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简单介绍ppt课件

物联网技术简单介绍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物联网的概念--前期概念历程
1990年,施乐公司推出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是物联网最早的实践。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互联"这一概念。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 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将Internet与射频标识(RFID)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物品贴上电子标识牌,实现物 品与Internet的连接,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对任何物品的识别与管理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 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物联网IoT"的概念,并发布 《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 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 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物联网技术及其典型应用ppt课件

物联网技术及其典型应用ppt课件
物联网将有助于实现环境监测和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带来新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需要更加重视网 络和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组成
包括农业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农业专家系统等。
应用场景
温室大棚、水产养殖等环境的智能化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 策支持。
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
方案内容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 水平。
技术应用
涉及医疗传感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技术领域。
实例分析
智能医疗手环、远程心电监测等物联网应用,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 新的发展机遇。
03
CATALOGU通信协议
物联网设备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所 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如MQTT、CoAP 等。
标准化组织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标准
包括LoRaWAN、NB-IoT、Sigfox等,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制定和推广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标准的 国际组织,如IEEE、ETSI、3GPP等。
物联网技术及其 典型应用ppt课 件
目录
• 物联网技术概述 • 感知层技术介绍 • 网络层技术介绍 • 应用层技术介绍 • 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 物联网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定义与发展历程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 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 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 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采用无线电磁波进行数据 传输,具有灵活性和可扩 展性,适用于大规模传感 器网络。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PPT课件
本课程将带你领略物联网无限的潜力及其对我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概述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就是一切互联互通的网络。它是一种将智能 化设备与Internet连接起来,使它们互相交流和协 作的技术。
物联网设备
包括各种嵌入式设备、传感器、智能家居、智能穿 戴、智能医疗等设备。
物联网网络协议
物联网协议有多种,包括CoAP、MQTT、AMQP、 HTTP、ZigBee等。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
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 得出实时的业务洞察和决策。
关键技术介绍
1 物联网安全技术
2 物联网边缘计算
包括认证、加密、防篡改、 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物 联网的信息安全。
利用在传感器、嵌入式设 备或网关上运行的计算资 源,实现对数据的本地存 储和处理。
物联网云计算
物联网云计算集成了分布式计算、大数据、虚拟化、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智能交通
交通监测、智能导航、自动驾驶等。
智慧城市
城市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公共服务、能源管理等。
智慧农业
农田监测、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农产品质量追溯等。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
物联网通信技术
包括低功率无线局域网、NFC、RFID、蓝牙等诸 多通信技术。
3 大规模人机交互技术
使人类和物联网设备之间 能够进行更高效、更自然 的交互,包括语音交互、 动作交互、虚拟现实等。
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问题
隐私保护
• 个人隐私泄露 • 用户行为追踪 • 数据的合法访问和使用
安全保障
• 设备和网络安全 • 认证和授权 • 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伦理问题

5g ppt课件讲解

5g ppt课件讲解

平;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门禁系统和智能家居,提升居住
安全和便利性。
03
智慧能源
5G技术可以支持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管理,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节
能减排;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等领域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5G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自动化生产
5G技术可以支持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物流和仓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
CHAPTER 02
5G技术标准与规范
5G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1 2
5G技术标准的起源
从早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始,经历了多个阶 段的发展,包括2G、3G、4G和5G。
5G技术标准的制定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PP等国际组织在5G 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3
5G技术标准的演进
从R15到R16再到R17,不断优化和完善5G技术 标准。
远程监控和维护
5G技术可以支持远程监控和维护,实时传输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提高维护效率和 降低成本;同时,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工厂管理,实现工厂智能化和柔性生产。
创新应用
5G技术可以支持高精度测量和定位,应用于无人驾驶、无人机等创新领域;同时,5G技 术还可以支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推动智能制造的升级和转型。
CHAPTER 04
5G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5G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01
智慧交通
5G技术可以提供低延迟、高可靠性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实现车流优化
,减少拥堵;同时,5G技术还可以支持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通信,提高

物联网及其应用ppt课件

物联网及其应用ppt课件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架构与功能实现
系统架构
智能家居系统通常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构成,其中感知层负责 采集环境信息和设备状态,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应用层则提供智能控制和服 务。
功能实现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包括照明、 空调、窗帘、门锁等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同时提供语音控制、场景设置、定时 任务等便捷功能。
组成要素
物联网的组成要素包括感知设备、通信网络、云计算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其中, 感知设备是物联网的基础,通信网络是实现设备间信息交互的关键,云计算平台 则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应用软件则是物联网应用的具体体现。
物联网应用领域及价值体现
应用领域
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4.0、智慧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例如,在智能 家居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语音控制等功能;在智慧城市领域,物联网可以实 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医疗、健康管理、 医疗资源共享等,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缓解 看病难问题。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
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数字化程度不 断提升。
网络化
城市各领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高效 协同的网络体系。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挑战
• 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城市智 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技术标准与规范缺失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系统间互联互 通存在障碍。
投资与运营模式创新不足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大量投资,如何创新投资与运营模式,实现可持 续发展是一个重要挑战。

物联网主要通讯技术(PPT 31张)

物联网主要通讯技术(PPT 31张)

5.3 蓝牙技术
5.3 蓝牙技术
5.3 蓝牙技术
• 蓝牙技术的主要运用
– – – – 居家 电子 工作 军事
– 娱乐
5.4 3G技术
•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Third Generation, 3G)指 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 信系统。 • 3G是指在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 )和第二代GSM、TDMA 等数字手机(2G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 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 字手机(2G),3G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 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
5.2 WLAN技术
• WLAN又称为无线局域网络,利用无线射频 技术实现数据传输,WLAN用户通过一个或 多个无线接收器接入WLAN。WLAN具有移 动行、便捷性、较高的带宽等特点。 • WLAN技术是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 段,是3G环境下热点区域中对3G数据业务 覆盖的重要补充,现已广泛应用在商务区、 大学、机场等公共区域 。


5.4 3G技术
• 中国3G的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提交的TD-SCDMA 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 一。 在中国,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 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 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网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并入中 国移动,国内电信运营商由5家变为3家。 2008年6月2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两家公司实施合并。同时,中国电信将以总 价1100亿元收购联通CDMA网络。 2008年7月29日,中国电信集团宣布未来三年投资800亿元发展CDMA业务,并提出 在三年内把CDMA用户数由目前约4300万增至1亿,届时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占有率 将达15%。 2008年8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同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展试商用工作的批 复》,同意中国移动在全国建立TD网络并开展试商用。 2008年12月22日,中国电信发布移动业务品牌“天翼”,189号段在部分省市投入 试商用,全面转型为全业务运营商。 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物联网设备安全威胁
包括设备漏洞、恶意软件感染 、未经授权的访问等。
数据传输安全威胁
包括数据泄露、篡改、重放攻 击等。
应用层安全威胁
包括身份伪造、权限提升、拒 绝服务等。
跨域安全威胁
包括跨域数据传输、跨域认证 等。
加密与认证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
采用单钥密码体制的加 密方法,加密和解密使 用相同密钥,如AES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参数 ,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并
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 噪、压缩等处理,以提高数据
质量。
数据存储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 中,以便后续分析和应用。
数据分析与应用
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提取有用信息,为物联网应
人工智能技术
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用于模拟人类智能 行为。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自主学习、智能决策和协同 工作。
应用场景
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设 备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05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
关键技术
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等。
物联网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应用领域
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领 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前景展望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 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同时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也将得到更多关注。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
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为 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支持。
有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概述
有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有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有线介质进行信息 传输的技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等。
有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质量稳定、安全性 高、带宽大等优点,但需要铺设线缆,灵 活性较差。
智能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案例
• 总结词:智能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通过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详细描述:智能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协议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权。例如,在远程医疗领域, 物联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疗,提高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智能医疗设 备方面,如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等,物联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方便患者自我管理和医 生诊断治疗。
05
CATALOGUE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未来展望
5G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融合
5G技术为物联网通信提供了更 高效、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将促进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
5G技术将与物联网通信技术深 度融合,推动各行业实现数字化 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5G技术将助力物联网通信技术 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 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人们
的生活品质。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扩大,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将越来越重要。
标准化将促进物联网设备之间 的互操作性,降低设备间的兼 容性问题,提高物联网应用的 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PLC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Modbus也成为工业领域最受欢迎的通 信协议,它采用主/从(Master/Slave)方式通信,即一对多的方式连接,一 个主控制器最多可以支持247个从属控制器。
优点: Modbus的主要优点有: - 标准化、开放,免费使用,无许可证 费,无需知识产权授权。 - 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串口和Ethernet接口等, 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 - Modbus协议的帧格式简 单、紧凑,通俗易懂。易开发,易用。
6
有线通信
Modbus 通常认为Modbus只是使用串行方式进行通信的应用层协议
标准,它并不包含电气方面的规范。Modbus最初是Modicon于 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发表的,后来衍 生出Modbus RTU,Modbus ASCII和Modbus TCP三种模式,前两种 所用的物理接口是上面介绍的串口,后一种使用Ethernet接口。
以太网主要涉及的组网低层技术和协议,中上层协议为TCP/IP
8
短距离无线通信(节点)
随着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种产 品应用越来越多的开始出现无线通信的元素。
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不再只是独立工作,而是 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工作,增强设备的灵活性与功能。
短距离无线通信是无线通讯中最常见的一种情 况,一般指通讯范围不超过100m的无线通信。下 面整理了目前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的常用方案,并 将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
在上述各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就是通信协 议。遵守OSI标准的通信协议能够做到上层协议与下层协议的 实现无关,因此能最大限度的复用下层协议。
这里提到的通信技术在通信硬件上就有不同的特性,以 支持有线/无线,长距/短剧,节能/高速等特性。但同时也使 得其在物理层向上的若干层都需要使用自己的通信协议。所 以通信技术的名称也往往是一些通信协议的名称,并且通信 技术和通信协议的含义也广为混淆。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中直接传播而进行 信息交换的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的两端之间无需有形的媒 介连接。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有有蜂窝(手机)无线连接, wifi连接,还有一些倍感神秘的方式,如可见光通信和量 子通信方式等等。
有线连接的常用方式:UART、USB(uart) ;网口
3
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
5
有线通信
串口通信技术 串口(Serial port)是一种非常通用的用于设备之间通信
的接口,也广泛用于设备以及仪器仪表之间的通信。常见 的串口有RS-232、uart(TTL电平)和工业电脑应用的半双 工RS-485与全双工RS-422。
串口通信使用串行方式进行通信,即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序列。简易串口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地线,发送和接收。串口通信可以 在使用发送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接受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 较远距离的通信,其通信长度可达1200米(RS485、半双工)。
缺点: Modbus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组网能力差,只有主从方式通信 网络规模有限,从属控制器数量限制了网络规模 - 安全性差,无认证、无权 限管理,明文传输使得它在非受控环境下是非常有风险的
7
有线通信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局域网通信技术, IEEE组织的
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 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使用 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 200米的范围。最普及的以太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 更新的标准则支持1KMb/s和10KMb/s的速率。
有很多的场合人和物只需要跟附近的通信终端通信,例 如在家里,办公室,工厂等等。但是也存在长距离的应用场 景,例如两个城市之间的网络要连接起来,在高速上的车辆 或乘客,甚至是海洋上的渔船。通常我们把通信距离在 100m以内的通信称之为短距离通信,而通信距离超过1000m 的称之为长距离通信。
现实中有很多种通信技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通信需求, 但是还没有哪一种通信技术可以满足所有的通信需求,如果 还考虑成本,功耗,效率等因素的话。把数据传输到更远的 距离以及传输更多的数据常常意味着更高的能耗和更高的成 本。因而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在技术实现,功耗,成本 等各个方面均不同,是将物连接进网络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 之一。
以太网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已经逐步 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等。现在我们熟悉的互联 网就是指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以后,形成的覆盖全球的 网络。物联网是连接的物超过人口以后的互联网,因而实际中,任何连接 到物联网的物总是连接到一个以太网的终端上的。
4
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
通信技术主要是强调信息从信源到目的地的传输过程所 使用的技术,还有一个问题是各种通信技术之间如何能协同 工作呢?为此,国际层、网络层、传 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也就是这个伟大的标准最 终形成了互联网,以及无所不连的物联网。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1

基本概念

有线通信
三 短距离无线通信(节点)

长距离无线通信(接入层)
2
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连接方式可以分成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我们这里讲 的连接,其目的都是要进行通信,因此也就分别使用有线 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是指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质传送 信息的技术。有线通讯已经非常普及,在自己家里墙壁上 找找,就不难找到电话口,网口,有线电视口。
优点: 串口通信的最大有点就是普及率高,串口至今PC电脑还是标配 (现在USB口模拟),通常为了方便连接打印机。大部分的工业设备都有 串口,那些没有串口的设备,在其开发时,常见方法也是通过串口连接到 进行开发的电脑上的,因此串口是设备进行通信的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
缺点:串口通信的组网能力差,虽然通常情况比无线稳定,但串口的 通信速度以太网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讲,只适合低速率和小数 据量的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