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石室中学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们脑洞大开、穿越时空地幻想了一把微信与微博对古代艺术圈的影响与冲击之后,再回到现实,看看微信与微博对今天的艺术圈生态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

微信与微博作为即时沟通和展示的社交平台与自媒体,能不能打破艺术圈原有的秩序?弱势的后生会不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咖交流?艺术圈会不会因为无时无刻不在的交流而更加有活力?艺术家可以随时随地展现自己的创作与生活,会不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艺术会不会因为微信与微博而普及?艺术与文学、音乐、哲学会不会有更多的跨界交流?事实上,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上最常见的是晒各种艺术展的照片——但是极少有对展览的中肯批评。艺术圈的年轻人晒展览炫耀自己到此一游,大人物晒展览以名声为朋友做人情。尽管微信与微博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方便来表达和辩论——倘若在宋代,我们会在微信与微博上看到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的对峙;在明代,我们会看到吴门与浙派的辩论——但是在今天的微信与微博上看不到观点对峙与学术辩论,我们无意得罪朋友,也无意挑战权威。

艺术圈的社交平台与自媒体上最热门的是“微拍”——以微信与微博作为平台的拍卖。微信与微博作为传播技术的巨大进步,仅仅被当作为商业与消费提供的一个机遇,我们没有把这个平台的巨大进步视为普及艺术、交流思想和经验的权利。倘若十八世纪的欧洲有了微博,相信是那些渴望自己的艺术理念获得更多认同的新派画家在狂欢,而不是画商。

我们偶尔也在微信与微博上晒书单放音乐,但是我们对晒出来的文学和音乐往往只有感怀,没有灼见。在没有微信微博的年代里,那些艺术圈内与圈外的真诚交流——福柯和玛格利特,左拉和马奈,毕加索与阿波利奈尔——那些哲学、文化与艺术的跨界联谊,今天的微信与微博上全无踪影。

微信与微博不仅没有跨界,也没有跨越“阶层”,更没有跨越“团体”。我们极少看到艺术大咖与后生的交流,也看不到不同的“利益群体”或“派系团体”抛弃“派别身份”来共同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倘若不同派系在生活中难得坐在一块喝茶或研讨,微信与微博无疑是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遗憾的是,技术的进步无法超越利益与人情。

当然,我们还常常看到艺术圈中人对时政与世风的批判,但是在微信与微博上痛心疾首之余,并不妨碍我们转过身去娴熟地遵循江湖潜规则行事。人情、义气、小团体对公平秩序的破坏和对学术的侵蚀,在我们看来与腐败时政或堕落世风无关,我们那只点赞的手永远是无奈和无辜的。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拥有了远比旧时的雅集和沙龙更完美的社交平台和自媒体,但是我们

在微信与微博上看到的并不是无所畏惧的坦陈胸怀,并不是前辈对后生的提携,并不是新人对权威的挑战,并不是跨越阶层与派别利益的学术辩论,并不是跨越界别的文化思潮的碰撞。

同样是社交平台与自媒体,雅集是中国文人画家巩固一个阶层的审美与文化的工具,欧洲沙龙是新派艺术家挑战旧价值的工具,而今天的微信与微博,在它重新散发出理想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光芒之前,只不过是艺术圈的一个玩具。

(原载《读者欣赏》2015年3月号)

1.下列关于文中“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本应是理想的交流平台,遗憾的是技术的进步无法超越利益与人情,没有跨

界、跨“阶层”和跨“团体”。

B.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作为即时沟通和展示的社交平台与自媒体,远比旧时的雅集和沙龙更完美,

体现了传播技术的巨大进步。

C.今天的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不过是艺术圈的玩具,对艺术圈生态没有任何影响与冲击,对今天的

艺术圈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D.微信与微博给艺术圈中人前所未有的方便来表达和辩论,但在今天的微信与微博上看不到艺术圈

中人的观点对峙与学术辩论。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上最常见的是晒各种艺术展的照片,但往往只晒不评;偶尔也

晒书单放音乐,

但往往只有感怀,没有灼见。

B.微信与微博作为传播技术的巨大进步,没有被艺术圈视为普及艺术、交流思想和经验的权利,反

而被当作为商业与消费提供的一个机遇。

C.旧时中国文人画家仅靠雅集巩固一个阶层的审美与文化,欧洲新派艺术家只用沙龙挑战旧价值,

雅集和沙龙是他们的社交平台与自媒体。

D.今天的微信与微博上看不到真诚交流,看不到跨界联谊,也没有跨越“阶层”,更没有跨越“团体”,微信与微博只是人们的一个玩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微信与微博,今天还能够看到旧年代那些艺术圈内与圈外的真诚交流和那些哲学、文化与艺术的跨界联谊,它们不会全无踪影。

B.人情、义气、小团体破坏了公平秩序,侵蚀了学术,就是腐败时政或堕落世风的表现,但艺术圈

中人不这么看,认为前后没有关系。

C.艺术圈的人在微信与微博上可以坦陈胸怀、提携后生、挑战权威,可以跨越阶层、派别利益辩论

学术,可以跨越界别进行文化思潮的碰撞。

D.宋代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对峙,明代吴门与浙派辩论,十八世纪欧洲新派画家狂欢,都打破了当

时艺术圈原有的秩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益

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

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旨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

“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明白,做永远比说重要。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

是受到了浓烈饱满的母爱鼓舞。

C.“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儿虚

构,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D.文中写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凝聚着作者温暖而艰涩的记忆,主要是为了突

出那时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

E.母亲身上有多种优秀品质,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儿女,也使得每一个认识母亲的人都很敬重她,包

括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

5.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请概括作答。(4分)

6.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7.文章结尾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请结合文意及自己的感悟,对作者“叩问”的答案加以探究。(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

军。朱玫乱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胤谋反正①,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天复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昭宗闻外喧哗,大恐。德昭驰至,扣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进逆首!”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取余党首以献,昭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遗之。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笏、名马赐之。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一》)

【注】①反正: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益:更加

B.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御:(皇帝)驾临

C.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恃:依靠

D.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属:归属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宿卫,就是古时在宫禁中值宿,负责保卫、护卫皇帝的人;此外,我们教材中有“诸郎中执兵,

皆陈殿下”的语句,其中的“郎中”也是指宫廷侍卫。

B.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既”是“表示已经达到的状态”,“既望”

即已经过了望日,就是望日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

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如

本文中的“幸兴元”“幸凤翔”,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在我国古代表示官职任免常用词语中,“拜”“迁”和“除”表示授予官职,“擢”表示提升官职,

“谪”表示降职贬官,“黜”表示免去官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德昭为人刚毅正直。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宰相崔胤的

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并使之复位的计划。

B.孙德昭强悍勇武。截杀刘季述时,孙德昭埋伏士兵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拦击他的马车并杀了他;后来又骑马冲到昭宗处,打破铁锁救出昭宗。

C.孙德昭父子深受百姓爱戴。孙惟最曾因京师百姓的挽留,未能到地方赴任,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

孙德昭赴任同州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

D.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他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像挂在凌烟阁,享受无上荣宠;又

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以善终。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5分)(2)而德昭独与梁,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遗之。(5分)12.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限划8处)(4分)

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上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节选自苏轼《书孟德传后》)(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3.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给人轻柔之感。

14.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再别康桥》)

(4)惨象,▲;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记念刘和珍君》)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

(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7)▲,不舍昼夜。(《论语》)

(8)君子之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第Ⅱ卷表达题(共7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

作品粗制滥

造,缺乏内涵,令人不忍卒读

....

的野狼,从不退让,因为身后有要保护的人;

②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像匹桀骜不驯

....

一种犹如海

豚,温柔包容,凡事不勉强,因为心中已有珍宝。

,享受机遇给我们的欣喜:有时浪漫突如其来,像是倾其

③我们多数时光只能摇头摆尾

....

一生只为这

一次相遇;有时功名一夜铸成,让人受宠若惊。

地想到

④太湖的水清澈见底,湖心人工喷泉喷出来的水,好像飘逸的长发。我不由自主

....

一句诗:“遥

望洞庭出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⑤谢三江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越来越老到,权术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上,办公室的职员便更

....

加心勤嘴勤

起来,把谢三江的马屁拍得肿起老高。

⑥我们再也见识不到往昔风雅的饭局,遥想前贤的文酒之会,选题限韵,焚香旋钟,才

子们一挥而

...

就.,高声吟哦,各呈华藻,那是何等的风光和风情。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

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企业就可以生产、设计、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

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关于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上,党中央明确要求全面排查,公开整治,及时宣布整治项目、

进度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

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严重后果。

1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思想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对接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不少学校在思想教育上不是不重视,①也很下功夫,但为什么还是费力不讨好?一个重要原因,②思想教育内容陈旧、思维僵化、方式生硬,不能③现实问题回答学生的疑惑,④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⑤,思想教育⑥不能走照本宣科、强制灌输的老路,需要充分考虑这一代学生的心理和接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探索。

19.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字)(4分)

记者从文化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

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①。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五种东西,②,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③,有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

四、写作(60分)

21.请以“最美的珍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限写记叙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石室中学高2019届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没有任何意义”说法太绝对)

2.B(A“往往只晒不评”错,原文是“极少有对展览的中肯批评”。C“仅靠”与“只用”错,原文无据。D扩大范围,“看不到真诚交流”“只是一个玩具”都是针对“艺术圈的微

信与微博”而言,不是泛指“微信与微博”)

3.C(A曲解文意。不是“微信与微博”导致了“那些艺术圈内与圈外的真诚交流……那些哲学、文化与艺术的跨界联谊”的消失,而是其在“今天的微信与微博上全无踪影”。B“就是腐败时政或堕落世风的表现”错,原文意为与“腐败时政或堕落世风”相关。D “都打破了艺术圈原有的秩序”原文无据)4.CE(A项,“没有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错。B 项,“浓烈饱满的母爱”错,母爱内敛质朴,影响我的是她的勤劳温厚的品质。D项,“主要是为了突出家庭的困窘,生活的艰难”错,主要是表现“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我们在“默默劳作”的母亲影响下,都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

5.母亲任劳任怨(勤劳)、温厚乐观、平凡朴素、深爱儿女。(每点1分)

6.①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是孔子教导他“生无所息”,这种教诲与母亲一生辛劳不肯停歇的精神是相通的;(2分)②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思。(2分)③上承母亲对我的人生启示,下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分)(意思对即可)

7.对本题的作答应涵盖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指明“叩问”中“两者”的具体内容(2分);结合文意,分析作者的本意(3分);联系自己的感悟探究作答(3分)。

答案示例:①叩问的具体内容:“两者”是指“快快乐乐地踱步”和“充满忧虑地攀缘”这两种人生态度。(2分)

②作者虽然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其实作者的答案就隐含在文中,即人生应“充满忧虑地攀缘”。理由:母亲任劳任怨,辛劳一生;作者自己多年来“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孔子教导子贡要“生无所息”。(3分)

③(自己的感悟)在奋斗的过程中,辛劳疲惫之时,不妨停下来歇息修整(快快乐乐地踱步),蓄积力量之后再出发。(其他言之成理亦可,但不得脱离作者本意——“人生需要奋斗”这

一前提,泛泛去谈享乐主义等。)(3分)

8. A(益:增加、增派)

9.D(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10.C(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的是孙德昭,不是孙惟最。)

11.(1)(宰相崔胤)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写信来订立盟约。(“阴”“为书”“盟”各1分,“义士可共成事者”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

(2)而孙德昭单独结交梁,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就把龙凤剑送给他。(“与”“趣”“德”“遗”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2.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上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第9页,共8页命题人/审题人:龙晓彤周瑶李奇朱黎娇杨帆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断对2处给1分)

【译文】忠州、万县、云县、安县一带有很多老虎。有一个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到水边去洗衣服的妇人。一只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到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去抵撞他们,期许他们会有些害怕,但孩子们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其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威风就无处施加了。

13.C(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

14.(1)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1分)。“世路如今已惯”,表明作者经历世事,对世事俗务、功名富贵等看得很淡薄了,心境就有了淡漠和超然(2分)。(2)欣赏美好的春光而带来的愉悦怡然(1分)。上片写重访三塔湖,观赏优美的自然景象,下片流露出对世

事尘俗的厌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进一步描写自然美景,这种“悠然”代表着返归大自然的舒适和愉快。(2分)

15.

(1)粪土当年万户侯

(2)太息一般的眼光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5)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6)人不堪其忧

(7)逝者如斯夫

(8)如日月之食焉

16.B(①“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②“桀骜不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③“摇头摆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④“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此处应为“情不自禁”;

⑤“游刃有余”原指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17.D(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语序不当,“生产、设计、经营”改为“设计、生产、经营”;C、句式杂糅,改为“关于……问题”或“在……问题上”)18.C (A项第②处必须出现谓语,连接前面的主语“一个重要原因”,第③处“对”与后文不搭配;B项第③处“面向”与“现实问题”不搭配,第④处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D项第②处“出于”与“重要原因”不搭配。)

19. 5月1日起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2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

分)

20.①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1分)②否则他就会感到空虚;(2分)③而满足思想和

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2分)(意思基本相同,具备相应的要点即可)

【参考译文】

孙德昭是盐州五原人。他的父亲孙惟最,具有雄才大略。黄巢攻陷长安时,孙惟最率领乡里的子弟,得到义兵一千人,向南在咸阳攻打黄巢,兴平州将认为他的行为很雄壮,把州兵两千人增派给他。因为他参与破贼有功劳,拜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在京师作乱,唐僖宗到兴元,孙惟最率兵攻击贼军。多次升迁做了鄜州节度使,留在京师担任护卫。鄜州将吏到京城,请求孙惟最到镇赴任,京师几万百姓和神策军又拦路挽留他,不能出行,改任荆南节度使,在京师处理事务,分管神策军,号称“扈驾都”。这时,京师动乱,百姓都靠他作为保障。

孙德昭因父亲恩荫被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黜唐昭宗,把他幽禁在东宫。宰相崔胤谋划恢复昭宗帝位,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写信来订立盟约。天复元年正月初一,还没有天亮,刘季述将要上朝,孙德昭茌路旁埋伏甲兵,拦击他的马车把他杀掉,孙承诲等人分别搜索他的全部余党。唐昭宗听见外面喧哗,非常恐惧。孙德昭驰马赶到,敲门说:“刘季述被杀了,皇帝应当复位!”何皇后呼唤道:“你可进献逆贼的头来!”孙德昭把刘季述的头扔进去。不久孙承诲等人都取来刘季述余党的人头进献,唐昭宗相信了他们。孙德昭打破门锁救出唐昭宗,登上丹凤楼复位,因功拜为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称“扶倾济难忠烈功臣”,和孙承诲等人都拜为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凌烟阁悬挂画像,都留在京师,号称“三使相”,受到皇帝恩宠,无人能比。

这时,崔胤正打算诛杀唐的宦官,在外和梁交结作为依靠,而宦官也倚仗李茂贞作保护,梁、岐两方交相争斗。冬十月,宦官韩全诲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孙承诲、董从实都随行,而孙德昭独亲附梁,于是率领士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东街,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就把龙凤剑、斗鸡纱送给他。梁太祖到华州,孙德昭用军礼在路旁迎接谒见。梁太祖到京师,表奏孙德昭为同州留后,将要出行,京师百姓又请求把他留下,于是任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包围凤翔,孙德昭把他的士兵八千人归属梁太祖,梁太祖更加感激他,让他先到洛阳,赐给一处上等住宅。唐昭宗东迁,拜为左威卫上将军,因病免职。梁太祖登位,用乌银带、官袍、笏板、名马赏赐他。病稍痊愈,任命为左卫大将军。梁末帝登位,拜为左金吾大将军而死。孙承诲、董从实到凤翔,和宦官们一起都被杀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