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昌吉州棉花生产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及其提升策略

浅谈昌吉州棉花生产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及其提升策略摘要文章对近几年昌吉州棉花质量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昌吉州棉花生产发展中的质量问题,针对存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为生产单位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昌吉州、棉花、问题、对策1引言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也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昌吉州具有种植棉花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的光照条件,棉花品质较好,2022年棉花种植面积约218万亩,是全疆棉花主产区之一。
棉花也是昌吉州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同昌吉州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纺织等行业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密切相关。
棉花质量关系到产、供、需各方利益,贯穿于整个棉花产业链,对纺织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2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近几年的跟踪走访,发现当前形势下,昌吉州棉花质量的因素有多重,主要包括配套技术集成不完善、技术合作不紧密不畅通、气候、品种、种植模式、采摘方式、收购渠道、加工方式等都会成为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昌吉州棉花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2.1相关的配套技术不完善、集成不够在机采棉品种的选择和育种研发、田间管理、农机农艺融合、化学控制、催熟脱叶、采收等环节配套技术还不完善、集成不够;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棉花品质整体下降,棉绒长度和比强度降低,可纺性差;棉花生产中各种技术环节脱节,配套问题较为突出,技术措施难以到位;现行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没有突出质量导向;农户对新技术采取观望态度,配套技术把握不准;缺乏机采棉全程生产技术体系标准。
2.2技术合作不紧密不畅通,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科研院所、企业、技术推广、新型经营组织各自依靠各自的力量,技术合作的力度明显不够,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沟通渠道较少,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合作内容不够系统深入。
2.3机采方式不当昌吉州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但因全年无霜期较短,棉花种植品种以中早熟为主。
安乡县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5 ・
维普资讯
江 西棉 花
v12 ,N . o.8 o6
易 善 贵 :安 乡 县棉 花生产 现状及 发展 对 策
20 年 1 06 2月
但 目前 品种 已形 成 “ 、乱 、杂” 的混 乱 局 面 ,给棉 花生 产 带 来 了严 重 的负 面 影 响 。首 先 ,棉 花 品种 数 量 虽 多 多 ,但 优 秀的品种 并 不 多 。安 乡县 20 03年 种 植 品 种 l ,20 5个 04年 2 2个 ,20 05年 4 1个 ,20 06年 5 。 以 3个 20 为例 ,5 品种 中有 8个是 未 审先推 的 , 目前生 产 中表现优 秀 的仅 5 6个 品种 ,其余 表 现平 平 ,有 2 06年 3个 、
又使 产 量从 2 O世纪 9 O年代的皮 棉单 产 10k/ ̄ 左 右上 升 到 目前 的 15k/m 左右 。20 年 安 乡县平均 皮棉 50gh 60 g 2 h 05
单 产 19 k/ ̄ 。 6 5 gh 113 流通 环境 改善 ,价格趋 于平稳 国家通 过对 棉 花 流通 体 制 的改革 ,棉花 购 销 完全 实 行 市场 化 运作 ,棉 .. 农卖 花 有着 充分 的 自主权 ,收购部 门上 门服务 ,压级 压价 等行 业不 良现 象 得 到有 效 改善 。由 于市 场化 的运 作 , 棉 花收 购价 格年 与年之 问 、年 内开 始 到结尾都 比较平 稳 ,不 像原来 统一 收购 时 ,国家贷 款 充裕 时价格 就高 ,钱
1 棉 花 生产 现 状
11 棉 花生产 的有 利 因素 .
11 1 植棉 效益 可观 ,种植 面积扩 大 近 3年 来 ,安 乡县棉 农 的纯 收 入 平 均达 到 15 0元,I 左 右 ,高 产农 .. 60 h1 l 2
精河县棉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业措施 、 生物措施不屑一顾 , 等到病虫害发生时却
束手无 策 , 往往 3 5种农 药混 配或 随 意加 大用 量 ,  ̄ 导 致病 虫害 产生抗 药性 , 量天 敌被 杀 伤 , 花 中毒 早 大 棉
1 农 技 21 1) 2 村科 o( 1o
N o n g C u n K e J i
N o n g G u n K e Ji
一 一 一 一 … … 一 … 、 … .
二… - ~ … 一一 … 一 … - - 一
一 一 … 一 … … ●
精河县棉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吕银梅 , 山 阿 ( 河县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河 精 精 8 30 ) 3 3 0
●●一 一 ~ 一~ 一 一 … … 一 … 一 一 一 … -- 一 一 - - 一 一一 一 一 一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一 - 一 + ~ … 一 一 -一 一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只施 2 5千 克 磷 酸二 铵 , 未施 任 何肥 料 , 且 氮 、 再 并
③棉花打顶前后化控次数过于频繁 ,导致棉株
顶 部花 蕾果 枝生 长速 度过 慢 , 在一 起 , 成棉 花 打 挤 造 顶 困难 , 蕾铃脱 落严 重 。
2应 对 措 施 .
磷 、 比例 严 重失 调 , 花抗 逆性 明显 减 弱 , 成 严 钾 棉 造 重 落花 落蕾 。
①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力度 ,使棉农根据配
方 施肥 卡施 肥 , 必要 时按 “ 大配方 、 小调整 ”施肥 。 一
般 情况 下 , 肥 67米 基 6 施腐 熟农 家肥 1  ̄ . 、 . 20吨 尿 5
素 1 , 5千克 、 铵 1 - 0千 克 、 0- , 1 二 52 钾肥 8 1 - 0千克 、 锌 肥 1 2千 克 。 肥在 浇头 水前 6 7米 5 8千 克尿  ̄ 追 6 施 — 素 即可 , 2水 时 正 好 进 入 花期 , 6 7米 施 尿 第 可 6 追
望江县棉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望江县棉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望江县是位于四川省的一个县,以种植棉花而著名。
棉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社会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望江县的棉花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针对这些问题和机遇,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以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棉花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望江县是一个适宜棉花生长的地区。
自上世纪70年代引进棉花后,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在不断上升。
到目前为止,该县棉花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产量接近4万吨。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望江县在棉花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当地农民开始逐渐选择新的高产、早熟、耐旱耐寒、优质高产的棉花品种进行种植。
种植面积逐渐下降的华棉1号已经被多种品种所取代,这些品种包括丰农40、斯佳仕、红花7号等。
3.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望江县的棉花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农民开始使用新型的农业机械和农药、化肥等辅助性物资,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示范活动,以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生产技能。
二、棉花产业存在的问题1. 高度依赖单一产业望江县的经济高度依赖棉花产业,一旦该产业遇到问题或者市场需求有大的变化,将给当地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
如今,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已经开始多元化,棉花产业的单一性将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和竞争力的一个瓶颈。
2.精细化治理不足望江县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还很原始,失去了一部分产业优势。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农业产业需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采用精细化治理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技术瓶颈拦路虎望江县现有的棉花种植技术水平还很低。
由于技术创新的不足,该县的棉花只能在国内市场上竞争,无法向国际市场扩张,丧失了较多的发展机会。
三、发展对策1. 多元化经济为了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望江县需要通过多元化经济发展来提高经济活力。
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出口业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浅析无为县棉花生产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An u giSiB l2 0 .5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 i r c. u1 0 91 (8 A . .
浅析 无为县 棉花 生产 发展 的现状 、 问题 及对 策
王志 国
( 无为县福渡镇农 业综合服务 中心 , 安徽无 为 2 8 0 3 3 0)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无为县棉花 生产发展 的现 状 , 分析 了当前棉 花生产存在 的 问题 , 并提 出了巩 固和 发展 棉花 生产
但年际间和不同季节分布不匀 , 常年降雨量 110 1 0 m 0 — 0 m, 2
1 . 推 广宽行 窄株 , .3 3 合理稀植 棉花宽行窄株 , 深沟高垅种
植 , 利于 田间通 风透光 , 有 抗风抗倒 , 降低 田间和土壤湿度 。 提倡合理 稀植 , 反对过分稀植 。 根据 土壤 肥力和投肥 量的大 小 , 度掌握在 每6 7 0 — 0 株 , 密 6 m 1 0 1 0 不能低 于1 0 株 。 3 5 0 2
药成本2 — O 。 0 3元
到43 万h , 产增加 到53 万t全 县棉 花 生产经 历 了发 .3 m 总 .8 。
展 、 整 、 定 、 高四个过 程 , 调 稳 提 基本形 成上下 九连 圩7 乡 个
镇 近26 万h 中棉 区, 花生 产 区域化 布局 、 . 7 m集 棉 规模化 生 产格局 十分 明显 。19 年 以来 , 92 棉花 面积 、 产连 续1 a 总 5 位
耕地 面积87 m , 3 .万h 辖2 个乡镇 ,2 个村 , 口1 0 。 于 31 人 4万 位 安徽 省高 品质棉花 等优势 农产 品区域 布局规划 带 , 常年 棉 花 种植 面 积稳 定在4 h 右 , 全 国棉 花 生产 百强 县 , 万 m左 是 全省第 一植棉大县 。 棉花是无 为县主要经济作 物 , 棉花 生产 在 无为县 的农业 经济 中作用 巨大 , 是全 县农业 收入 的主要 来 源。 现根 据全县棉花生产现 状进行分析 , 以解决 生产中存 在的问题 , 并最 终达到提 高棉 花产量及效益 的 目标 。
鹿邑县棉花制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面积 的 1 。 / 4
面积大, 困扰着制种生产商和农户 , 棉花人工杂交制种
步 履 艰难 。豫 东地 区鹿 邑县 是 我 国棉 花 人 工杂 交 制种 的重 要 基 地 之 一 , 1 年 的 制 种 历 史 , 年 制 种 面 有 0多 常 积 达 l0 h , 驻 的制 种单 位 近 2 O0 m 进 0家 , 全 国棉 花制 是 种行 业 的 晴雨 表 。对该 县 的棉 花制 种 现状 进行 了调 查 。
1 存 在 问题
1 用工 难 , 价 高 . 1 工 2 1 制 种 用 工价 格 每 人 每天 00年
14 质 量监 控 难 度 大 .
制 种 用 工 缺 口大 , 制种 效 益 下
滑, 制种户质量意识降低 。有 的农户制种 田漏花多 , 去
雄 不 彻底 , 晨 剥 花 出 地 晚 , 大 花 现 象 比往 年 严 重 。 早 剥 制种 工 人 不稳 定 , 断接 替 , 样 必然 导致 漏 花 和 自交 不 这 铃增 多 。在后 期 清 理 自交铃 时 , 阻力 大 , 有些 制种 户 不 配合 , 自交 铃超 标 严 重 。另一 方 面 , 基地 负责 人 和监 控 人 员 看 到 这些 现 象 只能 以规 劝 说 服 教 育 为 主 , 能 象 不 往 年一 样 理直 气 壮地 去 管 或采 取 强硬 措 施 给 以制止 或 处 罚 。有 的制 种 单 位 甚 至 听之 任 之 , 量 管 理 水 平 参 质
新疆棉花生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新疆棉花生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总结了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生产技术;问题;对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依托棉花科技进步,棉花生产快速发展,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已建成国家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1.1 棉花种植已成规模,产量水平大幅提高“九五”以来,新疆棉花生产围绕“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主攻质量,提高单产,节本增效”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棉花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43.52万hm2发展到2006年的128.67万hm2,增长了1.96倍,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23.8%;总产量由46.9万t增加到218.0万t,增长了3.65倍,占全国的32.4%;皮棉产量水平由1 080 kg/hm2提高到1 695 kg/hm2,增长了56.9%,较全国平均产量高出36%,也高出其他两大棉区56%,创造出长绒棉皮棉1 950 kg/hm2和陆地棉皮棉3 300 kg/hm2的高产示范田。
2007年全区棉花播种面积136.09万hm2,其中地方85.23万hm2。
1.2 高产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九五”和“十五”期间根据国家棉花产业安全和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推广了以“高密度栽培+滴灌节水技术”为核心,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化控、科学灌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项技术集成配套,开展了大面积2 250 kg/hm2高产攻关等工作。
2006年,新疆推广棉花高密度栽培面积达108.6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87.4%;推广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面积45.33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35%。
各项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新疆棉花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民植棉收益的稳步增加,提供了基本保障。
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
新疆棉花在新疆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21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12.9万t ,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9.5%;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棉花又是新疆的特色产业,同时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因此,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进一步指出提升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棉花品质[1]。
新疆棉花供给质量和综合效益亟待提高,推动新疆棉花产业高效发展,以棉花产业为引领促进新疆乡村振兴,走质量兴农之路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1现状1.1播种面积与产量稳中有增,但增地增产和增收放缓由图1可知,在2011—2021年中新疆棉花产业种植面积与总产量都是稳步上升的趋势,呈现出波动上升到逐渐趋于平稳的状态。
由于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在新疆进行试点,2013—2014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与产量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调动了棉农种棉积极性。
2015—2016年由于科学地调整农业棉区,棉花播种面积相比较2014年有所下降。
随着2017年新疆继续深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棉花播种面积与产量逐渐趋于平稳,稳固了新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
2021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为82.76%,播种面积250.61万hm 2,相较于2011年,棉花播种面积增加86.8万hm 2,棉花产量增加了223.1万t 。
从图1可知,近1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与产量稳中有增,但增地增收缓慢,且增收效果不理想[2]。
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
图12011—2021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变化情况收稿日期:2023-04-10作者简介:蒙贞(1999—),女,新疆博乐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E-mai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
问题及对策
棉花产业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找文章到☆第1文秘(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加快棉花产业发展对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实现我县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棉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XX年我县共有棉花加工企业45家,其中棉纺企业6家,预计年产值近4亿元,棉花生产、营销和加工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是:
——面积逐年扩大,农民增收明显。
棉花是我县种植业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大宗作物,20XX年种植面积10.8万亩,占农田种植总面积的32,是20XX年4.2万亩
的2.57倍。
其中铜闸、运漕两地种植面积达7.5万亩,占全县种植总面积的70。
据了解,棉花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县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30公斤左右,按目前棉花收购价2.55元/斤计算,亩产值1170元,每亩纯收入比水稻增收近500元。
经测算,在运漕、铜闸等镇,农民从棉田获得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40以上。
——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棉花市场蓬勃发展。
目前,我县45家加工企业年加工籽棉10万吨,年产值4亿元,棉花经纪人4000多人,他们的足迹到了新疆、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年采购籽棉5万吨。
每到棉花收购季节,从外地调进的棉花车辆络绎不绝,交易市场火爆。
随着棉花市场的蓬勃发展,棉花企业税收已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仅20XX年,运漕镇棉花加工企业就实现税收200多万元,棉花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经销赚钱、企业发展、政府增税”的“四赢”局面。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链初具雏形。
从1995年___创办首家棉花企业(裕丰轧花厂)以来,经过10年发展,棉花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20XX 年已发展到53家,其中还新上了6家棉纺企业,实现了从轧花到棉纺的跨越。
振华棉业于20XX年投资。