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连续叠合梁.doc

合集下载

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2)

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2)

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节约材料的施工工法,广泛应用于桥梁和大型屋面结构的建设中。

本文将对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增加,大跨度桥梁和大型屋面结构的建设越来越普遍。

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工程的需求。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法特点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度高、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环境的破坏小等。

这些特点使该工法成为了大跨度桥梁和大型屋面结构建设的首选。

三、适应范围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大型屋面结构等建设。

该工法在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四、工艺原理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将预应力钢梁和混凝土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通过预应力技术将梁内的应力均匀传递,使整个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五、施工工艺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梁钢筋制作、钢梁预应力制作、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测量调整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六、劳动组织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的组织、作业安排、技术指导等方面。

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进行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七、机具设备后结合预应力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吊机、混凝土泵车、预应力张拉设备等。

这些机具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2)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2)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是一种结构形式,由钢梁和混凝土组成,常用于大跨度、大荷载的桥梁和建筑物。

下面是一个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方案:
1.预处理:确定设计方案,包括梁的尺寸、钢材规格、混凝土配合
比等;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流程。

2.材料准备:采购符合要求的钢材和混凝土原材料,包括钢板、钢筋、混凝土等。

3.钢梁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将钢材切割、焊接成相应的梁形;进
行质量检测,确保钢梁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

4.模板安装:根据钢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钢砼叠合梁的模板,并
进行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稳定和精确度。

5.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部铺设钢筋,包括纵向钢筋
和横向钢筋,同时进行固定和连接。

6.混凝土浇注:预留好浇注口,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准备好混凝土,
使用抽水机进行浇注,同时进行振捣和密实处理。

7.养护: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保持梁体湿润、避免受到外力和热
量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模板拆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进行钢梁表面
的处理和防护。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具体施工过程还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在施工中要注意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叠合梁

叠合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叠合梁
精选
1
混凝土叠合梁
混凝土叠合结构,就是把整浇构件分成两部分完成,一部分 预制构件,一部分现浇。其中预制部分在工厂中制作,当达 到龄期后将其运到现场装配,再在其上浇捣现浇部分,当现 浇部分结硬后即形成了混凝土叠合装配整体式,简称为混凝 土叠合结构,欧美称组合结构 Composite Structures),叠 合结构作为一种结合了整浇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筋
“剪应力滞后”现象
精选
8
混凝土结构两者优点的结构,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精选
2
混凝土叠合梁
精选
3
混凝土叠合梁
混凝土叠合结构按照其受力性能又可以分为“一次受力叠合 结构”和“二次受力叠合结构”两大类。两类受力不同,因 此设计计算方法也各不一样。“一次受力叠合结构”由于整 个截面的受力是一次发生的,和整浇结构相似,因此大多数 都是按照整浇结构来设计,而“二次受力叠合结构”的受力 性能却相当复杂。叠合梁是混凝土叠合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 。
精选
4
混凝土叠合梁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截面
精选
5
混凝土叠合梁
精选
6
混凝土叠合梁
(a)—模拟结果;(b)—电算结果 弯矩-曲率关系
精选
7
Hale Waihona Puke 凝土叠合梁叠合梁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具有两阶段浇注,两阶段受力的 特点,因此其斜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一般整浇梁有所不 同。
“剪应力超前”和受拉钢筋“应力超前”现象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

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案1.材料准备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

钢材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设计强度等参数进行确定。

2.钢梁安装首先,要对标高进行测量和标定,确定钢梁的位置和高程。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桥墩或支座上预先安装好悬臂钢梁,并进行初步校正。

校正方式可以采用水平仪、经纬仪等工具进行调整,确保悬臂钢梁的位置和高程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在钢梁安装完毕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首先,要将脚手架搭设在悬臂钢梁的下方,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和脚手板。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设和钢筋的布置。

模板应按照要求搭设牢固,不得有漏筋、空隙等现象,钢筋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流动性,保证其在模板内均匀流动,并避免空隙和气泡产生。

其次,要控制好浇筑间隔时间,避免出现冷缝和浇筑接口不良的情况。

最后,在浇筑完成后,要对浇筑面进行养护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5.钢砼叠合梁连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砼叠合梁的连接工作即可进行。

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法。

焊接方法要求焊缝均匀牢固,焊缝的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螺栓连接时,要选用合适的螺栓规格和型号,确保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6.防水处理7.验收与维护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梁体的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梁体的规格、尺寸、强度等参数的符合程度,焊缝、螺栓连接等的质量情况。

同时,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要定期对梁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位,以确保梁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叠合梁设计理论综述

混凝土叠合梁设计理论综述
第 3 卷 第 3期 1
21 0 0年 6 月










Vo131 . No 3 .
J u n lo rh Chia I ttt fW ae n ev n y a d Hy r ee ti o r o r a fNot n nsiu e o trCo s r a c n d o lcrc P we
基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厅 自然科 学 研 究计 划 项 目( 0 9A 6 0 2) 河 20 50 1 . 作者 简 介 : 多新 ( 9 8 ), , 张 17 一 男 甘肃 张掖 人 , 师 , 士研 究 生 , 讲 博 主要 从 事 绿 色 结 构 与 工 程 结 构 绿 色化 方 面 的研 究
3 信 息 产 业 电子 第 十 一设 计研 究院 有 限 公 司 , 苏 无锡 24 7 ; . 阳 市规 划 设 计 院 , 南 南 阳 43 0 ) . 江 10 1 4 南 河 7 00

要 : 先 对叠 合 梁 受 力 性 能 方 面 的研 究 成 果 进 行 了 归 纳 和 分 析 , 重 分 析 了二 次 受 力 叠 合 梁 在 受 力 过 程 首 着
Jn 00 u .2 1
文章 编 号 :0 2—5 3 2 0) 3—0 2 10 6 4(01 0 0 4—0 4
混 凝 土 叠 合 梁 设 计 理 论 综 述
张 多新 ,梁宾桥 ,廖松 然
( .同济 大 学 建 筑 工程 系 , 海 2 0 9 1 上 0 0 2;2 华 北 水 利 水 电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1 ; . 河 5 0 1
段就 可能处 于接 近屈 服 强 度 的高 应 力状 态 , 至发 甚

叠合梁的安装施工方案

叠合梁的安装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叠合梁结构,叠合梁主要由预应力混凝土梁和现浇混凝土梁组成。

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预制构件,现浇混凝土梁采用现场浇筑。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以下安装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一支具备相关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现场安装作业。

2. 施工材料: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现浇混凝土梁钢筋、模板、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

3. 施工工具:吊车、切割机、焊接机、电钻、水准仪、钢卷尺、扳手、撬棍等。

4. 施工图纸:详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叠合梁的结构形式、尺寸、钢筋配置等。

三、施工工艺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安装:(1)检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尺寸、钢筋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将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吊装至安装位置,确保梁中心线与设计轴线重合。

(3)使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对梁进行垂直度、水平度校正。

(4)将梁与现浇混凝土梁的连接钢筋焊接牢固。

2. 现浇混凝土梁施工:(1)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方设置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可靠。

(2)绑扎钢筋,注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 叠合梁连接节点施工:(1)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与现浇混凝土梁的连接处设置钢筋锚固。

(2)焊接连接钢筋,确保连接牢固。

(3)浇筑连接节点处的混凝土,确保连接节点处的混凝土密实。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2. 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现场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叠合梁的安装质量。

5. 施工过程中,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五、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六、验收标准1. 叠合梁的尺寸、钢筋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叠合梁的安装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

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

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一、前言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先进施工技术。

该工法以叠合梁和板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将其组合成具有较高刚度和承载力的结构体系。

本文将对该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简洁:采用叠合梁板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结构简洁明了,方便施工。

2. 稳定可靠:由于混凝土的浇注,使得整个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施工周期短: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施工速度较快,能够大幅度缩短工期。

4. 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5. 节省材料:通过叠合梁板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材料的使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三、适应范围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特别适合于多层建筑、地下结构和桥梁等工程。

其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在不同施工环境下都能得到良好的适应性。

四、工艺原理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基于以下几点:1. 结构设计:基于工程要求和叠合梁板结构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和承载力。

2.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现浇混凝土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

3. 模板安装:根据结构设计和施工图纸,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钢筋布置:根据结构要求,在模板内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5. 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逐层浇筑至模板中,确保混凝土充实度和质量。

6. 拼接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对叠合梁板进行拼接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五、施工工艺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模板安装:根据结构要求和施工图纸,安装支撑模板,并确保其稳定性。

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

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

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前言: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施工工法,它通过将梁板和混凝土组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本文将介绍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的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

一、工法特点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承载力强:通过将梁板和混凝土组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 施工速度快: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工期短,能够快速完成施工任务。

3. 施工灵活性高:该工法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施工要求。

4. 结构重量轻:采用梁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方式,结构重量相对较轻,减小了对地基的影响。

二、适应范围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项目,特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 多层建筑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的楼板和梁的施工,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 屋顶结构:适用于屋顶结构的施工,能够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并且能够减小结构的重量。

3. 跨度较大的结构:适用于跨度较大的结构的施工,能够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三、工艺原理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梁板和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1. 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模板搭设、工具设备的准备等。

2. 梁板安装:首先安装梁板,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3.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板上铺设和绑扎钢筋。

4. 模板安装:在梁板上安装模板,将其固定在梁板上。

5.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中浇筑混凝土,采用振捣和抹光等工艺进行施工。

6. 养护处理: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保持其湿润并达到设计强度。

四、施工工艺叠合梁板现浇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梁板安装:首先进行梁板的安装,通过调整和固定,确保其水平和位置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连续叠合梁
一、引言
超静定叠合连续梁在使用状态下,特别在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状态下,当荷载依某一参数成比例增加时,结构的内力和变位的增长,在大多情况下将不与该参数成比例,相反,其比例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这种现象即是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现象。

二、内力重分布的产生
引起内力重分布的直接原因是超静定结构各部分的相对刚度发生了变化,而引起叠合连续梁刚度变化的变化原因主要有:1.混凝土受拉区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2.受拉钢筋达到极限之后出现的非弹性变形。

3.混凝土受压区的非弹性变形,特别是在临近破坏时。

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在或长或短的区段内破坏时。

5.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6.混凝土的温度及干缩变形等。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应该考虑叠合梁两阶段制造和二次受力引起的刚度变化。

由于叠合梁两阶段制造和二次受力的特性,引起跨中的受拉钢筋应力超前和支座负弯矩滞后,对一般钢筋混凝土叠合连续梁和在第一阶段加载时跨中即已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连续梁,在第二阶段加载初期,就会产生由跨中向支座的内力重分布。

从负弯矩区混凝土翼板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形成,负弯矩区范围内梁的刚度逐渐减小,而跨中截面梁仍处于弹性阶段,这一阶段梁的
内力重分布称为弹性内力重分布[1]。

该阶段梁内力重分布的程度主要与正、负弯矩区梁的刚度变化大小和梁的跨长比等因素有关。

从第一个塑性铰形成到梁的极限状态阶段,连续叠合梁中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均形成塑性铰,梁的塑性变形充分,实现了第二阶段的内力重分布,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

该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值占总的内力重分布值的绝大部分。

三、内力重分布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普通钢筋棍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行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已在有关规范中得到反映[2]。

但是,对内力重分布的分析研究较多的是对弯矩重分布的调幅利用和整体抗弯承载能力的提高上,值得注意的是,连续粱的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改变了弯矩内力的分布,还会对梁的剪力内力的分布和抗剪性能产生影响。

1.剪力的重分布
截面剪应力的重分布实际上是与正应力的重分布同时发生的,随着第二阶段荷载F2作用下梁中裂缝的发展,第一阶段荷载F1产生的弯矩重分布伴随着剪力的重分布。

现阶段连续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最终是采用同等荷载、跨度条件下的筒支梁的抗剪计算进行的,而没有考虑剪力内力重分布。

如果在塑性条件下弯矩值发生改变,仅对其中一个支座负弯矩调幅(使其弯矩值降低),则其他支座截面的剪力值会增大,就有可能导致截面的抗剪能力不足。

2.抗剪性能的影响
以多跨连续梁弯矩调幅对抗剪能力的影响为例进行分析[3]。


于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当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时,连续梁的内支座截面的弯矩一般较大,造成配筋密集,施工不便,影响质量。

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通过对弯矩调幅,以降低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减少支座截面配筋量。

这样的弯矩调幅过程,就是在外荷载的大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纵向钢筋的配筋量在支座和跨中进行的调整.从而改变了梁段内的跨中最大正弯矩和支座最大负弯矩M+、M-,因此梁段内截面的抗剪能力也会发生改变。

当调幅前ψ=,
经支座负弯矩调幅后若ψ仍大于或等于1,则抗剪能力有所提高,经调幅后若ψ降至小于1,则抗剪能力的增大或减小要依ψ减小的程度而定。

当调幅前ψ<1,经支座负弯矩调幅后ψ减小而进一步远离1,则抗剪能力会相应降低。

四、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目前,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内力重分布方面,主要是进行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

弯矩调幅是指连续叠合梁按塑性分析的弯矩值与按弹性分析的弯矩值相比较,所得弯矩变化的幅度。

调幅大小的基本原则:(1)保证强度(塑性)要求,使调幅以后结构实际承载力在任何情况下应该不少于计算值;(2)保证使用要求,叠合结构在使用阶段内不产生过宽裂缝和过大挠度。

1.按承载能力考虑连续梁的弯矩调幅计算
为了使得叠合连续梁的调幅计算与目前比较成熟的整浇连续梁的调幅计算相协调,文献[4]提出可以考虑F1对叠合连续梁第二阶段
受力时对中支座产生附加弯矩的调幅计算式。

(1)
式中Fu—叠合连续梁的极限荷载,Fu=F1+F2U;
F2u—与Fu相应的叠合连续梁的第二阶段极限荷载;
δc—叠合连续梁破坏时,中支座弯矩的调幅系数;
δg—对比梁破坏时,中支座弯矩的调幅系数;
α0—叠合连续梁的附加弯矩系数。

2.按使用荷载考虑叠合连续梁的弯矩调幅系数
(2)
式中FK—对比梁的标准荷载值,FK=α0KF1+F2;
α0K—叠合连续梁的附加弯矩系数,一般情况下取为0.57。

当按(1)式进行调幅计算时,确定了承载能力状态下支座的调幅系数,但不满足跨中或支座截面的使用性能要求,则应按照(2)式再进行计算,确定新的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了满足叠合连续梁的承载能力及塑性铰的转动要求,式中δg的取值不宜超过25%,因此叠合连续梁的调幅系数也不应超过25%。

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研究当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也会引起剪力的重分布,这一截面剪力值的改变会影响到斜截面的抗剪承载能力。

这一抗剪承载力增减的准确计算.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分析。

2.对于某一设计调幅值存在一个最佳的控制预应力值,使得内力重分布程度最大,过大过小的控制预应力值都不利于内力重分布。

鉴于以上不足,有必要在今后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目前,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内力重分布方面,通常按弹性体系进行内力计算[5]。

根据文献[6],对叠合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在符合塑性变形、截面强度条件,和结构能达到预期的调整幅度要求下,并使其调整幅度必须限制在特定范围内,推导出其计算方法。

(2)一般来说,设计调幅较大的连续板可以采用较高的控制预应力,其内力重分布值较充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