰。

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

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

我不怕任何人。

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

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

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语文版)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作者的梦想(主张)。

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教学要点】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难点: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步骤】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面学习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你们知道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谁吗?(美国的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什么会成为诺贝尔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呢?你们学习了一篇文章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介绍文章的背景1.作者简介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束缚(shù fù)镣铐(liào kào)歧视(qí)枷锁(jiā)一隅(yú)骇人听闻(hài)兑现(duì)缔造(dì)草拟(nǐ)履行(lǚ)戳子(chuō)储存(chǔ)侈谈(chǐ)崛起(jué)磐石(pán)义愤填膺(yīng)飓风(jù)心急如焚(fén)蜕变(tuì)摇摇欲坠(zhuì)赎罪(shú)坎坷(kǎn kě)祈祷(qí dǎo)巍峨(wēi é)耶稣(sū)2.词语积累煎熬:比喻折磨。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镣铐:脚镣和手铐。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拯救:救。

枷锁:枷和锁是古时两种刑具,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语文版

14.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语境,品味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的作用,领会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3.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导语设计1:有一次演讲,让一个黑人领袖热血沸腾,那天,他向世界宣告了他的宏伟梦想;有一次演讲,让无数黑人热血沸腾,那天,他们看到了种族命运的曙光和希望;有一次演讲,让肯尼迪总统热血沸腾,那天,他说:我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民权法案早日通过;有一次演讲,竟有穿越时空的不朽伟力,让全世界的人沸腾,让全世界人民读懂了爱、感动和希望。

这次演讲就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导语设计2: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提几个人的名字,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科比(科比·布莱恩特是前NBA篮球运动员)、丹泽尔(在《训练日》中的表演使他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荣誉),大家可以找出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点吗?美国黑人近几年来,在美国乃至国际的影响越来越大——可是,我们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有多少了解呢?那时的黑人生活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美国黑人之口来了解当时的黑人现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煎熬(jiān'áo) 镣铐(liào kào) 枷(jiā)锁充裕(yù)兑(duì)现蜕(tuì)变磐(pán)石赎(shú)罪骇(hài)人听闻心急如焚(fén) 一隅(yú) 消声匿(nì)迹安之若素(sù) 义愤填膺(yīnɡ) 摇摇欲坠(zhuì)2生词注解一隅:一个角落。

语文初二下语文版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语文初二下语文版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语文初二下语文版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主张。

体会演讲稿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朗读演讲能力。

3、情感目标: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二】教学重点: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的献身精神。

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三】教学难点:理解马丁•路德•金崇高使命以及献身精神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提几个人的名字,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科比〔科比•布莱恩特是前NBA篮球运动员〕、丹泽尔.在(《训练日》中的表演使他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荣誉)大伙能够找出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点吗?美国黑人近几年来,黑人在美国乃至国际的妨碍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时的的黑人生活现状又是如何样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美国黑人之口来了解当时的黑人现状,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特别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闻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刺杀,年仅39岁。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妨碍。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

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1963年春天,马丁在伯明翰城领导一场为黑人争取工作并反对禁止黑人在白人餐馆就餐的斗争时,警察使用凶猛的警犬对付抗议群众,逮捕了马丁及许多儿童,甚至在拖往监狱的途中进行殴打。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4、我有一个梦想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4、我有一个梦想
这里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人,开“空头支票”指的就是美国政府违背诺言。这样就撕破了美国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这一比喻形象生动,易于听众理解和接受。
②排比:(增强语势,增加感染力)
例句分析:“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
3、学生展示。
4、师生共同点评。
2、背景介绍: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因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黑人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为此被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找出有关句子,组内点评。
3、班级展示: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有关句子,要求其他学生点评,师生共同归纳。课件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我有一个梦想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补充链接】
1、作者介绍: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

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的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的代表。

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2、写作背景: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兑.()现履.()行戳.()子侈.()谈
拯.()救 pán()石祈.()祷义愤填yīng()
2、掌握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
摇摇欲坠:
【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认真阅读并写出三个部分的大意。

2、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3、这篇演讲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仔细体味。

【教后反思】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兑.( duì)现履.( Iǚ)行戳.( chuō)子侈.( chǐ)谈
拯.( Zhěng )救 pán(磐)石祈.( qǐ)祷义愤填yīng(膺)
2、掌握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膺(yīng),胸。

安之若素:指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极为焦急。

摇摇欲坠:摇动着好像要落下来。

也用来形容极不稳固,岌岌可危。

补充: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

【问题探究】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认真阅读并写出三个部分的大意。

答:
第一部分(1 )回顾。

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16)揭示黑人生活的状况,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

第三部分(17-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附: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2、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答:
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作者用抒情的语言勾勒了这一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

对美国政府,他要求政府实践自己的诺言,履行神圣的义务。

对黑人同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①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②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③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④不允许抗议蜕变为暴力;⑤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⑥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⑦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3、这篇演讲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仔细体味。

答: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以下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比喻,例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连用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把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的悲惨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很有气势,使人无法回避。

作者还用“镣铐”“枷锁”“孤岛”“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所受的种族压迫与种族隔离。

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也令人称道。

比如:把无法兑现的诺言比作是“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储备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有足够的储备”,这些比喻讽刺了美国对黑人的敷衍欺骗。

还有“镇定剂”“黑暗的深渊”“流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把“自由平等的爽朗金秋”与“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相比较,劝诫人们不要心急用“不要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希望人们要坚定信念“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